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維也納的鐘聲教學反思

維也納的鐘聲教學反思

教師在授課以後寫好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編為你分享一下維也納的鐘聲教學反思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維也納的鐘聲教學反思

維也納的鐘聲教學反思1

1.深度挖掘教材,體驗心中的音樂首先要找準音樂的表現特點。

雖然本節欣賞課是隨堂聽課,教師準備的時間很少,因此,同樣的教學方法沒有上次欣賞《鐵匠波爾卡》那麼精彩,但這恰恰也反映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教師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不夠深,由此造成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全身性地融入到音樂中去,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也大打折扣。

如何才能讓音樂的風格特點在音樂課堂中鮮明地呈現,這是我們在細讀文本的過程中一個值得深入思考和把握的問題。我們很多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對自己所上課的音樂是陌生的,完全不知道音樂是怎麼回事,對音樂的理解也只是參考文獻上的介紹而已。如此,你怎能讓音樂從你的內心自然流露出來,又怎能發現這段音樂最具表現力的地方在哪裏?怎麼知道用什麼方法讓學生來欣賞這段音樂最有效?因此,深度挖掘教材,體驗心中的音樂,教師首先要找準音樂的表現特點,只有找到音樂最富有特色的地方,找到它所謂“最柔軟、最動人”之處,我們才可以相應地在學生心靈裏引起足夠的共鳴。

2.深度挖掘教材,體驗心中的音樂要致力於精研學生學法。

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是音樂教學的一個核心內容,學生是否樂於在教師所設計的音樂活動中體驗、表現、創造,這就關呼教師是否在設計教學時跳出“如何教”,轉而對學生的學法進行認真的思考和精心的設計。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只重視如何教,教師採用的方法,講述的語言都缺少趣味性和生動性,學生的主動參與不夠,同樣的設計,在後來幾個班的教學中,因為教師注重學生學法的設計,通過“搶魔法棒、增加魔力指數、施魔法”等活動,用遊戲“魔法師”這一人物形象貫穿課堂教學,增加了欣賞的趣味性和參與性,效果就好多了。

維也納的鐘聲教學反思2

《維也納的音樂鍾》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三年級上冊,第七課《鐘聲》的第二課時。本課作為一節欣賞課本應與《靈隱鐘聲》為一課時,但考慮到我校三年級學生多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流動性大造成音樂欣賞能力參差不齊,而且兩首作品演奏樂器差異較大,不適合在同一課時介紹。因此,將《維也納的音樂鍾》設計為一課時。

通過分析學情、查閲大量相關知識,本人精心設計了這節課,現做以下幾點反思:

一、反思亮點、發揚長處、發揮優勢

2011版新課標明確提出“音樂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體發展”、“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因此我在本節課始終充當着“引導者”的身份。

本課導入環節,我播放了感染力很強的2016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視頻片段《拉德茨基進行曲》,在鼓勵學生配合指揮家楊松斯而拍手時,直觀感受管絃樂的魅力,帶領學生在心理上走進維也納的金色大廳。

在學生參與、體驗用鋼片琴模仿管鍾時,在演唱、伴奏、表情、舞蹈等多元化的表演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傾聽音樂的習慣,體會《維也納的音樂鍾》所呈現的積極、愉悦的情緒。

在瞭解“迴旋曲”環節中,設計了環環相扣的系列問題,如:“全曲樂師演奏了做少次”?“全曲各角色的出場順序”?“出場順序有什麼規律”?全程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規律,總結規律,得出結論。

在課程的最後,設計了擴展聆聽本課的表演歌曲澳大利亞民歌《鐘聲叮叮噹》,感受美妙的鐘聲在空中迴盪,輕聲跟唱旋律,配合老師完成簡單二聲部合唱,共同創造一曲美妙動聽的“鐘聲交響曲”併為下節課做好鋪墊。

二、反思不足、吸取教訓、彌補缺憾

1、加強自身文學功底。音樂欣賞課需要教師用最簡單的語句描述最抽象的旋律,這對音樂老師的文學功底要求很高,而這一點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已經在利用業餘時間大量閲讀各類書籍,以後還將繼續這個好習慣,相信隨着文學功底的提升,我的語言魅力可以讓音樂課更生動。

2、學唱、伴奏主部旋律環節,增加學生體驗、表演時間。因為錄課的緊張與授課總時間的限制,我在本課學唱、伴奏主部旋律的環節,進行的速度稍微有些快,沒有給學生更多機會去體驗伴奏,沒有給學生更多時間去美化自己表演的主部旋律。欣賞課是感受音樂之美的課程,今後本環節我將留足學生體驗、表演的時間,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中,真正體會和創作音樂之美。

三、反思疑點、加深研究、琢磨透徹

人音版《教師用書》中的《教學建議》裏建議讓學生認識並感受“音樂鍾”(詳見《教師用書》P107)。《作品分析》中介紹鐘聲的演奏樂器是“鐘琴”(詳見《教師用書》P108)。我在查閲了大量資料後,覺得本曲演奏“鐘聲”的樂器不應該參照教參上“音樂鍾”或“鐘琴”講解。原因有以下幾點:

1、“音樂鍾”一般定義為會發出音樂的鐘表。這個定義跟本課音樂與演奏樂器毫無關係。

2、“鐘琴”定義不準確,有的學説認為“鐘琴”是指木箱上的金屬琴鍵(詳見百度百科“鐘琴”),有的學説將排鍾也稱之為鐘琴(詳見百度百科“排鍾”)。這兩種定義差別較大。

