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錦集7篇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錦集7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計劃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錦集7篇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1

這個班有32名學生。他們已經能夠用普通話流利地表達自己,並與同齡人交流。熟練掌握漢語拼音,能用拼音正確讀、寫、寫。能夠根據漢字的筆畫、筆畫順序、部首、結構分析記憶字形,學會書寫鉛筆字,具有基本正確的書寫姿勢、正確的結構和規範的筆畫。個別學生需要提高寫作技巧和準確表達。新學期,我要注重學生的口頭表達、書法練習、情感閲讀和零碎寫詞,努力使學生的語文素養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一、本卷教材分析

本教材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5)”、“課文”、“習題”和“習題”組成。教學目標集中,重點突出,文字簡潔明瞭,內容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練習方式少,數量適中。這本教材仍然注重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提高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此外,該教材有近百幅精美的插圖,以加強與課文的聯繫,增加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

二、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習慣;養成愛護學習用品的習慣。

(2)繼續培養主動説、用心聽的習慣。培養認真用鋼筆和毛筆寫字的習慣。

(3)繼續培養勤於朗讀背誦,願意課後閲讀的習慣。

(4)繼續培養經常查字典,積極閲讀的習慣。

(5)培養用鋼筆和毛筆寫字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繼續鞏固漢語拼音,用漢語拼音幫助閲讀和學習普通話。

(2)能夠記憶《漢語拼音字母表》,瞭解隔音符號。

3、讀寫。

(1) 459個新單詞可以肯定地閲讀。

(2)根據書寫順序,可以正確地書寫和記憶272個新單詞。能夠根據單詞的結構正確對稱地書寫單詞。

(3)練習用鋼筆、毛筆寫字,書寫要正確、直、工整。

4、口頭交流。

(1)能認真聽別人説話,聽懂別人説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意譯基本內容,能説出文中寫的故事。

(2)看圖或觀察事物後,能用普通話説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夠就所聽所讀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句子完整,意思連貫。

(4)願意用英語口語與人交流,態度大方,口齒伶俐,有禮貌。

5、閲讀。

(1)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感性地閲讀課文。能夠背誦指定的課文;可以重複課文;會分角色看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不出聲,不參考閲讀,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進行初步提問。

(3)能夠結合語言環境和生活實踐理解常用詞的含義。

(4)能夠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景,瞭解課文大意。

6、運動。

(1)關注身邊的事情,開始學習作業,願意用文字表達。

(2)能夠寫清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做。

(3)學會寫“留言”、“留言”。

(4)可以用逗號、句號、問號、感歎號。學習冒號和引號。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正確的寫作、愛讀書、提前預習、認真聽講、及時作業等。

2、注意和學生一起閲讀,加強對學生課外閲讀的指導,養成閲讀和寫單詞的習慣。

3、注意rea的有機結合

2、優化教學方法,鞏固遊戲、活動和特定語言環境中的素養。通過書法比賽、頒獎等形式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和興趣。

3、注意朗讀的指導,採取各種方法,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朗讀,培養語感。將遊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使用漢語。

4、根據教材內容,努力深挖教材,重組教材,以學生為主體,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討論,增強口頭表達和溝通意識,培養學生口才。

5、指導學生養成課外閲讀的良好習慣,通過大量的課外閲讀,增強學生的閲讀量,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6、注意閲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閲讀和寫作的關係。堅持寫作,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訓練觀察和寫詞的敏感度,積累素材,培養寫詞興趣,為作文打好基礎。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基本情況

三年級一班共有學生41名,其中男生21名,女生20名。從整體看,本班屬於前面優等生出色,後面後進生較多這種情況。優等生能要求上進,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養成了主動閲讀的好習慣,並有一定的語文素養,發展也比較全面。後進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自覺做好上課準備,不能積極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上課聽講不夠專心,課下閲讀時間少,課外積累欠缺。在本學期對他們需要多一些關注與指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習方法,使他們能和大家一起快樂學習,共同進步。

由於學校條件所限,學生閲讀量窄,閲讀能力低,口語交際能力有待提高。習作能力有待進一步訓練。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八個單元,每個單元組織一次語文活動共8個語文活動,8個單元共學習30篇課文、6個口語交際內容和8個習作片段;第三、七單元學習4首古詩。教材最後是生字表,全冊要求認識的字,有317個;要求會寫的字,有244個。

