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精選6篇)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精選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精選6篇)

一年級數學下冊《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 篇1

《擺一擺想一想》是一個純數學探索實踐活動課。這個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之後安排的一次實踐活動。通過學生用圓片擺一擺,進一步認識100以內數的組成、數位和位值的概念。

由於本節課是一個純數學探索實踐活動課。主要是通過學生擺圓片發現規律,所以本節課我始終以學生為主,讓他們通過自己擺、同桌合作擺等多種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充分利用兒童喜好動手玩的心理,把好玩的習慣引導到學習上,設計出生動有趣形象的“玩法”,讓學生從“玩”中學。

1、本節課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數位表,問學生這是什麼?引出個位、十位。

2、給出一個圓片,讓學生自己試試,師引導完成。再給兩個,讓生自己完成。

3、讓學生猜想4個、5個圓片可以擺出幾個數,當學生彙報出自己猜想的理由時,然後去擺擺試試

4、當學生彙報用5個小圓片擺出的數時,説説又發現了什麼規律?這樣自然引出了找規律的環節。

5、在找用9個小圓片擺出的數時,我讓學生直接回答,利用規律。我覺得這樣可以發現問題,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一年級數學下冊《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 篇2

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是加深學生對100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鞏固數位和位值的概念。學習難點是在活動中感受有序思考的價值,培養初步的歸納能力,獲得數學活動經驗。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注重讓學生多説,把更多的思考空間留給學生,先通過數字教材以動畫的形式將一個珠子擺出的數表示出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感知珠子在不同的數位就表示不同的數,學生説的也很好。2個珠子的活動主要是讓學生學會用語言表述,並通過對比有序、無序優化記錄方法。3個珠子的活動主要是練習的作用,加深學生對數位和位值的理解,並嘗試有序地思考。4個珠子主要是讓學生有序地思考並記錄的一種練習。觀察總結規律後,5個珠子就是隻想不擺,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發展,之後再進行一些相應的練習。整個學習過程注重學生的思考,學生的參與度也很高,能夠有效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本節課存在的不足有時間的把控不是特別好,學生討論部分給的時間太多,學生髮現規律還是很快的,給的時間過多導致有些學生想問題想偏了的情況。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再充分地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能力,設計好每個環節,準確把握時間。

一年級數學下冊《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 篇3

本節課圍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發現一些規律。具體表現在:

1、情景式的複習,把主動權還給學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傳統的新授課,教師的預設侷限性太大,往往把這節課所需的知識基礎替學生“提取”出來,然後進行課前鋪墊。筆者認為,這樣的教學學生的主動權不夠,教師“抱着走、領着走”,結果只能是“學生遇到新的情景就束手無策”。因此筆者在活動開始前,設計了“幫助藍貓介紹計數器”的複習環節,提出了一個極具開放性的問題,“哪位小朋友能幫藍貓認識一下計數器呢?”可以讓每個小朋友都有話説。這樣,學生自主複習的效果明顯比教師複習要好的多。表現在:(1)數位位置:左邊的是十位,右邊的是個位。

(2)數位位值:個位上擺一顆表示一個一,十位上擺一顆表示一個十。

(3)數位上表示數:如果個位放一顆,十位放兩顆就表示21。

(4)數位表的好處:表示數很方便。……事實上這些“介紹”都為後面教學的展開作了鋪墊,學生在向自己喜歡的動畫人物介紹自己所學的本領時,自信心得到了提升,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2、操作式地探究,經歷學習的過程。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上,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針對學生的這種心理,我們不能將事實的真相輕易地告知學生,而要讓他們通過操作、猜想、驗證等活動,引起學生髮表自己的不同見解,從而產生認知衝突,喚起學生討論的積極情感,讓他們的思維的火花不斷碰撞。“天生其人必有才”,樂於探究是兒童的天性。學生身上藴藏着自主學習的潛力,教師要大膽放手,尊重他們探究的需要,創設可供探究的條件,引導他們在探究中學習、感悟。

