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公德作文 >孝道作文 >

【精華】孝道作文合集六篇

【精華】孝道作文合集六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孝道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孝道作文合集六篇

孝道作文 篇1

家風、家訓是中華傳統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弘揚家庭美德、提升社會正氣起到不可低估的積極作用。古人云:“人生都有雙重父母。所以對雙方父母都要一視同仁。百善孝為先,我家的家訓就是一個“孝”字。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做一個孝順的孩子。而我也總是能在他們身上發現孝的影子。記得我的老太生前的時候,我媽媽和我奶奶作為兒媳和孫媳,整天盡心盡力地伺候着。他在牀上一癱就是十年,處處都得讓人伺候。到了後來,連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了。有時她會忍不住在牀上大小便,弄得滿身滿牀都是。而我的媽媽和奶奶卻毫無怨言,只是默默地給她洗澡,洗衣服。

記得有一年冬天,放了寒假,我回到家開心地度過這個假期,而媽媽和奶奶可就辛苦了,因為冬天老太的衣服就更難洗了。而我老太卻偏偏在這時肚子“大爆炸”,也不知怎的,就突然拉了肚子,弄得滿褥子都是,臭得要命。而媽媽和奶奶卻沒有抱怨,而是柔和的幫老太把衣服脱下來,一個給她洗澡,一個給他洗衣服。那時我還小,什麼也不懂,看到媽媽和奶奶忙碌的的身影,就覺得很奇怪:這麼冷的天,這麼臭的衣服,還洗它幹什麼?於是就跑去問正在洗衣服的奶奶:“奶奶,天這麼冷,您為什麼非要洗這麼臭烘烘的衣服,被褥呢?”奶奶慈祥的望着我,“這是作為兒媳的本分!”她説。當時我還小,聽不懂。現在一想,也許這就是孝吧。我又去問正在給老太洗澡的媽媽:“媽媽,您為什麼這麼認真的洗呢?一衝不就好了嗎?”媽媽卻説:“要認真仔細地洗,不然洗不乾淨的,這是一個孫媳的本分,應該的。”我當時很疑惑:本分是什麼?我不懂,就去問媽媽。媽媽説:對老人孝敬,這就是晚輩的本分。所以,你也要向媽媽一樣,長大了孝順老人,知道嗎?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現在,我長大了,也知道什麼是孝順了。我一定也會孝順長輩,把這個好家風傳承下去的!

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應牢記社會主義的核心,然後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引導人們認識家風的重要性,家風正,國風興,傳承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並將其發揚光大,樹立好家風!

孝道作文 篇2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俗話説:有孝的家,貧寒也温暖,無孝的家,富足也缺憾。

父母為我們傾注了一生的心血,都説母愛是偉大的,而我也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在她的懷抱中我享受着濃濃的愛意。

至今母親生下我已經有十二個春秋了。聽爸爸説,媽媽懷我三個月的時候就不再吃零食了,每天只吃着沒有味道的粥飯,為的是能讓我生長的更健康。五六個月的時候,媽媽吐的厲害,不能吃飯,每天只能考打吊水來維持營養。媽媽懷我是多麼辛苦啊!

其實,這還不算什麼,媽媽是剖腹產的,把我生下來後,四天都不能動彈,還不能吃東西。飢餓的難受和手術後的疼痛使媽媽四天四夜未曾閤眼。

聽到這裏,我的淚水悄悄濕潤了臉龐,真沒想到我的誕生給媽媽帶來這麼多的痛苦和折磨!

我漸漸長大,很快我上幼兒園了,媽媽每天都早早的起牀為我做早飯,中午一回到家,我就可以享受着媽媽準備好的美味佳餚,媽媽卻還在吃我早上生下來的稀飯。可那個時候,我太小了,還不懂事,不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有時候還鬧事,甚至取笑媽媽,當媽媽傷心的流着眼淚時,我還在一旁幸災樂禍。現在,有時想起那時的傻事我常常偷偷地流着眼淚,以贖曾對媽媽犯下的錯誤。

記得有一次,媽媽特地為我做了一盤紅燒魚,我津津有味地吃着,媽媽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説:“慢點兒,別卡到了。”我邊吃邊點頭,但還不忘問媽媽一句:“媽媽,你不吃嗎?”“呵呵,媽不吃,我不喜歡吃魚,你先吃吧!”我當時也沒多想,吃完就匆匆上學去了,但回來拿鑰匙時發現媽媽正在吃我吃剩下的魚湯,並在湯水中尋找着細碎的魚肉,我看這一幕,我的淚水忍不住地流了下來,走在路上,淚水更加肆意的流淌,恨自己為什麼當時沒想到母親是捨不得吃而特意留給我吃的呢。

現在,我已經長大了。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了,媽媽累時,我會幫媽媽按摩,幫媽媽做家務,好吃的東西會和媽媽一起吃。爸爸累時,我會給爸爸錘錘腿,他口渴時,我會給他倒水。

“羊羔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白雲裝飾藍天,是因為懂得報答,小草離不開大地,是因為它不想讓大地媽媽孤獨。自然界的動植物都懂得報答,我們又何嘗不能報答父母,做個孝順的好孩子呢?

