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精選5篇)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漢語拼音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精選5篇)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 篇1

9月份我上了一節公開課,內容是聲母jqx的第一課時教學,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我把整節課的教學內容切分成了三部分,漢語拼音jqx教學反思。課堂一開始,我用了小熊爬拼音山的方式對前面的內容做了一個小複習,並且用小熊爬拼音山時遇到了裏面的一座房子做切入點順利導進新課。第一部分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聲母jqx的讀音以及字形,所以我在範讀,整體讀後採用了開火車、抽讀的方式檢查他們的掌握情況,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情況來看,學生還是比較容易接受這三個聲母的。第二部分音節拼讀環節我用點讀、順讀、倒讀的方式讓學生掌握聲母jqx與韻母i相拼,在音節拼讀之前,我還和學生複習了兩拼音節的拼讀技巧,讓學生能在不斷的強化中通過掌握部分、強化部分再達到掌握整體的方式牢牢抓住拼讀兩拼音節的訣竅,jqx與i相拼本不是本節課的重點,但我在這部分用了比預想中更多的時間,以至於沒有完成預定的教學內容。第三部分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學習的是jqx與ü相拼時的去點規則,為了符合一年級的學習心理,我用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來講解這個知識點,果然學生對這個小故事很感興趣,聽得興致盎然,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這個知識點。

上完這節公開課後,我覺得受益良多,從課前的備課到課中對課堂的把控,再到課後對這節課的反思,都得到了新的啟發與提升。課後我對這節課進行教學反思時發現,我還有很多地方做得不足,首先,簡單的音節拼讀太無趣,音節的最終目的就是識字,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詞彙量來認識音節;其次,應加強板書,不能因為學生還不認字就不重視板書,寫得多,學生見得多就認識了,要多給一年級的學生提供認字的機會,也有利於以後學生做試卷;另外,教導jqx發音時,我沒有跟學生強調口形,舌頭擺放位置,雖然孩子不一定聽得懂這些,但説出來總有學生會嘗試着做,所以在今後的拼音教學中我一定要跟學生強調口形,必要時可以在黑板上畫圖示意舌頭擺放位置。

在教師這條道路上,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摸索着前進,但我相信,成功不會無視勤奮耕耘的人,終有一天,定能到達理想彼岸。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 篇2

語文學習,是最具有靈性的。語文課堂,就應有學生自己的語言,自己的體驗,自己的靈魂和思想。但我們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講究預設,按部就班,亦步亦趨。由於目標預定,教師往往為任務而教。為了保證時間,常常粗暴打斷一些不合心意和目標的學生髮言,死拉硬拽回自己預設的“軌道”。教師在講台前口若懸河,談古論今。學生聽得雲裏霧裏,一臉迷茫。長此以往,窒息人的精神,扼殺人的靈性。因此新課程改革倡導了一個之相對應的理念;動態生成。這一理念用變化的、動態的、生成的觀點來看待課堂教學,它是根據學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識的需要隨時作出富有創意的調整,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充滿着生命,精彩不斷。

本教學片段中,課堂的動態生成體現在:

1、目標的昇華:

課堂教學具有較強的現場性,學習的狀態、條件隨時會發生變化,當條件發生變化的時候,目標需要開放地納入彈性靈活的成分,接納始料未及的信息。本片段預設的目標是學會 j q x 與 ü 的拼讀。在課堂推進過程中,學生的興趣高漲,思維活躍,不僅自主地在請求中學會了拼讀,而且説出相關的'帶調詞語,這樣使教師預設的目標得到了提升,豐滿了目標,做到了學以致用。

