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旋轉教學反思

旋轉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旋轉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旋轉教學反思

旋轉教學反思1

小學數學《旋轉與平移》按排了關於物體的兩種簡單的運動方式的知識內容。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認識有關的物體旋轉與平移運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過程主要結合實例,感知平移、旋轉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的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轉給生活帶來的方便,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1.用課件,直觀導入

遊樂場是學生最熟悉、最喜歡的場景,在導入新課時,我就利用課件出示遊樂場的場景,在這一場景中有旋轉的風車、有向前行的火車等旋轉與平移的實例,使學生髮現兩種運動方式的不同,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為新課的教學做好鋪墊。

2.做動作,加深體會

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用肢體動作來表達"旋轉"與"平移"。學生們在興致勃勃地互相探討、研究的過程中,體驗到兩種運動方式的特徵。

3.想象中,擴展延伸

學生們之間不斷地交流,不斷體驗,使他們靈活地掌握了知識點。在這節課最後,我鼓勵學生們回想、並大量例舉生活中的旋轉與平移的實例,這樣不僅使本節課的知識融合到生活中,同時培養學生的興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通過這節課使我深深體會到,教學不僅僅是"告訴",更需要"經歷"。教師應該是一個引導者。要不斷引導學生的興趣、熱情和理想。僅僅教授一些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行的,課堂上要有數學思想方法,引導學生們把數學知識更好地服務於生活,同是用生活中的經驗幫助理解數知識,二者相得益彰。

旋轉教學反思2

《對稱、平移和旋轉》把對稱、平移和旋轉等圖形的變換作為學習與研究的內容,從運動變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認識空間與圖形。本單元學生主要掌握以下幾個知識要點:會識別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簡單的軸對稱圖形;會舉例説明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由於在生活中有很多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儘可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創設情境,實現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一、呈現學生身邊豐富、有趣的實例,讓學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轉、軸對稱等現象。“軸對稱圖形”中的剪紙,“鏡子中的數學”中的鏡子,“平移與旋轉”中升旗、房子的平移等等,使學生感受到平移、旋轉與軸對稱圖形變換就在自己身邊,圖形變換在生活中有着極其廣泛的應用。

二、在動手操作中,認識平移、對稱、旋轉,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後的圖形或對稱圖形。在課中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畫一畫”“做一做”等,這樣在“做中學”,不僅使學生加深體驗圖形變換的特徵,提高動手能力,而且為學生獨特的創意和豐富的想像提供了平台。

三、通過審美情趣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課中我們讓學生欣賞、收集圖案,引導學生髮現美。讓學生嘗試設計圖案,鼓勵學生創造美,展示美,同時使學生體悟到美麗的圖案其實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得到,從而初步開成以簡馭繁的思想。這樣可以愉悦學生心情,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使我們明顯感到學生愛學數學了,學習氣氛也濃了,學習效果也好起來了,再一次證明了“學習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善於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學習素材,把學生帶到生活中去感悟數學、體驗數學、做數學。

旋轉教學反思3

平移和旋轉現象對學生來説並不陌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兩種現象,學生對此已經有了必須的感性認識,但對平移的距離這一抽象的知識還是有必須的困難,因此構建平移和旋轉概念是本節課的重點,學習平移距離是本節課的難點。在組織學習時,我是透過以下的步驟來和學生們共同探討的,以到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

反思整堂課,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發揚:

1、以活動的形式展示教學過程

“平移和旋轉”是孩子們在平時生活中見慣了的現象,對他們來説生活與活動過程中經常會做的。所以本節課我安排學生在活動中去認識“平移和旋轉”,在活動中體驗“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平移是直直的,方向不變;旋轉是圍繞一個點做轉動。不知不覺中學生就認識了“平移和旋轉”的知識點。

2、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讓學生把學習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學習起來很簡單,也很感興趣,學習氛圍十分地足,這才是真正有效地教與學。透過學生聯繫實際,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數學的巨大魅力得以張顯,在他們的心目中必須留下了“數學真有用”的烙印。

不足之處:

對“旋轉”學生的認識還比較好。對於“平移”學生掌握的不夠好。個性是課後練習“給小魚塗顏色”,我讓學生到黑板上,透過平移,找到能夠重合的魚兒,有一個學生,做了兩次,都不知該怎樣平移,他雖然把魚兒移到了紅魚的位置,但不是平移,在移動的過程中有旋轉和平移。

今後的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動搞笑的教學情景,製作一些實用的教學課件,使我們的數學課堂變成生動的課堂,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

旋轉教學反思4

根據學生對本章的學習及掌握情況,從梳理知識點出發,採用以習題帶知識點的形式,精心地準備了《旋轉》一章的複習課,教學重點為旋轉及相關概念和性質,教學難點為三種變換之間的關係及靈活應用。

首先回顧本章主要內容,分析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形成本章的結構框圖和知識體系,然後一起復習相關的概念和性質;接着完成三個畫圖題,鞏固找對應點的方法、中心對稱的性質以及在平面直角系中關於原點對稱的點的座標規律;通過綜合訓練,鞏固旋轉、軸對稱、平移這三種變換;最後利用幾何圖形在旋轉過程中有些特徵保持不變這一性質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以提高學生對旋轉的進一步認識,使學生將新的知識納入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

對於問題2: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有一個公共點A,若將正方形AEFG繞點A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連結DG,在旋轉的過程中,你能否找到一條線段的長與線段DG的長始終相等。並説明理由。其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幾何圖形在旋轉過程中有些性特徵保持不變。即△DAC≌△BAE,所以DG=BE。在這一探究活動中,只有少數學生能結合全等知識來解決問題,花了較長時間,影響了教學效率。可見,我們在備課時考慮不足,上課時引導不夠造成的。

本節複習課效果比較理想,達到預期,重點難點落實比較到位,絕大部分同學積極性很高,能靈活應用三種變換。但複習課如何滿足學生多元化要求,避免部分學生吃不飽,個別同學吃不了的現象,有待進一步探索。

本節課讓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在如何備複習課,準確把握一個單元及一節課的重點及突破難點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在巧妙駕馭課堂方面有了很大進步。總之,在實踐中獲得靈感,在交流中撞出智慧,在反思中調整思路,在堅持中取得進步。

旋轉教學反思5

《圖形的旋轉》是第一單元的第三課時,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生活中的旋轉現象後,第一次教學旋轉的方向和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本課的教學要使學生明確圖形旋轉的三個關鍵要素:一是旋轉的中心,即圍繞哪一個點旋轉;二是旋轉的方向,是按順時針方向還是逆時針方向旋轉;三是旋轉的角度。

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第一步我讓學生明確旋轉的含義。讓學生伸出手臂,自己感受兩種不同的旋轉方式,使學生弄清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的含義,同時,讓學生起立後做一個旋轉90°方向的小遊戲,使學生實際感受旋轉的意義。第二步再來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旋轉後的三角形的形狀、大小都沒有發生變化,只是位置變了。第三步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畫一畫在方格紙上把一個圖形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一開始學生有點束手無策,經過提示學生明白了,只要找到與中心相關的幾個關鍵邊,把它們一次進行旋轉,找到對應點,再連線,最後畫上小弧和箭頭就可以了。讓學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説一説、畫一畫等充滿童趣的情景中玩數學、學數學,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課上完後,雖然學生在畫圖形的旋轉圖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糟糕,但自己覺得上得很“累”,特別是引導學生的過程有點“累”。

課後我也詳細地分析了一下原因:就是缺少對旋轉意義的深入研究。學生對圖形旋轉的三要素掌握得比較好,也體會到了旋轉後位置變了,形狀和大小沒有變,但課堂教學中並沒有進行一步深入研究,特別是對圖形旋轉後的圖形上的每一個點都相應地旋轉了這一知識點,學生無論在直觀上沒有形象地感受,思維更沒有得到提升,感覺到這節課學生對於旋轉的理解比較淺顯,作業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雖然本節課已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從課內大部分學生學習的情況來看,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旋轉的意義是可行的,而且是很必要的。

