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教學反思(通用6篇)

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教學反思(通用6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教學反思(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教學反思(通用6篇)

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教學反思1

週三上午,我在我們班與二班上同時教學《旋轉與平移》。但是同樣的課題同一個老師,但是課堂效果卻有着天壤之別。

二班第一節數學課,我滿懷熱情,陽光的走進教室,期待和孩子一起愉快的開始一天學習。當我站在講台上,孩子們彷彿沒有我是隱形人一樣,整個教室一片嘈雜。我沒有説話,我靜靜地站在我的三尺講台,伸出我的手指一下一下數,孩子們好奇了,漸漸的靜了下來。我對孩子們:“孩子們我是非常滿意,你們能夠自覺地安靜下來,大家都説完了,下面我們開始上課,但是李老師有一個要求,那個同學想説話請你先舉手。”孩子們你看我我看你,安靜地坐好,心裏都在想:“這是怎麼了?”開始講課了,我讓孩子們認真聽並幫我分辨下面的物體在做什麼運動?孩子馬上舉手:“風扇在轉動”我接着問:“怎麼轉動?”“圍繞一點在旋轉”。於是,我就在黑板上板書。圍繞一點運動的現象叫旋轉。你能説出生活中的旋轉現象嗎?孩子們又開始唧唧喳喳的張嘴去説,沒有一個舉手的。本來安靜的教師立馬又沸騰起來,而且有一部分孩子還趁機放鬆一下説個悄悄話。我又舉起了手一下一下的數。孩子們才有逐漸的安靜了下來。本該一節課完成的內容,就在我與孩子相互的鬥爭中,只講了什麼是旋轉和平移,練習一個沒練就下課了。是我的講得太差勁了,還是孩子們的問題。

帶着疑問,我又走進我們三班。我打開電風扇,孩子們用驚奇的眼光看着我。於是我拋出問題:“我們的風扇在做什麼運動?”孩子們馬上兩眼放光積極地舉手,於是我交了一個同學,他説風扇在旋轉。於是我又發問:“什麼樣的運動是旋轉?”孩子們心裏明白,但是説不出來。於是站在講台上做手臂繞環運動,“我的胳膊圍繞什麼運動?”於是孩子們相互總結歸納出:“圍繞一點運動的現象就是旋轉。”我在黑板上板書。“同學們,還能舉出哪些運動是旋轉現象嗎?”孩子們積極地舉手回答問題,而且回答的比較完整流暢,而且也偶有回答不完整,孩子們會互相補充,僅僅在教室裏大家就找到了好多的旋轉,小到螺絲,大到門,孩子們充分觀察,都能列舉出來。在學平移時,我在講桌上推着粉筆盒運動,“這還是旋轉嗎?”孩子異口同聲的回答到:“不是旋轉是平移。”“什麼運動是平移?”孩子們開始積極地思考,並用自己的語言總結歸納出:“沿直線運動的現象是平移。”我在黑板上板書。“你還能列舉出平移現象嗎?”孩子們從教室到生活找到許許多多的平移現象,而且也能正確的區分旋轉和平移,並説出合理的理由。拓展練習孩子們看到火車馬上就意見不同,有的説平移,有的説是旋轉。於是我們展開討論。你的理由是什麼?通過激烈的討論,大家同意了意見,車身是平移,車輪是旋轉。這節課在積極的討論和交流中結束,孩子們學科快樂,還有一點意猶未盡。我作為老師而感到非常的欣慰。

縱觀兩節課,我深深地體會到孩子的習慣養成非常重要,只有良好的習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我們的教學必須要能點燃孩子的興趣,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參與,那需要我們必須精心的研讀教材,細緻的研究學生,合理的設計富有趣味的教學活動,讓孩子被我們的深深吸引,我們的課堂才能更加有效。

