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公德作文 >孝道作文 >

【實用】孝道作文集合5篇

【實用】孝道作文集合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孝道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孝道作文集合5篇

孝道作文 篇1

每每回到家,年長的父母總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彷彿年少的子女在外邊受了極大的勞累,這會子回到家定是叫着受苦的孩子好好歇息才是,又是如同供佛一般的供着四處奔走,可奔走勞碌一生的他們又有誰人來伺候半分呢?

從學校回到家,本也不算勞碌,只是沿途的奔波再加上餓得慌,回到家就彷彿理所當然的該叫父母伺候着,飯菜等着上桌,自己則是窩在一旁清閒的玩着手機,看着種種的電子產品,再享受着他們所給的豐盛。雞鴨魚肉、最喜的菜餚必是好好擺上,忙出忙進的為這遠歸的少爺公主踐行。可真的就這般勞累了,還是如何,在學校的日子本是清閒得不能再清閒,也不做過多的苦力勞神,錢財説起來還是從奔波的父母手中接過的,還是他們供養着,回到家卻還是他們如同供神一般供着,這期間到底勞累了誰,天下父母心要索取到怎樣呢?

二十來歲出門在外什麼都還是用錢買,這錢還是父母所給,就算自己閒來打工掙得幾分,那也是用來補貼自己至於家中只有要的份才算天經地義。未有柴米油鹽的勞煩,或者頂多也是偶爾自己開開小灶那叫消遣。晚上不睡白天不醒,歸到家中依舊如此,年輕的一代,在為90後的一代,同為此的一代,我所反思的不願,卻深陷其中。

歸到家中,父母總是早起的,在我們還認為天黑的晚上,便起開身一天的忙碌,將早飯弄好端到手上,或許這時的你我還未起來,那就免了吧!待到中午幾分,還好洗涮不是他們伺候着,還算有點行動能力。飯也不必操心了,直接起來吃吧,他們忙前忙後是還得趕回來將這家中的‘佛祖’給養着。至於自己奔波了一時未歇息,也不會有人來問津,還得捱上睡得剛起‘佛祖’的不滿,這清閒的佛真不容易呀,什麼都是應該的!

家中的家務自是不關我的事,那是他們的,關我這回來的孩子什麼事呢,那是大人的,是父母的,是他們應處理的理所當然。個人的最為尋常的衣物也自是不必自己動手了,有媽在,那是她該做的。在家也無事可做的,日子總是清閒得慌回來本就是享受歇息的',找些消遣,或出去遊蕩或玩着用他們錢買來的電子產品度着光陰,只消顧着自己玩樂便是,這樣的理所當然。偶爾做下家務那該是叫人倍感欣慰了,四處鄰里的説説這孩子懂事了,也知道幫我下忙,也換來自己的心滿意足。

可我總是疑惑的,哪有那麼多的理所當然呢!這都二十歲出頭了,還是當初那個無動手能力的小毛孩要人照顧麼,當你是小孩子他們每天照顧着那叫義務都來得自然;可當你都成年及就還這般供養着,若是在外勞作辛苦供養他們就不提了,至少養活自己在經歷外邊繁雜的世界和和各種勞累的艱辛回來歇息,那也好説。只是這在外的錢財都是他們供給着,自己也未有掙來半分,瀟灑的享用的高科技也是他們的艱辛,那麼該叫自己在哪個角色上立足,才換來自己的心安理得呢,哪裏消受的起呢!若是年長成家,歸到父母身邊,那也該是幫着忙,打掃一下的常回家看看,也叫人滿足了。

也許是我的秉性如此,還是家中自帶的影響,總還是不自覺親近他們上一輩的生活,那種自然生長繁衍生息的樣子,早睡早起,然後基本的勞作,這才叫做簡單,而不是渾渾噩噩,半夜不睡早上不起,只是玩些虛擬的電子,不做思考一天天過着叫人供養着。家裏總是睡得早,因為電視壞了的緣故更是早早的歇下,慢慢幻化成夜貓子的我,也習慣性的捱些時候再睡,多少還算規律。每每聽到好友感歎在家總是半夜至少是越過凌晨再睡,對比一下還是笑了,我這連同着他們上一輩的習性和思考算不算跟不上時代,與年輕人的日夜脱節呢!

回到家,還是爸媽伺候着飯菜居多,一時懶過去了,依舊是衣來伸手還百叫不應的玩自己去了,等飯菜都涼了還得等他們從新熱着卻總是不認這樣,心裏欠欠糊。我所理所當然的,便是回到家飯菜便是該這回來的年輕人所做,一生勞累的父母也該停歇下子,尚還享用着他們的奔波的錢財,都成年的孩子回來不是就該理所當然的用自己的勞動清減他們的艱辛麼,在家一日便是行一日的孝行才是。那還就回來便成佛,叫人伺候着呢?

天下父母心,本就是為孩子操心着,無私付出着這樣的無可厚非。可是身作90後,再及往後的年代是否叫它變形成一種吸血鬼似的無情的消耗呢!年少時享有着父母寵愛,在己為人父母,為自己的子女勞累還好説多少是循環。

可是作為年長一輩的父母呢,他們在極小時便擔着生活的辛苦,即便是有父母疼愛,也是幫着勞作,幾十歲時也就匆忙謀生,哪還有都二十來歲還混混噩噩的在家如同沒生活能力的孩子叫人供着,成家便是為尚小的孩子忙碌,奔波;等到這孩子長大了,讀書讀到大學、研究生,還是得供奉着,回到家也是什麼都不該做的,衣食養着便是。再到出門在外奔波,終於可以養活自己了,不必再將大量的錢財供着,也就出門了,難得回一次家,回來還是得為其操勞,這多少也叫人欣喜了,如果你還記得回家。再到一兩年成家搬出去了,便徹底的走了,還是得自己照看自己,病死。這樣勞作一生的他們,誰人去給清閒,福氣呢?

