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月光曲》教學反思(精選5篇)

《月光曲》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月光曲》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月光曲》教學反思(精選5篇)

《月光曲》教學反思 篇1

《月光曲》這篇課文是一篇培養學生聯想、想象能力的好課文。課文寫了發生在故事過程中的人物看到的、聽到的實實在在的事物,還寫了故事中的人物由實實在在的事物引起的聯想和想象。在教學第九自然段時,我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語言文字;通過展開豐富的想像,感受《月光曲》的優美;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抒發自己的情感。

一、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讀,去討論

第九自然段是通過皮鞋匠的聯想來表現《月光曲》的內容的,那《月光曲》的旋律、曲調、節奏到底是什麼呢?這是需要學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講解都會顯得空洞。所以,我安排了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反覆地讀,讀完以後,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組同學交流、和全班同學交流。在交流中,學生互相啟發,提高了認識。這一讀一説,使學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師的情不斷地產生碰撞,產生靈感,從而很好地理解了課文,也學會了合作。最後,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採用分層讀、賽讀、齊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的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二、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去説,去想像

《月光曲》是一首優美的鋼琴曲,它所藴涵的內容很豐富、很深刻的,這就給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創造了空間。我及時抓住這個契機,在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播放音樂讓學生閉目欣賞《月光曲》,用心去感受。伴隨着和諧優美的曲子,學生很快進入了愉悦其耳目、激動其心靈、開發其智力的境界。這時,我又不失時機地讓學生説説聽了樂曲後彷彿看到了什麼,可謂一石擊起千層浪,學生情趣高漲,各抒己見。有的説,看到了調皮的孩子;有的説,看到了跳舞的小魚;有的説,看到了漲潮;有的'説,看到了出海的探險家在這一想一説的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發展。

《月光曲》教學反思 篇2

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充滿着挑戰和機遇的信息時代,是立足現代、走向未來,立足中國、走向世界的教育創新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教育的價值追求必須反映新時代的價值觀念。在追求教育價值的過程中,教師的觀念更新是關鍵。

《月光曲》這篇課文,記敍了音樂家貝多芬譜寫《月光曲》這首著名鋼琴曲的傳説。那天,貝多芬來到一個小鎮演出,夜晚“在清幽的小路散步”,來到小茅屋被盲姑娘懂音樂、愛音樂的談話所感動,即興為盲姑娘演奏,表現了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執教《月光曲》一課,如果拘泥於“同情勞動人民”這一主題,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圍繞老師的意圖轉,學生就很可能眾口一辭説“同情”,落人教師的窠臼,歸根結底還是回到了傳統教育的軌道上。而追求教育價值的創新教育則要求教師必須敢於打破教參的束縛,樹立適應現代社會和未來社會的時空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學《月光曲》在確立情感目標的基礎上,要着眼於學生髮展,建立開放式的目標意識:

1、公德意識:

貝多芬樂意為窮人盲姑娘演奏,這是藝術家良好素質的體現,要引導學生領會其高尚的首先情操。

2、創新意識:

藝術的創新源於生活,藝術的真諦在於為全人類服務,要培養我們“地球村”小村民的藝術追求和創新精神。

3、挫折意識:

盲姑娘又目失明,卻酷愛音樂,要引導學生體會盲姑娘對生活的信心和對人生的執著追求。

以《月光曲》的目標定位轉變為例,可見,不能滿足於已有的教育模式。追求教育價值的創新教育,無論何時都應成為學生和教師的共同追求。對學生來説,要善於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悟出真知灼見;克服依賴心理,養成主動的探索精神。對教師來説,教學創新要適應服務現實的需要,適應中國現代化、迎接知識經濟挑戰的需要,它不能停留在操作層面上,停留在方法、手段上。教師必須擴大素質教育視野,着眼於現代型、未來型、國際型人才的培養,以全新的觀念、全方位的視野,構建閲讀教學開方式的發展性目標體系。

《月光曲》教學反思 篇3

今天,終於完成了為時大半個月的公開課教學,整堂課基本完成了既定的教學目標。

一、找準學段教學目標

我瀏覽了人教版語文六上八個單元的單元導讀,發現第一單元和第八單元兩個單元都以學習聯想作為單元的學習要求。我想一冊書中兩個單元出現了這一個學習任務,聯想這一種寫作方式應該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教學點。同時,既然第一單元已經讓學生學習過聯想,那麼這一單元的聯想教學應該有更深的突破,所以確定瞭如下的教學設計

1.感受聯想,他能夠過朗讀,想象等方式學習皮鞋匠聯想的片段。

2.通過比較,認識純聯想。

3.聽音樂,學寫純聯想。

通過教學,學生基本能感受到這段聯想表達的旋律,同時也能聽着音樂寫下自己的想象,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

二、以生為本,將課堂還給學生

本堂課,我時刻秉着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感悟,所有板書上的內容也以學生的話語和感想為主。語文的課堂應該是生成性的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產生智慧的碰撞,而不是老師為了完成所謂的教學目標而牽着學生的鼻子走。