旋轉教學反思6

平移和旋轉現象對學生來説並不陌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兩種現象,學生對此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對平移的距離這一抽象的知識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構建平移和旋轉概念是本節課的重點,學習平移距離是本節課的難點。在組織學習時,我是通過以下的步驟來和學生們共同探討的,以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

反思整堂課,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發揚:

1、以活動的形式展示教學過程

“平移和旋轉”是孩子們在平時生活中見慣了的現象,對他們來説生活與活動過程中經常會做的。所以本節課我安排學生在活動中去認識“平移和旋轉”,在活動中體驗“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平移是直直的,方向不變;旋轉是圍繞一個點做轉動。不知不覺中學生就認識了“平移和旋轉”的知識點。

2、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讓學生把學習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學習起來很輕鬆,也很感興趣,學習氛圍非常地足,這才是真正有效地教與學。通過學生聯繫實際,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數學的巨大魅力得以張顯,在他們的心目中一定留下了“數學真有用”的烙印。

不足之處:

對“旋轉”學生的認識還比較好。對於“平移”學生掌握的不夠好。特別是課後練習“給小魚塗顏色”,我讓學生到黑板上,通過平移,找到能夠重合的魚兒,有一個學生,做了兩次,都不知該怎樣平移,他雖然把魚兒移到了紅魚的位置,但不是平移,在移動的過程中有旋轉和平移。

今後的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製作一些實用的教學課件,使我們的數學課堂變成生動的課堂,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

旋轉教學反思7

三班與二班

上課之始,我增加了兩個書上要求的角色,一是小鳥,除了添加角色外,還將角色名稱改為相關的名稱。二是太陽,也是更改了名稱。然後説明今天的任務,就是讓小貓來回走動,再讓小鳥在空中飛舞。這個任務在三班是分三次進行的,先是讓小貓移動,對於這一點,上節課做了一次,但那個移動不是連續的,所以今天加了重複執行的命令,做完後讓學生練習,然後再做旋轉的命令。最後再做小鳥跳舞的命令。但在二班,將前兩個步驟合併起來了。做的時候,跟學生強調注意選擇角色,學生自己的練習還可以,在二班做的時候,我還將學生做的東西轉播給其他學生看。

一班

本課的主要任務是在舞台上設置三個角色,並且將後兩個改名,然後再讓小貓來回走動,在此基礎上,再學習上小鳥飛翔。至於第三個角色太陽,似乎沒有多大作用了在導入角色時,想找學生上來做,但後來也沒有找學生,而是自己導了一下,接着便改名字,讓學生注意改名字的位置,在給小貓編寫腳本時,我忘了變換角色,結果天上的太陽動起來了,我在這裏提醒了他們一下,然後繼續來做,腳本完成後,讓小貓走動時,學生卻笑起來了,我找了一個人問他笑的原因,他説是因為小貓回頭時是倒立的,我再來説明修改的方法,這裏用到了旋轉的命令,把三個命令都展示縱他們看了一下,演示完畢後,讓他們自己操作,在這期間,我將學生做的不時轉播給大家看了看。不一會兒,又將小鳥飛翔的腳本編寫給大家看,這裏讓學生注意的有兩點,一是不再按綠旗激活角色;二是讓小鳥對着鼠標。最後小鳥便飛了起來,最後讓學生操作,也把一部分轉給大家看了一下。

旋轉教學反思8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第一步我讓學生明確旋轉的含義。讓學生觀察鐘錶的指針,獨立思考如何描述出指針怎樣旋轉的。使學生弄清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的含義,明確要想表述清楚指針的旋轉,一定要説清“指針是繞哪個點旋轉”,“是向什麼方向旋轉”,“轉動了多少度”這三點。第二步再來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我先讓學生説一説,在風的吹動下,風車發生了怎樣的變換,學生都會發現風車上的每個三角形都繞O點逆時針旋轉90度,旋轉後的三角形的形狀、大小都沒有發生變化,只是位置變了。第三步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畫一畫在方格紙上把一個圖形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一開始學生有點束手無策,經過提示學生明白了,只要找到三角形AOB的幾個關鍵點的對應點,再連線就可以了。 這節課上完之後,我感覺成功之處在於:

1、能駕馭教材,把握重難點,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能抓住要點講到點子上。

2、能根據新課程標準則要求,引導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知識的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和給以恰到好處的點撥。

3、整個數學課堂留給學生較多的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獨立思考、動手實踐、合作交流。

通過本節課教學,使我意識到今後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感知出發。通過大量的情景設置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積極的探究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思維,並注意到佈置學生的課後實踐,引導學生把學習過的數學知識迴歸到現實生活中去,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興趣。

2、注意評價的多元化,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對數學學習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3、引導學生不斷髮現、提出、探索、設計、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旋轉教學反思9

《旋轉體操》是動感天地主題下的一節健康課,動感天地這個一個主題都是比較動態的,而我本身對健康課的掌控能力也是比較差的,所以我對這節課能否能上好還是很擔心的,因此,在這節課中出現了許多不足的地方,下面我來進行一個自我反思:

一、目標的達成

這節課我制定了旋轉自己的身體,學習藉助體育用具使自己旋轉和發展平衡能力兩個目標。我覺得這個目標我是基本可以達成的。但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了有的幼兒明明已經有一些頭暈的感覺,但他還是在旋轉,可能是大班的男孩子會有我想要爭第一,我要贏的想法,我覺得我這趟課應該再加一些量力而行的教育。

二、自主性的體現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們就學過了旋轉體操歌,當時上課時已經學做許多動作,那麼在這一次的健康課中我覺得就可以讓幼兒自己來創編動作,這樣就可以體現自主性,其次旋轉的方法也可以讓幼兒自己來想,不是説一定要一個人旋轉,也不是會説給幼兒佈置一定讓幼兒幾個人一起旋轉,而是讓幼兒自由選擇玩的方法,自己去發現可以用器械來旋轉。

三、教師的引導

幼兒説出來的有創意的想法要及時肯定幼兒,並鼓勵幼兒大膽去嘗試,另外“轉”這一動態是很危險的,很容易出現轉的時候撞到旁邊的幼兒或者自己轉着轉着摔倒了的現象,所以我們在幼兒自由玩之前一定要進行安全教育,我們並不是比誰轉的快,是比誰轉的穩,轉的好。

四、改進之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所以我覺得我們教育教學活動應該把幼兒的安全放在首位的,這一節健康課要“轉”又是比較容易安全事故的,所以我認為事先的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自由旋轉之前要規則前置,要強調遊戲的規則,要求幼兒遵守遊戲規則去玩。

旋轉教學反思10

旋轉是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現象。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使學生感知和初步認識平移和旋轉,並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還要使學生初步認識平移和旋轉的實質,並會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平移後的圖形。據此,在教學中,教師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感知出發。通過大量的情景設置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積極的探究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思維,並注意到佈置學生的課後實踐,引導學生把學習過的數學知識迴歸到現實生活中去,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興趣。

教師開始從學生感興趣的遊戲入手,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同時在兩種遊戲的比較中初步的感知“旋轉”,並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分三個層次,環環相扣,由感知到認知、由線入深、由表及裏的去引導學生探究和思考,並引導學生充分進行討論,從而突破重點、突破難點。

教師讓學生對旋轉的理解並沒有停留在概念上,而是讓學生找一找身邊的旋轉的現象,溝通了教學與生活的聯繫,使學生與生活一體化。教師能夠引導學生用行為或學具表示旋轉,充分調動學生手、腦、眼、口等多種器官直接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不僅解決了教學知識的高度抽象和兒童思維發展具體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對旋轉有了深刻理解。

教師將問題情景化、興趣化,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向深層次的探索。當學生面對一些數學現象或一個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進,都會產生猜想。有時雖然是錯誤的,但他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顯現,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裏,教師讓學生説出自己的猜測,並引導其進行驗證,學生經歷了“猜想-驗證”的學習過程,在學會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數學的探索方法。