三、課時計劃

本學期從9月1日開學開講到元月1630日左右末考,大約5個月21周,除去中秋節、國慶節和元旦節以及中考末考等有效教學時間大概有18周左右。每週7個課時總計126課時。

四、教學目標

1、繼續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317個字,會寫244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等語言環境瞭解意思。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要求認識的字不要作過細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則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意思,正確書寫,並練習運用於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之中。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繼續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喜歡閲讀,對閲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5、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主動積累詞句。

6、能閲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7、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歎號,體會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8、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對聯、古典詩詞、格言警句。

9、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積極開展口語交際,增強願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説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能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10、對習作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習作中學習運用閲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歎號。學習寫習作。

11、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樂於觀察大自然,熱心參與學校、社區活動,並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五、教學重難點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培養專心聽講、積極發言的習慣。繼續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閲讀的習慣,養成認真完成作業和查字典的習慣。

2、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認識隔音符號。

3、能按筆順正確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4、能在觀察圖和事物後,用普通話説幾句意思完整通順的話。

5、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6、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的詞語。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藉助字典學習生字,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7、能按要求完成習作,掌握基本的寫作技巧和思路,具備基本的寫作能力和技能。

六、教學措施

1、讓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分析記憶字形,看圖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發揮創造性,設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遊戲中、在活動中、在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2、重視朗讀指導,採用多種方法,每篇課文都要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時間,充分利用插圖,聯繫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個單元教材在內容上的聯繫,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方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學習夥伴"的作用,藉以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積極參與交流、討論和語文實踐活動。將遊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進課堂,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沸騰的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5、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篇段並複習鞏固學過的字詞,利用週末作業和學校作業展示的要求,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教學時,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主動積累詞句,將積累的詞語運用於口頭和書面語言之中。

七、教學安排(計劃126課時)

怎樣上好本學期的語文課-------1課時

1、早晨真好-------------------2課時

2、難忘的小詩-----------------2課時

3、願望-----------------------2課時

4、媽媽的賬單-----------------2課時

口語交際----------------------1課時

習作1-------------------------3課時

語文活動1---------------------1課時

5、國徽-----------------------2課時

6、聶耳與國歌-----------------2課時

7、外婆家的小屋---------------2課時

8、短文兩篇-------------------2課時

口語交際2---------------------1課時

習作2-------------------------3課時

語文活動2---------------------1課時

9、古詩兩首-------------------2課時

10、寓言二則------------------2課時

11、兩袖清風------------------2課時

12、少年白居易----------------2課時

口語交際3---------------------1課時

習作3-------------------------3課時

語文活動3---------------------1課時

13、天上的街市----------------2課時

14、中秋尋月------------------2課時

15、迷人的秋色----------------3課時

16、短文兩篇------------------2課時

口語交際4---------------------1課時

習作4-------------------------3課時

語文活動4---------------------1課時

上半期知識整理----------------2課時

期中考試----------------------2課時

17、為什麼--------------------2課時

18、華佗與麻沸散--------------2課時

19、"神舟"五號遊太空-----------2課時

20、動物治病辦法多------------2課時

口語交際5---------------------1課時

習作5-------------------------3課時

語文活動5---------------------1課時

21、一杯牛奶------------------2課時

22、護士媽媽------------------2課時

23、短文兩篇------------------2課時

口語交際6---------------------1課時

習作6-------------------------3課時

語文活動6---------------------1課時

24、古詩兩首------------------2課時

25、國王的信------------------2課時

26、醜小鴨--------------------2課時

27、黑貓警長------------------2課時

習作7-------------------------3課時

語文活動7---------------------1課時

28、北極風光------------------2課時

29、新春賞梅------------------2課時

30、短文兩篇------------------2課時

習作8-------------------------3課時

語文活動8---------------------1課時

期末知識綜合複習整理---------20課時

期末考試----------------------2課時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3

一、基本情況分析

高二沒有提前講授高三的課文,目前高三的新授還未結束,整個高三語文教學顯得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