2、教法、學法的主成: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事先預設的教法,只能作為備案,走進課堂,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教師不能無視學生所呈現的生命信息,而是要及時地採擷,活化教法。再者,雖然執教前教師可以在頭腦中對學情、學作作充分的預演,但很難窮盡課堂萬千的變化。學生的學法·會在其充分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靈動的創造,我們要積極的接納,吸收,鼓勵。如課堂中,學生説的“老師,我想你帶我出去玩。”“小 ü 小 ü,你不要哭了,你跟我們一起出去玩?”“老師,你能帶小ü一同去動物園嗎?”等等都是學生真實的表露,是學生情感的需求,是教師備課時無法預測的,教師都要及時的接納、鼓勵。其二,學生的一請求,“老師,你們在温州動物園是坐車去的,如果我在車上給你們唱歌曲,這樣就不冷清了,是吧,q─ǚ─qǔ,我也去,行嗎?”雖然這看是學生一小小的請求,而這也恰恰是她創造性的思維所所折射出的獨特的體驗,q─ǚ─qǔ,唱歌曲,她的自主探究超越了老師的精心設計,生成了富有創造的可發展的課堂資源。我果斷擯棄預設的教法,充分利用學生生成的狀態加以點撥、引導,“我怎麼沒想到呢,好啊,你也去”。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的也爭着要去並説明理由,他們相互啟發,把拼讀教學融合在了自主發現、自主探究中,並激發了他們表達的慾望,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在啟發中得到無限的張揚,創造力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生成是始料未及的,不重視語文課堂中生成的資源,就是扼制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原動力。生成,能提升學生創造性地運用思維的能力和水平,使春思維處於激活狀態並富有生長性,不斷優化其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 篇3

一直從事高段語文教學的我今年是第一次教一年級,對於一年級的教學方法感到特別生疏,尤其是拼音教學更是讓我感到頭疼。漢語拼音課的內容沒有生動的故事情節,都是一些抽象的符號,既難讀又難記,學生學起來一般都會感覺特別枯燥無味。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與摸索,有這樣一些收穫:

1、創編兒歌學拼音,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語言。

在第一次執教漢語拼音課的第一課aoe時,我是參照教參上已編好的方便學生記憶的兒歌,如圓圓的臉蛋扎小辮,張大嘴巴aaa;太陽出來紅通通,公雞一叫ooo;清清池塘一隻鵝,水中倒影eee,以此來教學生記住aoe,我讀一遍,學生跟着讀一遍,直到學生記住為止。但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學的積極性完全沒有調動起來,學生只是在機械地跟着老師一遍一遍地讀。直到下課的時候,班上一個孩子跑來跟我説:“老師,我覺得韻母o還像一個圓圈”。是啊,這個孩子説得沒錯,用圓圈圓圈ooo不是一樣能記住o嗎?為什麼偏得強求孩子照老師教的方法記,何不就讓孩子嘗試自己來創編兒歌識記拼音呢?在接下來的拼音課的教學中,我都是先指導,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己來嘗試編兒歌記住拼音字母,編的好的同學就請他當小老師,教全班同學一起讀。如識記p時,學生編道:小山坡,ppp;潑水潑水ppp;小旗子,ppp。在學習了拼音b的兒歌右下半圓bbb後,在學習

p時,就引導學生對比編兒歌:右上半圓ppp。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而且因為是自己編的,記憶也猶為深刻。實踐證明,讓學生自己創編兒歌學拼音,不僅能讓枯燥的拼音課變得有趣味性,而且還能發展學生的語言,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師生合作問答,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辨析易混淆的字母和音節。

在平時的漢語拼音課上,通過老師的指導和學生自己的思考,創編了一些識記拼音字母的兒歌,為了加深記憶,在學生學累的時候,我和學生便進行合作問答,我問你猜,如師問一個門洞是什麼,學生就會接一個門洞nnn;師問二個門洞是什麼,學生就會接二個門洞mmm。合作問答除了對幫助學生記憶拼音字母有幫助外,對幫助學生拼讀音節也很有幫助,如學生在讀音節讀累的時候,我就會把一個音節先進行分解拼讀,學生聽了我的拼讀便把音節直呼出來。通過這樣一種形式,使本來顯得很沉悶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而且也幫助學生區分了易混淆的字母和音節。

