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數據收集整理教學反思

數據收集整理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據收集整理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據收集整理教學反思

數據收集整理教學反思1

《數據收集整理》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數據的收集整理在生活隨處可見,本單元重視記錄和整理數據的過程,允許學生用多種方式記錄數據,課後的練習題中出現了非正式條形統計圖。

本節課以學生感興趣的事例作為切入口,激起學生統計的慾望,使數學問題生活化。課中我從“我們學校校服的顏色還沒有確定,你覺得從紅、黃、藍、白中選擇哪種顏色合適?”導入新課,從“怎樣才能知道最喜歡哪種顏色的人數最多”來切入主題,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

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按照教材上的內容讓學生填一填,那是非常簡單的。為進一步掌握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提高蒐集數據、整理數據的能力,並能根據所統計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於是我佈置了一個讓學生收集數據與整理數據的過程的活動。記錄一週自己(或爸爸、媽媽)看電視的時間,並介紹給大家,(時間長短、自評、對同學提建議等)。

數據收集整理教學反思2

一、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初步學會收集數據,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會把數據分類、收集,掌握整理數據的方法。教學中努力用課標中新理念指導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全程參與學習活動——課前參與、課中體會、課後反思,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二、不足和今後在教學中應注意

為了貫徹面向全體學生和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我還設計了一些帶有一定的難度的練習題,供學有餘力的學生選做,以便更好地發揮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數學能力。只可惜本節課各個環節的時間沒有把握好,導致對學生的訓練還不夠,這是本節課很大的不足。

在以後的教學中,希望自己能吸取經驗,改善教學,多向其它老教師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不斷的'改進。

數據收集整理教學反思3

昨天和今天在兩個班各複習了一下第十章的內容。自己還處在課改的初級階段,上課時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可能是有老師聽課的原因,兩個班的表現都要比平常的課堂表現好很多。每個同學基本都參入進來了。這節課設置了六個任務,一共九道題。題目的難度不是太大也是本章的重難點。昨天在二班上課時可能因為備課的時間比較短,在投放任務時把順序有點顛倒了。本想在剛開始把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一下的,也忘記了。只能放在了最後。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雖然比以前自信大方了很多,但是還需要鍛鍊。

在這裏面表現比較好的是麻小華同學講解比較大方,還能根據題目來提問其他同學。今天在一班上的這節課大部分是由五六號的同學講解的。

通過講解也看出來這部分學生還存在一知半解的情況。在做題的過程中做題還不是太規範,這是要自己在以後教學中重點訓練的內容。通過這兩節課也發現也需要改進的問題,每個小組在講解完後沒有及時進行總結。

有時總結時也不是很到位,這還需要加強的。在講解的時候有時組內成員去展示的太多有點浪費時間。通過這次自己的講課發現跟其他老師還存在一定得差距,自己一定會加強學習跟上課改步伐。

數據收集整理教學反思4

本單元課是小學生第一次系統地接觸有關“數據收集整理”的知識,所以教材先安排學習比較簡單的“統計校服顏色”,通過預習和實際操作的情境,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接受起來比較容易。

生活中二年級的小學生可能已經有部分有關“調查在收集數據”的體念,但是可能還不會科學地表述出來。在收集數據方法方面,考慮到學生年齡特徵,要求學生了解測量、調查等的簡單方法,不要求學生從報刊、雜誌、電視等媒體中獲取數據信息。學習的時候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針對性學習。

在教學中從學生身邊的實際問題入手,體會利用統計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這裏重點放在記錄數據的方法――畫正字。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良好學習情感的培養。兒童有兒童的數學,在他的`眼中統計方法可以是舉手、畫圈……並不全是畫“正”字,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自我建構,對於合理的認識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對於錯誤的認識也應當通過其自我“反思”達到修正的目的。在精心設計的練習中更體現了統計的必要性和作用:為我們在現實中的決策作參考。預測未來的可能結果。

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使學生認識到用“正”字記錄數據的優點,適當對學生進行方法的優化,起到促進學生髮展的目的。通過這樣的富有現實意義的討論,學生初步體會數據中藴含着的信息和數據分析的意義,逐步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xprr4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