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熱門】教師個人教學計劃4篇

【熱門】教師個人教學計劃4篇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又將學習新的知識,有新的感受,何不趕緊為即將開展的教學工作做一個計劃呢?好的教學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個人教學計劃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教師個人教學計劃4篇

教師個人教學計劃 篇1

新的一學期開始了,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擬本學期的體育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1、 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合理地進行體育鍛煉。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學會一些體育衞生保健知識和安全常識。培養學生認真鍛鍊身體的態度。

2、 學習田徑、球類等項目的基本技術和基本技巧進一步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能力。

3、 充分利用各種體育活動,提高學生鍛鍊身體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頑強,拼搏、自覺遵守運動規則,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

二、主要工作:

1、認真備課,上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愛學、樂學的好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2、抓好田徑運動員訓練工作,為本學期區級運動會做好準備。

3、開展好班級的體育活動,班與班進行,籃球、立定跳遠、跳繩、仰卧起坐等體育項目的比賽。

4、寫課後反思,心得,總結等理論。

5、進行備課,説課,聽課,評課,集體備課等活動。

三、具體安排:

1、抓好初三學生整體身體素質及基本技術的提高。(立定跳遠、實心球、仰卧起坐,1000米,800米等)。

2、充分利用好早操對學生進行耐力訓練。

3、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鍛鍊身體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興趣,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層次練習,建立互幫,互學,相互鼓勵地共同進步的團體。

4、對學困生,要有耐心,愛心和關心,交流和談心。

5、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提出新目標,新要求。

6、及時記錄課堂成績測試,及時評價。

四、教學措施:

1、逐步提高學生鍛鍊身體的主動性,創造性。以及學習興趣。養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習慣。

2、要用體育特有的影響,培養學生的美感。遵守紀律,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優良作風。

3、發展學生優良的個性,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積極積極向上

教師個人教學計劃 篇2

本學年我擔任泉州九中高一語文的教學工作。雖然在這幾年的教學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但“路漫漫其修遠兮”,要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就特別需要有經驗的教師能夠傳授新的教學理念,科學的教學方法,給我以幫助和指導。

陰智強老師是我校一位優秀教師,較高的教學素質和水平,希望與他的合作中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為加快師資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教學經驗豐富、學術水平高的教師“傳幫帶”作用,為了使我能在教學能力、水平和質量上有一個較大的提高,教學方法和技巧上更豐富,在教研和組織教學上能有一個快速的成長,經過學校的幫助、教研組的肯定,陰智強老師的同意,我與陰智強老師進行拜師結隊,簽訂“一幫一”的合同,互相學習雙方在教育教學方面優秀的經驗和育人方法。

我打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尊重指導老師,謙虛謹慎,接受批評,對教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我虛心請教,以期得到了及時幫助解決。

二、在幫教活動中,我對陰智強老師進行上課、備課、作業批改等方面的檢查和指導。

三、每學期認真聽取陰老師的課5節以上,做好聽課記錄,並在每次聽課以後虛心請教,交流意見,吸取值得借鑑的教學經驗和方法,認真寫好課後評語,及時寫好了學習筆記和一些學習論文和雜記。

四、虛心請教李少玲老師指導自己公開課的教學,共同討論教案方案的設計,教法的擬定,學生情況活動的安排,課件的製作等工作。積極閲讀學習指導老師平時積累的理論知識和教學心得。

五、利用教研組活動及其他課餘時間與李少玲老師共同探討、交流教學的心得體會,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科學的教學方法等與教學有關的內容。真正落實做好教材解讀、有效備課、掌控課堂、師生交流等方面的問題。對一些上課過程出現的問題,比如學生的調動,板書的設計,講課的速度,以及難易程度的掌握多向李少玲老師指教。

六、在出試卷的題型內容的主要方向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上如何長遠的把握,使學生更有條理的循序漸進的掌握知識等方面多向李少玲老師請教。

七、學年結束時,總結自己的心得體會,對教學中的成功經驗做一個全面的總結,對教學中的不足進行深刻的反思。

八、今年我們都帶高一,有更多的問題要我們一起探討解決,“一幫一”給我帶來更多的交流與學習的機會,使我更快適應新時期高一語文的'教學工作。

希望我在陰老師的合作下,經過一年的“一幫一”活動,見賢思齊,從善如流,教育教學水平能有較大的進步,教育教學方法更為科學,不斷學習教師的經驗,使自己更快成長,為泉州九中教育的進步,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教師個人教學計劃 篇3

切為了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已牢記在每一位教師的心中,為此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既要師生互動起來,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高課堂的實效,就是在課堂40分鐘獲得最大的效益,讓每一位學生都收益,達成教學目標即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也有不同的收益,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的主陣地,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態度和程度決定了課堂實效,做為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就是要實現學生在課堂上思維總量的最大化。這就要求教師要對一節課的教學的前前後後做一個完備的統籌安排。為積極推進“高效課堂”的研究,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努力達到教學高效率與高效益的有效結合,現就實踐高效課堂工作做如下計劃:

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我們要在不斷推進教學課堂改革的進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逐步消除教師講的過多,學生參與較少的情況。

二、課前精心準備,讓學生產生興趣。只有課前精心準備,在課堂四十分鐘裏才能經受住學生的考驗,才能有課堂上的高效引導與動態生成,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餘,否則,教師只會在課堂上應接不暇,手腳忙亂。

(一) 研讀教材,定準目標 。新課標教材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用教材教”的理念指導下,教師需要在課前對教材有一個全面、深度、系統的解讀,包括教材的每一個信息窗,每一句揭示語,每一個練習,把握好教材設置的意圖和內容體系,定準教學目標,然後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材作出合理、適度的加工與處理。

(二) 備好學生,抓好突破。“學生走進教室並不是一張白紙”。新課標指出,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

三、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四、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説與做”,嘗試“教與評”。教學過程中及時評價學生,不敷衍,要學生體會到老師的真心實意,建立和諧師生關係。

五、積極實施小組互助學習制。現階段,大班額的班級授課制也是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學難以推行的現實條件下,在班內實行小組互助學習可以説是一個最佳選擇。

構建高效課堂已經是我們迫在眉睫的任務,希望在我們全方位的努力下,不斷探索,最終達到優質的高效課堂,達到師生雙贏!

