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炊煙的味道閲讀練習題及答案

炊煙的味道閲讀練習題及答案

①“很喜歡炊煙的味道!”一位萍水相逢的朋友説。她説出了我心底的話。炊煙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炊煙的味道閲讀練習題及答案

②我愛曲曲彎彎從村落農家升起的炊煙,更愛炊煙的味道。

③每次乘車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總是會經過很多村莊。我總是會睜大眼睛,很愜意地欣賞村莊。

④我羨慕這些莊户人,一家人守着一縷香噴噴的炊煙,就是守着幸福。離開一座城市,我總是很激動,因為我又可以靠近一縷縷温暖的、香噴噴的炊煙。每當接近一座城市時,我總是會不斷地回頭,目光總是不願離開那遠去的炊煙,就好像每次離家時,總不願放開母親温暖的手。

⑤十三歲以前,我曾擁有過一縷炊煙。那是從滇中的一個小村莊裏升起的炊煙。守住一縷香噴噴温暖暖的炊煙,當然也就守住了一個温暖幸福的家。

⑥青澀的少年時代,貧窮與歡樂共存。每到農忙,學校都放假回家,即使上學作業也寥寥無幾,沒有任何負擔,給了我們這些“半截缸”瘋跑玩耍的機會。記得最清的是,那是一個陰雨連綿的酷夏,一連幾天的雨下個不停,我們幾個小夥伴在村裏玩遊戲玩膩了,不知誰出了個主意,何不趁着下雨去偷黃瓜吃,於是一呼百應。看菜園的於老頭因為雨天也沒有出來瞭望,坐在屋裏發呆,我們幾個毛孩子趁機下手,黃瓜架不高,儘管小心翼翼、躡手躡腳,但不知誰不小心“撲騰”一聲把黃瓜掉在地上,驚動了於老頭,他瘋一樣從屋裏出來,邊罵邊追,我們不管三七二十一背起自己的獵物撒腿就跑。慌不擇路,從小河裏竄過去,身上、臉上佈滿了泥水。他畢竟是上了歲數的人了,哪是我們的對手,眼看追不上就停了下來。於是我們帶着勝利的果實回到了家。

⑦從十六歲開始,我離家到更遠的城裏讀書,就離我所熟悉的炊煙越來越遠了。上大學的時候,儘管龐大的食堂裏有幾十種菜,只有角落裏那位大媽常擺的一小盆臘肉最受我的青睞,它久經炊煙薰炙,自然有了炊煙的味道。吃着臘肉,我可以暫時忘記孤獨,會想到炊煙,想到家鄉的村莊和親人。

⑧工作後,一個人孤零零生活在這冷冷的城市,我常常會懷念小時候扶着灶頭,一邊添柴,一邊煮臘肉的日子。臘肉香,炊煙也香,我知道這只是我心理上的感覺。那時家裏有時燒辣椒稈、烤煙稈,煙常常薰得我眼睛生疼,鼻涕漣漣。於是,每隔一段我都得回家一趟,否則我就會無心做事。那是因為我離炊煙、離村莊、離家、離母親太久了。我急切地趕回村莊,隨着村莊和一縷縷炊煙越來越近,渾身就有一種温暖踏實的味道。我一踏進家門,母親就會急急地去拾柴,生火,為我做飯,儘管我一再表示自己吃碗開水泡飯就行了,但她仍舊會急急地到地裏去拔蒜苗,因為她知道我愛吃臘肉炒蒜苗。

⑨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天涯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故園炊煙夢裏縈,心鄉有此影!也許,在各種清潔、高效能源走入了千家萬户的今天,已很少有人對炊煙有什麼感情,但我對炊煙的情感依然如故,萬分牽掛。炊煙是鄉村的絲巾,炊煙是母親佇立街頭呼喚兒女的迴音,炊煙是古典田園詩的韻腳,炊煙是流傳在土地深處的民間搖籃曲的一部分。

⑩如今我的筆下,炊煙依然是天下蒼生的一根命脈,血液一樣寫在土地上。行書叫温暖、楷書則叫骨架一樣凝重的`古訓,明明暗暗,昭示千秋萬代。沒有炊煙,我魂魄裏總有種漂泊無依的感覺。在故鄉的裊裊炊煙裏,做個黃粱夢,也美在心頭!

(摘自《流行哲理小品(中國卷)》中國三峽出版社,有刪改)

4. 下列對“我愛曲曲彎彎從村落農家升起的炊煙,更愛炊煙的味道”這句話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 .炊煙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守住炊煙,就是守住幸福。

B. 炊煙裏有童趣、童真的美好味道,更有對故鄉朋友深沉的懷念。

C. 炊煙裏有飯菜的香甜的味道,側面反映出作者對城市飲食的不習慣。

D. 炊煙裏有故鄉温暖踏實的味道。

E .炊煙裏有老母親濃濃的關愛之情。

5. 文章題目是“炊煙的味道”,第六節卻花大量筆墨寫童年趣事,請分析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4分)

答:

6. 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懷舊”?為什麼?。(5分)

答:

閲讀答案

4. BC

5. 炊煙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就是幸福温暖的味道;(1分)寫童年的趣事,突出了童年的快樂(1分);豐富了文章的內容,抒發了作者對家鄉、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6. 不是。文章有懷舊的情緒,但並非全文的主旨;(1)城市太現代了,也太冰冷,需要那一縷炊煙温暖心靈。作者筆下的“炊煙”被賦予了非常豐富的內涵,表達了作者思鄉愛家、歌頌母愛的情懷。

標籤: 閲讀 練習題 炊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2nvzn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