窩在被窩中不願起來的90後,哪有那麼多的理所當然呢?

孝道作文 篇2

“笑聲惹情也生情,有孝方知家中暖,無孝怎知人間情。”正是那聚首的歡笑,離別的憂傷,讓我倍加珍惜親情的可貴。

孝,是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與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與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與拋棄。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呢

孔子重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之本。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孝道也佔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論語裏有很多處都在講孝道,“父母在,不遠遊”,“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中國文明史5000多年,“孝”字當頭。友情故然可貴,但親情更可貴,而“孝順”則是對長輩的關懷或證明。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只要有了孝心,才會有責任感,使命感與善良的品質。孝心讓人成熟,長大。我想沒有對母親的孝心,人又怎麼能談得上愛我們這個國家呢。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孝道作文 篇3

有很多動人的孝子故事像一朵朵美麗的浪花,激盪着人類情感的長河。

  ——題記

孝心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因為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小明同學正準備騎自行車去上學,在路上,小明一邊騎車一邊吹着口哨,這時有一位老大爺走了過來,小明一個不留神就撞上了這位老大爺,時值酷暑時節,老大爺當場昏倒在路上,小明驚呆了,但他還有點理智,他馬上下車將老人扶起,此時旁邊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見此狀況紛紛上前來幫忙,一位商户馬上拿出自家的一直讓那個老人躺着,老人的眼睛緊閉着,臉色發青,手上青筋暴起,路人們都在談論着什麼,小明也已經撥打了急救電話,但是救援的人還沒到。

這時有人問了一聲:“誰當過醫生?”馬上,有一位中年婦女自告奮勇的站出來,她擠過人羣站出來説:“以前我在衞生室當過護士,也懂一些皮毛,讓我來!”説着,她已經打來一盆水,馬上用濕毛巾貼在老人的額頭上,説:“老人這是中暑了。”然後她有接來了一杯冰水給老人喝。此時老人的臉色終於好了起來,緊閉着的眼睛也睜開了。

這時,路人甲站出來問老人他的家屬的電話,只見老人從兜了掏出一個很舊很舊的手機,路人甲馬上接過了電話,找到了老人兒子的電話並撥通了電話叫他的兒子趕快過來。不一會兒,老人的兒子來了,他一直不停的道謝,然後把老人帶回了家。這時,人羣漸漸散開了,小明扶起自行車,邊騎邊在心裏説:一定要把今天的事情記錄下來……

孝心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只有這樣才能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孝道作文 篇4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道大於天”,在傳統的道德觀念中,孝道始終是排在第一位的。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作為晚輩應盡的義務。

父母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了這個絢麗多彩的世界上,是父母把把我們含辛茹苦地養大,是父母教我們怎樣做人。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他們默默地為我們付出,不求任何回報,所以我們更加應該孝順父母,懂得感恩。

小時候,我在背三字經“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媽媽就給我講了東漢時黃香孝順父母的故事。九歲的黃香是所有做子女的榜樣,冬天,為了讓父母能好好休息,他用身體為父母暖被窩;夏天,他用扇子為父母扇涼蓆子。他的細心和孝順深深地感動了我。

上學後,老師也給我講過“孝”字的意義。“孝”上面是個老人,下面是個孩子,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在上面保護他們;而父母老了以後,孩子就要背起他們,承擔起贍養他們的責任。

孔子曾經説過:“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品德高尚的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做一個孝順長輩的好孩子。

孝道作文 篇5

“百善孝為先”。

這句話是告誡人們要孝順父母,同時又將“孝”立於百善之首,足以見證“孝”在炎黃子孫心目中的地位與價值。

曾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三位提水的母親在一起談論,前兩位母親竭力誇讚自己兒子的才能,而第三位母親説兒子只會幹活。

不久三個兒子來了,前兩個兒子展現自己的才能讓母親開心,而最後一個兒子則提起母親手裏的水桶,走了。

而身旁有一個智者説:“我看到的只有一個兒子啊!”

的確,前兩個兒子的才能是不可置否的,但他們只能用浮華來哄母親開心,但母親並沒有減輕負擔,而後一個兒子則用最質樸的方法來對待母親,用最簡單的心來孝順母親。

而在今天,這個新時代,也還是一樣。這種孝順的方式應該亙古不變。

在母親節,會有許多孩子買來幾束康乃馨哄媽媽開心。可是,仔細想一想,買來的花幾天就成了枯枝敗葉,再也無人問津,被連同垃圾一起丟掉了。

雖然博來了母親的歡心,不過在這一切背後,母親又真正得到了什麼?

説一句讚美的話,莫不如做一次真正的付出。

記得在中央電視台曾播出一則廣告,一位母親為年邁的婆婆洗腳,而她的不足七歲的孩子也端着一盆水搖搖晃晃來到她面前想為她洗腳。

或許只有稚嫩的孩子才擁有一塵不染的心靈,懂得用最質樸的方式來孝順母親。

父愛如山,母愛如海。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在我們身上傾注了全部心血,卻不計回報。

而我們為人子女,不需要用多麼華麗的語言來奉承父母,不需要用多麼豐富的才藝博歡父母,最簡單的,才是最真的,我們只要用最質樸的方式來孝順父母,用最簡單的,最純潔的心來面對父母就足矣了。

標籤: 孝道 孝道作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ongdezuowen/xiaodaozuowen/7megv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