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精選《葡萄溝》的教學反思(通用7篇)

精選《葡萄溝》的教學反思(通用7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精選《葡萄溝》的教學反思(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葡萄溝》的教學反思(通用7篇)

《葡萄溝》的教學反思1

《葡萄溝》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中的一篇課文。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的葡萄溝,那裏盛產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乾也很有名。本課重點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而展開,使學生通過理解語言文字,對那裏產生喜愛之情。

為了上好這堂課,切實讓學生喜歡教材、被教材所感染,儘量做到使用兒童化的語言,以商量的語氣,以平等的身份,時時走下講台和孩子們共同學習,一起交流,創造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並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作為本課教學的重要支撐,在課文開始的時候讓學生賞美景,通過播放新疆的葡萄溝的風土人情,以及各個季度水果豐收的場景讓學生彷彿身臨其境,去葡萄溝遊覽了一番,從整體上感受到葡萄溝水果多、景色美、人熱情,葡萄乾有名。

在遊覽一番後,讓學生自學找找課文的中心句,初步感受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在初步感知後,又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説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呢?並讓學生充分朗讀,感受“好地方”。圍繞總結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展開了三個方面的內容:葡萄溝盛產水果;葡萄溝葡萄多,景色美麗;維吾爾族老鄉非常熱情好客;葡萄溝生產的葡萄乾色鮮、粒大、味甜,非常有名。

本文的教學中我着重抓重點句子,引導學生充分朗讀。如:“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通過朗讀,感受葡萄溝水果之多,景色之美,老鄉之好客,從而體會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另外在文本的賞析中,一個重點段落中的重點詞彙“五光十色”引起了我的注意。如果把握好的話,學生的情感將被充分調動。“五光十色”除了顏色多,還寫出了這些葡萄很有光澤,甚至可以聯想到這些晶瑩剔透的葡萄在陽光的照耀下如珍珠般閃閃發光。通過該詞的學習孩子們對葡萄的美感受更深了。

在介紹了葡萄乾後,我簡要的介紹了陰房的結構,和勤勞善良的維吾爾族老鄉,孩子們對葡萄溝充滿了嚮往,對維吾爾族人民充滿了無比喜愛之情,朗讀也更有感情了,也進一步感受到了“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最後,在本節課結束的時候,我帶着學生在去廣闊的新疆各大景點旅遊一番,讓他們意識到新疆是祖國的一部分,新疆非常美麗,激發他們的愛新疆的感情,並且佈置了課後延伸的內容,老師先範寫一段文章,誇誇自己的家鄉,在讓學生也在課文和老師範文的影響下,來誇誇家鄉,同學的一個個躍躍欲試。

本課的遺憾之處是:教學的課時目標不明顯,將一二課時的內容糅合在一堂課中,以致目標不能很好達成,文本解析不夠透徹。在本堂課中,老師説的太多,以致學生留給學生自主合作的時間少了一點,在以後教學中,要多留時間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展示熱情。

另外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更加註重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力求問題設計的簡潔。讓課堂教學思路能夠更加清晰明瞭,問題設計更有層次性,和啟發性。

《葡萄溝》的教學反思2

一、從讀入手,認真品味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

朱光潛:“美感起於形象直覺。”要品味文章的語言美,要從朗讀開始,因為朗讀是感知的主要方式,朗讀可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如何讓學生讀讀全文進行整體感受,數遍後,讓學生説説自己對葡萄溝的印象,學生在此過程中自然感受到葡萄溝是個好地方,緊接着讓學生説説好在什麼樣地方?再讀自己喜歡的部分,結合理解“涼棚、五光十色”等詞讓學生展開想象,學生感受到葡萄成熟前和成熟時都是那麼美;當有的學生提出他喜歡的句子“……準會讓你吃個夠。”時,全體學生讀讀此句後,提問:那你們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從“準”一字就會快體會到葡萄的多,也很自然體會到了葡萄溝人的人情美。(若學生體會不到,讓學生反覆讀讀此句話再理解)通過反覆的讀品味到作品語言的準確與精美。

二、從讀入手,品味文章的思想美

思想是作品的靈魂。語文教材很多作品藴涵着豐富的人生哲理,凝結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審美觀點以及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是學生認識生活的源泉,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和道德教育、形成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強大手段。

通過讀“涼棚、一串串、五光十色、熱情好客”等詞不僅使學生享受到字詞的美妙,感受到葡萄溝的景美;通過讀,讓學生看到葡萄溝的人比葡萄更美,讓學生的心靈感受到了人情的美,讓他們在思想的森林中呼吸,使學生起率真的生命激情,思想得以昇華,人格將得以崇高。

