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小學體育教學反思【3篇】

小學體育教學反思【3篇】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體育教學反思【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體育教學反思【3篇】

小學體育教學反思【3篇】1

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玩中練促進身心和諧發展來達到體育鍛煉目標,讓學生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這不僅能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教學思想,而且能使學生的體育學習變得親切、自由和歡悦,並能對提高體育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創設情景,激發情感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對學生學習情感的產生具有很大的作用,體育教學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就能激發其強烈的好奇心。強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比如在一節前滾翻教學中這樣講到,孩子們,今天我們來看天。孩子們一聽這有什麼希奇的,都仰頭望着天空。這時老師又説了,只不過今天我們看天的方式有點特別。這下強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們吸引住了。怎樣看天呢,老師説,我們從胯下看,誰能雙手着墊翻過去,並能看到天,誰就是這節課的英雄。聽了老師的講述,學生們個個欲試,誰也不甘落後。因此,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創設情景滿足他們的學習願望,發揮他們創造性學習,為終身奠定快樂體育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二、體育遊戲化,增加體育教學興趣感

很多人認為體育課應該是跑啊、跳啊讓學生機械的反覆練習。其實根據兒童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遊戲才是他們的樂園。如果體育課的教學機械而無生命力的話,學生是不會感興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厭煩的。自古以來教師被喻為“辛勤的園丁”,而學生則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綻的.小蕾或驕人怒放的鮮花。在體育課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有些花“無精打采”。他們的“無精打采”也正是因為體育課的枯燥乏味,機械的反覆練習。這時,我們只要多費心思儘量用遊戲的手段來提高興趣,使課變得生動多姿,學生聽起來就會有滋有味,動起來也會生龍活虎。

三、師生共同參與活動提高體育教學積極性

體育教學是雙向多邊,複雜的活動。體育教師掌握着教學方向、進度和內容。在體育課中即使有了輕鬆愉快的音樂和豐富有趣的遊戲,教師不參與活動,只是讓學生活動,這樣的遊戲毫無生機,學生玩一會兒就毫無興趣,我就經常和孩子們一起活動,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師生共同參與活動是學生快樂體育的橋樑。傳統的體育理論認為師生之間是命令與服從。教師神情嚴肅,不容質疑。這樣學生言聽計從,根本就談不上快樂而言,快樂體育就是要建立師生之間和諧協調平等的關係

四、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加強體育教學鞏固性

一個好的體育老師不能只上一節好的體育課,要隨時讓學生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每堂課都有新感受,喜歡上體育課。第一次上課做《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學生會很感興趣,第二次也許也很感興趣,那第三次呢,第四次呢,若干年後呢。社會在進步,教育教學在創新,依舊是原來的知識和方法學生學久了會感到疲倦,厭煩。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才能促進教學的發展,才能使快樂體育真正快樂起來。

小學體育教學反思【3篇】2

我覺得遊戲比賽在小學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份量,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

例如,在遊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甚至“動武”;也有失利組的學生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生層場心理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遊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我就要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特別是有偏遊傾向的學生認識遊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道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在週四的一節體育課中,我讓學生進行了一場足球比賽,就因為爭一個球,同學們發生了一些爭執,爭吵了起來,我馬上跑上去和他們説: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比賽的比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在比賽中身心得到了愉悦,身體得到了鍛鍊,如果向你們這樣進行比賽、進行鍛鍊你們的身心得到愉悦了嗎?你們的身體得到很好的鍛鍊了嗎?你們更團結了嗎?記住你們是一個團體!

如果你們不想在這進行比賽可以去跑道上進行耐力訓練,或者在場地邊上當觀眾,不要在這打擾那些想踢球的夥伴們進行比賽!最終使學生們以積極的心態繼續進行了比賽,訓練完當時在場上爭執的幾位同學還來到我的身邊和我主動承認了錯誤和下了保證。

小學體育教學反思【3篇】3

從事小學體育教學已有數十年,在這幾十年裏見過不同的學生,有安靜的、活潑的、叛逆的、好鬥的,歸根到底,現在的“00後”小學生都是“標新立異”的。記得一位省級優秀教師説過,老師教育學生的過程,特別是塑造德育的過程就是教師與學生的鬥智鬥勇。我覺得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在我與小學生打交道的這幾十年讓我明白,教師要正視學生的“標新立異”。

體育老師在學生眼裏是嚴厲的、體育課是單調的,很多人認為體育課應該是跑啊、跳啊,讓學生機械的反覆練習。重複的練習來鍛鍊身體的,這是很多人給體育老師和體育課下的定義。但是體育老師是有愛心的。比如,上體育課時身體弱的學生就不能和身體強壯的學生一起參加活動,在體力上就有區別,所以體育老師在分小組時就把學生按大小、強壯、男女分組教學,這是在老師的心中默默分成小組,不是有心觀察是看不出的。體育教師有時也是嚴厲的,但在嚴厲中體現了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例如有一次在練習雙手傳接籃球時,有個女生邊練習邊吃口香糖。我瞪了她一眼,她毫無反應,我就走過去接過球同她一起練習傳球。看着她那滿不在乎的樣子,我一用力,球打在了她身上,她依然我行我素,我當時真想過去訓她一頓。可稍一沉思,覺得不妥,就讓其他學生繼續練習,然後把她叫到一邊,問她剛才為什麼不認真練習,稍有不慎,就會被球擊中,受到傷害。下課後,那位同學誠懇地説:“我錯了,老師,您別生氣,今後我一定好好練。”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處理得當,就能使學生感到温暖,就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處處關心、愛護學生。體育教師也不例外。

學生的“標新立異”不外乎是性格和社會環境在使然。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對於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而人的性格和交際關係,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聯繫。小學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我們應當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於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和積極進取。在體育分組活動中,我常會發現個別學生不願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詢問為何,大都強調客觀原因。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或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羣,或是因為體育成績不理想,而沒有人願意與他們一組。針對這一情況,我就親自上陣,帶領不合羣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並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羣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羣體。此外,還創設兩人合作的遊戲比賽,讓這類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與同伴打成一片。這樣日積月累,持這以恆,就能幫助學生培養起良好的性格。

遊戲是小學生喜愛的體育活動,它的內容豐富多樣,形式生動活潑,對於激發學生參與運動,掌握動作技能,增進身心健康和促進社會適應能力,以及開發學生智力,培養良好道德品質等都有積極重要的作用。遊戲比賽在小學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份量,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例如,在遊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甚至拳腳相向,也有失利的組同學之間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生怯場心理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遊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我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特別是有傾向性的使學生認識遊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道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42kkq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