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七年級美術教學計劃錦集五篇

七年級美術教學計劃錦集五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那麼計劃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美術教學計劃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美術教學計劃錦集五篇

七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對美術的認識較膚淺,體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缺乏,但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有着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四大塊

1、造型表現

有意識地運用形、色、肌理、空間和明暗等美術語言,選擇適當的工具、材料,以繪畫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設計應用

瞭解主要的設計類別、功能,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多樣與統一等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進行創意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3、欣賞評述

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鑑賞能力,初步瞭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尊重人類文化遺產,能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簡短評述。

4、綜合探索

調查、瞭解美術與傳統文化及環境的關係,用美術的手段進行記錄、規劃與製作;通過跨學科學習,理解共同的主題和共通的原理。

三、任務和目標

1、美育

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力和提高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重點是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內涵,以提高學生現在和今後的生存質量。

2、智育

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使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提高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形象記憶、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鼓勵學生思考聯想。促使他們創造才能的發展。

3、技能

不是美術教育的重點,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繪畫語言表達思想。

四、具體措施

1、讓學生確立新的行為意識和加強主動實踐探索的自覺性,讓學生學會思考,培植獨立實踐的勇氣和意識。

2、因材施教,杜絕人云亦云或千人一面的美術教育模式。

3、完善評價方式。

4、組織學生培訓活動,開展繪畫競賽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5、美術教師充分認識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認真備課,批改美術作業,輔導學生,促使學生在美術教學中提高審美能力,提高動手能力,促使全體學生全面發展。

七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2

為使初一新生更好的適應初中美術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特長,培養高尚的審美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特制訂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審美水平,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高尚的審美情操,發展健康個性,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使學生全面地發展。

二、學情分析

初一共有四個班,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較高,但美術基本技能掌握較低,有一種盲目性,部分學生有一定的美術特長,有待於進一步發掘提高。

三、基本內容分析

本冊劃分為五個單元,共16課時,內容如下:

第一單元《走進美術世界》:主要通過欣賞活動,讓學生對美術的定義、功能與分類有基本的認識,能夠積極表達對美術作品的理解,懂得美術與人類社會生活密切相關。

第二單元《多彩的校園生活》:通過對人物面部五官比例和表情特徵、人體全身比例和動態、人物活動場景的構圖安排以及服裝設計等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理解,基本掌握其相關的步驟方法,並能進行簡單的人物活動場景速寫和學生裝的設計練習。讓學生在共同的繪畫設計練習和創作展示活動中,感受合作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悦。

第三單元《傳遞我們的心聲》:通過對平面設計領域中版面設計和美術組創意設計和板報編排設計的實踐練習,瞭解和運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原來,認識設計的審美功能和應用價值,感受設計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參與校園文化生活的熱情。

第四單元《美麗的校園》:通過對校園環境寫生、想象中未來校園規劃設計等方面的教學,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加深學生對校園的瞭解,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校的情感和發現美、創造美的願望。

第五單元《物以致用求藝尚美》:通過對幾類生活日用品的欣賞和評述活動,使學生認識設計的任務、價值和目標,啟發學生積極關注生活中一些日常用品,初步瞭解現代生活用品設計的基本原則以及“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四、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2課時第二單元:約4課時第三單元:約4課時第四單元:約4課時第五單元:約2課時

五、具體措施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鑽研教材,把握課改理念,因材施教,改革教學方法。

2、認真備課、上課,注意蒐集相關的美術資料服務於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好班班通,努力讓美術教學多彩多姿,學生有興趣,學習有收穫。

3、積極發揮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培養高素質有特長的人才。

4、加強特長生培養,成立興趣小組,利用課餘時間,更好地培養其藝術才能。

5、經常組織相關的美術活動,互助互學,共同提高。

6、注意聯繫生活,聯繫實際,到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

7、教學活動中注重德育滲透,努力做好教書育人,培養行為美、心靈美的高素質人才。

七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學生能對一些基本的'美術現象及美術與生活的聯繫有所認識,不再單純的認為美術就是畫畫。多數學生對美術的學習抱有濃厚的興趣,能運用單線、色彩平塗的方式進行造型。隨着身體的發育,學生在認識能力上的提高,在形象的表現上由卡通形逐漸趨於寫實,追求準確,但造型能力還很不夠。對一些形式美的規律有所認識,但還不是很清晰,使得能力與願望之間產生了矛盾,打擊了他們的表現的信心。動手能力、創造性思維、空間想象能力還需培養和提高,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需在教學中逐步訓練和強化。

二、本學期教學的主要任務

1、欣賞評述:通過攝影、雕塑、繪畫作品的欣賞,初步掌握分析藝術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思想觀念和情感態度的方法。(第1課)。

2、造型表現:

(1)有意識的運用美術語言,記錄和表現過去的事情,傳遞自己的思想感情(第1課)。

(2)、能初步選擇、消化和運用營造新奇視覺形象的基本方法進行藝術表現,傳遞環保意識,宣傳環保(第3課)。

(3)、感受星空的美麗,選擇合適的方法表現星空(第6課)。

3、設計製作:

(1)能選擇合適的紙質材料設計製作簡單的橋樑賀卡和斜拉索橋模型,傳達友情(第2課)。

(2)學習和掌握中國結的兩種基本編制方法,弘揚民族文化。(第4課)。

(3)學習標誌設計知識,能結合學校活動進行標誌的設計(第8課)。

4、綜合探索:

(1)品味原始藝術的特點和價值,通過創作和表演,提高對美術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第5課)。

(2)從運動中得到美的啟示,能運用合適的材料或形式表現運動之美(第7課)。

三、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

1、通過不同美術語言和形式的運用,表現自己的生活,引起學生對社會和自我的關注和認識。

2、能學習運用新奇創造視覺形象的方法,創作表現關注環保的美術作品,並樹立環保意識;