《葡萄溝》的教學反思3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深深地體會到,把新大綱精神貫徹到教學中去再加上自己創新的思想,一堂原本呆板的識字課也會變得生動有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精妙的導入:

向老師講的生字是五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第四冊第19課葡萄溝。葡萄溝在遙遠的新疆吐魯番,同學們都沒有去過,上課伊始,她播放了新疆風格的音樂和葡萄溝的風光片,一個小小的片段把學生帶到了遙遠而迷人的新疆,美麗的風景讓人陶醉,一串串葡萄讓人垂涎欲滴,這樣更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有了興趣,就有了探索和追求知識的動力,使學生樂於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自主的學習

在這節識字課中,向老師非常重視學生的自學,有句話説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會終生受益。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以小組的形式開展討論,自學生字,讓他們在寬鬆自在的小天地暢所欲言,發表見解,互相切磋,自學後學生彙報,讓學生當“小老師”可以邀請小朋友一起讀,並給予評價,甚至可以讓同學們圍繞這個生字的學習向這位“老師”提問。這樣在口語交際時培養了學生説話的準確性,流利性也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課堂調控能力,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會有很大的幫助。

三、開放的學法

這節識字課中向老師還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學漢字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識記生字可以讓學生自己創造識記方法,編字謎,編口訣。孩子們自己編的字謎也許粗糙了一點兒,幼稚了點兒,甚至在大人看來並不那麼合乎情理,但是孩子們在編造字謎的過程中也對字反覆地推敲研究了一番。當孩子們的思維進入了一種積極的狀態中又何愁記不住這些生字呢?

《葡萄溝》的教學反思4

《葡萄溝》是浙教六年制小學課本第五冊中的一篇課文。本篇課文介紹了位於我國新疆吐魯番的水果之鄉——葡萄溝。課文圍繞總結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展開了三個內容:

一、葡萄溝盛產水果。那裏不僅有人們最喜愛的葡萄,還有杏子、香梨、蜜桃、沙果等(第一自然段);葡萄溝生產的葡萄乾色鮮、粒大、味甜,非常有名(第三自然段)。

二、葡萄溝景色美麗、獨特。夏季,種在梯田裏的葡萄長出了茂密的枝葉,山坡上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串串地掛在綠葉底下,十分美麗(第二自然段)。

三、葡萄溝不僅物產豐富、景色美麗,而且那裏的人也特別好。淳樸的當地老鄉非常熱情好客,當葡萄成熟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拿出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第二自然段最後一句話)。

再從整個單元來看,理解掌握句子跟句子之間的連接方法——按時間順序連句成段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應該是第二自然段。如果説《家鄉的秋白梨》的第二自然段是個標準的按時間順序寫的段的話,那麼這一段就是一個“不標準”的按時間順序寫的段。

這一段共有4句。第一句寫葡萄的種植地點,從第2句開始是按時間順序寫的,分別寫了夏季和秋季,葡萄成長和成熟時的情況;第4句寫在葡萄成熟的日子裏熱情好客的當地老鄉的表現。文章的難點也在第二自然段,要準確領會第二自然段的詞句,並體會其中的情感。

1、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新課程導引的新課堂,其本質特徵在於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實踐主體、認識主體,又是道德主體、審美主體。一句話,他們應當是自主發展、自我構建的主體。而活動是主體存在和發展的方式。離開了自主的、具體的、感性的學習活動,學生是無法獲得主體地位,也不能發揮主體作用的。

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儘可能地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選擇朗讀方式,自主選擇作業方式,自讀自悟,自己觀察發現……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學習第2段時,有兩個季節,我做了隱性設計,學生喜歡夏季則先學第二句,若學生喜歡先學秋季的,則先學第三四句,以此作為課堂調節手段去調適和引導學生的主體行為。

2、創設情境,角色表演

一般的表演活動是排演成熟後的成果展示,而課堂表演不一樣,表演的過程也就是琢磨課文、推敲語言、體會情感並如何“形諸於外”的排演過程。正是課堂表演的這種動態生成,才使得它具有很高的教學價值,即表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一種深讀課文,感受語言含義,提高閲讀能力和審美情操的手段。孩子喜歡錶演,也喜歡看別人表演。

這不僅是因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別接近兒童生活的戲劇形式,而且有角色效應的作用。當了角色,孩子就由“本角色”我——一個小學生為“他角色”——當地老鄉,那種新異、好奇心,使孩子激動不已。在本節課中,學生扮演老鄉來招待遊客,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學愛學。

3、開放課堂,課外延伸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在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和方法的相互交錯、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我在課前請學生蒐集有關於葡萄溝的資料,課內請學生提取教師提供的關於梯田、蔭房的信息,課後請學生給當地老鄉寫寫信……以此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務。

《葡萄溝》的教學反思5

《葡萄溝》一文介紹了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的葡萄溝,那裏盛產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乾也很有名。

