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2021美麗的公雞教學反思(通用5篇)

2021美麗的公雞教學反思(通用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美麗的公雞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1美麗的公雞教學反思(通用5篇)

美麗的公雞教學反思1

《美麗的公雞》一文是冀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中的一篇哲理文章。這篇哲理文章充滿了童真童趣,向我們闡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美不美不光看外表,還要看能不能幫人們做事。

《新課標》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而閲讀教學就是要實現“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基於這樣的理念,結合這篇文章的內容和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在授課時,我首先提出問題“公雞為什麼和啄木鳥、小蜜蜂、青蛙比美”,學生通過先前的聽讀,能很輕鬆地感知公雞和小動物們比美是因為自己覺得自己很漂亮,而我通過引導學生從頭到腳觀察公雞的照片,讓學生體會到公雞認為的美只是一種外表美,接着我引導學生觀察照片中公雞的神態,從而使學生不知不覺得就走入了公雞對自己漂亮的外表既得意、又驕傲的心裏,從而使學生對公雞為什麼不好好做自己的本職工作——每天早起打鳴,催人們起牀,而非要和小動物比美有更深的心裏認識和體驗。

接下來,我引導學生體會公雞見到啄木鳥,就要和啄木鳥比美,是因為它覺得啄木鳥長了一張醜陋的長嘴巴,沒有它長得漂亮,進而從心裏瞧不起啄木鳥,使用了不禮貌的語言,稱呼啄木鳥是“長嘴巴的啄木鳥”,讓學生感悟到公雞説話的不禮貌,語言不美,和它的外表美形成對比,而啄木鳥儘管態度冷淡,對比美不感興趣,但卻很禮貌的拒絕了公雞的比美,讓學生知道啄木鳥使用了禮貌用語“對不起”,啄木鳥的言行和公雞的言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知不覺就讓學生走近了人物的內心,與公雞、啄木鳥有了心裏上的交流。公雞和小蜜蜂、青蛙比美的經過、結果以及文章的寫法都與公雞與啄木鳥比美這一自然段相同,因而,我採用了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悟的方式,如果説學習公雞與啄木鳥比美這一自然段,我採用的是扶,那麼到了這裏,我就採用了放,既避免了教學的重複性,學生學習的疲勞和審美疲勞,也能讓學生有自己學習的機會,有消化吸收利用知識的機會。緊接着,我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啄木鳥、小蜜蜂、青蛙幫人們做事情的圖片,讓學生對老馬伯伯説的話“美不美不光看外表,還要看能不能幫人們做事”這句話,一下子就明白了説的道理。最後我又安排了又一個問題“你覺得公雞到底美不美?不美表現在哪裏?美又表現在哪裏?”既讓學生回味故事的內容,更是讓學生對公雞的美與不美有更深的認識,幫助學生梳理對故事的理解和對美與不美的感悟。在拓展延伸部分,我向學生介紹了啄木鳥的長嘴巴、小蜜蜂的鼓眼睛、青蛙的大肚皮的作用,讓孩子們更深刻體會到:這些小動物在公雞眼裏看上去不美的外表,卻能更好的幫助人們做事,同時也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外知識。在拓展延伸部分,我還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美髮現美,昇華學生的情感認識,提出希望:做一個不光是外表美的人,更要做一個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的人,讓我們用我們的美共同創造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幫助學生樹立情感價值觀。以上是我對自己這節課比較滿意的地方,覺得也是比較成功的地方。

不足的地方:《新課標》強調全員參與,而我在設計讓學生表演公雞與小蜜蜂、青蛙比美的.經過和結果時,忽略了不表演的同學,只是讓他們認真的看錶演,沒有設計一個能夠吸引他們注意看、動腦筋的這麼一個環節。

在今後的閲讀教學中,如何做到“盡職而不越位,出手而不牽手”,給學生更多的自主閲讀的空間和時間,真正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是我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標。

美麗的公雞教學反思2

《美麗的公雞》是篇生動有趣的童話,它向學生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美不美不光在外表,還要看能不能為幫助人們做事。”在教學中我教育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僅僅抓住教材這一顯著特點,抓住審美這條線,充分發揮潛移默化的美感作用。

在教學開始階段上,我先通過自制課件———天使小白和同學們的對話激起學生學習的情趣,讓a、b、c三類學生分別複習生字詞。C類生利用flash動畫着重複習了生字“風”、“雨”。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新授部分,我通過整體感知進入部分理解,又通過觀察進行比較再回到整體上,使學生懂得公雞由驕傲慚愧;由得意洋洋傷心;由比美到打鳴的整個轉變過程,認識它確實是一隻美麗的公雞。最後,又回到課件————天使小白畫龍點睛本課的主題思想,以《勞動最關榮》這首歌送給最美麗的老師結束本課。

課文的二、三、四段講的是公雞分別找啄木鳥、蜜蜂、青蛙比美。在比美過程中以隱含着“美不美不光在外表,還要看能不能為幫助人們做事”這一道理,這也正是幫助學生感知審美觀所在之處。因此當學生通過充分朗讀和感悟這三段後提問:啄木鳥、蜜蜂、青蛙為什麼都不和公雞比美?當教完第五自然段後再問:“誰能用老馬伯伯告訴公雞的這個道理,評一評,公雞、啄木鳥、蜜蜂、青蛙究竟誰美?為什麼?”當學完全文後再問:“這隻公雞究竟是不是一隻美麗的公雞?為什麼?”使學生步步深入領悟到公雞用行動改正了缺點,這時的公雞不僅外表美,而且虛心聽取意見,勇於改正缺點,確實是一隻美麗的公雞。

