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

“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

快樂的動物”這一生動有趣的情境,為學生營造了輕鬆、快樂、融洽的課堂氛圍,可愛的小動物們增加了學生注意聽講、認真學習的動力。教學中,我因勢利導,通過畫一畫、填一填、説一説,讓學生一步一步認識“倍”的含義;讓學生多説想法,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節課學生始終是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的,他們學會了用除法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不僅知識和技能得到發展,而且還獲得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體驗。我認為探索知識的未知領域,合作學習是一條有效途徑,在今後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學習的機會。本節課的問題設計較好,畫一畫、圈一圈、填一填等環節,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能引導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積極思考、探索。同時教師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設計的問題具有層次性,突出了因材施教,關注了學生的差異。教師能為課後的練習創設良好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積極性較高。

希望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此外,小組合作也需進一步加強。

1.當學生通過圖形直觀體會“鴨的只數是猴的2倍”的含義,並知道用除法算式表示它以後,教師是不是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嘗試用畫圖或列式去探究“雞的只數是松鼠的幾倍”?教材第46頁“説一説”的問題,讓個別學生髮言之前,也要讓每個學生先填好答案和算式。總之要為學生創造獨立思考和解題的機會,防止集體作 業的方式。

2我意識到了在練習時要給學生獨立思考、個別作業的機會,但這個思想貫徹得不到位。表現在:(1)不給學生獨自解讀、理解題意的機會。實際上不理解題意的學生是有的,但需要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問題,主動去問老師或夥伴,這麼做可以培養他們的進取心和責任感。

(2)不讓學生獨立接受思維的挑戰,大多采用集體討論的方式來化解難點。事實上,學生沒有遇到思維障礙,沒有克服障礙就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解題操練,後者無助於培養和發展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rypmq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