這是一節數學實踐活動課,鑑於學生的年齡特點,該實踐活動能夠充分利用兒童喜歡動手操作的心理,筆者設計一些有層次的“玩法”:嘗試擺、探究擺、運用擺、模仿寫,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悟100以內的數和相關的基礎知識。在讓學生體驗知識的過程中,筆者不僅注重了“基礎知識的感悟”,而且又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一些數學的意識,如猜想、驗證等。學生在猜測用“10個圓片可以擺11個數”後,教師質疑:“到底對不對,我們可以怎麼辦?”、“那好就動手擺擺看。”……設計的意圖並不在於讓學生掌握這個知識,而是有一種“驗證”的體驗,逐步培養學生檢驗的意識。

3、開放式地評價,用喜歡的方式學。

“以學生為本”是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 中,要尊重學生髮揚個性,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進行探究、學習。如在展示“3”個圓片擺法的時候,筆者設計了一些評價的問題:擺了哪些數?你是怎麼擺的?你喜歡哪個小組的順序,為什麼?……等問題,引導“生生評價”,從而進行自我的建構和完善。再如在“探究規律”和“模仿寫”這些環節的設計上也都有體現,抓住“你有什麼新發現”和“這些數你是怎麼想出來的”兩個問題,留給了學生無限的思考空間。

短短的一節課已經結束,但它卻留給筆者長時間的深思: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探究性學習的理念已滲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如何使師生真正改變教與學的方式?低段學生的探究慾望強與探究能力低的矛盾如何突破?是我們每位實踐新課程的老師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筆者僅以此課想與同行共同探討。

一年級數學下冊《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 篇4

“擺一擺,想一想”就是先擺後想,邊擺邊想,在擺的過程中想,在想的過程中擺。本節課教師的教學設計充分安排了不同的擺學具,也不失時機地點撥學生的想規律。在擺和想的過程中,鞏固了對100以內數的認識;加強了對數位的認識;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索意識、形象思維、歸納能力、抽象思維等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培養和提高。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玩”是孩子們的天性

本節課的設計讓孩子們在玩學具的基礎上引導在數位上擺數,這是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方式。適當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更有利於學生探索規律,尋找事物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本節課在這方面體現得較為突出。如:本節課中進行了多次活動,學生通過擺一擺、記一記、找一找、説一説等活動,在一種輕鬆快樂的氛圍中找到了規律,我覺得更為成功的是學生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2、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學具為材料體驗學習過程

如:第一次活動:學生用1個圓片、2個圓片、3個圓片擺數。擺數時要動腦筋,怎樣才能擺的既快又不遺漏,為學生髮現擺數規律作鋪墊。第二次活動:學生用4個圓片、5個圓片擺數,課上安排讓各小組介紹擺得快的經驗,激發學生探索擺數規律的慾望。當學生用6個圓片、7個圓片8個圓片……擺數時,我就抓住時機提出,不擺圓片,能直接寫出個圓片7個擺出的數嗎?這時學生的興趣高漲,繼續探究的慾望更加強烈,使擺數的規律自然而然的產生,不僅注重學生的動手和動腦密切相連,而且學生的思維也非常活躍,幾乎都發現用圓片在數位上擺數的規律,這看似簡單的合作探究活動,卻藴涵着豐富的'既不重複又不遺漏的排列組合方法,這不正是一種有價值的數學實踐活動嗎?