孝道作文 篇3

可能,有不少人會吟那首“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也許,有不少人知道被評為20xx年度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之一的劉延信:1973年,劉延信與同村姑娘謝蘭娥喜結良緣,第二年7月,謝蘭娥去世前,囑咐丈夫要好好照顧自己的爹媽和智障兄弟。此後,劉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貞與孝心,成就了一個大孝至愛、感天動地的謝延信。1979年岳父患重度腦中風,再也沒有站起來。一老,一癱,一傻,一幼,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謝延信的肩上。謝延信老了,病倒了,但他的意志沒有垮、孝心沒有變、責任沒有失、良心沒有丟。他隱藏起最沉重的哀愁,擔負起讓希望生生不息的重任。可見他的孝心感動天呀!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鳥獸尚且如此,人何以堪?父愛如山,母愛如海。他們給予我們的這段愛,是與我們出生,至於他們離去,是長久,偉大無私的一段愛。而我們給父母的孝呢?無論如何都比不上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正如詩中所説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如果不及時行孝,留下的只有悲傷後悔和遺憾呀!

在許多人眼裏,對待孝的理解極為狹隘。他們認為只有等到他們成家立業,父母衰老時才是自己行孝之時。可能有一部分人連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都不肯。現在就如此,將來就別提“孝”了,到了那時候那些人的良心就讓狗吃了。

父母的生日有誰知道?父母的體質有誰問過?父母的憂慮有多少人瞭解?

孝不止是父母老後為他們端茶送飯端唐喂藥,不只是父母年邁時的物質贍養孝應是源於我們內心深處的真摯感恩……

合適我們才能為父母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撐呢???答:從想在開始……讓我們為父母儘自己的孝心,讓世界充滿孝吧!!

老師點評:

論述語言無感染力

孝道作文 篇4

讀完論語,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孝道兩字,孝是人的根本,父母生我、養我,如果長大不知道報恩,這就是沒盡到做人的義務。況且中國有一句話,説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羊羔在吃奶的時候,兩條前腿要跪下,烏鴉長大的時候,小烏鴉就找食物給老烏鴉吃,養到老烏鴉又恢復了飛的能力,這才算終了。人如果不孝順父母,那不是連烏鴉和羊羔子都不如了麼?

古有仲由百里負米,閔損蘆衣順母,陸績懷橘遺親,今有陳毅探母,張九精帶父求學。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告訴我們,孝道是永恆的主題。盡孝也是要講求方法的。我記得孔子説過: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現在的所謂孝,就是説能養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孔子接着反問,你看狗馬這些動物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你只是做到讓父母衣食無憂了,但你對他們沒有發自內心的尊敬,那麼這跟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這句話引起我很大的反思。確實是這樣的,現在的很多父母都有自己的養老金,生活問題根本不用我們多想,而父母那麼盡心盡力的照顧我們,培育我們為的又是什麼呢?

有人説這是本能,的確,天下的父母都一樣,一心一意地為子女付出,但從不求任何回報。親情,它無需用任何語言表達。那我們又為什麼不能把孝順父母作為本能呢,孝順是應該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想想父母到底需要的是什麼?這真的很重要,或許不是買了什麼華而不實的營養品,而是有事沒事關心一下父母的身體,多陪父母聊聊天。就像著名書法家黃庭堅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那我們是不是也該認真反思一下呢?

孝順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讓他們感到欣慰,這就夠了。我記得一個公益廣告:一個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天真的對媽媽説:媽媽,洗腳!就是這樣的一部廣告時至今日,仍在熱播,動人的原因,不是演員當紅,而是它的感情動人心腑。很多人為其流淚,不止為了可愛的男孩,也為了那一份至深的愛,和發自內心的感恩。

孔子還説,父母唯其疾之憂。就是説父母唯獨為子女的疾病而擔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認為説是,對父母最主要的關心就是關心他們是否生病了,這樣就是做到盡孝了,這話説的沒錯,但多少有些片面了,或許這僅僅是對孟武伯而言吧。我覺得這句話指,身體的疾病,父母不能控制,這份擔憂已經足夠了,我們不應該再去做其他讓父母操心着急的事情,這也是一種孝道,我們確實應該去注意。

孔子的孝是善始善終,一以貫之的,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孝道問題。比如説孔子説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告訴我們父母在時,不能到遊玩,即使不得已也要説明去向,儘量少讓父母擔心。大家都叛逆過,希望擺脱父母的約束,可現在不能每天都回家,是否會想念在家中的父母呢?人孰能不老,百事當以孝為先,幫父母捶捶背,陪他們散散步、聊聊天;或者是打個電話,聽他們講講過去的故事;哪怕是相視無語,只靜靜的.守在他們身邊,這些更能慰藉父母那時刻關切着兒女的心,這些微不足道的回報相比雙親的撫養之情、養育之恩真的是輕如鴻毛,但孝心無價, 我們要做的只是盡最大的努力去關心體貼父母。