授課時如採用“音樂鍾”或“鐘琴”來講解,容易引起歧義。我結合管絃樂隊演奏的視頻,直觀的讓學生觀看樂器樣子,聆聽樂器音色,準確告訴學生,演奏的樂器的是“管鍾”。

四、反思重、難點,突出重點,化難為易

本課的重點是“體驗《維也納的音樂鍾》所呈現的積極與愉悦之情;瞭解管鍾音色特點;

能夠模唱主題旋律;瞭解迴旋曲式。”為了突出重點,我在細節上很下功夫,例如:為了加深主部旋律的印象,我設計了單獨聆聽主部旋律3次,學唱主部旋律3-5次,伴奏表演主部旋律2-3次,聆聽全曲辨別主部旋律3次,共計11-14次強化。而且這些環節並不集中,減少了學生反覆聆聽的厭煩感,做到了遺忘前的強化。

本課難點“用鋼片琴(代替管鍾)演奏簡單旋律(1 5 1 5 )為主題伴奏;”。為了突破難點,我做了以下改進:

1、簡化伴奏難度。最初設計的伴奏是學生敲擊引子旋律(1 5 2 5),在自己體驗過程中發現,這種旋律在演奏中很容易出錯。特別是對絕大多數沒有演奏經驗,更沒有很多練習時間的三年級學生來説,就更難了。因此,我改良了伴奏旋律(1 5 1 5),經過改良,學生基本上都能快速掌握。

2、設計了由易到難的體驗環節。先是在瞭解音色時,體驗敲擊伴奏旋律,其次用伴奏旋律與教師共同演奏主部旋律,最後全班合作表演主部旋律。這樣設計難度逐步提高,可以使學生適應的速度快、效果好,突破難點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反思新設想,揚長避短,精益求精

整節課從設計到最終的呈現,我認為有兩點新穎的設計:

1、結合本課,擴展欣賞相關音樂。本課的導入與結尾的鋪墊環節,都欣賞了不同的作品。我覺得欣賞課是感受音樂之美的課程,直接用音樂去打動學生,比教師的千言萬語效果都要好,更能幫助學生達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

2、引導學生自己推導定義。本課有兩處定義都是由學生自己推導出來的,一處是“管鍾”的定義。設計引導學生分析管鐘的演奏方式、音色特點、外表形狀,推導出管鍾是一件形狀像管子,音色像鐘聲的打擊樂器。一處是“迴旋曲”的定義。設計了環環相扣的系列問題,如:“全曲樂師演奏了做少次”?“全曲個角色的出場順序”?“出場順序有什麼規律”?全程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規律,總結規律,得出結論。

以上就是我對《維也納的音樂鍾》設計、實踐後的一點反思。教學反思並不是教學設計的結束,而是重新打磨的開始。我將繼續改進,希望觀看本課的`老師多提寶貴意見,使課程更加完善。

維也納的鐘聲教學反思3

上週二,我到雙語小學上了一堂公開課。最早得知這個消息是在兩週前,當時的我都有點懵了,緊張,害怕。我深知這次上課的重要性,更懂得領導把這次寶貴的機會給了我,是要鍛鍊我,讓我多學習,帶領好音樂組。從週末開始我便籌劃上課的內容,本來我校的特色課程口風琴是我最拿手的,但是由於此次上課不能用自己的學生,所以只能上課本上的內容,唱歌課或者欣賞課。全組的成員一起幫我分析,選課,雙語的兩位老師都是有着豐富的教學經驗的老教師,一位上電子琴課,另一位是常年教低年級的老師,所以為了避開他們的長處,我選擇了三年級的欣賞課作為授課內容。

三年級的學生,既具有低年段的活潑可愛的之處,又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量,所以我選擇了專業知識較多的《維也納的音樂鍾》一課,經過三次試教,在吸取各位領導老師的寶貴意見後,我帶着自信走向了雙語的講台。

第一次試教,我的教態較為嚴肅,並且傳授的知識較多,給孩子的時間較少,領導提出意見後,我有了改動,並且將課件做了較大幅度的變動,教授的順序也做了適當的調整。我本想將樂曲的旋律線部分作為重點,讓學生邊指邊讀,但是這個環節失敗了,學生不理解,我還很費勁的給他們講解,課下,我們全組為我修改,讓我取消這個環節,換成直接出示旋律線,學生用手直接指出旋律線。在第二次試教中,我沒有掌握好時間,提前2分鐘下課了,領導告訴我,無論如何不可以提前下課的,哪怕最後將表演的環節多幾次,也要準時下課。最後一次試講,我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完整的將課上了下來,我自己當時就覺得信心十足。

來到雙語之後,我是第一節上課,課前的準備時間很少,並且多媒體突然間不好使了,但是我沒有緊張,因為我的身邊有智囊團,我的姐妹們急中生智,找來電教老師。開始上課後,首先的環節是律動,我很快就進入狀態,沒有絲毫的緊張感,課程進行中,我還展示了我的小提琴,頓時感覺學生的眼睛都亮了,這樣我就更有底了。計時的老師提醒我還有兩分鐘下課的時候我正好要準備總結課程。

總之,我覺得這堂課我上的很完美,很生動,這也讓我在以後的課堂上增加了自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84px8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