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稿件 >

關愛殘疾人講話稿

關愛殘疾人講話稿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講話稿的場合越來越多,講話稿的作用是輔助講話者集中有效地圍繞會議議題把話講好,不至於走題或者把話講錯。如何寫一份恰當的講話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愛殘疾人講話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愛殘疾人講話稿

關愛殘疾人講話稿1

從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了自己獨特的人生歷程,體驗着生活的五彩斑斕。愛,就像一個跳動的音符,與我們一路同行。當我們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時,你可知道,這個世界,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享受不了生活的美好,大自然的熱情。他們就是——殘疾人。

殘疾人在人們的眼裏是一些低賤的人。人們見到殘疾人,不但不幫助他們,反而對他們指指點點,拿他們取樂。你可知道你一些微不足道的動作,對他們的心靈上,尊嚴上有多大的傷害嗎?殘疾人也是人啊!要不是種種原因,他們現在能這樣? 海倫。凱勒説過:“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他們是必須用心靈去體會的。”的確是這樣,殘疾人雖然身體上出現了一點缺陷,但他們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生活也有快樂。 貝多芬出生貧寒,從小隨父親學音樂,8歲開始演奏,50歲耳朵失聰了,可他有偉大的理想,克服種種困難。經過他的努力,他一生創作了許多優秀作品,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他的成就對同時代及以後歐洲音樂藝術發展都有巨大的影響。 張海迪5歲就癱瘓了。可她並沒有放棄過活着,她不斷進取,學習了日語、德語、英語和世界語。她還盡力幫助周圍的青年,鼓勵他們熱愛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學習為人民服務,為祖國的興旺發達獻出自己的光和熱。不少青年在她的鼓勵下考取了大學。張海迪在輪椅上唱出了生命之歌:一個人的生命的價值在於為祖國的富強,為人民的幸福而勇敢開拓,無私奉獻。這種種都説明殘疾人並不比我們弱。

同學們,很多事情在我們看來是舉手之勞,對他們來説卻是一種奢望。給殘疾人一個攙扶只需你付出一隻手的力量,給他們一個公交車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會兒的辛苦,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只需你付出繞一點彎路的時間。關愛殘疾人,讓他們在黑暗的世界裏看到美麗的世界和無限的光明;關愛殘疾人,讓他們在無聲的世界裏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和表達自己內心的願望;關愛殘疾人,讓他們殘缺的身體變得完整,心靈的創傷漸漸癒合。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不只是在今天,而且是在每一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獻出愛心,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扶殘助殘的傳統美德,給殘疾人以更多關愛。

關愛殘疾人講話稿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五(1)班的xxx,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關愛殘疾人》

同學們,本週有一個特殊且重要的節日,就是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當你每天迎着朝陽,走向光明的人生時,當你和家人齊聚在電視機旁,共同觀賞每一個精彩節目,你可曾想起你周圍還有一羣人卻連聆聽鳥語、欣賞藍天也是一種奢望。同在一片藍天下,這些殘疾人的生活,是如此的艱苦!面對命運的不公平,他們,更需要家人的親情和世人的温情。

據統計,我國有6000多萬殘疾人,但他們身殘志堅,用堅強的笑容,譜寫出一曲曲感人的樂章。有的在殘奧會上獲得金牌,有的成為音樂家,作家,如:張海迪,她五歲時因患病,腰部以下癱瘓,她無法上學,在家自學了中學課程,又自學了大學英語,還學了日語,德語,翻譯了16萬字的外文著作;又如周婷婷,從一位啞女變為了神童,被著名的哈佛大學錄取;還有讓我們感動的《千手觀音》這個節目,表演者也全是聾啞人!

同學們,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殘疾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第22個國際殘疾人日到來之際,讓我們再次關注殘疾人的生活。從挪開盲道上的障礙物,到學習一句表達問候的手語,再到耐心聽完智障人的艱難表述,給殘疾人一個攙扶,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給予能給別人送去幫助,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一份快樂。讓我們懷有一顆博愛之心,關愛生命,關愛殘疾人!讓我們用温暖的手握起殘疾朋友的手,將真誠的心貼近殘疾朋友的心,讓和諧之音迴響得更深遠。

關愛殘疾人講話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弘揚人道主義,關愛殘疾朋友

即使是一朵殘缺的花,我也要綻放所有芬芳;即使是一棵受傷的樹,我也要展現所有綠蔭。這是一位殘疾人在面對生命苦難時表現出來的堅韌。的確,當上帝帶給一些人生命的殘缺時,很多人能身殘志不殘,以自己超越極限的努力,在黑暗中體味光明,在無聲中感受音律,在殘缺中追求完美。《命運交響曲》,奏出了貝多芬扼住命運咽喉,永不向厄運低頭的壯烈;《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表達了海倫凱勒對光明的渴望,對生命的熱愛;《千手觀音》,舞出了所有殘疾人生命的美麗與感動。