然而,語文教學總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一堂課的教學上,朗讀方面的提高還不夠明顯,讓學生讀出月光曲旋律變化時,未能很好地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另外,在語文課堂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統一這一點上,可能這堂課更注重了語文的工具性,課堂的人文性稍微有點欠缺。

語文教學之路是一條漫長而艱鉅的道路,希望未來的日子常教常新,能帶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月光曲》教學反思 篇4

《月光曲》記敍的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貝多芬被一對窮苦的兄妹的境遇感到而觸發了靈感,即興創作了月光曲。30分鐘的時間,要把所有的教學目標都完成是不現實的。我就對教學內容大膽的進行了取捨。重點就放在對兄妹倆聯想出來的情景的朗讀,感受音樂的旋律,體會貝多芬情感的變化。

在導入時,我選擇了兩首旋律不同的樂曲,讓學生初步感受音樂旋律的不同,表達作者不同的心理感受。瞭解音樂旋律:舒緩、高亢。為下文學習做鋪墊。學生很投入的欣賞樂曲,也説出了喜歡的理由。由於我初次參加區級賽課活動,內心十分緊張,導致語言表達不夠流利,影響了教學效果。這也體現了自己缺乏鍛鍊,課前心理準備不充分,對自己的訓練不足。

緊接着,讀課文階段。我設計了3次通讀課文環節,分別是初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喜歡的地方多讀幾遍。默讀:思考問題,本文寫了什麼事?快速瀏覽課文:找句子。通過3次朗讀基本做到了正確、流利。可當教學實施時,出現了漏洞,學生在自由朗讀的時候,不是隻讀一遍就結束,而是循環讀。這是我沒有預料到的,自己在巡視指導時也沒有注意。當發現時時間已經用去七分鐘。我只好改變了教學設計,取消了第二次通讀全文。從這個失誤感受到自己教學經驗不足,朗讀巡視時,只注重了形式,沒有及時發現問題。

重點閲讀階段。在教學當中,我充分利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及聲音高低、面部表情來調動學生的激情,讓學生感染到自己情感,從而融入自己的激情當中,創設出良好的教學環境。而學生也能在我的指引下,逐漸地理解《月光曲》。在教學完成後,通過了解自己的聲音還是不夠宏亮,下次應提高自己的音量。由於時間的關係,設計的師生配合朗讀沒有實現,比較遺憾。

總之,這節課上完了,給我留下的思索是很多的,既有成功,也有不足。我想就在這樣的反覆錘鍊中,我的教學水平也會逐漸提高吧!

《月光曲》教學反思 篇5

《月光曲》既是一首優美的鋼琴曲,也是一篇富有傳奇色彩的小學語文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瞭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並分辨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聯想,體會兩者結合的作用。根據教材設計意圖,我在教學中,以課文的課後題“貝多芬為什麼要彈琴給兄妹倆聽?為什麼彈奏了一曲又一曲?”為中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讓學生從感受《月光曲》清幽,洶湧澎湃的意境,並分辨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聯想,體會兩者結合的作用。而這正是課文教學的難點。我在教學中利用課件讓學生在聆聽《月光曲》的同時,讓學生能從視覺、聽覺上感受到《月光曲》的魅力,讓他們在腦海中形成畫面,並用一個詞來表述自己想象到的景象,讓他們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就這樣,通過指導朗讀理解了樂曲的發展層次,又弄清了貝多芬感情波瀾的推進,完成了學習語文與欣賞藝術的完美結合。

此外,帶文環節我帶了貝多芬的另一首名曲《致愛麗斯》的創作過程,也是為了一個即將死去的窮苦人而作,在這個窮人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他用他的音樂滿足了他的心願,看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美景,帶着幸福和喜悦滿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貝多芬就是這樣一個感性的人,這樣一個善良的人,這樣一個用音樂給人帶來幸福的人,他一生的音樂輝煌也基於此。

因此,我更要讓孩子通過《月光曲》的創作過程來體味貝多芬偉大的人格魅力。在設計課的時候,我更注重孩子的情感體驗,把《月光曲》的創作過程作為了重點,而《月光曲》所表現的畫面是貝多芬感情變化的體現和釋放,當孩子真正理解了創作過程,真正跟我一樣走進貝多芬的內心的時候,我想畫面所體現的情感就不難理解了。

一節課下來,還是感覺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首先,在瞭解貝多芬為什麼彈琴給兄妹倆彈琴的教學中,朗讀指導不到位,鋪墊做的不夠。

其次是在學習第九自然段,並學習本節課表達方法的時候出示的太突然,應該在師生合作讀、刪減詞對比讀以後,問一問學生:“讀後你有什麼發現?”然後讓學生自主發現聯想與想象的運用。這樣學生接受起來更容易一些。

再次就是時間分配上,帶文環節稍稍短了一些。注意時間合理的分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qk9xd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