課堂上重點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天方”那句話展開學習。一上課我讓學生找一找那句話,學生很快找到了那句話——葡萄溝真是個好天方。接着引導學生思考:葡萄溝到底好在哪裏?請大家默讀課文一至三節,看看那三段與“好天方”有甚麼聯繫。通過讀文學生知道第一自然段寫葡萄溝水果多。那裏沒有僅有人們最喜愛的葡萄,還有杏子、香梨、蜜桃、沙果等。第二自然段説葡萄溝景色美而且人也好。第三自然段説葡萄溝臨盆的葡萄乾鮮而甜。學習課文時,我把第二段作為重點來學。

因為學生缺乏生存體驗,茂密的枝葉怎麼會搭起一個個綠色的涼棚;五光十色的葡萄又是怎樣的,梯田和陰房是甚麼樣子的,我運用課件把相關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學生對那些東西有了直觀的認識,好像置身於葡萄溝豐收的場景中,運用對比法,學生理解了“五光十色”的意思,很好的突破了教學重難點。接下來播放着課件引導學生背誦那部分,學生很快就背誦了下來。

學習第三段時,讓學生自主學習,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找找葡萄乾的建造過程,然後利用課件引導學生把葡萄乾的建造步驟梳理了出來。那樣,學生對那一段的內容的形貌有了更深刻的記憶。

一節課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天方”來學習、朗讀、感悟,訓練了學生通過抓中間句理解課文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用此種方法讀其它文章。

《葡萄溝》的教學反思6

《葡萄溝》一文主要介紹了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的葡萄溝,那裏盛產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乾也很有名。本課重點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而展開,使學生通過理解語言文字,對那裏產生喜愛之情。

在教學時,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悟語句的含義。我先讓學生熟讀課文,再熟讀的基礎上,再找出本文的中心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之後,請同學們把這句話,先個別讀,再有感情地自由讀,最後發自內心讀,使學生初步感受葡萄溝的美好。使不同的語氣藴涵着不同的感受,促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讓學生更好地把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用讀的方式表現出來。

第二自然段的自學,我則是創設情景,利用課件激發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使他們對句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比如;描寫葡萄顏色多的這句話,我通過讓學生比較句子説説“五顏六色”與“五光十色”的不同,通過展示葡萄五光十色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五光十色”不僅表示顏色多,還表示新鮮、有光澤的意思,從而體會文章用詞的準確和優美;最後一句描寫老鄉熱情好客的句子則通過創設情景,請學生説説老鄉會説些什麼、做些什麼,並通過課本劇表演把老鄉熱情好客的形象在學生心中活化起來,這樣學生不僅領會了句子的感情還進行了口語交際訓練,真可謂一舉雙得。有效達成了教學的目標。

不過這堂課也有不足之處:

就是學生對詞語的積累不夠紮實,今後我要繼續加大孩子們對課文中詞語的多多積累。再是課件內容多而繁瑣,以後力爭精中求精,讓課件為教學服務,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葡萄溝》的教學反思7

我感覺優點和不足都比較明顯,具體分析如下:

我認為以下兩點把握得比較好:

1、通過課件,讓學生非常直觀的瞭解了“茂密”一詞的意思,通過枝葉由少到多的變化,讓學生自己體驗枝葉呈現什麼樣的狀態才算做“茂密”,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對詞義進行總結。這樣的方法比較生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給學生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2、在課文的學習過程中加入了句型訓練。使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深入瞭解每個特殊的句型在表達作者思想感情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例如文章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不僅讓學生了解句子的內容,還將“······就像······”提出來讓學生回憶比喻句的相關知識已達到最終運用的目的。還有將“······有的······有的······”句型讓學生自己練習造句,學習應用。

不足之處在於:

1、缺乏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導致課堂缺少實效性。就本課內容來説,有很多具體描寫葡萄的句子應該讓學生反覆誦讀,感受葡萄的美、葡萄溝的好。同時應該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給予一些方法指導,從而為學生自己以後獨立進行課外閲讀做鋪墊。但在安排學生讀的過程中,作為老師的我沒有及時予以正確、準確的指導,閲讀、朗讀方法指導的缺失直接導致了學生的朗讀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沒有為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起到幫助。

2、對於重點段落的講解不夠明顯、突出。在最初的教學設計中,我將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設為本課教學的重點,但在實際教學中,這一重點並沒有得到強化。因此,整個教學就顯得平鋪直敍、沒有重點。

3、在我的課堂教學中,語言不夠嚴謹,不夠簡練,甚至出現了一些不應該有的病句。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在課堂中用到的語句都應該是非常簡明扼要、非常準確的,但在這一方面,我明顯還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出現了許多錯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xxp0p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