再有,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教導我們侍奉父母時,如果我們覺的父母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要婉言相勸。如果父母不聽,我們還是要尊敬父母。儘管內心憂慮,對父母不能怨恨。這句話給了我們很多的告誡,在生活中我們不能跟老師頂嘴,不能和朋友翻臉,那為什麼會把怨氣帶到父母身上呢?難道是因為父母從小到大給了我們無限的包容嗎?説出這話,難道真的不覺得愧疚嗎?前些日子看海洋天堂這部電影,看大福的爸爸一點一滴教患有自閉症的大福成長,開門,鎖門,穿衣服,下公交車.....我心中的感動就一直沒有停止過,試問,天下哪位父母不是這樣耐心的對待自己的孩子,我們又幾時對父母那麼耐心過,我們為父母做的卻太少太少,所以從今天開始多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想想吧,用心關愛父母,體貼父母,報答父母。

畢淑敏在散文《孝心無價》中寫道:“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你們父母健在的光陰。”最後用這句話作為結尾,只因為這句話與孔子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説出了我的心聲,人去了就再也不能回來,遺憾就只能是遺憾了,不會有機會讓你去彌補。只有珍惜現在的機會好好對自己身邊的父母,不要到失去的時候再去懊悔,不要讓自己空對着過往去流淚。

孝道作文 篇5

現代社會發展如此之快,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解決父母温飽已經不是問題了。"養"只是為人子女者對於父母最底限的機械勞動而已了。現代人的腦海中雖然種植着孝順的種子,終究沒有真正的發芽、開花。那種子只是一種潛意識中強加給自己的責任——父母就得我養活。

活是活着呢,活得咋樣?你給父母拿來山珍海味,但是就隨手往桌上一礅,然後冷淡無比的來一聲:“吃吧。”看見老孃在洗衣服,很不耐煩地來句:“我來。”這就是孝?孝敬本應使父母快樂,你就那麼多不耐煩,他們能樂得起來嗎?父母只需要物質上的“養”,就不需要精神上的“敬”?不但需要,而且老人需要的比我們更多。缺少了“敬”的“養”,一定是態度出現了問題,這個態度問題主要還是在於為人子女者的孝心不是根於誠篤。

孝道作為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作為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孝道被當作封建糟粕遭到否定。的確,傳統孝道不免糟粕。孝經有云:“毛髮色膚取之於父母,稍有損耗是為不孝”,這有些苛刻;丁蘭“刻木求親”稍有做作與誇張;郭巨“埋兒奉母”之舉也未免迂腐。“順者為孝”也有些不人性;至於“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讓子亡,子不能不亡”就更讓我們難以接收了。我們這麼想不為過。我們不需要那麼做,更不必要那麼做,可是孝道本身所具備的美德特質我們沒有資格否定。

孝道作為維繫和促進以家庭為細胞的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絕對應該發揚光大,而且誓在必行。從風俗角度上説,這更是極為重要的。元代張養浩説:“蓋自上而下者謂之風,因上而成者謂之俗,故風俗,國家之元氣,風俗厚則元氣盛……風俗薄則元氣衰……”元代御史上奏時也説過:“國家以風俗為本,……而風俗厚為治之至要也。”對於當今社會的風俗如何,筆者不敢妄下言論。簡單説來我們起碼得有個全國上下都一致的觀點吧!

一個民族的強大是因為整個民族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有相同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這就形成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説到此處似乎與孝道甚遠了,也過於理想化,然而離我們最近的、最實際的、也是最容易普及的統一民風不正是孝道嗎?一個人還不能愛自己的家、自己的家人,又如何去愛別人的家,乃至於國家這個大家庭呢?連最容易的“風”也形成不了,那隻能眼看着“瘋”了。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發揚光大了孝道,再談其他的也就不遠了。

孝道作文 篇6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要做好一個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孝是做人的標準,是人必備的品德。

有一次,媽媽和爸爸去上班,我起來後,看見屋裏亂糟糟的,心想:“媽媽爸爸上了一天班,回來還要做飯、掃地、擦桌子,肯定很累,那就讓我來幹吧,給爸爸媽媽分擔點。”

説幹就幹,我先把桌子擦乾淨,再把地掃了,最後疊了被子。我又燒開了熱水,給爸爸媽媽倒了兩杯熱茶,還把拖鞋在門口準備好。

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看到屋裏很乾淨,問是不是我打掃的,我説“是的”。他們微笑着,彷彿一天的疲倦都沒有了,爸爸坐在沙發上一直誇我懂事了,我心裏比吃了蜜還要甜。

三字經》裏,有一句“香九齡,能温席”。黃香九歲時,她的母親就去世了,於是,她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在父親身上。天冷時,黃香提前給父親暖被窩,天熱了,為了讓父親睡個安穩覺,她扇扇子,趕蚊子,自己卻熱的滿頭大汗。

是誰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是誰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是父母。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決不能丟掉老一代流傳下來的良好品德,讓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順長輩,讓我們一起把孝傳承下去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ongdezuowen/xiaodaozuowen/4mpxv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