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社會活動《好朋友一起玩玩具》教學反思

社會活動《好朋友一起玩玩具》教學反思

社會活動《好朋友一起玩玩具》旨在通過玩具的擺弄和好朋友一起積極探索不同玩具動起來的祕密,並通過分享,感受和朋友一起玩玩具的快樂。這是整個教學活動主體的目標要求,也是通過此教學內容孩子們都應該努力進取和達到的、體會的。

社會活動《好朋友一起玩玩具》教學反思

但在課前思考整個活動流程時我發現,這還是一次很好的提高孩子自我服務能力的機會。孩子們還小,他們喜歡玩玩具這是天性,可更多的時候玩具、積木完好之後從不會自覺、自願地為它們“找個家”,於是我想何不利用這次讓孩子們超感興趣的活動,一方面提高幼兒探索的能力,另一方面適當發展孩子們自我服務的意識呢?!

於是在活動的'最後環節我穿插了“為心愛的玩具找個家”的延伸活動。

“孩子們今天的活動你覺得有趣好玩嗎?”我問道。

“有趣,好玩,下次還要玩。”差不多所有的孩子都爭先嚷了起來。

“聽——是誰在哭呀?”我順手拿起一件倒在地上的玩具小熊,“小熊為什麼這麼傷心?”

“它可能受傷了吧!”一個孩子説,“要麼是它還想和我們一起玩。”又一個孩子説,“它想回家了。”更多的孩子補充道。

“對呀,現在它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家。小朋友們,你們都想到了嗎?”我緊接着説。

這時我聽見孩子們小聲地開始議論起來,我鼓勵孩子們:“我們心愛的玩具都還沒有回家呢,小朋友們幫它們找個温暖的家吧!它們的家在哪,怎麼住合適呢?”

這個看似複雜的問題,在這些小傢伙的手裏突然變得那麼容易解決。你瞧,孩子們倆倆合作或是幾個成羣,邊商量着,邊在班級的區角中找尋它們各自的家:他們會有意識地把娃娃擺放在一起,把電動小汽車們安置在一塊兒,還會讓小飛機們住在稍高的地方。一眨眼的功夫,玩具們都住進了稱心如意的“新家”。看着孩子們如此神速的舉動,我想説能力是需要激勵的,關鍵是尋找恰當、可行的突破口。

今天我很欣慰,因為我在教學中找尋到了一個教育的契機,而且孩子們還能彼此合作商量共同解決問題,共同獲得能力的提高,雖然只是一帶而過,卻讓孩子們的自我服務能力又一次得到提升,所以滿心歡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o79r4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