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班教案《圖形》

小班教案《圖形》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圖形》,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小班教案《圖形》

小班教案《圖形》1

活動目標:

1、感知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不同特徵。

2、能將不同形狀的圖形分類。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物品,小班幼兒用書12月分冊第11頁。

活動過程:

1、幼兒自取任意形狀的一個物品。

教師問:"正方形、正方形在哪裏?"拿正方形物品的幼兒可以回答:"正方形、正方形在這裏。"

教師問:"三角形、三角形在哪裏?"拿三角形物品的幼兒可以回答:"三角形、三角形在這裏。"

教師問:"圓形、圓形在哪裏?"拿圓形物品的幼兒可以回答:"圓形、圓形在這裏。"

2、幼兒按教師的遊戲口令做動作。如教師説"圓形、圓形跳三下",拿圓形物品的幼兒可以重複教師的話,然後做相應的動作。"出自:大;考.吧"教師説"三角形、三角形眨眨眼",拿三角形物品的幼兒可以重複教師的話,然後做相應的動作。

3、圖形寶寶迷路了,請小朋友把它們送回家。教師:"三角形的圖形寶寶回三角形屋頂的家、正方形的圖形寶寶回什麼屋頂的家呢?"(見幼兒用書)

建議:

也可以請幼兒帶領大家玩這個遊戲,從而幫助他們為幾何圖形正確命名。

教學反思

在備課過程中我考慮到小班的幼兒比較喜歡遊戲,從而在活動中加入了遊戲的小環節,這樣既可以讓幼兒加深對圖形的認識和理解,並且不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的,寓教於樂。在活動中提出問題後,並沒有把案直接告訴孩子,而是啟發幼兒自己去尋答案。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在情境中鼓勵幼兒大膽的去嘗試,讓幼兒充分的感受科學的樂趣和作用。

小班教案《圖形》2

一、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能夠區分這三種圖形。

2、樂意觀察、比較、體驗發現的快樂。

3、探索、發現生活中圖形的多樣性及特徵。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一個大圓、一個大三角形、一個大正方形。

2、三種帶有圖形寶寶嘴型的動物,三角形、正方形、圓形若干個。

3、幾何圖形拼組成的3幅畫。

三、活動重難點

1、重點:區分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2、難點:根據圖形特徵進行匹配。

四、活動過程:

1、以變魔術的遊戲形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老師扮成魔術師的樣子對孩子們説:“我是神奇的魔術師,我能變出很多很多的東西,看我變變變”。(邊説邊從黑板後拿出三角形)。

提問:

(1)我變出了什麼?三角形有幾個角?(伸出手點數)你見過什麼東西是三角形形狀的?(餅乾、三角形的蛋糕)

(2)用同樣方法,變出正方形,提問相似問題。(桌子、椅子、放玩具的籃子)

(3)用同樣方法,變出圓形,提問相似問題。(鬧鐘、吃飯的碗、碟子)

小結:圓形是圓的、正方形是方的、三角形有三個角。

2、遊戲:找圖形。進一步加深對圖形的認識。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老師已經把他們請到地板上,當我説出三圖形,小朋友就跳到三角形的前面,並説出他的名字。

規則:地板上散放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幼兒聽教師口令找出圖形並説出圖形的名字。

3、教師出示用幾何圖形拼組的畫,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找一找畫面中有哪些幾何圖形娃娃?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逐一觀察、講述,加深認識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徵。

老師把這些圖形寶寶拼成了幾張很漂亮的畫,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圖一:房子提問:你們看到了什麼圖形?房子的屋頂是什麼圖形?房子的牆壁是什麼圖形?房子的窗口是什麼圖形?

(2)圖二:金魚提問:金魚的身體和尾巴是什麼圖形?金魚的眼睛是什麼圖形?

(3)圖三:汽車提問:汽車的車輪是什麼圖形?汽車的窗口是什麼圖形?

4、操作:給動物吃圖形餅乾,根據圖形特徵進行匹配。

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圖形餅乾,請小朋友每人拿兩塊不一樣的餅乾,放在地板上滾滾,發現了什麼?有三隻動物來我們班做客,看看周老師把動物們的嘴巴變成了什麼圖形?熊貓的嘴巴變成了什麼圖形?老虎的嘴巴變成了什麼圖形?小貓的嘴巴變成了什麼圖形?小動物們肚子餓了,請小朋友給他們吃餅乾吧!

