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所謂反思,實際上就是行為主體對自身、對實踐活動過程及相關的主體性認識的再認識,就教育工作而言,是對本人的教育實踐活動及其潛在的教育觀念的重新認識。在教學中經常反思是必要的。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進行教學,既讓學生“吃的飽”,又讓學生“吃的了”,的確是我所遇到的一個新課題。我在教學中,除了與同組教師共同教研,精誠團結之外,還嘗試着從一下幾個方面着手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閲讀理解是中考的重頭戲,每年都佔試卷分值的三成。而學生的得分均分往往只有12分左右,這意味着提高閲讀水平對學生中考語文成績有着重要影響。要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光靠學生自己做練習,效果不會理想,根本出路還是在課堂、課本。只有將教材這個例子用好,才能事半功倍。否則,只能徒勞無益。 古人攻堅,講求突破,攻其要衝,任你金城湯池只要一點突破,便土崩瓦解,如雪澆湯。講析課文,在統觀全文的基礎上,尋求到牽一髮動全身的突破口,便可化難為易,執一而馭萬,舉重若輕,引發學生興趣,從而迅速高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因此,要想優化教學流程,必須設計好主要問題。主要問題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好壞。主要問題設計好了,然後努力改善每個教學環節,使每個環節煥發異彩,吸引學生,達到教學效果的最佳境界。如語言的含蓄、深刻之處,文本説出來的往往只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沒説出來,即所謂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事實上它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要引導學生喚起有關表象,運用語境和自己的體驗品位出“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例如《公輸》中寫道:“北方有侮臣者,願借自殺之。請獻十金。我的身上倒有不少鹼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嗎。”句中通過侮臣 獻十金讓我們看到了墨子的機智,我在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品位、揣摩等方式,透過現象看本質,悟出這幾句話潛台詞的弦外之音。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寫道:“我怕傷胃,你只給孩子們買幾個好了,可別太多,吃多了生病的。至於若瑟夫,他用不着吃這種東西,別把男孩子慣壞了。”克拉麗絲這話説得何等冠冕堂皇,真的是怕傷胃,怕慣壞孩子嗎?醉翁之意不在酒,原因是怕花錢。通過引導,學生體會出言外之意,理解克拉麗絲的真正用意,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

教學中,我提倡學生獨立思考,鼓勵他們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髮表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如我在複習古代詩歌鑑賞的時候,將初中要求的李白的詩歌放在一起,用專題的形式講解。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我組織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廣泛地閲讀李白的作品,深入瞭解李白的內心世界和詩文風格,組織學生分專題性地研究李白,如:李白與酒;李白與月亮;李白的情感世界等。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探究內容進行整理,加上自己的心得,製作成多媒體,在班級中進行彙報。學生的興趣一下子濃厚起來,這樣避免了學生機械的背誦,又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人類認識客觀世界就是遵循着由“實踐——認識——再實踐”之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的“螺旋上升”的規律的。我們的教學也是如此,帶着一顆愛心進行教學實踐,及時記錄反思,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完成由實踐到認識的飛躍,把感性的體會上升到理論認識再去指導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這樣不斷地循環往復,才有可能把我們零散的教育之珠,穿成精美的教學之鏈。

九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2

隨着新課程標準的頒佈施行,語文課堂教學一改過去的機械沉悶和程式化,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既有體驗新課程的興奮和喜悦,也有感到理論與實際不好統一的矛盾與困惑,發現了許多值得語文教師反思的問題。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課改實踐,談幾點體會以供廣大同行參考。

一、 自主、合作、探究流於形式

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廣大的語文教師積極的探究語文教學的新途徑,多種多樣的“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異彩紛呈,“自主合作”風靡全國。然而,在繁華的背後是否存在熱鬧的空洞、虛假呢?

在不少公開課、示範課上,有的老師採取學生分組的方式,把一篇課文分成幾部分,每組分配一部分,然後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由其他組回答,教師則成了課堂的旁觀者,任由學生在那裏艱難地摸索,這隻能稱之為“放羊式探究教學法”;有的則採用

“保姆式探究教學法”,由於唯恐學生找不到“標準答案”,在學生開始深入探究課文之前,教師就先明確地給出了討論的問題或範圍,以便讓學生討論時“有的放矢”,少走彎路,而且在討論中還時不時“欲説還休”地給學生們提示一下,直到最後圓滿地完成找到“標準答案”的任務;也有的老師在課堂上時而讓學生表演、提問,時而朗讀、討論,形式多樣,但缺少對教材的深入挖掘,以至“自主合作探究”流於形式。

