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關於巴黎聖母院的語文現代文閲讀題及答案

關於巴黎聖母院的語文現代文閲讀題及答案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7—9題。(每小題3分,共9分)

關於巴黎聖母院的語文現代文閲讀題及答案

古人説:“黶子在頰則美,在顙則醜。”用它來比喻語境在語言運用中的作用,無疑是恰當的。複雜的語言世界裏,沒有什麼絕對好或絕對壞的語言材料,適合語境的,便是好的,反之,則是壞的。

“語言運用的好不好,恰當不恰當,其實是對語言環境而言的,脱離了特定的語言環境,就很難判斷某個詞、某句話的優劣得失。”語境不僅是常規的語言材料、修辭手段選擇運用的重要標準,而且還是辨別語言的超常偏離正負優劣的主要依據。離開了特定的語境,語言的超長偏離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從論及其美醜,更無從判定其價值。

王希傑先生把語言的規範形式稱之為“零度形式”,對零度的超越、突破、違背和反動的結果,便是它的“偏離形式”,這種偏離可以分為“正偏離”和“負偏離”。

正偏離是一種藝術化的偏離,是語用佳句,能大大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增加審美功能;負偏離則是一種不規範的語言,它造成語言的晦澀不通,同人們的文化和心理相矛盾。

區分正偏離與負偏離的標準和原則是:是否自然?是否合情合理?換句話説,即是否符合語境?合乎上下文語境,合乎自然的、社會的、文化的、心理的等諸多因素制約下的各種外顯性或內隱性語境。

合乎語境的,是正偏離;不合乎語境的,便是負偏離。對於語言來説,語境就像是一塊奇妙的調色板,它能使一些詞語、句式突破社會習慣和語法規範的制約,超越常規,而獲得一種嶄新的意義,具有特殊的表達效果;也能使一些本是負偏離的語句轉化為正偏離,實現語言的藝術化,獲得特別的藝術魅力。

例如,漢樂府《上邪》中有這樣幾句詩:“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稜,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詩中所表述的五種自然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而且是永遠無法成為客觀現實,因此,從自然科學物理學角度來説,它屬於負偏離。

但是,在此情此景此境中,面對自己心愛的人,不這麼説,便不足以表達自己內心激烈的.情感;不這樣説,便無法表示自己心意的堅決。它是人物內心世界巨大激情突然噴發的特殊產物。

它是以美表真,表心理感受之真,精神之真,情感之真。“它不取決於外在信息的真實,而在於內心信息的真誠。內心真誠超越了外在的真實,這是一種情感強化的結果。”在此前提下,這種偏離常規的語言表現形式顯示出了異乎尋常的合情合理,於是邁入了正偏離的範疇。

我們認為,這種對語言的規範所作出的創新,只要它是符合語言表達的題旨情境,切合特定的語境,在具體的上下文中是得體、和諧,並且具有常規表達形式所不可能達到的修辭效果的,那麼就應該充分肯定它。

7.下面是有關“語言偏離”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語言的偏離是一種對語言規範的創新,在特定語境下,成功的語言創新常常能起到語言的“零度形式”所不可能達到的修辭效果。

B. 語境是判斷語言的超常偏離的主要依據,離開了語境,語言的偏離就無從談起。

C. 語言的偏離有正偏離和負偏離之分,正偏離是一種成功的偏離,是語言運用上的佳作。

D. 負偏離和正偏離一樣,都屬於一種不規範的語言運用,但負偏離只能成為語言運用上的下品。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在複雜的語言世界裏,語言材料無所謂絕對的好或壞,只要是符合語境的,就是好的。

B. 區分正偏離和負偏離只要看是否合乎上下文語境,合乎的就是正偏離,不合乎的就是負偏離。

C. 語言的偏離常常超越外在信息的真實,而聽從於內心信息的真誠,它是人物內心世界巨大激情突然噴發的特殊產物。

D .語境能使一些詞語、句式突破社會習慣和語法規範的制約,超越常規,從而獲得嶄新的意義,達成特殊的表達效果。

9.下列各句中不能作為“語言的偏離”的例證的一項是( )

A. 歌台暖響,春光融融。(杜牧《阿房宮賦》)

B.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

C.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D.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7.D(“負偏離只能成為語言運用上的下品”太絕對)

8.B(“區分正偏離和負偏離只要看是否合乎上下文語境”不正確)

9.C(A“暖”本來是用來修飾温度的,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0xzl0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