(1)幼兒人手一個圖形投到與圖形匹配的動物嘴巴里。

(2)師幼一起檢查操作結果。

5活動結束

師:今天小朋友都餵給小動物喜歡吃的餅乾,謝謝大家,和圖形寶寶説再見。活動結束。

反思:小班數學《圖形寶寶》活動目標主要有兩點:1、進一步感知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基本特徵,然後正確區分這三種圖形。2、樂意觀察,比較體驗發現的樂趣,從幼兒和教師的互動中可以看出已經達到我的預期目標。

整個活動,我運動觀察法、比較法、遊戲法等等貫穿其中,層層遞進,一環緊扣一環,對幼兒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幼兒先觀察,比較,再描述,幼兒在探索中學習,但是也有不足之處是在第一環節出事三種圖形時,讓幼兒説説你見過什麼東西是像這些圖形的,我應該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多媒體播放生活中見過類似圖形的東西,這樣就容易讓幼兒感知這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徵。

小班教案《圖形》3

活動設計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經常接觸到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這些圖形,並對它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我設計了此活動,通過讓幼兒運用視覺、運動覺等來感知它們的特點,使幼兒對這三種幾何圖形的認識較為深入,並得以鞏固。

活動目標

使幼兒初步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培養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興趣和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説出圖形

教學難點:説出圖形特點

活動準備

1、 在周圍環境中佈置色彩鮮豔的幾何圖形。

2、在場地上畫一個大大的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可容納全班幼兒)。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手指操穩定幼兒情緒

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在室內找。如正方形的玻璃窗、圓形的鐘面、三角形的擱架等。

2、啟發幼兒在自己身上找。如圓圓的扣子,衣服上的幾何形圖案,放在口袋裏的正方形的小手絹等。

3、啟發幼兒動腦想一想,説一説在日常生活總還有那些物品是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

4、鼓勵幼兒在活動區找一找。

結束部分:遊戲《找朋友》

方法

幼兒在場地上自由地邊拍手跳邊念《找朋友》的兒歌:“找找找,找朋友,我要找個好朋友。找到誰,誰就是我的好朋友。”唸完後,老師接着説:“找圖形,圓形是你的好朋友。”然後小朋友就趕快跳到圓形裏面。遊戲反覆進行。老師可以分別説找正方形或三角形,幼兒跳到相應的圖形裏。

活動延伸:請幼兒用火柴棒、細電線拼擺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小班數學教案“認識幾何圖形”》摘要:。為此我設計了此活動,通過讓幼兒運用視覺、運動覺等來感知它們的特點,使幼兒對這三種幾何圖形的認識較為深入,並得以鞏固。 活動目標 使幼兒初步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培養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興趣和觀察能力...

小班教案《圖形》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抽象、概括一組圖形的共同特徵,為一組圖形制作兩個特徵標記。

2、要求幼兒學習按指示進行操作,並學習按指示檢查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圖形卡、標記卡。圖形片。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出示圖形卡1.

師:今天,天氣真好!我請來了很多的圖形來我們班做客!看看都有些什麼圖形來了呢??(三角形、圓形、梯形、長方形等)這些圖形什麼不一樣呢?那我們再仔細看一下這些圖形有什麼地方相同的地方呢?

(引導幼兒認真觀看圖形)

師:它們相同的地方我們可不可以用什麼東西來做表示?(引導幼兒想出可以用標記表示)那我們用什麼樣的標記來表示呢?老師來這裏有一些標記,你們來選一下,看看那個標記最合適呢?這個標記表示什麼呢?

2、出示圖形卡2.

師:老師還有一張卡片,卡片上還有很多的旗子。我們來看看吧!他們那些地方相同呢?你覺得應該做什麼標記來表示他們呢?

(讓幼兒想出可以用標記的方法)

二、小組活動。

1、一二組。製作特徵標記。

師:這兩組的活動和我們剛才的揮動是一樣,先看卡片上都有什麼樣的圖片,他們那些地方相同,應該做幾個標記來表示呢?做了説説卡片上是什麼圖形,你做了什麼標記呢?

2、三四組,看實物圖填分合式。

師:先看看圖上有什麼,有多少,他們都有什麼地方不同,然後在記錄圖上按標記記錄每樣有多少,記好了怎麼都呢?

