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小作文 >小學生作文 >

【精品】春節小學生作文六篇

【精品】春節小學生作文六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小學生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春節小學生作文六篇

春節小學生作文 篇1

俗話説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家鄉的春節挺有特色的。雖説與別處無多大差異,可特點,卻更突出。

除夕前一天

在這個時候,外婆總是早早地起牀,拿起抹布幹了起來。許久未擦的傢俱早已積了一層厚的灰,卻在外婆的巧手下重獲新生。待大家都起牀後,外婆就將牀單,被單洗淨,並放在陽光下晾曬。實在無聊的我率先找到了活兒——拿出幾張紅紙,毛筆在墨水中一蘸,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一揮而就,一副對聯就寫好了。將它貼在大門上,鄰居紛紛誇我有才。媽媽將剪好的窗花貼在玻璃上,心滿意足地點點頭。爸爸和爺爺也不甘示弱,一個拿拖把,一個拿掃帚,加入了淨化地板的行列。

除夕

一大早,大家驅車趕往老家,在那兒要待一天。還沒到目的地呢。周邊的村莊就已顯現出濃濃的年味兒。

晚上,大家坐在大桌上吃團圓飯,飯菜特別豐盛,且色、香、味俱全。

首先是小輩向長輩祝福,接着長輩再晚輩陳述他們的期望。總算等到爺爺開始吃這一命令,早已按捺不住的我操起筷子便大吃特吃起來。

團圓飯過後,是必不可少的項目——看春晚。

小品,相聲讓我捧腹大笑,歌曲舞蹈賞心悦目。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上下眼皮開始打架。好不容易熬過十二點,早已睏倦的我倒頭便睡,也算是圓滿地迎來新年了吧。

春節小學生作文 篇2

還沒到年底,還是農曆臘月的時候,家鄉的長輩們就都積極地行動起來,或打掃衞生,或清洗衣物,或購買年貨,或添置物品;孩子們呢,內心也都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構思起一個個過年計劃。那時我常常會在想到激動處忍不住地笑將起來。

春節一到,家鄉自然是四處張燈結綵,炮仗聲聲,人來人往,隨處可見洋溢着幸福的臉。空氣中的年味濃到極致!

我最最期望的事情就是過年了。因為我知道,一年中的那幾天,爸媽會給我買許多好吃的零食,還會給我買不少嶄新的衣服。更重要的是,我還可以得到壓歲錢,讓我在小朋友面前着實地去炫耀幾番。當然,炫耀完了之後,我也不會忘記把自己是怎麼從一個“小乞丐”變成“小地主”的方法分享給小朋友們。

在我的家鄉,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春節的習俗。

比如正月初一,一整天都不能掃地,不能夠往外倒垃圾。因為,如果這樣做,就等於是在掃除、傾倒家中的財富,新的一年將不會賺到任何錢財。

正月初二,深受小孩喜歡,因為從這一日開始,小孩就可以和長輩們一起去走親戚了,同時也就會聽到許多關於長輩們小時過年的故事。然後就有紅包收穫了。

真希望天天過年。

春節小學生作文 篇3

一朵朵五顏六色、絢麗多彩的煙花在夜幕中繪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春節這幾天,每天都放着美麗的煙花,一朵接一朵,如同放電影一般。

年二十九以前,家裏就已經打掃得幾乎一塵不染。年三十日早上,把門打開,就聞到一股子的味道,嗯,要下樓拜拜那香。快中午時,出門去伯伯家吃一天的浙江菜。

除夕這一天,大門從早到晚都打開。伯伯他們也會到我們家來。晚上,他們又回去換新衣服,再過來玩兒。等到了十二點,奶奶就拿了三根跟我差不多高的香來點着,讓我們拜,邊拜邊在心裏説,祝自己或家人身體健康,學業進步之類的。拜完後,在門外放一串鞭炮,點燃,四周就是一陣噼裏啪啦。

初一這天,還是我們兩家,不同的是,這天我和弟弟會起早些,為的就是看到麒麟,伴着鑼聲,身上有着黑、紅、白、黃、綠、藍等顏色的麒麟就進了我家,等我走出客廳時,麒麟就進了廚房,這是要偷吃東西的節奏嗎?

親戚一般都在初二來,一來,客廳裏就坐滿了人。這天下午,我也會去外婆家,吃晚飯後,等晚了要走時,外婆總會把她家裏她一般不會吃的東西都給我們拿回家,如果是零食的'話,無疑都是我們來把它分完了。

初三初四一般不會有客人到訪,也是新年裏最冷清的兩天,但總有鞭炮聲伴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的一年,我又長大了一歲……

春節小學生作文 篇4

時光老人將20xx年匆匆帶走又將20xx年帶到我們的身邊,正如詩人王安石説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年是歡樂的。大街上小巷上,擠滿了穿着新衣的遊人,頑皮的孩子口裏含着口香糖,手裏拿這紅的大氣球在人羣裏轉來轉去,嬉笑歡樂地打鬧着。