旋轉教學反思11

平移和旋轉主要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課程標準》只要求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有一個平移和旋轉現象有一個初步的感受,因此,我在通過學生對生活中火車、觀光電梯、風扇葉片、飛機螺旋槳,對平移和旋轉現象再現,讓學生感受平移和旋轉。在此基礎上,促使學生正確區分平移和旋轉。

觀察感知,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突出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如:在引入“平移和旋轉”時,出現四幅圖片,有學生根據生活常識來演示這些物體的運動方式,進而講不同的運動方式加以區分,根據各自的特點得出什麼是平移,什麼是旋轉?初步瞭解了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徵。緊接着有學生先想象再用手勢演示,在頭腦中構建起平移和旋轉的運動方式。然後判斷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現象,這裏我從生活入手,拍攝身邊的常見現象,(如:轉門的旋轉,車門的開關,方向盤的轉動)使孩子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興趣濃厚。這裏我將書本例題中的鐘擺圖加入進來,不演示,直接讓學生尋找,學生髮現時針分針的運動是旋轉,然後演示鐘擺,部分學生認為是平移,我做了個簡單的演示,使學生在演示中明白:旋轉是圍繞着一個點或一根軸做圓周運動,鐘擺的擺動其實是圓周運動的一部分。最後安排了學生自己尋找生活中的平移旋轉現象,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兩種不同的運動方式的認識。

創設情景,揭示特徵。這部分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創設了一個“小鳥爭先”的故事,在故事中,讓學生明確什麼是對應點,並得出“物體在平移時,各部分移動的距離是相同的”。藉助課件演示,學生在輕鬆地故事中很快得出了結論,這為數平移情況或是畫平移提供了很多的幫助。

在數和畫的環節中,因為有了上面的鋪墊,學生很快歸納出,先在原圖找點,再在平移後的圖形中找對應點,接着數一數這組對應點中間隔多少距離。在畫圖時,更加容易的發現了繪畫的技巧:先找點,在移點,最後將平移後的點連起來。

旋轉教學反思12

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獲得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中,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資料而獲得的。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了觀察、發現和交流知識的機會,促進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啟發,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是教師應盡的義務。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突出主體性。

新課開始,首先用多媒體出示學生常見的“平移和旋轉”錄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要求學生根據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類,從而瞭解“平移和旋轉”。然後,繼續讓學生觀察和實踐生活,讓學生親自移一移,轉一轉,進一步突出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練習時,再一次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圖案,並試着創造平移或旋轉的圖案,應用學到的新知識、新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而加深了現實生活與數學知識的聯繫,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自己的位置,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本課設計了探索性的數學活動,啟發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從掌握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規律,把“引與探”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創造性學習。例如,在創設情境後,提出現象的分類問題,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的空間,引導學生探索。在如,學習按不同的方位平移時,把所有的問題都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問題,促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去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自由活動空間,學生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對自己所持的見解或觀點才能暢所欲言,個性才能逐步體現出來。

旋轉教學反思13

《旋轉與角》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鋭角、直角、鈍角,感知了圖形的旋轉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和周角;能説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通過教學,知道鋭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形成過程,理解各角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教材從旋轉入手,使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角的變化;從而引出平角和周角。

本節課,我以學生喜愛的小動物演節目創設情境,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興趣,從而以旺盛的求知慾投入到後繼的學習中去。學生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已經認識了鋭角、直角、鈍角,也感知了圖形的旋轉。在此基礎上,通過旋轉的過程建立角的“動態表象”,同時在旋轉的過程中,感悟平角、周角及鋭角、直角、鈍角之間的大小關係。教學中,我選擇了突出概念本質的學具(活動角),設計了恰當的數學學習活動,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圍繞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性的研究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認識了平角和周角,在學生認識了這些角之後,讓學生找出各種角的特點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區別各角。最後,完成一組嘗試練習,通過練習,加深學生對本課內容的印象。