3、五六組,填房子圖。

師:誰來説一説怎麼做呢?(教師講解如何填房子圖)

4、幼兒的活動。

三、收拾教具,結束活動。效果分析:

小班教案《圖形》5

活動目標:

1、能初步認識方形和圓形的基本特徵。

2、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體驗遊戲的快樂。

3、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認識圖形。

4、瞭解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形狀。

活動準備:

一張機器人畫像(由若干個方形和圓形組成,大小不一);若干個方形和圓形卡片;教師教具2張大型卡片。(一張方形,一張圓形); 圓形和方形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幼兒觀察並探索圖形的特徵。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神祕的客人來我們實驗幼兒園做客,小朋友們想不想認識下?(想)

2、出示機器人畫像,請小朋友自由觀察。

二、認識方形和圓形

1、教師的提問中説出圖形的特徵。

教師出示圖形卡片提問:現在老師要變魔術啦,小朋友們小眼睛看仔細(從機器人身上取下一個方形)小朋友想不想摸一摸?(請一位幼兒上台觸摸,並自由説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師有目的的指導幼兒摸方形的邊和角,(扎扎的,尖尖的)教師引導幼兒知道這個尖尖的地方叫做角,數數有幾個(4個)有幾條邊?(4條)。所以啊,這個圖形就叫----“方形”。

3、提問1:咦,小朋友們再來看看,這個圖形寶寶有沒有角,他的邊是怎麼樣的(光光的,圓圓的)讓幼兒觸摸圖形卡片。(自由回答)教師總結這個圖形是圓形。

三、遊戲:圖形對對碰

1、老師指到哪裏幼兒説出名稱,並回答機器人是由什麼形狀組成的?

2、分卡片幼兒根據教師指令拿出相應卡片,教師檢驗是否正確。

四、積木分類

五、幼兒根據觀察,説出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圓圓的、方方的。

小百科:圖形是指在一個二維空間中可以用輪廓劃分出若干的空間形狀,圖形是空間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間的延展性,它是侷限的可識別的形狀。

小班教案《圖形》6

一、活動目標

能把大小(顏色)相同的圖形歸在一起,並能表達分類標準。

 二、重點與難點

能大膽表達分類標準。即分類後能説出是按顏色或大小分類的。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積木、雪花片、木珠,幾何圖形等。

 四、設計思路

分類活動屬於數前教育的內容,主要是為幼兒以後理解數概念作心理準備。如幼兒理解數的實際意義,需要對某數所表示的物體的數目進行抽象,而抽象的基礎是能夠排除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徵的干擾。這種能力是在分類活動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小班進行分類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對各種材料的操作擺弄形成一定的概括能力。

讓幼兒表達分類標準是小班幼兒開展分類活動的重點難點。這是一因為幼兒的概括能力比較差,同時語文表達能力也比較弱。因此,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指導語給幼兒適當的提示,還可以採用放標記的方法讓幼兒先把想法表示出來,然後再學習用語言説明分類標準。

五、活動流程

操作經驗——討論歸納——複習鞏固

操作體驗

在活動區中提供操作材料,讓幼兒通過操作擺弄,積累有關物體的顏色,大小等特徵的感性經驗。

(1)分雪花片。

材料:大小、顏色不同的雪花片,每種顏色的雪花片4——5片。

指導語:請你把顏色相同的雪花片放在一起。

(2)分積木

材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圓柱體積木各不相同4-5塊,每種形體的積木放在一起。

指導語:請你把形狀相同的積木放在一起。

(3)分木珠

材料:四種形狀不同的木珠,每種4-5個,顏色不同。

指導語:請你把形狀相同的木珠放在一起。或:請你把顏色相同的木珠放在一起。

小班教案《圖形》7

活動目標:

1、學習4以內手口一致地數數以及認識數字1、2、3、4。

2、複習紅黃藍綠顏色,鞏固方形、圓形、三角形及半圓形的圖形。

3、樂於參加數學操作和遊戲活動。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綠四間蘑菇房子,在每座房子的房頂上分別有貼有1個半圓形、2個三角形、3個圓形及4個方形;一隻小雞、兩隻小貓、三隻熊貓、四隻兔子的圖片。

2、幼兒數學用書及人手一份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師:今天董老師要帶小朋友去小動物家玩,你們想去嗎?

