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倡議書 >

世界讀書日倡議書範文集錦7篇

世界讀書日倡議書範文集錦7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可以使用倡議書的機會越來越多,倡議書具有公開性的特徵,是一種廣而告之的書信。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倡議書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世界讀書日倡議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世界讀書日倡議書範文集錦7篇

世界讀書日倡議書 篇1

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為推進全民閲讀進機關、進社區、進校園、進鄉村、進家庭,讓“書香陝州”助力文明城市衞生城市創建,中共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宣傳部等單位向全區廣大市民和師生髮起開展20xx年全民讀書活動,呼籲廣大市民和全體師生全員學習、終身閲讀,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在讀書中開拓視野,增長才智,享受快樂。為此,我們發出如下倡議:

4月23日這一天,告訴親人和朋友:“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讓我們共同享受讀書的快樂”。

在這一天,走進圖書館,看一本雜誌,借閲一本書。

在這一天,走進書店,買一本自已喜愛的書,並開始閲讀。

在這一天,打開“學習強國”APP,認真學習40分以上。

在這一天,向你的親人、朋友、同事、同學推薦一本書。

在這一天,送一本書給你的親人、朋友、同事、同學。

在這一天,對你周圍的人談論書以及關於書的故事。

從這一天開始,確立一種信仰:“閲讀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閲讀是幸福、快樂、精彩、高尚的人生,要使工作生活成為閲讀學習的過程,讓終身學習、畢生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和風尚,成為一座城市的風景與文化”。

朋友們,讀書吧!在這萬物生長的季節,讓我們把全民讀書活動真正作為一次新的耕耘與播種,讓迷人的濃濃書香飄溢在我們的家園,讓讀書生活伴隨着我們以及我們的城市,更加自信、充實地走向美好,走向未來!

世界讀書日倡議書 篇2

同學們:

大家好!

1972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閲讀社會"的召喚,號召社會成員人人讀書,讓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讓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這一天也是著名作家塞萬提斯(西班牙)、莎士比亞(英國)、維加(西班牙)3位著名文學大師的辭世紀念日。

冰心奶奶曾經教育我們,要"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的確是啊,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談話;讀一本好書,就如同享受一次精神的饕餮盛宴;讀一本好書,就如同駛上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馳向無限廣闊的生活的海洋。每天,在靜心閲讀中拓寬我們的眼界,開闊我們的視野,啟迪我們的智慧,學做有修養的人;每天,在靜心閲讀中享受廣闊的天地,欣賞壯麗的山河,品味詩詞歌賦,回味回味古老的悠長,眺望未來的瑰麗。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在這個播種希望的季節,讓我們徜徉在好書的海洋,盡情暢遊,享受閲讀帶來的無限樂趣。在第xx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向我區中小學生提出以下倡議:

1、週末了,到圖書館去借閲幾本自己心儀已久的書吧,那兒是伴你終生的學校!和爸爸媽媽走進書店去買幾本好書吧,那兒是你精神的家園!

2、告訴親朋好友:"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讓我們一起享受閲讀的幸福與快樂!"

3、邀請爸爸媽媽加入到家庭書香閲讀中來,關閉手機,關閉電腦,關閉電視,打開一本書,靜靜地讀起來,讓閲讀成為全家人的共同愛好和習慣。

4、週一給孩子們半天時間,讓孩子們自由自在地讀起來吧!

5、愛讀書的孩子們,通過班級交流、班級博客、班級牆報等形式秀一秀你們的閲讀美照吧!

同學們,在這大好春光裏,讓我們收拾起行裝,一起踏上讀書的快車道,美美地讀起來吧!

世界讀書日倡議書 篇3

關心圖書館發展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您們好!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學習的基本工具,是開啟人類智慧的金鑰匙。在這裏,每一個人都可以徜徉知識海洋,成就自己人生理想。敬愛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您是否苦於無法合理處理閒置書籍把一本本您曾經喜愛的圖書資料當作廢紙賣掉?您是否曾經關注過我們身邊可能有許多讀者需要這些書籍?您是否希望這些書籍能夠有更多的讀者利用?您願意做傳遞愛心,傳承知識的愛心使者嗎?

為了讓更多的閒置書籍得到充分的利用,本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念,圖書館向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發出倡議:“愛心傳遞,知識傳承“。請不要將承載知識的書籍當廢紙賣掉,將節約的理念化作奉獻愛心的實際行動,捐出身邊閒置的書籍傳遞給需要的人,“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留下一份温馨,書香永存,惠澤後學,讓更多的人從您捐贈的圖書中受益,讓您的圖書發揮更大的價值,使更多的讀者享受閲讀的快樂。圖書館與您因書而結緣,您所捐獻的每一冊書籍也會使這份情緣得以光大,圖書館也因為您的積極捐贈而增輝。

我館將會把收到的所有捐書一一造冊登記,捐贈的圖書將作為圖書館館藏,為讀者提供借閲服務。捐獻圖書,擁抱知識,共享成功!