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教學反思2

平移和旋轉主要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新教材在這一節的安排只要求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對平移和旋轉現象有一個初步的感受,把平移距離這一部分內容放到了高年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直觀區別平移、旋轉這兩種現象,培養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下面我就結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一點想法。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是現實的、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空間與圖形的知識與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因此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創設具體的生活情境十分重要。所以在本課的導入部分我用了動態出示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事物:摩天輪、旋轉門、觀光電梯、扶梯、健身器和跳樓機,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分類,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從而形成表象,引出課題;然後再讓學生親身體驗平移和旋轉運動,體會兩種運動的區別;最後觀察平面圖形也就是自主練習1中的題目,我不給學生動態的演示了,讓孩子自己發揮已有的認知經驗和想象能力來判斷平移和旋轉現象,再讓學生到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平移和旋轉的現象。

在本課中,有兩個地方學生遇到了分歧,一個是對盪鞦韆的運動方式的判斷,另一個是對物體平移後的樣子的.判斷。處理第一個分歧,我給學生出示的是個動態盪鞦韆的圖片,上面清晰地顯示了鞦韆動起來是圍繞着一根軸在轉動,這個時候我給學生解釋旋轉是圍繞着一個點或一根軸做圓周運動,盪鞦韆的運動其實是圓周運動的一部分,這樣學生就能很好地理解盪鞦韆為什麼是旋轉了;而另一個分歧是在做課後練習的時候,學生並沒有看清題目要求就去連線了,故把形狀相同的兩幅圖連在了一起,其實還是對平移的特點沒有弄清楚,於是我從講台走到學生面前再向後轉,讓學生説一説我做了幾個動作,僅僅一個平移能完成嗎?這時候學生恍然大悟,發現了問題。講解過程中圍繞着這個問題總結,平移不改變圖形或物體的形狀和方向,只改變了位置而已。課堂上遇到分歧不要緊,學生在碰到問題時會進行反駁和議論,正是在這種不斷質疑不斷思考中才會有突破。

整堂課學生參與度很高,學習興趣濃厚,自信心提升不少,但課堂也有很多的不足,像對一些課堂生成的處理,對一些小細節的處理,都不是很好,比如,對六種物體的運動方式分完類後,問你能不能給這種現象起個名字?當時有個學生説叫順時針,我説這是一個方向,就給孩子否了,應該順着孩子的想法説那如果這樣轉呢(逆時針)?學生就會發現這樣起名就不全面了。再比如,課本練習2的時間分配不太合理,在做的時候如果教師能先讓孩子讀一讀題目要求,弄清意思以後再放手就不會出現那麼多錯誤了。所以説課堂上的一些做題習慣也反射着考試時孩子的習慣。要想提高成績,還是應該從細節處抓起。

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教學反思3

平移和旋轉現象對學生來説並不陌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兩種現象,學生對此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對平移的距離這一抽象的知識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構建平移和旋轉概念是本節課的重點,平移距離是本節課的難點。在組織學習時,我是通過以下的步驟來和學生們共同探討的,以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

反思整堂課,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發揚:

1、以活動的形式展示教學過程

“平移和旋轉”是孩子們在平時生活中見慣了的現象,對他們來説生活與活動過程中經常會做的。所以本節課我安排學生在活動中去認識“平移和旋轉”,在活動中體驗“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平移是直直的,方向不變;旋轉是圍繞一個點做轉動。不知不覺中學生就認識了“平移和旋轉”的知識點。

2、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讓學生把學習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學習起來很輕鬆,也很感興趣,學習氛圍非常地足,這才是真正有效地教與學。通過學生聯繫實際,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數學的巨大魅力得以張顯,在他們的心目中一定留下了“數學真有用”的烙印。

3、不足之處:

對“旋轉”學生的認識還比較好。對於“平移”學生掌握的不夠好。特別是課後練習“給小魚塗顏色”,我讓學生到黑板上,通過平移,找到能夠重合的魚兒,有一個學生,做了兩次,都不知該怎樣平移,他雖然把魚兒移到了紅魚的位置,但不是平移,在移動的過程中有旋轉和平移。

今後的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製作一些實用的教學課件,使我們的數學課堂變成生動的課堂,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