從對幾次測試的情況分析來看,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還不夠紮實,失分較多;現代文閲讀有一定基礎,但仍有待提高;文言文閲讀較薄弱,遇到難度稍深的文言材料便不易讀懂;古詩鑑賞失分較大,學生面對一首古詩,往往不知道從哪裏入手去鑑賞,鑑賞些什麼內容,即使能大致讀懂詩的意思,對詩後的題目也束手無策,不知如何組織語言來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仿寫、擴寫和縮寫,往往不得要領,只是憑感覺,機械地模仿,這樣很容易失分。

作文,這個“天下第一大題”,雖然一般情況拉分不會很大,但如果偏離了話題,也會失分很大的;而要衝擊高分層,作文必須得高分。從目前情況分析,學生語言功底還行,但由於缺少作文的專題訓練,往往不能找準切入點,只是泛泛而談,中心不夠突出。

二、今後的一些設想

儘快結束新授,進入總複習。

第一輪複習,每個點要訓練到位。對前幾題的基礎知識,要通過一定量的訓練,去摸索和總結一些解題技巧,再用這些技巧去指導解題。

自然科學文的閲讀,應着重訓練對文章信息的提煉及根據所知信息進行推論。因為高考基本上是按照這個思路去設計題目的。

社會科學文的閲讀,應着重訓練學生在總體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章的表達技巧。

文言文的閲讀,主要是實詞的積累。虛詞的運用、詞類活用、古今異義和特殊句式等,也應強化訓練。在此基礎上,理解人物的行為實質和思想內涵。

詩歌鑑賞從兩方面去訓練,一是從哪裏入手鑑賞,二是怎樣組織語言把自己對古詩的理解表達出來。

仿寫、擴寫和縮寫,應對所給材料有足夠的理解,才能仿得像,擴得真,縮得精。因此,應着重訓練對題意認真分析,對原材料仔細揣摩。然後慎重下筆,輕鬆得分。

作文訓練分散穿插在其它知識點的複習過程中進行。每兩週寫一篇作文,並作講評。

作文的訓練打算分兩步走。第一步,面向全體同學,着重訓練在審好題的基礎上找準切入點。寫記敍文,要通過具體的人或具體的事去突顯話題,演繹主題。寫議論文,要明確地擺出觀點,層層深入地去論證。當然也可鼓勵學生去寫雜文、小説或劇本等體裁,以立異來求創新。在寫作時注意文題的擬定,開頭和結尾的技巧。這樣力保大部分同學能得保險分(42——45分)。第二步,對一些衝擊高分層的同學,要求他們在此基礎上增設文章的亮點,以求獲得發展等級的高分。文章的亮點,可以是新穎的構思,也可以是深遠的立意,還可以是曲折動人的情節,甚至可以是三兩句散佈在文中的富於生活哲理的精闢議論。這樣力求一部分同學能過50分。

三、時間按排

複習內容 課時數 起訖時間 措施和方法

高三新授 四周 9月1日——9月25日 ①、知識清理②、強化訓練③、解題技巧總結④、能力測試

第一輪複習 基礎知識(前幾題) 四周 9月26日——10月23日

自科文閲讀 一週 10月24日——10月30日

文言文閲讀 兩週 10月31日——11月13日

社科文閲讀 兩週 11月14日——11月27日

古詩鑑賞 兩週 11月28日——12月11日

語言表達 兩週 12月12日——12月25日

第二輪複習 基礎知識(前幾題) 三週 12月26日——1月15日 在第一輪複習的基礎上,練習運用解題技巧去解一些不能明確判斷的題,提高正確係數。

自科文閲讀 一週 1月16目——1月22日

社科文閲讀 二週 1月23日——2月5日

文言文閲讀 二週 2月12日——2月25日

詩歌鑑賞 二週 2月26日——3月11日

語言表達 二週 3月12日——3月25日

第三輪複習 二個月 3月26日——5月20日 綜合測試 查漏補缺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4

新學期開始了,為了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工作,切實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特制訂本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一、 指導思想:

