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三年級品德教學計劃(通用5篇)

三年級品德教學計劃(通用5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又有了新的學習內容,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品德教學計劃(通用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品德教學計劃(通用5篇)

三年級品德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以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以課程改革為契機,全面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政策,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價值取向,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入開展教學教研活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着力提升教學水平和教研水平,為學校的持續發展不懈努力。

二、學生分析

三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着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本校三年級共兩個班級。各班學生集體主義榮譽感都比較強,大部分都積極向上,勤奮刻苦,能夠互相幫助,互相探討問題,勤于思考,勇於發言,都能聽從老師指導,遵守學校紀律,遵守課堂常規,有了錯誤能虛心接受,積極改正。

三、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教材三年級的教育主題是:我在成長。在這一教育主題統領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材共設計了七個單元教育主題:

1、我和我的同學;

2、我要安全地成長;

3、我的成長與家庭;

4、我的鄰里生活;

5、我的成長與學校;

6、我的成長與他人;

7、家鄉哺育了我。

這七個單元主題所涉及的內容是對這個年齡階段兒童具有重要影響的、在兒童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互動關係(如兒童自我、家庭、學校、鄰里、家鄉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

本冊教材由後四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主要是有關鄰里生活的教育;第二單元主要是學校生活的教育;第三單元主要是在社會生活中與他人關係的教育;第四單元主要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

“我的成長與他人”這一教育主題是本冊教材的重難點,本主題以兒童的成長與他人的關係為教育內容,從自我勞動體驗出發,激發對勞動和勞動者的理解和尊重,最後落實到對公共勞動成果的愛護上。

四、教學目標

總要求: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2、指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4、初步瞭解個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羣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知道社會生活中不同羣體、民族、國家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懂得和平與發展是人類共同的願望。

五、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通過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掌握必備的知識,提高參與社會的能力。

2、發揮藝術形式在本課程教學中的效能,重視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以人為本,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重視發展性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強調評價過程化,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強調評價多樣化,如:主體多樣化,角度多樣化,尺度多樣化;強調質性評價,強調日常觀察過程,強化專題性探究過程,建立成長記錄袋,實施階段性評價。

4、開發教學資源,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使本課程教學走向家庭、社會,真正走進學生的實際生活,體現該課程的開放性、實踐性。

5、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6、重視教學反思,在反思中與學生共同成長。

三年級品德教學計劃2

一、 教材分析:

三年級下冊教材以單元編排的方式,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這一教育主題表達了編者明確的設計意圖和課程標準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內容。單元主題下設課文主題,每個課文題均來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研討的話題,下面又生成多個小話題。每課的內容力求打破學科界限,將各學科的內容綜合起來,體現綜合課程的特點。每個單元所涵蓋的課文內容表現為一組完整的經驗和一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單元中的每一課又力求從不同的角度來表現單元主題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三年級下冊共安排了四個單元主題,即:“我會保護自己”“我嘗試自主學習”“我和我的朋友”“我們生活在一起”。這四個主題將來源於不同生活領域的素材整合為建立在兒童生活基礎上的主題與活動,這些主題與內容將品德教育與學生的社會性發展有機地融為一體。

二、教學總目標:

1.以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區生活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感受,獲得對家庭、學校、社區的初步認識,樹立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意識。

2.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促進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和對人的關注。

3.教材中沒有理性的説教,而是對兒童生活的真實呈現。都是從兒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現象切入,引起兒童對生活的思考和關注。

4.培養對學生道德判斷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該學什麼,不該學什麼。

三、教學重點:

教材在選擇切入點時,力求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入手,採用第一人稱的表現方式,來增強教材與學生的親近感。教學中應將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融為一體。教師要利用和開發地方教育資源,教師要聯繫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 教學難點:

1.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羣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的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瞭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五、 教學措施

1.利用直觀教具,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2.通過各種有趣的機械操練、意義操練形式,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

3.充分發揮現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體現“用中學、學中用”的原則。

三年級品德教學計劃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48個學生,全體學生都活潑可愛,品德優良,有上進心,對學校生活充滿激情,對各科文化課學習非常投入。但由於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知識面窄,這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身邊的人和事,開展積極有益的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

二、 教材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還處於兒童期,這一階段是兒童品德和社會性發展的啟蒙階段,他們剛剛進入“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學習,這一冊的教育內容應當是對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打基礎的教育,是學生由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自然銜接。

本冊教材在“我在成長”教育主題統領之下,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需要和不斷擴大的認知範圍,用社會關係、社會活動、社會環境三條主線,貫穿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家鄉)等四個不同範疇,並使四個範疇形成彼此互動的關係。

三、總目標要求:

1、發展自我意識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認同、自我悦納的態度,積極進行自我概念與人格的建構。

2、通過這個年齡段同學之間經常發生的各種活生生的事例,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發展理解,體諒他人的社會認知能力和情感傾向。

3、肯定自己和班上每個同學都有學得好的經驗,體驗和共享學習成功的喜悦;知道成功的學習與個人多種良好素質的關係;獲得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做學習小主人的經驗與體會;體驗時間的寶貴,逐步養成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懂得學習不僅僅是學校中的學習,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觀察、做事進行學習,學習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初步養成多問、多想的思維習慣。

5、感知各類社會性活動中存在規則,初步體會規則的雙重作用,經驗規則的制定與修改過程,初步樹立公民意識與民主觀念。

6、知道常見的交通信號、標誌和標線的意義,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規會給自己、家人、他人和公眾帶來傷害,樹立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7、學習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水、電、火、煤氣等的意識,養成相應的行為習慣,遠離危險,珍愛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長。