二、 遊離文本,看似熱鬧實則空洞散漫

新形勢下,一套教材統治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對教材的崇拜不復存在,課本在教學中已經不再是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已是大家的`共識。但是,新課改中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是:一節課真正和教學的文本有聯繫的時間常常是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或更少,甚至是沒有多少必然聯繫的隨意拓展。比如教學一首詩,再引入兩三首甚至更多的詩,彼此之間只是表象的聯繫。讀了幾篇寫母愛的文章,然後就讓學生寫一篇關於母愛的隨筆。這樣的課堂,成了一類文章或讀寫結合的大超市,文本退居在可有可無的次要位置,對文本的解讀浮光掠影,更別談對文本的整體感知、閲讀品味了。 此外,新課標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鮮的活力。課堂上,教師不必拘泥於“教參”上的標準答案,手腳一放開,自然就有了一份瀟灑,課堂形式也隨之多樣化——演講、小品表演、辯論會……層出不窮的授課方式,讓語文課有了盎然生機。然而,熱鬧的課堂是否就等於豐碩的收穫?我們時常看到教師們花費大量精力來設計活動,課堂上師生之間熱熱鬧鬧,但是課文被擱置一邊,一堂課下來,只見活動的熱鬧,不見文本的有效闡發、挖掘和共鳴。而且,課堂上教師的隨機點撥欠缺,不能有效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結果,這樣的課堂只是讓人感覺熱鬧得空洞 一篇課文究竟應該怎麼講,什麼方法最好,什麼形式行之有效,很難有一個標準去衡量。然而,就語文教學來説,立足文本卻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前提。就文本與活動的關係而言,文本是主幹,活動是枝葉,活動是為文本服務的。如果在備課和上課時只是專注於活動,一味花力氣在活動中創新出花樣,脱離、偏離、忽略了文本,無異本末倒置。

三、 過多追求多媒體,忽視語文基本功

現在的教學評價中有一種偏向:不看是否需要,都以使用多媒體為一種標準,缺少多媒體的課就不是一堂完整的課,更不是一堂好課。所以,不管有無必要都要用多媒體,不是為提高效率,而是為了趕時髦。特別是一些觀摩課、公開課,似乎不採用多媒體就是保守,就是一堂失敗的課。然而,大量教學實踐表明,音像手段運用於語文課堂,如果控制不當就會成為干擾因素。例如有的教師把課件界面搞得五彩繽紛,以為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學生的注意力被鮮豔的色彩所吸引,忽視了課堂教學中應掌握的知識;有的教師因為有了多媒體,乾脆不再寫板書,一節課下來,聽課者大飽眼福,可黑板上除了課題沒有其它任何痕跡;有些觀摩課、公開課成了多媒體的大展覽,教師只是按按鍵的工具,看不出教師的組織、指導作用,更看不出教師實踐智 此外,一堂課就45分鐘,教師不斷播放多媒體,這些課件雖然讓人耳目一新,一時帶給學生強烈的視聽刺激,引起多種感官的興奮,但其佔用的課堂時間,遠遠超過學生對文本解讀或思維動筆的時間。學生看看錄像、聽聽音樂、談談感想,似乎“有聲有色”,熱熱鬧鬧,卻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課”,使課堂效果虛化,對抓學生的“雙基”是極為不利的。

四、 農村學校綜合性學習形同虛設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了各學段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與目標,教材設計中也充分重視了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新教材中絕大部分活動都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即動手蒐集與活動主題有關的大量各種資料,如文字、圖片、影像光盤、錄音磁帶甚至於實物等,有的甚至還需要學生走上街頭做實地調查……就教材編寫者的意圖來説,這樣的要求無非是為了提高學生們利用現代各種傳媒有目的的採集實用信息,以提高他們實際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並有意地調動其社會參與意識。然而編者們似乎忽略了這樣的一個簡單而又不得不面對的社會現實,即中國目前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中有大部分是生活在廣大偏遠鄉村的農村孩子。試問,對於很多當地尚未接通寬帶網絡,連上一次城都很不容易的農村娃們來説,你讓他們到哪裏去上網查資料,又到哪裏去搞什麼社會用字情況調查呢?可若是不搞這些準備活動,這項綜合性學習活動又成了無米之炊,無源之水。為此,很多農村教師要麼避之不理,要麼一手代勞,使得綜合性學習形同虛設。

總之,新課程改革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剛剛走進我們的校園,走進我們的師生,它在前進與發展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讓我們每一位教師不能否認的是它正以蓬勃的生命力給我們的教壇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堅信我們的教育必將隨之走進一個嶄新的時代。這就給我們每一位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多得的機遇,更需要我們處理好教學中的諸多問題,取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最後勝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0g7pn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