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中作文 >初二作文 >

2016年我與美德有約徵文600字

2016年我與美德有約徵文600字

我們的生命,因幫助而流光溢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與美德有約徵文,歡迎閲讀
 

2016年我與美德有約徵文600字

第一篇:我與美德有約

每個中華人,都必須要擁有自己國家的傳統美德。中華美德有很多,比如説禮讓、謙虛、尊老愛幼等等等等。

就好比説《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紀,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讓給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卻一個人拿了一個最小的梨。這就是中華美德之一――尊老愛幼。

尊老愛幼有很多種體現,比如説:幫家長倒一次水、幫家長洗一次腳、陪弟弟妹妹玩……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再比如説,現在大街上的一些人隨手亂扔東西,讓大街變的到處都是垃圾,什麼塑料紙、瓜果皮一眨眼就可以看到,讓清潔工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地,早出晚歸。試問對於那些扔垃圾的人,如果你是清潔工人,你的心裏會怎樣想?是否會很不舒服呢?所以,我要告訴那些亂扔垃圾的人:“快反省吧,不要再亂扔垃圾了,做一個不會亂扔垃圾的中華人吧!”這就是中華美德之二――不隨手亂扔垃圾。

説到亂扔垃圾,我就會想起它的孿生兄弟:隨地吐痰。隨地吐痰也是一個壞毛病,把痰吐到地下,就會造成空氣污染,對你,對我、對大家都是沒有好處的。

其實要不做到這些也很簡單,只要心裏有這個信念,隨手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就不會再出現了。

中華美德里還有樂於助人。當同學有困難時,我們一定要去幫助他,而不是蔑視他。或者,在公共汽車上有空位時,我們就要先看看自己身旁有沒有老人或身體不便的人,這時候,我們就要把位子讓給那些人坐。

同學們,除了這些,中華美德還有很多很多。它經常會在我們中間出現。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擁有中華美德的中華人!

第二篇:我與美德有約

孝順,乃中華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孝在於質識,不在於飾貌”這些都是《孝德故事》的名言警句。再不聰明,再沒有才幹的人會孝順,就是一個心靈完美的人。

從古到今,湧現了很多關於“孝”的感人故事。就如漢文帝劉恆,母親卧病了三年,而他對侍奉母親從不懈怠,熬好的藥先親自嘗過才放心給母親喝,他以孝順名聞於天下。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作為一個學生,該如何孝順長輩呢?我覺得可以從一些小事做起。

“盧伊!你看你的房間亂七八糟的,每次都要我整理!”媽媽又嘮叨了。是呀,我做完作業也不整理書桌,書這裏一本,那一本,白色的書桌上,零零零星星的橡皮殘渣,比白中黑更為扎眼。每次都是媽媽操勞,看了劉恆親自嘗藥孝母的故事,我很慚愧,下定決心孝順長輩,做一個好孩子。

我馬上衝進房間裏動起手來。我一會兒爬上陽台擦窗户,一會兒又踩上凳子整理書桌頂部,累得腰痠背痛,手腳酥軟,“真累呀!”我輕聲説道,不想讓媽媽聽見。我往後一倒,攤在牀上,似乎閉上眼睛就能睡着。我望着迷迷糊糊的天花板,想想平時對父母的不敬,心裏慚愧不已。媽媽平時腰不好,帶妹妹夠累的,還幫我整理房間,我終於明白了媽媽的嘮叨。這時,彷彿有一縷陽光照射進房間,整個屋子立刻顯得格外乾淨整潔,格外平靜,愜意,格外温暖,舒適。

“媽!我整好房間了,快過來驗收!”媽媽走到門口,先是一愣,然後眼睛一亮,説;“真乖,這才是好孩子!”媽媽欣慰地笑着,我也莞爾一笑,好久沒有看到媽媽這樣笑了,帶着笑容,我靜靜閉上眼睛,想想,其實孝順很簡單!

第三篇:我與美德有約

有位名人曾説過:“財富是美德的包袱。”剛看到這句話時,我就想不明白“人的'美德與財富又有什麼關係呢?又怎麼會成為包袱?”後來,隨着年齡增長,我終於明白:原來美德自在人心,財富則是對人心的一種考驗。

在我家附近有間很小的小賣部,生意並不紅火,因為老闆是一對年近八旬的老爺爺、老奶奶,小賣部銷量不大,他們總要好幾個月才能重新進貨,也正因為很少人買,有時東西都過期了,可儘管如此惡性循環,他們還是堂堂正正地做生意,幾十年如一日,從不做手腳,也從不偷偷抬價,同樣一件東西,往往寧願少掙點也比別人賣得便宜些,久而久之,知情者多了,還是有人光顧的,以致於開了將近十幾二十年了還繼續開着。

有一天早上,我去上學時,路過小店,發現老爺站在路口東張西望的,我以為是在等什麼人,可奇怪的是,放學回去時,老爺爺依然還在那兒,我納悶了!下午上學時,他居然還在,我實在忍不住了:“老爺爺,您在找什麼嗎?”老爺爺伸出手來,只見他手心裏有一元六角:“早上有人來買雞蛋,忘找錢了。”“就為這?”“是啊,我等等看,那個人好像常經過這裏……”

“這老爺爺不是傻暈了吧!”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回到家後,我才醒悟過來,原來老爺爺並不是傻,而是一種美德,一種永不過時的雷鋒精神!多樸實的想法呀:“該你的心安理得地拿,不該你的一分也不要!”

這不也正與春秋戰國時期管仲所説的“道德當身,不以物惑”同一種道理嗎?

標籤: 徵文 美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zhongzuowen/chuer/k3jvm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