着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豐富語言的積累,發展語感和思維。注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愛美的情趣。引導學生開發潛能,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二、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9多人,大部分學生態度端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按時完成作業。能熟練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能利用字典,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能閲讀程度適合的文章,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能寫一些看圖作文,但在詞彙的運用、口頭表達、與人交往合作、自能學習及習作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三、教材分析。

1.本着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精選課文,減少課文類型,將課文分為精讀和略讀兩大類。本冊共有32篇課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8篇選讀課文。

2.本冊要求認識303個字,會寫300個字。

3.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善於思考的能力。

4.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的能力。開始練習使用鋼筆書寫正楷字。

5.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學習聯繫上下文,藉助詞典,字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練習複述課文。

9.結合語文學習,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10.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法。

四、單元分析:

1.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

2.課例由三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組成。

3.本冊安排了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中華傳統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的思想方法,愛護周圍環境,愛的奉獻。

4.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5個欄目是機動欄為“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或“成語故事”。

五、全冊教學總目標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受到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瞭解革命戰爭的艱苦,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學習革命前輩的遠大志向和獻身精神,從小立志為祖國刻苦學習的思想;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受到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等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陶冶愛美的情趣。

二.語文知識方面

1.識字和寫字

①對學習漢字有濃厚興趣,能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學會240個生字,會認85個生字。

②會使用字典、詞典,具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筆正確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不斷提高寫字質量。

2.閲讀

①加強朗讀指導,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②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③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

④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動腦筋,多讀多想,把課文讀通,初步把握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⑤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瞭解冒號、引號、問號、感歎號的一般用法。

⑥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⑦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加強語言的積累。

⑧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

⑨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3.習作

①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③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他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④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⑤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

4.口語交際

①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②能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講笑話、辦畫展,評一評,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③會接待客人,動腦筋解決問題等。

5.綜合性學習

①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蒐集資料,共同討論。

②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③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如“舉辦童話故事會、編童話集”、“動手製作新年禮物、寫上祝福語“等,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的問題,做個社會學生。

六、教學重難點

1、學會240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並能正確書寫;會認85個生字,只要求讀準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注意語言的積累,初步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3、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閲讀程度適合的讀物,瞭解主要內容。逐步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課外閲讀的習慣。課外閲讀量不少於7萬字。

4、步養成勤於觀察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容。學寫想象中的事物,能展開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完整通順。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歎號、冒號和引號。學習寫日記

5、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説幾句話、一段話,做到語句完整通順,説話有禮貌。能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能無拘無束地進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鍊口語交際能力。

七、教學改進措施和方法

1.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逐漸悟到讀書時應在什麼地方想想什麼,怎樣想,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2.指導學生興盛使用工具書、資料庫的意識和習慣。鼓勵學生獨立閲讀思考,探索發現儘量自己解決問題。

3.在教學方法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

4.緊密聯繫學生的閲讀或是生活實際,進行小練筆以加強讀寫之間的聯繫。要引導學生注意運用語文中的一些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

5.穿插使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的感受立體化。

6.在口語交際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口語交際的要求。

7.對學生的習作指導做到循序漸進、系統條理,理論服務和實際操作相結合。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拓展寫作思路,勤練筆是重點。從低段的寫話到習作,要求有了大幅提高,學生也會有過渡時期,或者出現錯別字多、寫文章不具體、內容不集中、表達順序混亂等問題,但我們要耐心指導,允許學生犯錯誤,問題要一個一個解決,重要的是不能扼殺了孩子的習作興趣。

八、教學進度及每單元教學目標:

第1周: 1——2課

第2周 3——語文園地一

第3周 5——6課

第4周 7——語文園地二

第5周 9——10課

第6周 “十一”放假

第7周 11——語文園地三

第8周 13——14課

第9周 15——16課

第10周 語文園地四——17

第11周 18——19課

第12周 20——21課

第13周 22——23課

第14周 24——25課

第15周 26——27課

第16周 28——29課

第17周 30——31課

第18周 32——語文園地八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5

一、學生情況分析(雙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平和學習態度、習慣等)