今天是大年三十,放眼望去。家家户户都掛着臘肉,香腸爐子上蒸着香迷人的菜。大家一見面就説新年好,新年快樂,雖然沒有鞭炮的響聲,但過年的氣氛仍然濃厚,大家都忙着擦窗户,有的在洗車,有的在掃地,我也同樣忙着。去超市買點飲料糖果,貼好符合對聯,然後擺好碗筷,不一會兒爸爸媽媽就端着香氣撲鼻的菜放在桌子上顏色鮮豔,還都是我最愛吃的。不一會兒開飯了。爸爸媽媽就端着香氣撲鼻的菜放在桌子上。顏色鮮豔,還都是我最愛吃的,不一會兒。開飯了嘗一口那香氣迷人的菜,吃着豐盛的團年飯,讓人感到無比輕鬆。

大街小巷都張燈結綵,到處都掛着大大的燈籠,還掛了不少小彩燈,擺成了各種圖案,它們閃爍着不同的光芒。單位上組織的鑼鼓隊穿着着紅色的衣服,他們的聲音震天動地,吸引了不少遊客,把春節的氣氛推到高潮。

晚上,我們去奶奶家團年,奶奶給了我一個大紅包,我連忙説:“謝謝”。正吃團年飯時,我看見桌子上有一盤魚,我愛吃魚,就捻一筷子吃,可是大家暗暗發笑。“怎麼了”我問道。爺爺解釋説:“過年的魚是不能吃的,這象徵着‘年年有餘’呀”原來這樣啊,其實我知道,可想不到現在也有這樣的習俗啊!

看到如此熱鬧的場景我心中充滿希望,一年之計在於春",相信新的一年會更好。

春節小學生作文 篇5

年是熬年的年。民間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説: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兇惡的怪獸,人們管它們叫“年”。它面貌猙獰且生性兇殘,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出來傷害人畜,毀壞農田,使人們談“年”色變。後來,人們算準了年的活動規律,把那可怕的一天稱為“年關”。人們會在這一天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因為兇吉未卜,所以這一天的飯也格外豐盛。

年是年夜飯的年。年夜飯也稱團圓飯,是人們極為重視的家庭晚宴。大年三十,一桌豐盛的年菜,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年夜飯,處處洋溢着歡樂的氣息。吃團圓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富貴吉祥”。當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年是“過年錢”的年。“過年錢”是壓歲錢的俗稱。是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最早的壓歲錢出現於漢代,至今還經久不衰。壓歲錢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錢多數被孩子們用來購買新學期的學習用品,新的作用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當然,名副其實的壓歲錢還是要數晚輩給長輩的錢。歲,即年歲,歲數,也就是希望老人能健康長壽。

年是過年的年。農曆上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稱之為“過年”。年又分為小年和大年。小年主要是送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在過去一年中的表現。人們會供奉瓜果,使灶王爺多説好話。有趣的是,人們還會在灶王爺的嘴上糊糖,希望灶王爺能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過年還有一項重要活動,那就是走親訪友祝賀新春,又稱拜年。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春節小學生作文 篇6

“喜叮鈴鈴——叮鈴鈴。”大年初一的早上,我的姐姐像個活鬧鐘似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她竄進我的房間,一邊尖聲尖氣地説:“陳連剛,我的弟弟,快起牀吧!”一邊還拍打着我的臉蛋。還在熟睡中的我當然不會給她好臉色:“哼,真討厭。”説着,把頭往下埋埋。突然聽到爸爸的腳步聲,一個激靈跳起來,風風火火地把衣服穿好,這時,爸爸也進來,説:“快來幫我貼春聯。”説着便下樓。我聽,打着哈欠很不情願地下去當“小二”去。

爸爸早早準備好春聯,我一手拿剪刀,一手拿着膠布,跟屁蟲似的隨着爸爸東跑西顛。可是貼春聯卻又把爸爸這個“老手‘給難住。説來真巧,爸爸拿的春聯不管哪個先讀都很順口,爸爸急忙去找姐姐,姐姐卻擺擺手説:”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然後進屋去和電視“奮鬥”。爸爸又問我怎麼貼,我讀一讀,嗨,還真就把我難住,但我還是裝出一副學富五車的樣子,摸摸腦袋而後裝模作樣地看看,隨手指一個。這時,奶奶剛巧從廚房出來,看見這一情形,逗趣地説:”我家陳連剛長能耐呀,以後春聯就讓二子貼吧!聽這話,我得意地直哼哼,而後搖頭擺尾地去幫爸爸。快,給我一塊膠布。“我一時不適應用大膠布,一不小心把撕下來的粘起來,手忙腳亂地弄着,爸爸着急,着急下來弄一塊,我也學着爸爸樣子又弄一塊,遞給爸爸。爸爸往後走幾步,沒歪,又繼續把春聯貼完。我呢。總是表現得手忙腳亂的,不是膠布的“頭”又沒,搞得滿頭大汗。

終於,春聯貼好,我擦擦汗,看到那一片紅的家中,頓時感受到春節那紅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xiaozuowen/xiaoxuesheng/8k8l8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