他們,用殘缺之身,演繹着自己華麗的人生,成就了自己,也震撼了世界,更是激勵着無數健康之人珍愛生命、創造人生。然而,由於自身功能的障礙以及一部分人對他們的歧視,更多的殘疾人卻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因為殘疾,他們難以甚至無法走出家門,連基本生活也得不到保障;因為殘疾,他們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為生存而苦苦掙扎;因為殘疾,他們不能和正常人一樣上學,也無法順利就業;因為殘疾,他們面對自己的合法權益遭受侵犯卻無力拿起法律武器與之抗爭。就這樣,他們成了社會的弱勢羣體和特殊困難羣體。

據統計,我國有殘疾人6000多萬,也就是説每20個人中有一個殘疾人,每六個家庭中就有一個家庭有殘疾人。殘疾人的生存狀態成了一個社會焦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規定: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所以,關愛殘疾人,成了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保障殘疾人的基本生活,也成了創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

同學們,上帝給了我們健康的軀體,賦予我們一切健全人的權利,那麼就讓我們以一顆感恩之心來珍愛生命、關愛殘疾人吧。請伸出你温暖的手,捧出你善良的心,用自己的真情與愛心,幫殘疾人一把,扶殘疾人一程!相信,殘疾人將因你的幫助而綻放笑容,殘疾人事業將因你的參與而絢麗多姿,社會也將因你的奉獻而更加和諧美好!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愛殘疾人講話稿4

前言:寫這篇論文時,我到百度上搜索了一下“關愛聾啞人”的標題,得到的大多是的內容。 ”

我個人覺得這樣的“關愛”更是一種“傷害”。真正的“關愛”最基本的是對聾啞人士的尊重。

中國,聾啞人(18歲以上居家殘疾人)約有20xx萬,佔中國人口總數的1.67%,其中7歲以下兒童約為80萬人。在當今的社會,聾啞人這弱勢羣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忽視。很多的人對聾啞人是一無所知的,但在20xx年的春晚上,聾啞人的表演《千手觀音》震驚了整個中國。他們在聽不到,説不出的情況下,能夠表演得如此的淋漓盡致,他們能夠做到這樣,肯定付出了比我們常人更多的艱辛與汗水。

可謂天道不公。一些人生來就有殘疾,或聾或啞或有其他身體缺陷,從一出生就成了社會上的弱勢羣體。生存的艱難困苦,不僅要超出常人數倍,甚至還要承受社會的歧視和家庭的漠視。按説,聾啞人與家庭和社會之間的鴻溝原本有填平的可能,但現實往往顯得十分堅硬。他們需要尊重,渴望溝通和交流,期待求知和成才,更期待愛和温暖。尤其是作為殘疾人的脆弱和敏感心理,更需要得到雙倍的愛撫。

可現實是,在學校,高牆鐵鎖將複雜的世界擋在了門外,使他們成了“另類”;在家,父母其實也難以進入他們的內心。甚至有的竟被視為家庭的負擔,得不到應有的親情。

由於殘疾人自身的缺陷,使其舉止有別於常人,在一些人眼裏因此顯得滑稽可笑。尤其是在天真無邪的小孩眼裏,看見不一樣的事物總會好奇、無所顧忌地指出來,這在無意間就對殘疾人造成了心理上的傷害。儘管多年來社會一直提倡要關愛殘疾人,可上述情況總難避免,致使很多殘疾人陷入身體和精神雙重殘疾的困境。

比起其他不同程度的殘疾來説,聾啞人應是最痛苦的一類人。聽和説是人類相互交流的主要途徑,他們如果聽不到,就只能憑藉看到的進行猜測,猜測則容易產生各種錯誤信息,造成誤解;他們又苦於不能表達,也無法讓人獲知自己的所思所想,故煩躁苦悶等情緒會隨之滋生,久而久之,就會引發各種精神疾病。正如,一些聾啞兒童因受過傷害,對社會產生敵意,後被壞人誘惑、利用走入歧途。造成這樣的後果,可以説我們大多數人都有責任。一些惡作劇似的傷害,都有可能將他們推離正常的軌道。

殘疾人更需要關愛與幫助,需要感知温暖,需要有效的交流溝通,只有在一個能使他們精神愉悦的生活空間裏,才能更好的恢復身體健康。尤其是聾啞人,只要有一個好的環境,他們完全有可能在助聽器的幫助下和正常人一樣工作、學習。