本班有52名學生。他們都已能流利地運用普通話表達自己的意思,和同伴進行交往。較熟練地掌握漢語拼音,能正確藉助拼音識字、閲讀、寫話。能按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和結構分析識記字形,學會寫鉛筆字,寫字姿勢基本正確,做到結構端正、筆畫規範。能運用學過的詞語造句説話,初步養成了良好的聽説習慣。能認識自然段,認識句號、逗號、問號、歎號等標點符號。大部分學生養成了課外閲讀的習慣。大多都能寫上一兩段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但是有幾個學生書寫不規範,以及字詞的掌握和對文字的理解等需要特別幫助。個別同學寫話達到通常,表情達意準確等需要提高。新學期我應注重學生的口語表達、書法練習、感情朗讀、片段寫話,力爭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再上新台階。

二、本冊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點、難點)

本冊教材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5)”與 “課文”、“練習”、“習作”組成。教學目標集中,重點突出,課文短小精悍,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練習的樣式不多,數量適中。本冊教材仍然注重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所編選的課文內容豐富、充滿情趣,既有表現歷史人物、事件的課文,又有反映當代社會風貌的課文,既有描寫自然景觀和民族風情的課文,又有抒發兒童歡樂、愉悦的情感的課文,除了記敍文以外,還有詩歌、寓言、童話、神話故事。每課之後有練習,每單元后面安排1個習作和1個練習。習作訓練符合學生特點。練習注重綜合性和實踐性,包括學用字詞句、朗讀背誦、寫字、口語交際及綜合性學習等內容。既相對獨立,又各自形成系列。主要用以鞏固本單元所學的內容,並在語文能力訓練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適當的擴展。此外,本冊教材安排有近百幅精美的插圖,以加強和課文的聯繫,增加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

中年級閲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識字,瞭解詞句的意思,積累和運用詞和句,培養朗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所以,本冊教材的主要任務是識字、寫字和課文的朗讀。從學生的長遠發展來看,識字、寫字和課文的朗讀是教學重點。難點是詞語的積累運用、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髮現、探究、解決問題。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智能、情意)

1. 學習習慣。

(1) 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 繼續培養積極發言、專心傾聽的習慣。培養認真寫鋼筆字、毛筆字的習慣。

(3) 繼續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閲讀的習慣。

(4) 繼續培養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

(5) 培養認真寫鋼筆字、毛筆字的習慣。

2. 漢語拼音。

(1) 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

(2) 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認識隔音符號。

3. 識字寫字。

(1)能正確認讀459個生字。

(2)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272個。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3)練習用鋼筆、毛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 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説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説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態度大方,口齒清楚,有禮貌。

5. 閲讀。

1) 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 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初步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 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4) 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6. 習作。

(1)留心周圍的事物,開始學習習作,樂於書面表達。

(2)能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寫明白。

(3)學會寫“留言條”、“請假條”。

(4)能夠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歎號。初步學習冒號、引號。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視學生端正寫字、喜愛閲讀、提前預習、認真聽講、及時作業等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2.重視和學生共讀,加強對學生課外閲讀的指導,養成喜愛看書、寫話的習慣。

3.重視閲讀與朗讀、口語訓練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讀”與“悟”的關係,為學生打好紮實的聽説讀寫和正確理解、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學措施

1.深入鑽研教材,研製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打造紮實高效的課堂教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和行為習慣。

2.優化教學方法,在遊戲中、活動中、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通過書法競賽、獎勵等形式,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和寫字興趣。

3.重視朗讀指導,通過聽錄音或範讀,採用多種方法,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時間,培養語感。將遊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進課堂,使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

4.根據教材內容,在深挖教材和重組教材上下功夫,着眼學生主體地位,創造性地開發和使用教學資源。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討論,增強口語表達、交際意識,培養學生口才。

5.指導學生養成課外閲讀的好習慣,通過大量的課外閲讀,增強學生的閲讀量,不斷促進學生閲讀能力的提高。

6.重視閲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讀與寫的關係。堅持寫讀書筆記,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訓練觀察、寫話的敏感度,積累素材,培養寫話興趣,打好作文基礎。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6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一班共有學生x名,其中男生x名,女生x名。從整體看,本班屬於前面優等生出色,後面後進生較多這種情況。優等生能要求上進,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養成了主動閲讀的好習慣,並有一定的語文素養,發展也比較全面。後進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自覺做好上課準備,不能積極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上課聽講不夠專心,課下閲讀時間少,課外積累欠缺。在本學期對他們需要多一些關注與指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習方法,使他們能和大家一起快樂學習,共同進步。