這篇課文朗讀起來非常有趣,在課上我還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的形式,再現文中的故事,學生勢頭高漲,大大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語文的興趣,雖已下課,但學生仍意猶未盡,久久在回味着剛才的情節。

在《美麗的公雞》這課教學中,我利用課件中天使小白的話和歌曲《勞動最光榮》把閲讀與育人,傳授知識與發展智能與情感培養有機結合。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自主自然的融合起來,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領會了課文內容。

美中不足的是教學中,我為了讓學生能充分的朗讀理解,由於a、b、c類生學生朗讀的時間比較慢,,所以延長了一些教學時間,以致耽誤了教學進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吸取這個教訓,一定訓練學生的朗讀速度,做到課堂結構更緊湊。

美麗的公雞教學反思3

《美麗的公雞》這篇文章充滿了童真童趣,運用簡單的語言像我們闡述了一個道理——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還要看能不能幫人們做事。為了讓孩子能真正的融入課文,深刻體會這篇課文所闡述的道理。我首先提出問題“公雞為什麼和啄木鳥、小蜜蜂、青蛙比美”,學生通過之前的預習,能很快得反應出公雞和小動物們比美是因為自己覺得自己很漂亮。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公雞認為的美只是一種外表美,我讓學生觀察公雞的照片,紅紅的冠子,亮亮的羽毛。從而讓學生理解公雞對自己漂亮的外表既得意、又驕傲的心理,這樣學生對公雞為什麼不好好做自己的本職工作——每天早起打鳴,催人們起牀,而非要和小動物比美有更深的體會。接下來,我給出長嘴巴的啄木鳥,鼓眼睛的小蜜蜂,大肚子的青蛙的圖片,讓學生觀察他們。並讓學生感知“長嘴巴”、“鼓眼睛”、“大肚子”,非別是青蛙覺得他們醜陋的地方,所以才要和它們比美。而他們都沒有和公雞比美,這是為什麼呢?學生們很快就找出,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於是就引出老馬的話: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還要看能不能為人們做事。這樣學生對課文就有了較深刻的理解。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着不足,就是讓學生結合圖片理解課文時應該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這樣學生可以生成更多的東西。但是由於時間的原因這節課沒有這樣做,以後還應再改進。

美麗的公雞教學反思4

《美麗的公雞》一文是冀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中的一篇哲理文章。這篇哲理文章充滿了童真童趣,向我們闡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美不美不光看外表,還要看能不能幫人們做事。

《新課標》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而閲讀教學就是要實現“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基於這樣的理念,結合這篇文章的內容和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在授課時,我提出這樣一箇中心問題:自由讀課文,想想這隻公雞美麗嗎?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畫出來,説説理由。先小組內交流,再集體討論。學生帶着這個問題從文中找出了公雞比美時的傲慢,不禮貌從而體會公雞隻顧外表美,而並不是真正的美,接着他們也能深入的體會老馬那句富有哲理的話:美不美不能只看外表,得看能不能幫助人們做事。讓我驚喜的是在理解這句話時,有的孩子又聯繫前面的啄木鳥,蜜蜂,青蛙,指出他們雖然外表不如公雞美麗,但是他們能夠幫人們做事,所以他們都是美麗的。然後學生指出公雞接受了老馬的教育,從此天天打鳴催人們早起,而變成了一個不僅外表美,而且還有一顆美麗的心靈。非常可貴的是孩子們能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讀出這隻公雞的傲慢,得意,還能讀出公雞後來虛心接受教育的心理轉化過程,這也讓我看到孩子們在朗讀方面可喜的進步。後來的表演又把課堂推向了一個高潮,這也源於我們平時對孩子在表演上的培訓,以及經常的實踐訓練,現在班裏還真湧現了一批演什麼像什麼的小演員。

不足的地方:在今後的閲讀教學中,如何做到“盡職而不越位,出手而不牽手”,給學生更多的自主閲讀的空間和時間,真正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是我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標。

美麗的公雞教學反思5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要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必須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美麗的公雞》一課中,我以“怎樣的公雞才算是美麗的公雞呢?”導入,讓學生稍作思考後,進行討論。學生有的説:“長着大紅冠子的公雞。”有的説:“穿着花衣服的公雞。”還有的説:“天天早上為人們打鳴的公雞。”……我隨即導入:“那麼,課文中的這隻公雞美不美呢?”這樣,既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又為學生學習新課創設了和諧的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閲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他們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大膽思辯,各抒己見。教師穿針引線,巧妙地進行點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使他們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這節課上,有的學生説這隻公雞美麗,有的學生説這隻公雞不美麗,到底美不美麗呢?我因勢利導,讓學生就這個問題對課文進一步學習,同時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和積累充分地思考,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思辯,學生懂得了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還要看能不能為人們做事。整節課,學生有了學習的舞台,課堂氣氛顯得很活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wq0j7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