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小作文 >六年級作文 >

關於清明節六年級作文3篇

關於清明節六年級作文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六年級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清明節六年級作文3篇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1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由於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因此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傷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清明節,讓人懷念,讓人悲歎,令人振奮,這裏藴含着許多先輩們的事蹟,可是,他們卻入土為安,給人們留下來的卻全是懷念。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年的清明節到了,你現在在懷念着誰呢?

燕子飛到南方了,可有再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可有再發青的時候。可是,我親愛的爺爺,您一去不復返了。您在冰冷的墓地裏已經長眠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有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會不讓您的孫女在懷念中一天天的痛苦,一天天的悲傷,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的清明節會讓我想起,我和爺爺,姐姐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了。記得在清明節的時候,爺爺經常會陪我和姐姐一起去盪鞦韆,而且爺爺經常會給我們講:"鞦韆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才改之秋千。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能增進健康,而且能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爺的話使我和姐姐感到振奮,因此,從此以後我和姐姐便每天去培養精神。可是,現在沒有爺爺的清明節,看見那熟悉的景象,我和姐姐便懷念了起來,便心痛起來。有時,我真的想大聲的喊出來,有誰能告訴我,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麼就再也回不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很熟悉的小山坡,滿山長的都是草,還有五顏六色的花朵。是啊,那一棵棵的樹,讓我感到了無比的親切。是的,小樹就是爺爺帶着我和姐姐去小山坡上栽的。由於爺爺説過:"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了。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因此,每到清明節人們就會提着一棵棵小樹苗去栽。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畫面再次出現,一個小女生和姐姐在前面抬着小樹苗歡快地跑着,那個緊隨其後的老人不正是自己親愛的爺爺嗎?

小女生和姐姐聽着爺爺的`嘮叨,知道了清明節的習俗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姐姐和小女生卻不知道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是延長自己的生命在給小女生和姐姐最後的快樂。

爺爺走了,在懷念和悲傷中,我一天天的長大了。也如此明白,燕子能再回來,楊柳有發青的時候,可爺爺卻不再回來,陪我和姐姐度過的是長長的懷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2

清明節就是一個踏青的節日,春天已經完全的來到身邊了,清明節也就是一個緬懷先輩的節日,先輩已逝,年華正流。人生能有幾回夢?在光與影的交織中,我已無力去憧憬。在鱗次櫛比中遨遊,我已無心迷戀。又就是一年清明時,燃燭,仰拜,在香燭的淡淡香氣中,我感覺我已悟到了什麼。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歎,令人振奮,然而那裏面藴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就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就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然而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然而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然而當然就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3

今天的天氣十分晴朗,但是卻不是什麼好日子,因為今天是清明節,爸爸和媽媽帶我去鄉下掃墓。

我們乘車到了老家,下了車來到了一個公墓區裏,這裏有一個墓就是我爺爺的。我對爺爺的印象已經十分模糊,爺爺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聽奶奶説,在我和姐姐、妹妹中爺爺最疼我了。我對爺爺唯一的印象就是,老家門前路的盡頭有一條小河,爺爺經常帶上我拿上魚竿去釣魚。爺爺的樣子我只有一點朦朦朧朧的印象,只有看到爺爺的遺像時才能夠想起來。記得爺爺去世那天,我家裏來了許多人,他們都在哭,姐姐也哭了,可是我那時還小,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圍着爺爺哭,在我看來爺爺只是睡着了,不久以後就會醒來。可爺爺並沒有醒過來,而是永遠睡在了墳墓裏。

爸爸跪在那兒給爺爺燒紙錢,我也在幫忙,可是腦子裏還是在胡思亂想,爺爺現在在哪裏?在那兒生活的好嗎?,這些問題我當然不會知道答案,可卻包含着我對爺爺的思念。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寄託了我們對逝去的親人懷念,可時光不能夠倒流,他們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但是他們會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xiaozuowen/liunianji/jllwk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