二、指導思想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本冊教科書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從選文到練習設計,從編排結構到呈現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情況,更要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語文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冊要求認200個字、寫300個字。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

2、結合專題繼續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

3、大量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

4、着力改進課文和課後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5、保持“語文園地“的框架結構,加強內容的整合和創新。

6、完善圖像系統,注重圖文並茂。

四、學習目標

1、在語文學習中,體現8個專題的思想。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200個字,會寫16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繼續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仿影。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繫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繼續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秀詩文,練習複述課文。

10、繼續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1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理解的意見與人商討。繼續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

13、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五、教學措施

1、嚴格要求學生,持之以恆地堅持下來,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注意把握教材之間的聯繫,把教材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繫起來。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資源。

4、注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及寫話能力的培養。

六、課題研究方向

繼續進行作文片斷的練習。

七、增優補差

為優等生多創造機會,鍛鍊他們的心理素質與創新能力,對差生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及基礎知識的學習。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9名,男生35人,女生 14人。大部分學生學習興趣濃厚,都能較熟練地掌握漢語拼音,能正確拼讀音節,能借助拼音識字、閲讀、學習普通話。能按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和結構分析識記字形,學習了一些字理識字的方法。初步學會結合詞語理解詞義,能運用學過的詞語造句説話。能正確朗讀課文,能認識自然段,認識句號、逗號、問號、歎號等標點符號,已學會寫鉛筆字,寫字姿勢基本正確。

經過一二年級的學習,班裏大多數孩子已養成了認真聽課,積極大膽舉手發言,認真細心工整完成家庭作業,能及時訂正錯誤地題目,能閲讀課外讀物。少部分孩子自我約束能力差,上課還會開小差,作業不夠認真整潔,偶爾還會犯丟三落四的小毛病。

二、教材分析

1、編寫特點

本冊教材是以語文知識和能力訓練為主編排的。教材整體分解成閲讀訓練、習作訓練和聽説訓練三條線索,並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橫向聯繫,協調發展的原則組成單元。

各單元按教學目標

2、編選課文和練習。

本冊課本共8個單元,每單元3至4篇課文,1個習作訓練和1個單元練習,全冊共有必學課文24篇,選學課文4篇,習作訓練8次,單元練習8個。單元練習主要是複習本單元學過的內容,但在語文知識和能力訓練上有適當的擴展。

三、本冊教學總的目標要求:

1、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閲讀和學習普通話。初步學會辨別學過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認讀學過的多音字。初步學會按部首查字典,能確定部首,檢索漢字,看懂意思。初步學會獨立識字。

2、會讀寫370個左右的詞語,懂得意思,一部分會口頭或書面運用。會給部分學過的詞語找出近義詞和反義詞。

3、學會用鋼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行款整齊。開始學寫毛筆字,能正確執筆,學會基本筆畫的運筆方法,能臨帖寫毛筆字。

4、能聽懂別人講的一件事,邊聽邊記住主要內容,並能複述。學會打電話、問路等應對用語。

5、會正確、流利地朗讀本學期教學的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部分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會默讀課文,能説出一個自然段主要講什麼,理解課文。能通過理解重點詞語,懂得句子的意思。認識冒號。瞭解按時間順序、事情發展順序、方位順序連句成段的句子。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使學生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更加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學習革命前輩和英雄模範,養成勤奮學習,遵守紀律、尊敬老師,團結友愛的好品德。初步知道,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實踐真知,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

6、講普通話,寫規範字。

四、教學措施:

1、教學時,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教學目標。

3、注意聽説讀寫的聯繫。要讓學生通過新聞記者學表達,從讀中學寫。用好例文,讓學生從中學到寫作的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紮實進行語言訓練,着重進行段的訓練——讀懂一段話,寫好一段話,繼續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彙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

5、繼續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6、認真備課後,再上課,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五、奮鬥目標:

本學期爭取使本班學生的語文成績在原來的基礎上集體上升一步,拭目以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7ggpwv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