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精選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四篇

精選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四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又將學習新的知識,有新的感受,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那麼教學計劃要怎麼寫才能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4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四篇

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1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更好地開展本學期科學學科的教學,現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本學期科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四年級共有學生345人,他們大多數年齡在10--11歲之間,他們身心健康,活潑可愛,接受知識的能力強,。由於科學接近生活,大多數同學對科學很感興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高。因此,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抓住學生新奇、愛動的特點,創設多種觀察實驗的情景,多給學生實驗的機會,使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實驗中發展智力和提高觀察思維能力。年級的優秀學生上課能認真聽講,作業能及時完成,能大膽積極的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些同學學習方法得當,模仿能力強,思維敏捷,反應迅速,表演能力強,成績突出。

二、教材情況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25課,分為五個單元。“變化的世界”是全冊的起始課,目的是激發學生觀察事物變化現象的興趣,感受自然界中各種變化的奇妙。同時也突出本學期以獲取資料、設法記錄各種變化的能力為訓練重點。

第一單元,“天氣”單元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關心天氣變化,利用自己建立的“小小氣象站”觀測、記錄天氣變化,並堅持做長期天氣觀測,瞭解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分析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從中培養學生堅持長期觀測、研究天氣變化規律的興趣和能力。

第二單元,“物質的狀態”通過學生動手實驗,幫助學生髮現、判斷物質的狀態及各種狀態物質的特點,如水的三態變化,培養學生獨立設計實驗、操作實驗、分析實驗數據,獲得科學結論的能力。

第三單元“生長與變化”為學生提供了親歷種植、飼養的機會,在觀察、測量、記錄生物生長過程和主要變化等活動中,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得生物生長的資料,利用多種形式展示自己的發現。同時引導學生意識到生命的偉大和寶貴。

第四單元“有趣的變化”通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一些變化現象提出疑問,幫助學生利用實驗探究一些物體變化的過程和原因,發現物質的變化過程有的是可逆的,而有的是不可逆的,鼓勵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支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有關問題。

“展示會”是全冊書的總結,圍繞本學期所學的內容,設計了一個較完整的設計、佈置、展示活動。目的是通過整理本學期對“變化的世界”的學習內容和收穫,引導學生掌握分析、總結、歸納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從小養成良好的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學會自己確定標準,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歸納,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統。並通過展示與同學交流,達到分享學習成果的目的,從而充分體會成功學習的樂趣。展示會活動,也是對學生本學期學習效果的一次較綜合性的評價。教師應分別從活動組織能力、科學探究能力、概念系統掌握三個方面,對各小組給予綜合評價。

(二)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學習,幫助學生:

1、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並通過觀察和實驗,對周圍事物的變化過程和特點進行觀察、記錄;能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事物變化的信息,利用簡單工具(包括自制的)對一些變化進定量的測量;能利用語言或圖表描述、展示各種天氣、生物生長、物質狀態等變化,並能通過分析數據或圖表,找出變化的規律;能通過親歷各種活動,蒐集各種變化現象的有關資料,並嘗試探究、解釋變化的原因。

2、能從自己日常生活入手,仔細觀察周圍常見的變化,並有興趣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問題;願意參與同學進行分工、合作,體驗討論與交流的樂趣;能實事求是地記錄觀察或實驗結果;願意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尊重生命、珍愛生命,能從自然界中獲得美的體驗;能積極開動腦筋,創造性地完成設計任務。

3、能用一些可測量的量來描述天氣變化,列舉天氣變化對動物行為、人類工作和生活的影響,能描述植物、動物、人生長髮育的過程和主要變化,能説出不同生物的生命過程的區別;能説出物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温度可使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通過實驗發現物質的變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能説出有一類變化僅僅是形態的變化,不會產生新物質;而有一類變化則不僅是形態的變化,還會產生新物質。

4、能開始意識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不斷變化的;願意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有關變化的現象和問題,如熱脹冷縮、去鏽、去污;能舉例説明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天氣預報及農業生產的影響。

(三)本學期教學重難點及奮鬥目標

奮鬥目標:

本學期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本冊書中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給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學期力爭使70%的學生進入優秀之列,100%的學生及格,期末成績位列全街道同課前五名。

重點:

1、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愛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學習物質的狀態及變化,探究水的三態變化,包括蒸發及雨的形成,從中初步體驗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

3、如何科學觀測和描述天氣變化

4、學習物質的變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變化過程。

5、區分生物與非生物,説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區別,從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徵。

6、掌握水的蒸發、沸騰、凝結和水的三態變化。

難點:

1、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2、些基本的實驗操作。例如:説明自然界中雨是怎樣形成的,物體的生長與變化,蒸發、沸騰、凝結等的實驗。

三、教學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措施:

本冊教材主要是圍繞“運動與變化”這一組統一概念設計編寫的,即四年級(上冊)圍繞“運動”、四年級(下冊)圍繞“變化”統整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學探究和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的內容。因此在進行本冊教學時要通過引導學生對已有的知識及生活經驗的分析,幫助學生初步體會自然界是變化的,變化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教學措施:

1、根據教材及學生的實際認真備好課,準備好活動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設計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對大自然的情感。

3、加強觀察、實驗、思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比較系統、全面的認識。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大膽放手,讓學生在學習中起主體用。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5、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加強直觀教學,增強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

6、利用學校設施優勢,採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7、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四、優生的培養和學困生的轉化

1、學困生的轉化

在科學學習方面的學困生有:王曉東、李寧,他們記憶能力差,反應也較慢,面對以上情況,準備採取如下轉化措施:

(1)、鼓勵學生擴大閲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並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明、小創造、小製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2)、幫助後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

(3)、延伸課堂內容,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4)、加強優生與後進生的聯繫,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儘快成長。

2、優生的培養

(1)採用“一幫一、一對紅”的政策,尖子生幫助學困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以求共同進步。

(2)每週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説説自己的學習心得,提高學習的興趣。

(3)對優生的平常學習,也要多觀察,多教育,防止他們出現驕傲現象。

3、實施實驗操作。例如:説明自然界中風是怎樣形成的,聲音的產生,蒸發、沸騰、凝結等的實驗。

4、注意通過實驗發展兒童智力,培養兒童的能力。

5、讓學生多動手,親自實驗廣泛合作討論。讓學生多聯繫實際,並且將實驗應用到實際中。

六、課時安排及教學進度

1、課時安排

內容 課時

“變化的世界” 2課時

第一單元 6課時左右

第二單元 6課時左右

第三單元 13課時左右

第四單元 12課時左右

第五單元 3課時左右

共計42課時

2、教學進度

時間 內容

第一週 1課

第二週 2課、3課

第三週 4課、5課

第四周 6課

第五週 7課、8課

第六週 9課

第七週 10課、11課

第八週 12課、13課

第九周 14課、15課

第十週 16課

第十一週 17課

第十二週 18課

第十三週 19課

第十四周 20課、21課

第十五週 22課

第十六週 23課、24課

第十七週 25課

第十八週 複習

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共有五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6課時。

第二單元,冷和熱,8課時。

第三單元;奇妙的王國,5課時。

第四單元,吃的學問,5課時。

第五單元,排序和分類6課時。

本冊內容是科學課的深入,既可培養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又可培養同學們的創造能力。

二、目的要求。

1、通過本冊教學,使同學們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對現象或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進行有依據的推測。

2、使同學們進一步明白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學會認識事物的性質。

4、初步學會認識事物的變化規律。

5、初步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事物按一定標準排序和分類。

三、教學重難點。

1、培養同學們進行科學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培養同學們排序和分類的能力。

3、培養同學們設計實驗的能力。

四、同學們素質分析。

同學們已經學了一年的科學課,初步接觸了科學探究,對大自然,對身邊的自然事物、自然景象充滿了強烈好奇心,喜歡問個為什麼,愛提問題,這將驅使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的作科學探究。但是在現在的大環境下,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們和家長對這門學科不是很重視。

四年級5個班的同學們,尊敬教師,多數同學們學習積極性高,對科學課有濃厚的興趣。存在問題是班級中有幾個同學好動,講小話,對學習不記不背,影響他人的學習,自己也學不好。

五、教學措施。

1、帶領同學們進行科學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加強同學們動手、動腦,做好探究實驗。

3、培養同學們按照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排序和分類。

4、教師要認真備課,在課堂上下功夫,根據科學課要求,讓同學們更加喜歡科學課,學好這門課程。

5、多開展實驗教學,狠抓課堂紀律。

6、讓每個同學們學有所獲,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

六、教學進度。

第一課空氣的性質2課時

第二課熱空氣和冷空氣1課時

第三課空氣有什麼2課時

第四課空氣也是生命之源1課時

第五課冷熱與温度1課時

第六課熱的傳遞2課時

第七課加熱和散熱1課時

第八課吸熱和散熱2課時

第九課水加熱、冷卻後2課時

第十課聲音的產生1課時

第十一課聲音的傳播1課時

第十二課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1課時

第十三課不同的聲音1課時

第十四課快樂的小樂隊1課時

第十五課我們吃什麼1課時

第十六課怎樣搭配食物2課時

第十七課食物的消化1課時

第十八課我們的食物安全1課時

第十九課排序3課時

第二十課分類3課時

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本班學生狀況:

我班學生有51名,經過一年的科學課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但其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對科學探究的理解是漸進的。對此,四年級的科學教材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制定本計劃:

二、教材分析:

《科學》四年級上學期教材共由五個單元組成:

有生命的物體、溶解、天氣、磁鐵、聲音,分別涉及新課程標準的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的部分。教材設計了多個探究活動、專題研究,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要求:

(一)、科學探究

1、學會從生活中尋找研究的問題,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並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

2、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外經歷一些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

3、學習用比較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進行有系統的科學觀察訓練。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

1、鼓勵學生好奇、愛問、愛想象。

2、讓每一個學生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都能體現自我的價值,嘗試成功的喜悦,建立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習科學的興趣。

3、學習傾聽別人的見解,尊重他人説話的權利;能運用各種方法記錄與表達自己的事實。

(三)、科學知識

1、瞭解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徵、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圍繞“溶解”的主題,運用對比思想研究觀察物質之間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現象,進行溶解的觀察實驗,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溶解現象的認識。

3、認識天氣的最基本要素,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去開展對天氣現象的研究活動。

4、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磁鐵的兩極,不同磁鐵之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律。

5、研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區別聲音的大小和高低,區分樂音和噪音

四、本冊的重點`難點:

本冊的教學重點: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瞭解生物的基本特徵。學生能按要求進行過濾和加熱蒸發的實驗操。作能設計一個對比實驗,驗證聲音在液體中可以傳播

教學難點是:學生能按要求進行過濾和加熱蒸發的實驗操作,以簡單的方法對風進行觀測、記錄。

五、教具`學具的準備:(見實驗課計劃)

六、教學中採取的措施`方法:

1、要求教師儘可能提供時間、空間,創造學生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積累和掌握某一科學事物的有關知識和觀察經驗,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瞭解,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2、重視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加強學生對事實收集和表達的指導與訓練,要求學生更為準確和細緻地觀察物體,要求學生使用科學的測量方法,要求學生選擇適當的詞彙、數據和圖表來描述物體有關的現象。

3、在觀察和收集信息的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認識,並運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抽象概括,從而形成有關生物與非生物的概念。

七、本冊教學內容的課時及課時計劃:

本冊教學共有30課時,上課21課時,機動課9課時。

四年級教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主要由四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為《在集體生活中》、第二單元為《學習更上一層樓》、第三單元為《我的家鄉》、第四單元為《家鄉的變化》。

本教材以四年級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為前提,以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為目的,以體現育人為本的現代價值取向為理念。

本冊教材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色:

1、主題板塊相對獨立,“同心圓”交叉遞進的方式建構教材體系。

2、採用跨學科、融會綜合的教材編寫模式。

3、在內容上遵循三原則: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適當拓展;以生活原型為依據使內容生活化,標準化;內容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4、教材內容呈現上採取小切口、層層深入的方式,給學生親切自然的感受。

二、學情分析

本屆四年級共兩個班,人數較多,年齡都偏小,且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養成了嬌生慣養的壞習慣,這是不利於完成品德與社會的教學任務的因素。但是,四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着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而且,他們的求知慾十分強烈,這是完成品德與社會教學任務的有利因素。

四年級的學生仍有較強的自我中心意識,缺乏合作和奉獻助人的精神。同時,他們也處於自我中心向他人發展的階段,他們開始喜歡交友,但在人際交往中,有的表現為比較封閉、退縮,有的表現為比較放任、攻擊,往往因為不會與人溝通而與他人發生衝突,其社會化發展的能力有一定的障礙。兒童許多良好的品質都是通過他們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潛移默化地培養起來。因而,正確引導學生結交朋友,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與人交往的觀念,掌握良好的交友技能,學會交往溝通的技巧尤為重要。

同時,四年級的學生對於事情的是非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但是現代家庭結構的變化,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長大,自主性和自立能力都不是很強。在學習和生活中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所以也相應出現了許多的煩惱,一些不良傾向不僅使學生們不能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會影響其性格和道德行為的發展。

另外,四年級的學生開始有興趣也有能力,關注反省自己的一些學習能力,從身邊的一些變化中探究其變化的原因。這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有力條件。

三、教學目標

(一)本教材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聯繫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交互作用,獲得對現代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能力;感悟和體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逐步養成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所必須的道德觀、價值觀及良好的行為習慣。具體説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會合作,體會合作的好處;初步形成正確的友誼觀;學會交流和溝通的技巧,分享快樂,分擔憂愁。

2、初步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提高承受困難和挫折的意志與能力;培養毅力和耐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瞭解家鄉的基礎上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獲取篩選有用信息的能力。

4、感受家鄉及家鄉人各方面的發展進步,瞭解家鄉發展中的一些問題,樹立家鄉小主人意識,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二)基本理念:

1、關心每一個兒童的成長,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

2、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

3、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是課程的追求,必須採取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

四、教學措施

1、認真把握課標,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以人為本,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

4、充實教學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30vox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