與此同時,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漢語拼音教學的難度。對於識記拼音字母,學生掌握得還可以,但是對於聲調和音節的拼讀始終是整個漢語拼音教學的難點,雖然拼讀方法已講了無數遍,教讀也是一遍又一遍,但是仍有部分學生不能掌握。究竟怎樣讓學生把聲調讀準,怎樣讓學生儘快學會拼讀音節是我今後拼音教學努力的方向。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 篇4

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總算結束了漢語拼音的教學,在這一個月中,我一邊組織課堂紀律,一邊領着孩子們一起學習拼音字母,我真是感到難度很大。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地區,對新的環境還不太適應,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儘管我也用各種激勵語言來調動孩子們學習積極性,可是有的孩子還是沒有學習興趣。掌握不了課堂所學的知識。但是漢語拼音是孩子們學習的基礎,不管有多大的壓力,讓學生必須掌握好漢語拼音。我用心去領會孩子們的心聲發掘孩子們的潛能。

比如複習聲母時,為了學生能夠區分容易混淆的聲母。我讓學生自制聲母卡片進行玩卡片的遊戲。遊戲是這樣的:先讓一個孩子到講台上説出一個聲母,其他同學在自己的聲母卡片中找出這個聲母並集體大聲的讀一讀,發現有的孩子找不出來,就培養他們互幫互助的意識,讓同桌幫一幫。還做找朋友的遊戲來區分容易混淆的聲母。讓學生把相近的聲母找出來做好朋友。這樣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沒有疲勞感到興奮。在整個遊戲中我始終關注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興趣,減少重複、機械的發音練習。

在設計複習拼音教學的過程中,我注重了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來進行設計。把學拼音與識字、發展語言結合起來,意在使初入學的兒童受到比較全面的語文啟蒙教育。拼音教學中除了反覆讀練和常規遊戲,我更根植於社會生活、語文實踐這塊大土壤,從學生的體驗出發,貼近生活,豐富心靈,獲得認知、感受的整體性,培養語文綜合素養。

通過複習漢語拼音,我還發現學生對前鼻韻母和後鼻韻母還不算太熟悉,容易混淆。在拼讀音節時需很長時間來反應,到底是an還是en,in 還是 ing ,b 還是d ,q 還是 p,這就需要在以後的學習中多加強訓練幫助學生記憶。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我發現有不少同學不會合作學習,老師讓同桌練習,有的同學自己管自己,不願意與夥伴合作,有的不會朗讀就乾脆不讀,自己在低頭搞小動作。他們合作意識不強,這就需要老師耐心的引導他,使學生學會如何與人合作,如何與人共處。

漢語拼音教學反思 篇5

這是我第三年連續任教一年級,感覺一年級最難教的是拼音,但拼音教學又是如此重要,它是幫助兒童識字、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學好漢語拼音,對於孩子來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那麼,如何讓拼音教學更加有效?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漢語拼音課的教學內容只有字詞,沒有句子,更沒有故事情節,缺乏一定的語言文字情境。每堂課學生學習的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號,而且這些符號既難讀又難記,學生學起來易感到枯燥乏味。應該將字母的形和發音與插圖結合起來,將抽象字母具體形象化,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應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剛入學的兒童注意力短暫,要使他們掌握拼音知識,就必須採取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因此在教學時形式要多種多樣。根據學生的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可以將枯燥乏味的複習鞏固,換成找朋友、摘花、摘蘋果、猜謎、送信、爬山比賽等遊戲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兒歌是低年級學生易接受且喜聞樂見的形式。利用兒歌的趣味性和琅琅上口的特點,讓學生多讀多拼少寫,既能糾正其發音又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多采用表揚、鼓勵、獎勵等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學習的熱情。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一年級的學生學習個性差異明顯,老師要善於利用這一特點,讓“小老師”發揮起她們的作用。請不要低估“小老師”的作用,他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另外,老師在教學時要隨機應變,依據情況調整教學策略,做到有的放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jgje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