為了方便讀者向圖書館捐贈書刊資料,特制定圖書館接受讀者捐獻書刊資料規定

 一、內容要求:

捐贈基本完好、思想內容健康、能體現時代風貌的圖書,側重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名人傳記、地方文獻、休閒娛樂等正式出版物或地方文獻資料,以保證捐贈書籍質量。

 二、捐贈方式和時間:

1.捐贈少量圖書資料:請捐贈人將圖書送到隆德縣文化旅遊廣電局三樓(圖書館辦公室)。

2.捐贈大量圖書資料:每週一至週五白天上班時間,不方便前來的`讀者,請與本館辦公室聯繫(聯繫電話:0954--6011235),縣圖書館也會及時組織上門接收。

三、捐贈書刊處理方式:

1.圖書館將捐贈者捐贈圖書登記入冊。

2.同一書刊資料,入藏的複本數以五冊為限。捐贈的資料,如本館已有館藏,將轉送其他需要的基層圖書室典藏。

3.本館有權決定捐贈圖書資料的典藏地點及陳列、淘汰或轉贈等處理方式。

  xxx

  xxxx年xx月xx日

世界讀書日倡議書 篇4

在這温暖的四月,一個散發着別樣氣息的節日——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已來臨。

如果您是一位熱愛讀書的人,那麼書就是放眼世界的一扇窗,是通往心靈的一條徑,是閃耀知識的一道光,是折射人生的一面鏡,是揮散陰霾的一柄劍,是握住幸福的一雙手……

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學校,是一個沉悶枯燥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閲讀的社會,是一個人文精神缺失的社會;一個不重視閲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沒有文化底藴的民族。

回望巍巍中華五千年,有多少文人政客對書籍情有獨鍾,對讀書有熱烈的情懷。中國人歷來就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傳統,在信息海量及競爭激烈的今天,讀書、求知、思辨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讀書不僅成為一個人修養的標準之一,也成為人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凝聚智慧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個人如果從小就能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一生都會受用無窮。一個民族具有熱愛閲讀的追求與渴望,這個民族就會充滿智慧和希望。

因此我們更要通過讀書來獲取知識,增長本領,提升品味,把中華民族五千年特有的傳統文化和更新更多元的因素融合在一起,使之更趨完善,更富魅力!

親愛的朋友,在今年的“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xx繪本館向全市人民發出倡議:

在這一天,請走進圖書館或xx繪本館湖州站,辦一本借書證,激發閲讀的興趣;在這一天,請走進書店,買一本好書,從此開始閲讀的習慣;在這一天,登錄一個讀書網站,開啟另一種閲讀的方式;在這一天,邀三五同好,品茗論書;在這一天,讓一個聲音時刻提醒自己:“今天,你讀書了嗎?”

全世界讀書人共同的節日——“世界讀書日”期待您的參與!

  xx圖書館

  20xx年4月xx日

世界讀書日倡議書 篇5

四月,“卉木繁榮,和風清穆”,是一年當中最活躍、最美好的月份之一。在這個美好的月份裏有一個特別美好的節日――世界讀書日。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很多國家在這幾天內都會以各種方式舉辦慶祝活動,以示提倡和重視。這樣美好的節日,我們焉能錯過?

古人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也並非僅僅是讀書人的臆想。讀書不一定能改變生命的長度,但一定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和深度;讀書不一定能改變你的相貌,但一定可以改變你的氣質;讀書不一定能馬上給你帶來好運和財富,但必將助你獲得好運和財富。

我們現在的閲讀狀況如何呢?據齊魯工業大學20xx年大學生課外閲讀狀況調查顯示,大學生每年閲讀紙質圖書(課本、期刊除外)的數量,有85%左右在0-10本之間。而每天的課外閲讀(紙質)時間,有81%的學生沒超過2小時。值得注意的是,有8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對他們進行課外閲讀形成最大困擾的問題是:沒有時間!大學生應該是最有時間、最方便進行課外閲讀的羣體之一了,説沒有時間,除了學業負擔的影響,更主要的,恐怕不是真心想去閲讀吧。

“德隨量進,量由識長。”這個“識”,有兩個重要的來源,一是人生的閲歷,通過生活的實踐、思考,來學習如何識人、處事、觀景、辨物等等;另一個就是通過讀書,來彌補生活圈子狹窄所造成的不足,坐擁天地風景,神交千古勝友,品鑑明師精華,知曉古今興衰。

簡單點説,讀書可以讓我們在似是而非面前,眼睛更明亮一些,能夠見微知著,入木三分;讀書可以讓我們在迷茫無措的時候,隨手翻閲前人的心血之作,免費受教;讀書可以讓我們在孤獨苦悶的時候,看到自己不是一個人;或者,在光陰走得特別慢的時候,能夠在書中“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然而,具體還得看你讀什麼,怎麼讀。

讀書不在多少,在於我們是否能聞道則勤而行之。“半部論語治天下”説的也是類似的道理。不過,讀書廣泛總是有好處的,起碼不會見識淺薄,趣味低俗,談吐乏味,人生無聊。至少,在讀書的時候,你就沒空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煩惱了。

