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小作文 >四年級作文 >

4年級壓歲錢的來歷作文

4年級壓歲錢的來歷作文

作文一】

4年級壓歲錢的來歷作文

大年除夕的晚上,很多孩子都能夠得到壓歲錢。為什麼會得到壓歲錢呢?這裏有一個傳説故事

傳説古代有一個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裏出來,專門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腦門。小孩被摸過後就會發高燒、説夢話,退燒後就會變成痴呆瘋癲的傻子了。大人們怕祟來傷害孩子,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燈不睡,這也叫做“守祟”。

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在這年三十晚上,為了防止祟來侵擾,這對老夫妻不睡覺,一直逗着孩子玩,他們用紅紙包了幾枚銅錢,包了拆,拆了包。但隨着夜漸漸深了,小孩子受不了,先睡着了。這對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幾枚銅錢放在他的枕邊。老夫妻年歲大,也熬不住,一看都已是四更天了,想來那祟該不會來傷害他們的孩子了吧!可他們剛一睡着,一陣陰風吹過,黑矮的小妖就進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頭的時候,突然孩子枕邊發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很快,這件事就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除夕夜裏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因而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發音相同,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作文二】

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着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着燈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着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閤眼。半夜裏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學着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後逐漸演變為“壓歲錢”。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為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裏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為紙幣後,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兑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願孩子“連連高升”。

另一種説話就是,在歷史上,舊俗除夕夜,各家有小兒女者,用盤、盒等器具,盛果品食物,互相贈送,這就是“壓歲盤”。後來,“壓歲錢”取代了“壓歲盤”,這就是現在付給壓歲錢的方式。

清代,壓歲錢帶上了去邪、祈福的成分,《燕京歲時記。壓歲錢》記載:“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牀腳,謂之壓歲錢,尊長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這裏,是指帶方孔的銅製錢。自紙幣代替金屬製錢以來,便改用紅紙包封之以示吉利。清代曾有人寫詩描繪了兒童得到壓歲錢時的喜悦心情:“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錫蕭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最後,我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作文三】

又是一年新年到,最開心的要數小孩子了,因為小孩子都可以拿到大人們的壓歲錢。其實關於壓歲錢的來歷還有一個很長的故事呢。

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雲:“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由此看來,壓歲錢牽繫着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錢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不管壓歲錢是怎麼來的,它都寄於了長輩對小孩子的關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xiaozuowen/sinianji/zrg70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