聾啞人的世界,一片的寂靜,但他們享受着這一片的寧靜,從來沒有抱怨,從來沒有憤恨,從來沒有哀傷……永遠積極地去面對,那屬於他們的每一天,品味着他們那與眾不同的人生……或者,我們永遠無法洞悉他們的內心世界,因為我們的世界從未如此的'平靜過~~我們每天通過各種的方式來傳達彼此的想法……不斷地溝通着,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事情令我們感到力不重心?他們的溝通方式,只有手語和文字,但他們也能歡愉地交談着……他們,雖然擁有殘缺的身體,但卻從未因此而自卑、從來不在乎旁人異常的眼光,只用他們簡單的手語來彼此溝通着,他們不斷地比劃着,只希望別人也能明白,當他們得到迴應時,他們便會展露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單純、真摯的微笑……縱使他們的道路坎坷難行,但他們從沒有因此而氣妥過,從沒有放棄過,而是好好地走下去,珍惜着那屬於他們的每一天,用他們的經歷描繪着他們精彩的人生……

聾啞人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但他們的世界觀和我們的卻有着深刻的差異。他們敏鋭的雙眼賦予這個世界每一個最微小的細節以意義,我們在大部分時候只看到了現成語言難以涵括的世界之細節。我們比他們更懂得省略,也更懶惰,我們依賴語言的歸類和總結;他們比我們更加勤拙,他們必須推斷出兩個以上細節之間的關聯,他們獨立地給出細節之間的因果關係。對於色彩和明暗的感覺,他們比我們的肯定更加豐富,深刻,廣博。從理論上説,每一個聾啞人都應該是天生的畫家和攝影家。

大量事實證明了:他(她)們雖然永遠與世界的聲音隔絕了,再也聽不到了。但是他們憑着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勇敢地戰勝了心中的黑暗。聾啞人並不是懦弱的,並不是可憐的。他(她)們是時代的尖兵,他(她)們敏捷而不知疲倦的身影跑在我們時代的最前端;聾啞人是沉默的道德家,他(她)們以果敢的行動來昭示其原則和信條;聾啞人是社會的腎臟,他(她)們的強壯與否至關重要。他(她)們會以自己的能力開創屬於自己的美好的未來的!

聾啞人羣體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與他人的交流、溝通障礙。據報道,很多聾啞人家長,對於手語知識掌握的很少,在家裏,父母首先就缺乏與聾啞孩子的及時溝通,對於孩子的想法和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很多問題,沒法及時予以指導和幫助。和那些留守兒童一樣,無法感受家庭温暖的孩子,無疑更容易受到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和干擾。曾有媒體報道,一些不告而別、離家出走的聾啞孩子,受一些不良分子引誘、脅迫加入了組織嚴密的盜竊團伙,漸漸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不能不讓我們警惕和深思。因此,作為聾啞人的家長,要付出比正常孩子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各種有效手段加強與孩子的交流和溝通,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和學習、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對於聾啞人這個特殊羣體,學校無疑肩負着重要的教育和引導責任。尤其是聾啞孩子比較集中的特教學校,更應該利用自身條件和各種社會資源,對他們加強社會常識、法律意識、遵紀守法、心理諮詢、自我保護乃至就業指導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幫助他們走過青春期的困惑和煩惱,順利適應社會。要通過開展各種教育活動,使聾啞孩子自覺地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道德的約束,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同時要想方設法使更多的聾啞人能夠掌握一技之長,為聾啞人立足社會奠定基礎。

幫助聾啞人這個特殊羣體,社會各界也有義不容辭的職責。身有殘疾的人心理上原本就比一般人更加敏感,也面臨着更多的問題和挑戰,因此,市縣區各級殘聯組織要發揮其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及時掌握和調查轄區聾啞人的基本情況,經常組織包括聾啞人羣體在內的殘疾人,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拓展他們的視野和社會交往範圍,引導他們參加積極健康的社會活動。同時,在聾啞人就業等方面,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要按照政策予以積極支持和幫助,維護聾啞人的合法權益,讓他們儘早地融入社會大家庭。

總之,作為一個特殊的弱勢羣體,聾啞人應該得到全社會的特別關注、理解和關愛。在聾啞人學習、成長和就業的每個階段,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有各自不容推辭的義務和責任。只有真正走進聾啞人的內心世界,努力幫助聾啞人健康成長,維護聾啞人的合法權益,為聾啞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解決其生存和發展的實際需要,才能盡力減少聾啞人離奇失蹤甚至更為嚴重的不測事件的發生,共同營造和諧美滿的社會環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gaojian/gx0wk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