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邀請函 >

實用的同學邀請函三篇

實用的同學邀請函三篇

邀請函是商務禮儀與世俗禮儀的其中一部分。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邀請函,擬起邀請函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同學邀請函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的同學邀請函三篇

同學邀請函 篇1

老同學:

如今,你是否還記得那個夏日,那個離別傷感的日子,還有那些流淚的傾訴,纏綿的依戀,強忍的酸楚,無望的憧憬……還記得我們的中學時光嗎?還記得我們曾共同擁有的温馨往事、純情歲月嗎?

往事雖不堪回首,但仍温馨如昨!親愛的同學,自20xx年初夏一別,我們天各一方,分散四海,荏苒不惑年,當年同窗今散四方,在經歷了現實生活的錘鍊之後,我們磨礪去了些許幼稚,帶走了些許淘氣,但“同學”——這是久遠的稱謂,或許你感到陌生,不知能否喚醒你冰凍的記憶。

我們一直相信:無論你回到故里,或遠在他鄉;無論你人生輝煌,或不盡人意;也無論你多麼閒暇,或何等繁忙;甚至失意,甚至沮喪……你終究不會忘記曾經的那麼一些人,一些事。那教學樓、那操場、那母校的晨鈴,還有同學的情誼。因為在不平凡的歲月裏同一個理想激勵着我們,我們曾朝夕相伴,擁有共同美好的時光……

我們相遇、相識、相知和相伴。我們曾經嬉戲過孩提的無猜;動過少年的煩惱;放縱過青春的`激情;追逐過浪漫的友情;藴藏過暗戀的甜蜜。這一切已成永恆的記憶。

也許,你把這一切都冰封收藏,悄悄期待着重逢的春光。我們和你一樣,多少次夢裏相聚,多少次心馳神往,更有“明天即將來臨,卻難得和你相逢”的感傷,但感傷何用?我們要行動!讓我們暫時拋開塵世的喧囂,掙脱身邊的煩惱,走到一起,盡情享受老同學的温馨,去看看久違的面孔,聽聽記憶中的聲音,説説離別後的思緒,談談友情,在融融的同學情中回首往事,暢想明天,交流感悟,相互鼓舞……讓心棲息,忘卻憂傷,讓我們的同學之誼恆久永遠永遠……

相遇是一種緣分,相逢更是一種機會……來吧!親愛的同學,我們很想約你。帶上你的思念,帶着我的追逐,讓我們再次相逢,讓我們都來珍惜這次機會,再次重温學生時代的美好時光……讓我們放走心中的希望,期待人生的第二次握手,相聚在家鄉。

在此,我們誠邀你參加,我們想:這樣難得的歡聚,會因你的缺席而黯然失色,更令我們黯然神傷!來吧,親愛的同學,讓我們再次相聚,圓一個青春年少時未曾實現的夢,了一段青春年少時未能實現的緣,續一份今生今世永難忘懷的同學情……

此致:

祝你及全家幸福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並預祝同學聚會圓滿成功。

盼望你早作安排,如期赴約,並請儘快給予回覆。

  xx籌委會

  20xx年x月x日

同學邀請函 篇2

親愛的同學:

初中一別,至今已近2載,當年同窗、今各西東。但大家相信:無論你回到故里,或遠在他鄉;也無論你多麼閒暇,或何等繁忙……可是,同窗之情不變。你終究不會忘記在林園和大家一起攀談、一起嬉戲……也許,你把這一切都冰封收藏,悄悄期待着重逢的春光。大家和你一樣,多少次夢裏相聚,多少次心馳神往。

大家很想約你,約你去往事裏走走:聽聽久違的聲音,看看久違的面孔,説説離別的思緒……儘管大家知道你很想抑制內心的期盼與波瀾。但是這樣難得的歡聚,會因你的缺席而黯然失色,更令大家黯然神傷!就讓你我暫時拋開塵世的喧囂、掙脱身邊的煩惱,走到一起,盡情享受老同學相聚的温馨——讓心棲息,忘卻憂愁;談談友情;回首往事,暢想未來;交流感想,相互勉勵……相信除了欣喜和激動,你還會有更多的收穫!

同學邀請函 篇3

親愛的同學:

歲月如梭,光陰飛逝。我們政和一中95屆高四(1)班同學畢業已經15年了。

親愛的同學!世上許多往事會隨着時光慢慢模糊,而我們之間發生的那些故事卻記憶猶新。無論你回到故里,還是遠在他鄉;無論你事業輝煌,還是暫時的失意;無論你身居要職,或為平民百姓;無論你多麼悠閒,還是何等繁忙,同窗之情始終不變;你終究不會忘記校園小路的促膝攀談,星溪河畔的盡情嬉戲,籃球場上的一比高低……

我們很想約你,約你去往事裏走走。聽聽久違聲音,看看久別面孔,説説離別思緒,絮絮心裏話,叨叨當年情;忘卻憂愁,棲息心靈。

校園故交,晚風清茶,人生能得幾回這樣的品茗?悠悠歲月,逝者如斯,當不知何年方能再聚?為了珍惜這份藕斷絲連的同窗緣,同學們,回來吧!握一握心儀已久的手,説一説為啥當初沒下手?

我們的老師也在想我們了。15年了,就像父母思念遠行的遊子,老師們也在惦記着離校的同學。我們回到母校,老師們會看到他們當年的言傳身教,或為我們潛移默化,或為我們發揚光大;老師們會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心血沒有白費,他們的精神財富在我們的身上厚積薄發。這對他們是深刻的慰藉,也是最好的回饋。同學們,回來吧!回來看看老師們!

回來吧,老同學,打點行裝,踏上歸程。同學們等着你,老師們等着你,母校等着你!

政和一中

95屆高四(1)班同學聚會籌備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yaoqinghan/22dqj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