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小作文 >四年級作文 >

小學四年級作文清明節

小學四年級作文清明節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年級作文清明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作文清明節

小學四年級作文清明節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既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關於它的由來,有很多動人的傳説。下面就挑一個來講講:“春秋時代,晉國國君的兒子重耳為躲避追殺,在介子推等人的幫助下逃到了國外。他們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東西吃,此時的重耳還心繫百姓,這感動了介子推,他從自己腿上割了一塊肉,烤熟了遞給重耳吃。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後,終於回國做了國君。他給跟隨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賞,惟獨忘了介子推。經人提醒,他非常過意不去,決定親自去請介子推。

誰知道介子推早就帶着老母親躲到綿山裏去了,重耳帶人搜山,也沒能夠找到他們。有人提議放火燒山,重耳採納了這個建議,結果適得其反,把介子母子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重耳非常後悔,把他們葬在柳樹下,為忌煙火,他命令全國百姓每個的這一天都不得點火做飯,定為“寒食節”。第二年,重耳領羣臣去綿山祭奠,發現柳樹復活了,就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把“寒食節”禁火,在“清明節”插柳,代代相傳,成了全國性的大節日。

我們知道先烈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大廈奠基,先烈們的豐功佳績是不朽的,他們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少年兒童更不忘記他們!

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們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壯志豪情。不管我們將來從事什麼職業,我們祖國的兒女,肩負着先烈們沒有完成的事業,肩負着建設經濟發達、文明富強、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偉大祖國的歷史重任,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呼喚文明春風,告慰烈士忠魂!

小學四年級作文清明節2

雖説清明是在春天,空氣中卻瀰漫着寒意。清明節一般都是雨天的,可是今年卻沒有遵循這個規矩——今年清明陽光明媚。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之一。

清明節當然要再家裏過了,可以在家裏跟家人一起去掃墓,給死去的祖宗請按,給他們拜年,帶一些鮮花跟美酒,孝敬他們,讓他們保佑我們平安幸福。

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了,我們一家人坐上了車。馳過坑坑窪窪的泥地,風輕輕柔柔地吹着,彷彿要將人地思念吹到另一個世界。我們終於來到了太公的墳前。在路上,可正是“經歷”了不少,準備了的美酒還在後備箱裏呢,路這麼的顛簸,美酒差點灑出來了。於是,爸爸只好將車速降低,慢得跟老漢推車一樣。可迫不及待的我在車裏左顧右盼,催促着爸爸。

因為想到在山上放煙火,可能會引起火災,於是就買了許多紙錢。我們把紙錢放在墳墓前,把事先買好的鮮花放好。爸爸把美酒取出,大人們都拿起碗,各自到了滿滿一碗的酒,而我就負責將一碗酒倒在墳墓上,就表示給太公敬酒了。我拿着香在墳墓前拜了幾拜,在心裏默唸:希望太公祝福我學習向上,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酒也敬了,拜也拜了,接着就是燒紙錢了。先拿出來一些紙錢,將它們點燃。奶奶在那裏説道:“爸爸啊,你已經離我們而去很久了,年復一年我們都回來見一下你。”説着,奶奶拿了一些紙錢給我,大概是讓我也來為太公敬孝……

這樣的清明,總是給人以一種悲傷的情緒,這些或許令人反感的習俗,卻又怎能不是令人悲哀呢!

太公大概在我還未出生之前就已離去,我連他張什麼樣都不知道,他可能十分的勤勞,十分的有才華。每當清明,心中不免有一絲的悲傷,大概是因為想起那些為了中國犧牲的烈士,跟太公吧。

清明節的空中洋溢着的思念,如飄飄揚楊的雨絲,天堂的人們,過得是否安詳?用手輕輕撫着風,那彷徨在街頭不安的靈魂,這風,是不是你給思念的人們的回答?

小學四年級作文清明節3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在三月的的尾巴中我們即將迎來我國的傳統祭祀節日清明。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xx多年曆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現代人眼裏,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繫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濕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淨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才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歎和無邊的自責,揹負一團心冷在風裏哀號盤旋。

小學四年級作文清明節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這祭拜死去的親人的日子裏,爸爸帶上我和好朋友一家,還有一位抗戰老兵—黃爺爺,一起來到嶽麓山。

我們來到山下,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車,一同往山上走去。突然,九十四歲的黃爺爺不走了,爸爸問:“爺爺,您怎麼啦?”黃爺爺捂着胸口,皺着眉頭説:“我的心跳很快!”爸爸忙扶着他在路旁的木椅子上靜靜地坐着。不多久,一輛銀白色的汽車在我們的面前停下來,一位和藹可親的老爺爺下車後朝黃爺爺走來:“來,黃爺爺上車吧!”説完,那位爺爺和爸爸一起扶着黃爺爺上了車。

來到目的地後,我們迅速下了車,哇!眼前的景象把我們驚呆了,在紀念碑的周圍站滿了各式各樣的人,有的手裏拿着雨傘為老爺爺擋雨;有的一手持着白菊花,一手持着香燭;有的站的筆直,認真傾聽抗戰老兵敍説他們過去的故事;有的彎着腰為陣亡將士祭拜;還有的手拿攝像機為人們拍下這一幕……我忍不住問爸爸:“他們為什麼要來祭拜呀?這些都是他們的親人嗎?”爸爸語重心長的告訴我:“他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躺在這裏的都是抗戰英雄們,他們為了祖國,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不惜犧牲自己的寶貴生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聽完爸爸的話,我思緒萬千:那些抗戰士兵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冒着生命危險去戰鬥,是多麼的偉大啊!這麼多的人都從四面八方趕來祭拜,我也應該啊!想到這裏,我也向爸爸要來一根香和一朵白菊花,學着大人們的樣子在墓碑前深深地鞠着躬。

公祭活動在濛濛細雨中結束了,人們懷着無比自豪的心情離開了嶽麓山。

今天雖然很冷,但是我感覺到了人間的温暖。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愛國、愛兵、愛人民的好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xiaozuowen/sinianji/7xopd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