然後我安排了讓學生用身體的動作擺一擺角,我介紹你來猜角的名稱,在點子圖上畫角,給學過的角排排隊等課堂活動。還安排了時間表,這一道題目對學生要求較高,學生想象出該時刻鐘表的時針和分針的指向,再判斷其形成角的類型。尤其最後一個小問題:“9點半、12時、3時的時候”,這是道提高題,需要學生的生活體驗,因而考查的不僅是角的知識,更多的是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總的來説,本節課課堂氣氛輕鬆愉悦,教學層層遞進,課堂活動教學效果較好,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很高,主動感知各類角,感悟他們的特徵。

旋轉教學反思14

一、平移和旋轉屬於抽象的幾何概念,是兩種基本的圖形變換。

由於這個內容比較抽象,又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空間觀念,造成學生學習上的難度。

二、要讓學生初步的感知:

物體或圖形在直線方向上移動,而本身沒有發生方向上的改變,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現象。物體以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進行圓周運動,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轉現象。概念無需掌握,但特點的感知需要大量表象進行建立。

根據學生掌握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觀察開、關窗户,拉窗簾,開關門、電風扇等現象,讓學生描述窗户和窗簾頭的運動,使學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體會各自特點。

通過學習與比較,孩子們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運動能較好的進行判斷。

但是在方格紙上將圖形進行平移,並會畫出在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上平移後的圖形,學生掌握依然非常有難度。在做了近3節課的練習後,仍然有近百分之四十的學生有問題。可見學生空間感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三、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討論:

1、要知道平移幾格,你要看哪裏?怎麼確定?通過多個圖形的變化練習讓孩子們感受到要確定平移幾格,應該先在要平移的圖形中確定一個點或者一條線。

2、怎樣找對應點?讓學生練習在平移後的圖形中找到相應的點和線,數出對應的點或線中的方格。如果要畫平移圖形,也是先找到對應的點和線,畫出點或線後,再畫出整個圖形。

雖然精講細練,但發現平移依然是難點。仍需要通過不斷的練習、鞏固方法,熟練畫法,才可能讓學生較好的掌握。

旋轉教學反思15

10月11日我所上的平移與旋轉公開課是一節移植創新循環課的第二節課,在這節課我的設計與第一位老師的基本一致,創新的部分是在習題的設計上。比起我的第一節課來説有一點點進步,在環節設計上基本還可以。但在即將結束時我問了同學們有什麼問題可以説一下,有一個同學問:“黑板是不是移動?”就這個問題我進行了這節課的反思。

本節課講的是平移與旋轉現象,重點是像大門、傳送帶、升降機等的移動是平移現象。他們的運動方式是平移。像換氣扇、吊扇、汽車輪子的轉動是旋轉現象。我沒有把重點突出,也沒有強調要出現這兩種現象物體必須是運動的,靜止的物體沒有這兩種現象。其他地方也存在問題:語速比上次有所減慢,但還是很快,孩子接受不了,沒有抑揚頓挫,語氣生硬,發音不準,應加強普通話練習。由於語速快導致了提前講完了。時間沒有搭配好的另一個原因是,提出問題沒有留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思考,所以孩子回答的問題也不是很好。

提問的普及面太窄了,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對孩子的表揚很欠缺,現在的學生很喜歡自己被表揚,我以後應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來激勵他們好好學習。

對於欣賞音樂這段設計的不錯但沒有充分利用好,可以全部欣賞完請同學們一邊回憶一邊説,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能力,一個同學説不出其他同學可以補充,起到所有同學都在努力的回憶有一種倒計時,競賽的感覺,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就符合我們現在的素質教育,不是死學知識。

我的板書很差,下一步應重點聯繫,希望儘快提高。

數學語言不精確,廢話較多,大部分時間還是我自己説。就象是自問自答,由於自己的語言不簡練、精確導致孩子心理明白也是表達不出,以致最後測試什麼是平移現象?什麼是旋轉現象?回答的很亂。

通過不斷的被聽課,我知道自己的問題在那裏,很幸運有很多老師的幫忙,給我提出不少寶貴的建議,下一步我也明確了自己的方向,我會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進!

標籤: 教學 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opp8e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