3、體驗和感受星空的美麗,選用吹色法表現星空之美;

4、學習中國結的兩種編制方法,學習標誌設計知識。

難點:

1、學生在造型能力上還很欠缺,影響了他們對形象的表現和情感意圖的表達。

2、學生的創造性、視野不夠,使得不論是新奇視覺形象的表現,還是標誌的設計,都會存在困難,可能都缺乏新意。

3、在設計製作等課堂實踐活動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不夠,還需要培養。

4、一些學習內容所需要的工具材料學生在準備上有難度,需要教師幫助解決。

5、教材中的一些教學內容目標,在農村受環境、條件及學生能力、情感發展水平的限制,實現起來有很多困難,如何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和教法,使教學有效,是一個最大的難題。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教師繼續學習新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轉變思想觀念,改變自身的教學行為方式,以適應新的教育形勢下對美術教學的要求。

2、注意通過多種教學形式和方法,保持和促進學生對美術課的學習興趣,以興趣帶動和促進學生對美術課的學習。

3、鑽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內涵和編排意圖,合理利用教材及各種教學資源,為實現目標服務,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4、教師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技術,訓練自身的專業技能,以提高專業水平和為學生服務的能力,

5、鑽研教材,熟悉美術新課程不同學段的要求,瞭解學生,能根據學生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和方法,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七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4

美術教學在課程改革中發生了綜合性的變化。面對美術學科在教育改革中的實際狀況,結合生活中的藝術,我將繼續以課堂教學研究為基本點,狠抓課堂教學效率,聯繫學生的日常生活,時代個性發展的特點,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更好定出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貫徹和學習美術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和理念,並運用新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使我校的美術教學工作有一個新的突破。

二、教學目標

初一:以欣賞為引領,提高審美,進行繪畫和手工-面具的製作.

我們將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針對於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情況,通過美術課教學,將欣賞、繪畫、工藝融合貫通在一起,以多種有趣的教學手段來開闊學生的美術視野,使學生掌握繪畫技法,繼續接受色彩的傳統教學,設計和手工繼續深入學習。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愛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並在教學當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動手能力的提高。讓學生能夠脱離開書本教材,自己獨立的、大膽的去完成學習任務。

三、具體工作:

①繼續加強美術新課程標準和業務培訓,深化教學觀念和理念。

本學期,我將繼續加強自身的業務培訓,利用一切時間,多學、多練、多找自身的不足,多以課堂教學研討為主要研究活動,加強自己對案例研究,使自己由認識新課程到走進新課程。

②課堂教學活動。

加強課堂教學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

針對於學生在心理上漸漸成熟的特點,針對於對知識高要求、學生對知識的探索、研究的心理,我在課堂上將討論交流、分工合作、資料調查、情境模擬和角色扮演、欣賞等教學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有主,使學生開闊眼界、擴展學習的興趣和技能。

1、新課程改革中雖然不提倡教師板演,但是我覺得適當的示範,也能促進課程的學習。

2、一些手工課需要涉及一些現成的實物,而課本中的平面實物圖像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為克服這一不足,我在教學將準備一些實物,使教學更直觀,提高教學質量。

3、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將有些課題進行刪減或增加其它的內容,從而更利於學生的實際情況,突出本校美術課的特色教學。

總之,美術教學活動在遵循基礎課程改革精神的前提下,以課程標準為準繩,以學生興趣、經驗、知識的發展為目地,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素養以及紮實的美術基礎知識,學會簡單的美術技能和美術創造意識為教學的目標,提高美術教學工作的質量。

七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精神,立足於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人的發展為本,充分考慮學生髮展的需要,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大綱和地方課程的有機結合,制定符合地方藝術教學發展的新途徑。

二、具體情況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對於突然出現的眾多課程會表現出忙亂和迷惘之感,又因為地方基礎薄弱,美術的教學很少涉及,對於這門課程,學生的認知面還比較狹窄。況且一直受到“語數外為中心”的思想觀念的影響,部分學生對此更是漠不關心。家長不支持,學生不重視,這就讓美術課程處在了一種左右無援的境地。這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各方面都帶來了很大的難處。

三、教學措施

針對水東的當前境況,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1、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

根據課本中提到的內容,再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選擇符合地方性課程的教學內容,必要情況下,可自行利用課本外的內容作為教學的主題,只要思想和大方向不變,只要立足於學生的發展,我們合理的利用和處理教材,我想是可行的。

2、充分的利用地方資源。

水東鄉屬於少數民族鄉鎮,或多或少的保存了少數民族的多種藝術精華,比如説刺繡、手工藝等,在美術教學中,這些都屬於其範疇,我們可以大加利用,不僅可以增強美術的趣味性和廣泛性,還可以發展地方的美術特色,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3、照顧突出的學生。

眾所周知,在任何一個團體中,在任何一個方面,總會有一些在某方面天賦極佳,成就極其突出的個體存在,他們就像那些天生就具有某種形象的石頭,稍加雕琢便是一件完美的藝術作品。對此,我開辦美術培訓班,週末對那些在美術方面表現突出和極強趣味的學生進行免費培訓。

4、走新課程的思想理念道路。

根據大綱的要求,美術教學應針對全體學生的異性、以人為本,這與上面提到的並不矛盾。對於大多數的學生,我們不能侷限於美術技能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學生美術素養的養成,這方面,美術教師決不可輕視。

5、立足於美術的生活化。

美術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對此在美術的教學中,我們決不能脱離實際,以生活為教學資源,以生活來帶領學生探索和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加強了經營生活的能力,這才是美術教學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ype80r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