教師個人教學計劃 篇4

一、情況分析

1、班級概況:

四年級現有人數為18人,其中男同學10人,女同學8人。這些學生中有父母離異的,有父母外出打工,跟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多人。

2、知識掌握情況:

從上學期的期末質量檢測來看,學生對雙基知識掌握得還不夠,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噸千米的認識掌握得不太好。在計算方面,學生的差別比較大,多數學生對於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於部分學生對於乘除知識掌握不好,直接影響了口算的速度和計算的正確性,學生在這方面表現出來的差距非常之大。對於一些計算式題,部分學生的計算速度極待提高,各種計算的良好習慣有待養成。應用題掌握得還不夠,只有部分學生能認真分析題意,正確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據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去分析題意,對各種應用題的結構掌握的還不夠。同時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有待於提高。

3、學習習慣、興趣、方法及心理特徵

從學習習慣、興趣、方法看,多數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都較好,對數學課學習興趣較濃厚,能按正確學習方法去學數學。他們能上課遵守課堂常規,專心投入,認真完成作業,對不懂問題能及時大膽提問;學生上進心強,班級學生之間競爭意識濃;接受新知識的主動性較好,好奇心,好強心都很強,具體形象思維活躍。由於年紀較小,學生的個性顯得不穩定,對事物的認識和個人的情感不能客觀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強,對人對事熱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敗面前易灰心。同時也有個別學生上課注意力分散,思想開小差,學習目的性不夠明確,對實施課堂教學有一定難度。

4、其他因素:

大部分學生熱愛勞動,活潑好動,集體榮譽感強,學生多數家庭貧困,家長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雖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但教育方法不當,家校配合不夠。

二、教學目的與要求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在教材的安排上,體現出新課程的理念

1、重視口算和簡便運算。如在一個數乘三位數的乘法、除數是三位數的除法中,先學習因數及被除數、除數是整十數的乘除法口算,被除數、除數末尾有0時的簡便方法計算。學了乘法運算定律和商不變性質後,用定律和性質進行簡便運算,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各種計算方法。

2、加強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運用遷移規律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在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中,讓學生憑藉原有的知識基礎,把萬以內數的讀寫法推廣到多位數;也可以加深對對位數的認識。

3、突出整理、概括、提高能力培養。在多位數的加減法中,引導學生在積累大量加減計算和解答應用題的基礎上,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概括,對加減法進行定義,闡明加法的運算定律及加減法的關係,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4、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注意多讓學生觀察、猜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滲透教學思想方法。本冊教學內容是學習整數的最後階段,在學生積累了大量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得出整數的計數法和讀寫法、四則計算的關係、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商不變性質等,在運用中加深了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5、要注意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要注意聯繫學生的實際,重視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6、突出開放性,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計算方法、試商方法上,允許學生選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靈活運用,不做硬性規定,應用題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解答。帶*號的練習題和思考題,作為學有餘力學生的練習補充,以進一步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能力,拓寬學生思考的空間,增強學生思考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四、改進教學工作的措施

1、改變教學思想。

具有新觀念、新思想、新體驗。改變原有的老師講、學生學的思想觀念,實施互動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師給營造一個寬鬆、合諧,充滿愛、民主、喜悦的學習氛圍。

2、注重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繫

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教學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富有情趣的習題,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

3、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

4、面向全體、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1)加強基礎訓練,在計算方面,重點是要加強口算訓練,。在應用題方面,要重視一步計算應用題的練習。在練習中必須重視應用題結構的訓練,如根據條件補充問題、根據問題補充條件等,這種題目要經常訓練,它對於提高學生分析數量關係的能力是大有好處的。

(2)實施分層教學,彈性教學,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的接受能力,採取不同的方法,佈置不同的作業,注意因材施教,把共同要求和發展個性結合起來。

(3)重視學生的課時目標過關和單元素質過關,作業嚴把關,加強信息交流,及時反饋,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5、結合多媒體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一部分教學內容我將利用計算機對文字、圖象、聲音、動畫等信息進行處理,形成聲、像、圖、文並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視、聽、觸、想等多種方式的形象教學;改革課堂問答方式,實施參與性教學。把提出問題的權利交給學生,給他們提供廣闊的參與空間,讓他們學得主動積極,有充分的機會去發現,去研究,去創造。

6、作業設計力求準確、簡潔、規範、方便教學。

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有賴於高質量的練習,我們必須重視課堂作業的設計和學生練習的達成度。教師針對不同層面的學生完成不同難度的作業,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內容和形式,實現差異發展。

7、三位一體,學校、家庭、社會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會、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各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只有三者協調,取長補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教師要主動與家長取得聯繫,通過訪問學生家庭或開家長會,與學生家長相互溝通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情況,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共同教育學生。

標籤: 教師 教學計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ow2xj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