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教學反思4

這次教研,我講了《平移和旋轉》這一內容,本節課內容比較直觀,離學生的生活較近,《課標》指出,教學時應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有利於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瞭解所學知識的價值。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實際,確定了兩個教學目標:一是認識平移和旋轉,並能直觀區別平移和旋轉;二是能在方格紙上判斷一個圖形向什麼方向平移了幾格。一節課上下來,有得也有失。

1、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大膽合作,在理解平移和旋轉的基礎上,用手勢比劃,用肢體語言來表演平移和旋轉,這樣更有利於學生直觀的理解。

2、展示時,我試圖讓學生的展示做到最精,所以對於比較簡單的知識,我選擇了讓學生口頭展示,這樣既節省了時間,也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對於重點、難點,我讓學生重點展示、多種方法展示, 每個組都進行展示,不同的組展示不同的方法,這樣更有利於突破重難點。

3、在對重點內容的處理上,我選擇了組內交流和全班交流相結合,學生説,教師適時點撥、引導,不至於使交流留於形式。

4、由於教師指導不到位,學生展示時不夠大膽、大方,不能真正地動起來。

5、教師的評價不夠多元化,沒有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針對以上不足,我會不斷學習、探索,使自己的課堂變得更紮實、有效!

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教學反思5

小學數學《旋轉與平移》按排了關於物體的兩種簡單的運動方式的知識內容。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認識有關的物體旋轉與平移運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過程主要結合實例,感知平移、旋轉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的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轉給生活帶來的方便,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1.用課件,直觀導入

遊樂場是學生最熟悉、最喜歡的場景,在導入新課時,我就利用課件出示遊樂場的場景,在這一場景中有旋轉的風車、有向前行的火車等旋轉與平移的實例,使學生髮現兩種運動方式的不同,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為新課的教學做好鋪墊。

2.做動作,加深體會

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用肢體動作來表達"旋轉"與"平移"。學生們在興致勃勃地互相探討、研究的過程中,體驗到兩種運動方式的特徵。

3.想象中,擴展延伸

學生們之間不斷地交流,不斷體驗,使他們靈活地掌握了知識點。在這節課最後,我鼓勵學生們回想、並大量例舉生活中的旋轉與平移的實例,這樣不僅使本節課的知識融合到生活中,同時培養學生的興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通過這節課使我深深體會到,教學不僅僅是"告訴",更需要"經歷"。教師應該是一個引導者。要不斷引導學生的興趣、熱情和理想。僅僅教授一些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行的,課堂上要有數學思想方法,引導學生們把數學知識更好地服務於生活,同是用生活中的經驗幫助理解數知識,二者相得益彰。

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教學反思6

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平移和旋轉是常見的、也是比較簡單的運動方式,教學平移與旋轉的知識,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描述物體的運動,從而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首次教學平移與旋轉,對它們的認識只能是初步的,只要求結合實例認識,不進行抽象的描述,更不下定義。在方格紙上平移的圖形應該是直線圖形,而且是比較簡單的圖形。只要求平移一次,或是水平地左、右平移,或是豎直的上、下平移。主要的教學環節分為:

1.識平移、旋轉的教學活動。

2.格紙上平移圖形的教學活動。

在安排圖形平移的練習時本着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平移的圖形要簡單,邊數不宜多,不要出現曲線圖形;二是平移的距離要稍遠些,防止圖形平移前後有重疊的部分。但是在教學之後,從作業反饋上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一下幾點:

一、找方向

由虛線圖形—實線圖形就是圖形平移的方向,學生很容易搞混。

二、兩種窗户和窗簾。

重合是門是平移,推拉的門是旋轉;窗簾既不是平移也不是旋轉,因為窗簾雖然在移動,在改變形狀了。無論是平移還是旋轉都是位置發生變化,但形狀和大小都不變。

三、找對應點。

在平移時,原來圖形左邊的點,在平移後學生會把當成平移後的圖形右邊的點。

四、不在方格圖交叉點上的“特殊點”。

以上是學生出現錯誤最多的地方。為了改正和避免此類錯誤的再次發生。在課上結合作業上的題目讓學生自己講一講,老師歸納出解決方法。讓學生體會在做題時要用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kyqdz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