一年級數學下冊《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 篇5

擺一擺,想一想”是一個純數學探索實踐活動課,就是讓學生先擺後想,邊擺邊想,在擺的過程中想,在想的過程中擺。在擺和想的活動過程中進一步認識100以內的數,加強對數位的認識。這個實踐活動操作簡單,規律性明顯,能比較好的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加強條理性,善於觀察,思考問題。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喜歡玩的天性,把“玩”引入課堂,讓學生用一張小小的圓片在數位表上玩擺圓片的數字遊戲,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擺和想的過程中,鞏固了對100以內數的認識;加強了對數位的認識;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索意識,形象思維,歸納能力、抽象思維都不同程度的得到培養和提高。在用三個圓片來擺數的時候,學生擺出了3、12、21、30。沒有一定的順序,只是擺了一個寫一個。找了3個學生上來都沒有一定的規律,這個時候我就引導學生去擺,可以把圓片都放在個位上或者十位上一個一個來挪,這樣,孩子們基本上就掌握了規律。所以在下一個環節用四個,五個圓片來擺的時候,大部分學生會用規律擺。在第三環節我就讓讓學生脱離用圓片擺來直接寫出用7、8、9個圓片所表示的數,可是由於前兩環節還有少許學生體會的不充分,缺少規律的總結,學生在這一環節還是脱離不了用圓片來擺。不過,總的來説,孩子們大部分都會根據規律來寫數了,教學目標算是達成了,就不知道課後作業會如何。

一年級數學下冊《擺一擺想一想》教學反思 篇6

上完這節綜合實踐課,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年級的孩子既活潑又難把握,苦於在放與不放之間找最佳支點,教學任務如何才能在40分鐘內有效完成?合作學習的傾聽意識怎樣落實到每位孩子……這些都是我課前課後不停思索的問題。回顧本節課,我認為在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方面做得還不錯。

四個層次的擺圓片活動,前兩個層次是動手操作,先是師生合作,明確操作任務,再是兩次小組合作,從無序到有序,從無效合作到有效合作,也就是在實踐中積累活動經驗,展示思考過程,交流收穫體會,最後發現規律,解決問題,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點慢,但我並不急求成,在擺三個圓片這個環節,預設是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擺法,可是在巡視中並沒有如我所願,只找到一個接近從大到小的擺法,為此,我在觀察比較出從小到大這種擺法很有序的基礎上再來看這種擺法,提示學生如何才能讓這種擺法也變得有序呢?學生有了前面的對比分析,很快進行了改正,在這個糾正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無序和有序的區別,從而更易體會有序思想的方便之處。學生的表現讓我想到了課堂生成是靈動的,學生的錯誤是課堂中寶貴資源,用好這美好的錯誤將會給我們的課堂帶來別樣的光彩。

兩人合作是本節課的主要學習方式,前不久聽了一位專家的講座,談到小組合作需要關注的十二個細節,其中就有低年級孩子自我調控能力不夠,更適合兩人合作,為將來四人或更多人數的小組合作提供基礎,非常有道理,本節課我就是讓學生一人擺一人記,分工明確,不會存在你爭我搶的局面,事實證明也是如此,但有些學生或是不願參與、或是不會與人合作、或是沒有聽清要求(我發了兩張記錄單,有些孩子錯誤的認為一人寫一張),反思我讓學生合作前,可能沒有更為清晰的説明合作要求,我以為只要進行師生合作示範,應該沒有問題,但我忽略了有些孩子注意力是不集中的,他們不能將這個環節和上個環節聯繫起來,擺圓片又很好玩,他們的注意力都在我要擺圓片了,所以造成部分小組的合作效果沒有達到預期。在合作學習彙報時,本想突出小組而不是個體,讓彙報的小組都站上了講台,一方面為他們增添認同感,另一方面突出團體意識,但在彙報時兩人的合作還不夠,在他們潛意識中還沒有形成這是我們共同完成的結果,我也擔心時間不夠,就沒有太花時間去引導如何以小組的名義進行彙報,以後在平常上課時還需要循序漸進。

時間的分配不是很合理,前鬆後緊,學生在擺一個圓片和兩個圓片時太慢,小組彙報三個圓片可以怎樣擺時,調控還不夠,評價手段還需更加豐富,在不同時段想辦法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

通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公開教學,我感受到了學生其實很喜歡數學,低年級的孩子也能在有數學味的課堂中找到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rnjm4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