一個人在書籍的密林裏散步,是很容易迷路的。你也可能在讀書中浪費了人生有限的光陰,卻看不到心中的風景。讀書久了,也可能會疲憊懈怠,甚至放棄。這時候,我們都會十分需要明師指點或者朋友助力。

在此,我們誠摯地向全校師生髮出倡議:

——讓讀書帶給我們喜悦和平的心境;

——讓讀書帶給我們迷霧指航的明燈;

――讓讀書帶給我們靈機一動的閃現;

――讓讀書帶給我們風雨飄搖中安慰;

――讓書籍教我們學會仁慈;

――讓書籍帶我們認識博大;

――讓書籍幫我們堅定地站立;

――讓書籍助我們自由地飛翔!

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貧窮或是富有,碩果累累還是一無所成,當我們靜下心來讀書時,我們都將成為一名清白的讀者,一粒盛滿未來的種子,一朵含苞待放的花,一艘載有希望的小船!

春風十里,不如讀書的你。親愛的朋友,美好的季節,讓我們一起讀書吧!

黨委宣傳部、校團委、校工會婦委會、圖書館

世界讀書日倡議書 篇6

親愛的同學們:

書香潤澤校園,閲讀豐富人生。讀書讓濃郁書香溢滿校園,增添人文氣息;讓年輕心靈徜徉書海,積澱智慧金砂!如今是崇尚文化內涵的知識時代,校園沒有了書墨之香,難成教育,天之驕子缺少書卷之氣,怎可成才?“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古人云:“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採、足以長才。”

在此,我們向求實中學全體同學發出倡議:

一、要崇尚讀書。在讀書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讀書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讀書中提高生活品味;在讀書中成長成才。

二、要品讀經典。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與書為友,益智明理,從經典名著中汲取精華,從聖賢哲理中感悟真理。閲讀經典,震顫生命的琴絃,豐滿人生的羽翼!

三、要博覽羣書。時代的發展需要高素質、複合型人才,只有博聞強識,才能在錯綜複雜的社會環境中認清真理和謬誤,以紮實的知識儲備駕馭人生。

四、讀書以致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只有將讀書、做人、做事有機統一起來,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知行統一。

五、要終身讀書。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多讀書、讀好書,“讀出人生的充實與美麗。從而實現自身知識、能力、觀念的有機轉化,達到完善自我,全面發展的目的。

同學們,“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讓我們共同讀書吧!為生命閲讀,構建智慧家園!現在,就讓我們邁進書籍的殿堂,讓書香永遠飄蕩在求實。

世界讀書日倡議書 篇7

尊敬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在這萬物生長的季節裏,在這綠意濃濃的校園裏,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將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6年來,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此項活動。每年的4月23日,在世界的五大洲,在不同語言的國度裏,人們集會演講,設壇對話,比賽作文,相互贈書,已經把讀書日的宣傳活動演變成一個熱鬧的歡樂節慶。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發展和繁榮興旺,必須要有偉大的民族精神作動力。我們的民族精神,既來自於數千年來無數人民的偉大創造與實踐,也來自於我們的智慧。而讀書與思考,正是智慧之重要源泉。中華民族之所以為禮儀之邦,之所以為文明古國,今天又之所以能走向偉大復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是一個熱愛學習、勤奮讀書、善於思考的國度。

值此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我們倡議:

4月23日,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

——在這一天,告訴親人和朋友: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讓我們共同享受讀書的快樂。

——在這一天,走進圖書館,借一本自已喜愛的書,並開始閲讀。

——在這一天,向你的親人、朋友、同事、同學推薦一本好書。

——從這一天開始,確立一種信仰: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時尚,終身學習,畢生閲讀。

——從這一天開始,時間再緊也要讀書,工作再忙也要讀書。

——讀書吧!我們倡導讀書,因為在柔軟的紙張和好看的方塊字裏面,能感受智慧和啟迪。讀書的時候,我們欣賞的是別人的思想,薰陶的是自己的靈魂。

——讀書吧!我們倡導讀書,因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一本好書都將一如既往地昇華着我們的思想,滌盪着我們的心靈,給予我們知識,豐富我們的人生。

——讀書吧!我們倡導讀書,因為書籍是人類走向文明與進步的階梯。在知識的大海中遨遊,將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才智,並充分享受着快樂與愉悦。讀書將使我們每一個人生活得更加充實、更加健康。

——讀書吧!我們倡導讀書,因為讀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學習是終身的事業。開卷有益,學無止境。我們只有孜孜不倦、始終不渝地學習,才能在不斷吸納精神營養中更新知識,與時俱進。

讓我們人人養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在讀書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讀書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讀書中提高生活品位;在讀書中成長成才!

讓我們記住: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全世界讀書人共同的節日!

讓我們記住:閲讀是成長的基石,閲讀是精彩人生的開始!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changyishu/epxjv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