二、學習4以內的數數,感知4以內的數量。

1、教師出示綠房子,引導幼兒觀看房子上的圖形。

師:小朋友看,這個蘑菇房子上有什麼圖形?(三角形)

我們一起來數數有幾個三角形?(2個)

猜猜裏面住着誰?(小貓)

請小朋友手口一致地點數,説出房子裏面住着2只小貓。2個三角形和2只小貓都可以用什麼數字來表示?(2)

2、依次出示黃房子、紅房子和藍房子,學習1、3、4手口一致的點數。

三、遊戲活動:學做小動物。

請幼兒們當小動物,教師用三角鐵敲幾下,幼兒就學做小動物叫幾聲或跳幾下,進一步鞏固4以內數的感知。

四、幼兒操作

1、教師:小動物們找到了許多閃閃發光的寶石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都得到了什麼樣的寶石?

小熊的袋子裏是什麼形狀的寶石?(方形)有多少顆?(4顆)教師示範用油畫棒塗畫4顆寶石。

2、幼兒操作,分別數一數小動物找到了什麼形狀的寶石,有幾顆,在相應小動物的圖片旁邊塗畫相應數量的寶石。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後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小班教案《圖形》8

活動內容

科學活動:圖形寶寶排排隊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遊戲等活動,初步感知一一交替排序規律。

2.嘗試按一一交替規律給圖形寶寶排排隊,並能簡單講述。

3.樂意參加排序活動,體驗操作與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知道自己是男孩、女孩,認識幾種常見的圖形。

2.物質準備:大圖形寶寶一組,小圖形三角形寶寶、圓形寶寶人手各一份,數量相等帶兩種顏色小花的椅子。

活動過程:

一、入場,觀察椅子,激發興趣。

師:今天,我們的小椅子帶上了漂亮的頭花,看看有什麼顏色的?我們一起來説一説。

二、圖形寶寶排排隊。

1.觀察圓形和三角形是怎麼排隊的,接着往後排。

師一一交替出示圓形和三角形,幼兒説説誰來了,誰的.後面跟着誰。

師:還有幾個調皮的寶寶一起跑出來了,誰能幫助它們接着往後排?

集體講述圓形和三角形是怎麼排排隊的。

2.遊戲:捉迷藏,加深對一一交替規律的認識。

分兩遍由師、幼分別藏起一個圖形,幼兒説説哪個圖形藏起來了,一起講述,驗證。

3.交換順序重新排,幼兒練習操作。

師:誰排在最前面呀?三角形寶寶也想排在最前面,願意幫助它們重新排一排嗎?

4.介紹操作材料和操作要求。

(1)師巡迴指導,請先排好的幼兒説説是怎麼排的,然後請他來排一排。

(2)集體看大圖形寶寶是怎麼排的,並一起講述。

(3)請幼兒檢查自己的小圖形寶寶排隊的情況並講述。

三、遊戲:男孩、女孩排排隊

1.師:寶貝們想不想一個跟着一個交替排排隊?我們這裏有男孩,還有女孩,男孩、女孩可以怎麼排排隊呢?

2.師幼按一一交替規律練習排隊,集體檢查驗證。

四、開火車離開。

師: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東西也是一個跟着一個交替排排隊的,我們開着小火車去找一找吧。

五、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到周圍環境中找一找一一交替排序規律的物品,進行交流和分享。

小班教案《圖形》9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掌握區分三種圖形。

2、通過創設愉悦的遊戲情節,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創造性思維,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活動準備:

1、圖形寶寶圖片、幼兒操作用的三種圖形若干,幾何圖形拼組成的幾幅畫

2、固體膠、紙、奇妙箱、水彩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扮演圖形媽媽,帶圖形娃娃(幼兒)做律動。(每個幼兒發放一圖形板)

二、認知圖形

1、遊戲:摸一摸“奇妙袋”

師:老師這裏有一隻奇妙的口袋?(出示口袋)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麼?

A、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摸看看是什麼?摸出一本書,問:“這是什麼?它們是什麼形狀的?(書正方形)為什麼説書是正方形的?

問:你們還見過哪些東西是正方形的?(啟發幼兒説出)

B、再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請某某小朋友來摸一摸。

當幼兒摸到後,要求説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遊戲反覆進行

C、老師:口袋裏的東西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邊説邊指相應的物品)你怎麼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D、總結: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四條邊一樣長;圓形就是圓圓的沒有角的,邊摸上去是光滑的。

2、遊戲:捉迷藏

老師: 出示背景圖,請幼兒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分別説説有什麼圖形有幾個?