8、提高分辨能力,不上當受騙,遇事多動腦筋,學會自護自救。不迷戀遊戲廳、網吧,不進入對兒童有危險、有傷害的場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愛護自己的身體和生命。

9、懂得“我”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家庭結構),初步理解什麼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長輩的一些禮節。

10、體會家庭親情,感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和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學會關心和了解父母,以恰當的方式孝敬父母長輩。

11、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長輩)的養育。

12、瞭解家庭的發展變化,知道家庭重要的日記和事件,感受家庭的傳統與價值,體會自己的成長與家庭發展變化的關係。

四、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掌握必備的知識。

2、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

三年級品德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新課改精神,不斷優化課堂教學,以課堂教材改革為核心,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的改革。通過九年級《思想品德》的學習,使學生學會對自己負責,對集體負責,對國家和社會負責;在瞭解我國基本國情和基本國策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等內容,瞭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增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使命感,立志報效祖國。

二、教學方法和措施

德行教育是一個人的靈魂,有德無才是半成品,有才無德是毒物,無德無才是廢品。首先從思想意識上重視學生的思品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融入一種愛的教學理念。首先要愛自己的父母、才有可能愛自己的祖國;同時要愛自己。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從網上找到適合學生口味的課外知識。人物故事,來激勵學生一種原始的愛國愛人民的動力,然後發憤學習,迎接未來的挑戰。

1、不斷改革教育教學方法

2、加強學生的理想前途教育

3、狠抓學風建設,做好複習,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本級學生已經進入初三階段的學習了,已進一步懂得了初中學習生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特別是經過每學期幾次大型考試的鍛鍊和磨礪,學生對本門學科的答題規範和答題要領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但是仍不夠細緻和全面,還需要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進行進一步的訓練和提高。

2、學生的嚴謹、上進的學風比較缺乏,仍有相當一部分中下游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任務不明確,學習方法不得要領,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本學期教學中做好轉後遞進工作,縮小兩頭差距,充實中間力量。

3、本學期由於學校統籌安排,所教班級將有進一步調整,老師應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掌握不同學生的詳細情況,使教學工作更有針對性,增強實效性。

四、主要任務和要求

通過探討個人與國家、社會的關係,在瞭解基本國情、基本國策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增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使命感,認識到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立志報效祖國。旨在結合學生的親身體驗,培養學生愛國、愛黨的情感,培養學生艱苦奮鬥和開拓創新精神。

五、改進教學的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加強集體備課和教學研究,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共同進步。加強理論學習,深入研究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標準和新課程方法,跟上時代步伐,並把所學及時融入日常課堂教學。

2、緊跟時代脈搏,認清教學形勢,以課改的精神統領一切,徹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繼續實行分層教學法,抓兩頭、促中間,促進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

4、強化對學生認知和記憶知識能力的訓練和提高,加強學法指導,繼續培養和提高學生規範答題,嚴謹求實、勤奮競爭的學習意識和氛圍。

5、強情感教學,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發現學生思想問題,進行正確的幫助、指導,培養良好的師生關係,提高學生學習本門學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6、加強課外輔導,做好培優轉後工作,促進成績全面提高。

7、及時進行階段反饋,及時查漏補缺。

六、教學進度:

 周次 單元 教學內容

1 1 第一課 1 2兩框

2 1 第二課 1 2 3框

3 1 單元達標檢測

4 2 第三課1 2 3框

5 2 國慶節放假

6 2 第四課1 2 3框

7 2 第四課4框、第五課 1 2 框

8 2 單元達標檢測

9 複習

10 期中檢測

11 3 第六課1 2 3框

12 3 第七課1 2 3框

13 3 第八課1 2 3框

14 單元達標檢測

15 4 第九課1 2框

16 4 第十課1 2 3框

17 4 第十課4框

18 單元達標檢測

19 期末檢測

在現實情況下,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一直不斷的努力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思想品德教學也是如此,我一直以來都在不斷的努力,可是很多的現實情況下,自己未必能夠得到最好的教學成果。特別是政治成績在中考中分數所佔比例雖然大,但是開卷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過我相信我會憑藉自己的努力,會讓學生的學習得到更大的進步!

三年級品德教學計劃5

臨近期末,我希望對一學期以來的教學內容進行一次梳理並有針對性地給予同學指導與評價,特制定本學科期末複習計劃:

首先,需要明確本學期究竟學習了哪些內容,才幹給同學進行有效的整理與複習,爭取用兩節課的時間對本學期的學習內容進行梳理,協助同學整理,以便有計劃的複習。

品德與社會課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傳授知識,它重在情感體驗、道德認識和正確的合乎社會規範的言行。所以,思想品德教育勝利與否關鍵看同學的言行。在複習階段,我將採用聯繫實際的方法,切忌空談大道理,將學校生活中一個個鮮活的事例通過講述以和同學的再現等形式出現於複習課上,組織他們展開討論與評價,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中學會道德判斷。這學期,我們還開展了各種各樣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期末複習階段,將通過回顧這些有意義的活動,加深同學的認識。在回顧這些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引導同學談自身的切身體會,從而生髮成各單元的道德要求,以激發情感、指導言行。

臨近期末,必需做到專時專用,努力上好每一節複習課,力爭使我的思品課成為小朋友們樂於上並且有益於他們健康生長的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8x4r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