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夢想課程《逃家小兔》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夢想課程《逃家小兔》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夢想課程《逃家小兔》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夢想課程《逃家小兔》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夢想課程《逃家小兔》教學反思1

《逃家小兔》是美國一本家喻户曉的圖畫書。它講述了一隻小兔想離家出走幻想着自己變成了小鱒魚、高山上的大石、小花、小鳥……而兔媽媽沒有去阻攔,而是説要變成追兔寶寶的漁夫、登山人、園丁、大樹……冒着危險一路跟隨和護衞。

對於這節課,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教學的: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一開始,我問學生喜歡什麼小動物,猜猜老師喜歡什麼小動物。學生興致就很高,課堂氣氛較好。而後由我引出今天的繪本內容,學生的興趣就更濃厚了。

二、學習故事、觀察想象

新課標中提到“低年級的學生要藉助讀物中的圖畫來閲讀。”繪本的構圖常常因色彩、圖案、材質上的別出心裁,為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創造了條件。《逃家小兔》一書,每組圖以黑白圖和彩色圖相結合,給學生視覺上不同刺激。另外,小兔和兔媽媽雖然不斷在“變”,但是從畫面上能看到它們的影子,如小兔變成了小魚,可小魚的頭還是小兔子,兔媽媽變成大樹,而大樹是一隻兔子的形狀,這都給學生提供了想象的情境。課上,前幾幅圖的故事情節由我講給學生聽,後面我採用觀察法,讓學生自己從通過觀察圖發現小 兔和兔媽媽分別變成了什麼,再來説説故事的情節。此外我還會以畫面的某個角落,引導學生關注繪本細節。如,兔媽媽變成漁夫去釣小兔時,兔媽媽用的魚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用的是什麼魚餌?原來用的是小兔子平時最愛吃的胡蘿蔔,來感受繪本的情趣。

三、層層推進、説話訓練

《逃家小兔》這個繪本的語言相當有特色,都是小兔和媽媽的對話,並且句式都是如果你……我就……,於是我抓住這點,層層推進,讓學生進行説話訓練。我講完前面幾幅圖的故事情節後,便讓學生觀察圖片,猜猜小兔又變成了什麼,兔媽媽由變成了什麼?然後出示如果你( ),小兔説。我就要變成( )。

如果你變成( ),媽媽説。我就變成( )。

讓學生根據圖來説話。之後,我讓學生展開想象,小兔還會變什麼,兔媽媽跟着變什麼才能找到她。再來用上面的句式來填空。沒有了圖片的約束,學生可以完全的放開。這個環節由扶到放。一步一步。既訓練了他們的想象力,又訓練了他們的説話能力。

四、課外拓展

本課的教學目的是激起學生的閲讀興趣,所以課末,我向學生推薦了幾本圖畫漂亮,故事精彩的繪本,希望能夠讓他們能愛上閲讀!

下面説説不足及需改進之處

儘管我非常投入地走進課堂,但是細細回味課堂中的每一環節,許多疏漏和處理不當的地方便呈現出來。

本課是繪本閲讀,裏面加入了大量的觀察想象以及説話訓練,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是個很大的考驗,由於我對學生實際估計不足,課上沒能靈活的'調整自己的計劃,使得課上某些環節處理的不夠好。學生的回答有時控制性太強,沒有注意到兔媽媽給兔寶寶的愛是廣博的,而我對於他們的回答卻沒有做到及時地正確引導。

這些現象都反應了我的教學機智仍然欠缺,今後,我要多充電,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在教改之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夢想課程《逃家小兔》教學反思2

《逃家小兔》是一本非常有特色的繪本,每組圖以黑白圖和彩色圖相結合,黑白圖就像是兔寶寶與兔媽媽的對話,而彩色圖則是每一組對話的最終呈現。在PPT製作過程中,我全部選用了彩色畫面,原因有二:一是畫面色彩鮮豔,形象生動,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孩子的興趣;二是彩圖的畫面中是沒有文字的,孩子能仔細的觀察畫面,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另外,該繪本的畫面非常注重細節,總會留給孩子一些“神奇”的線索。小兔和兔媽媽雖然不斷在“變”,但是從畫面上能看到它們的影子,如小兔變成了小魚,可小魚的頭還是小兔子,兔媽媽變成大樹,而大樹是一隻兔子的形狀,這都給孩子提供了想象的情境。

此外,《逃家小兔》這個繪本的語言相當有特色,句式都是如果你……我就……,於是我抓住這點,層層推進。我講完前面2幅圖的故事情節後,便讓孩子觀察圖片,猜猜小兔又變成了什麼,兔媽媽由變成了什麼?説説故事的情節。活動最後,我讓孩子展開想象,小兔還會變什麼,兔媽媽跟着變什麼才能找到她。再來用上面的句式來講述。沒有了圖片的約束,孩子的想象力完全釋放了,活動氣氛很熱烈。

從《逃家小兔》這本圖畫書中看出幼兒的潛力是無限的,他們讀圖的能力超出了我的估計。幼兒通過感知這本繪本作品,學習了成熟的語言,並得到創造性運用語言的啟示。特別是提升了語言的表述能力,使幼兒想説、敢説、會説,且説得非常的好。

夢想課程《逃家小兔》教學反思3

今天,在上《逃家小兔》的微課時,我把教學目標定為句式訓練和感悟濃濃的母愛。雖説課堂上的教學目的基本達到了,孩子們能發揮想象力,根據生活經驗,説出很多有意思的句子。例如:兔媽媽説,如果你變成天上的星星,我就變成月亮,天天陪着你;兔媽媽説,如果你變成鉛筆,我就變成文具盒,把你抱在懷裏。孩子們的童言童語,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讓我折服。但是,由於課前的感情積澱不夠充分,孩子們對書中兔媽媽的愛感悟不夠。

教無定法,雖説這堂課的小目標有達到,但在教研中,我也在反思,這堂課,孩子們學到了什麼?如果只是一個句式訓練,一個情感目標,那麼為何要選擇繪本來上?既然是繪本課,是不是應該上出它的味道?教研時,碧霞老師提出的觀點我很贊同。她認為,不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式,我們都應該讓孩子們在課堂上學有所得。就如繪本課來講,低年級的孩子對繪本的閲讀應掌握方法,即能發揮想象力,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填充文本;根據圖片內容,加上自己的生活實際去理解故事。若能在教學末尾,把看繪本的方法教給孩子們,相信他們上完這堂課後,能更懂得品讀繪本。

有目的,有方法的教,是我今後學習的主要內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d2exz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