3、遊戲:圖形找家

三、添畫活動

1、交代要求,老師:現在請你們玩個“變戲法”的遊戲。盤子裏放着許多圖形寶寶,等會兒請你們挑選自己喜歡的圖形,在這些圖形上添畫幾筆變成其他有趣的物品,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變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

2、幼兒發揮想象,自由拼圖。

四、活動延伸:

將剩下的圖形投放到區角活動中。

小班教案《圖形》10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認識,知道各形狀的簡單特徵。

2、在正確感知圖形的基礎上,能按物體的形狀分類。

3、能愉快地參與操作活動,並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背景圖兩張、方形、圓形、三角形寶寶卡片各一張。

2、三種形狀的實物掛牌(與幼兒人數相同)。

3、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導入課題。

1、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簡單特徵。

師:小朋友,圖形王國裏來了幾位朋友,大家想認識嗎?(圓形、方形、三角形分別做自我介紹。)2、師:剛才三個形狀朋友介紹了,現在,你們認識它們了嗎?能説出它們長什麼樣嗎?

師:再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三個朋友,好嗎?(師小結)圓形它是圓圓的,沒有角。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方形它是方方的,有四個角,有四條邊。

二、按物體的形狀分類。

1、小朋友,圖形王國的寶寶要到草地上去玩了,你們能幫助圖形王國的這些寶寶送回家嗎?

哎呀,形狀朋友想請小朋友們幫忙了。先看看哪些圖形寶寶在草地上玩?它們是什麼形狀的?請小朋友説一説。

如:皮球是圓圓的,是圓形媽媽的孩子。電視機是方形的,它們是方形媽媽的孩子。帆船寶寶是三角形的,它是三角形媽媽的孩子。

小朋友真棒,幫形狀媽媽把孩子都送回了家。

三、遊戲:找朋友

師:小朋友看看胸前,你現在是什麼形狀的圖形寶寶呀?找和你一樣的圖形寶寶做朋友,一起來跳舞吧。

四、幼兒操作:喂圖形娃娃吃餅乾。

哎呀,圖形王國的寶寶們餓了,我們送點餅乾給寶寶吃吧。圓形寶寶喜歡吃圓餅乾,方形寶寶喜歡吃方餅乾,三角形寶寶喜歡吃三角形餅乾,請小朋友給圖形寶寶送餅乾吧!

小朋友真能幹,把餅乾送到形狀王國去吧,和那裏的形狀寶寶一起分享。

小百科:圖形是指在一個二維空間中可以用輪廓劃分出若干的空間形狀,圖形是空間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間的延展性,它是侷限的可識別的形狀。

小班教案《圖形》11

活動目標:

1、嘗試對圖形進行組合拼搭。

2、結合自己的圖形認知經驗,幫助朋友解決問題。

3、認清圖形的名稱。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圖形片若干、正方形底板幼兒人手一份、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圖形捉迷藏

1、 點擊課件,出現三個圖形

------你認識它們嗎?它們是什麼形狀?

小結:它們是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

2、 找圖形

------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玩捉迷藏的遊戲,它們躲到哪裏去了?你在圖片的什麼地方發現了它們?

小結:原來在我們的身邊藏着那麼多的圖形寶寶。

二、圖形寶寶幫大忙

1、寶寶想玩滑滑梯

------滑滑梯是什麼樣子的?哪個圖形像斜坡?三角形怎麼放更像滑滑梯?(轉一轉)

小結:圖形可以轉一轉,轉一轉説不定就能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2、汽車輪胎壞了

-------誰能變成汽車的輪子呢?沒有圓形怎麼辦?這三個圖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圓形)誰能變出圓形?

小結:原來兩個半圓形拼起來就是一個圓形。

三、 拼出正方形

------電視櫃是什麼?哪個圖形可以做電視櫃?(正方形)正方形躲起來了,可以用什麼圖形幫幫忙,拼出正方形呢?你們自己去試試看。請幼兒將不同的圖形片貼在正方形的輪廓上,嘗試拼搭出正方形。教師與幼兒分享經驗。

小結:原來正方形可以用其它圖形拼出來。兩個長方形可以拼出正方形,四個小正方形也可以拼出長方形,還可以用兩個三角形拼出一個大正方形。兒童早期對圖形的認識是與其生活周圍客觀環境相聯繫的,他們所感知到的形狀大多來源於現實中具體的客觀實體。教師根據幼兒認識圖形的特點,組織小班幼兒開展了《有趣的圖形》的活動,那麼這節課,帶給我們的思考是什麼?

拋問:

1. 説説小班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特點?

2. 教師如何將認識幾何圖形與幼兒生活周圍的客觀環境相聯繫?

小班教案《圖形》1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簡單的圖形,嘗試大膽地表現蘑菇房的基本特徵。

2、樂意向同伴介紹蘑菇房,與同伴一起分享快樂。

3、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筆、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打開幼兒用書,共同閲讀故事《蘑菇房子》,引出主題。

二、認識蘑菇房子的特徵,瞭解作畫方法。

1、引導幼兒觀察蘑菇房子,説説:蘑菇房子是什麼樣子的?房頂是什麼形狀的?房子又是什麼形狀的?蘑菇房子上還有什麼?

蘑菇房子房頂是半圓形的,房子是長方形的。房子上有窗户門。

2、談談房子應該畫的如何才能住得下小白兔?(房子應該畫的大,才能住得下小白兔。)

幼兒想象,你想畫怎樣的門窗?(可以是正方形、半圓形、圓形等等)

三、幼兒大膽作畫。

師鼓勵幼兒蘑菇房子畫要大的。繪畫大膽,門窗自由發揮想象、塗色均勻。

四、展覽作品,相互評價。

幼兒相互觀摩蘑菇房子。教師組織幼兒説説自己喜歡的房子,為什麼?表揚作畫大膽、塗色均勻的幼兒。

活動反思:

活動前我估計一般孩子能完成的,可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發現孩子們困難重重,有的甚至手足無措。我仔細分析了原因:首先,這些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動手能力方面幾乎都沒有重視過培養,做任何事都是大人一手操辦的,導致這些這些孩子一遇到要動手操作的活動就顯得很茫然,不知道該從哪裏入手,只會説“老師,我不會”。

小百科:蘑菇廣泛分佈於地球各處,在森林落葉地帶最為豐富。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迄今為止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食用蘑菇,學名為雙孢蘑菇,通稱為蘑菇。

小班教案《圖形》13

活動目標

1. 認識長方形。

2. 辨別正方形和長方形,感知兩者異同。

3. 進一步瞭解數字1-4的實際意義。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5.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讓幼兒準確的辨別長方形和正方形。

活動準備

1.若干張大小不同的長方形紙卡(長方形紙卡的長短差別要明顯)。

2.若干張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紙卡。

3.長方形物品,兩個空盒子。

活動過程

1. 出示一張正方形紙卡,與幼兒一起復習正方形的特徵:

·這是什麼圖形?

·正方形有多殺條邊?(幼兒回答後,老師在正方形紙卡的邊上寫上數字1-4.)

·這四條邊的長度相同嗎?

2. 出示一張長方形紙卡,與幼兒一同討論長方形的特徵:

·這個圖形有多少條邊?(老師在紙卡邊上寫數字1-4.)

·這四條邊是不是一樣長?

·哪條邊短?哪條邊長?

·這是什麼圖形?

3. 指出這是長方形,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並説出長方形的對邊一樣長。

4. 給每位幼兒發一個長方形紙卡,請他們找出活動室中長方形的物品。

5. 出示一個盒子,裏面裝有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卡,,告訴幼兒這些圖形迷了路,請幼兒帶他們回家。

6. 出示兩個空盒子,分別粘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標識請幼兒吧圖形放在適當的盒子裏。

教學反思

在備課過程中我考慮到小班的幼兒比較喜歡遊戲,從而在活動中加入了遊戲的小環節,這樣既可以讓幼兒加深對圖形的認識和理解,並且不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的,寓教於樂。在活動中提出問題後,並沒有把案直接告訴孩子,而是啟發幼兒自己去尋答案。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在情境中鼓勵幼兒大膽的去嘗試,讓幼兒充分的感受科學的樂趣和作用。

小班教案《圖形》14

活動目標:

1. 在認識圓形、長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組合圖形。

2. 喜歡參加操作性活動,積極動腦,大膽地發揮想象力。

活動準備:

精神準備:幼兒會使用膠棒,對圖形比較熟悉。

物質準備:幻燈片、人手一份的圖形(圓形、長方形、三角形若干)、圖畫紙、膠棒等。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導入。放映幻燈片,複習鞏固幼兒對圖形的認識。

1、 逐個點擊綠草地、圓形、長方形和三角形。出現幻燈片能很快地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對圖形寶寶格外地關注。為後面聽故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 教師提問:這是什麼地方?看誰來了?鞏固幼兒對圖形的認識。

3、 圖形寶寶都變成什麼東西啦?(圓形、長方形、三角形逐個説)幻燈片緊密結合老師講的故事,幼兒邊聽邊看,視聽結合。幻燈片有效地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利用圖形寶寶的變化幫助幼兒理解一種圖形的組合。使用幻燈片直觀、形象、具體,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

4、什麼出現了?(小問號)它在問什麼呀?“小問號”作為人物的出現,符合幼兒“泛靈論”的年齡特點,激勵幼兒大膽想象。

二. 幼兒獨立操作,創造性地拼擺圖形,教師個別指導。

1.老師:“小問號要請咱們聰明的小朋友,幫助圖形寶寶在一起變成更多的東西。”

2.幼兒獨立操作。教師觀察並問問幼兒在拼什麼。幼兒年齡特點決定幼兒的想象是有限的。而且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具有知覺形象性、邊做邊想的認知特點。教師在觀察後的個別提問,有利於幫助孩子明確自己的想法,幫助孩子按自己的想象進行拼擺。

3.指導幼兒完成作品並記錄名稱。教師有目的的記錄

三. 幼兒作品展示,演示老師的設計。

1. 請幼兒為大家講一講自己拼成了什麼東西,並説出用了什麼形狀。

2.教師也將自己的創作用動畫片的形式展示出來。

3.再次講故事《圖形寶寶的比賽》。添加孩子作品為故事結局。

再次運用幻燈片手段,將孩子的作品有機地加入故事中,使孩子獲得成功感,也給孩子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

小班教案《圖形》15

主題名稱:多變的圖形

活動目標幼兒通過動手變換圖形的組合,鍛鍊他們的操作思維能力。

瞭解一種圖形在經過折或剪後,能變成另一種圖形。

活動準備固體膠、剪刀、盤子、圖形若干、操作圖形若干、摺紙若干、背景音樂。

活動流程

導入:直接出示圖形。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圖形寶寶,你來找一個你最喜歡的貼在黑板上。

訓練操作思維

師:圖形寶寶碰一碰就會變成小動物、日常用品、植物等,誰想來試一試?幼兒操作。

老師點評

師:你們看這個像什麼?(幼兒回答)

師:利用這些圖形還可以變成什麼?(幼兒説,教師操作)

教師小結:哪些事物還是這些形狀的?只有找到比較相近的事物,我們的圖形變變變才會又快又準確。

動手操作

請幼兒在操作桌前坐好,自由拼擺圖形,老師巡迴指導。

作品展評:請完成的幼兒把作品粘貼到黑板上,老師點評幼兒作品,讓幼兒自己來説説每一幅作品的優點,學習同伴的可行之處。

思維多面發散

師:老師這裏只有一個正方形,可是做聖誕樹需要三角形怎麼辦?請小朋友想個辦法。(幼兒回答)

你還發現哪些圖形可以變身?(請幼兒嘗試)

小組合作完成圖形拼貼畫

師:孩子們你們又發現了圖形寶寶的一種變化,現在請你們找到好朋友,4人一組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作品展示、老師點評

把作品粘貼到黑板上,每組推選一名幼兒來説一説自己作品的內容,老師給與鼓勵。活動反思:

活動緊緊圍繞着目標開展,在整個活動中,老師都以孩子為主體,引導孩子的思維發散,並通過孩子自己的操作得出經驗,老師給與適當的提升。

深層次的挖掘教材,不僅僅侷限於圖形本身的拼擺,而是通過一種圖形變化成另一種圖形,讓思維發散更明顯。

小組合作效果好,老師在活動之前的指導,讓孩子們很好地完成了小組合作。

課後小結通過本次活動,幼兒都能用不同的圖形拼擺成不同的物體形象,同時,培養了幼兒初步的創新意識,發展了他們的發散思維和想象力,體驗到小組合作的樂趣。

標籤: 小班 教案 圖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242q3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