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公德作文 >美德作文 >

優秀作文美德少年6篇

優秀作文美德少年6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作文美德少年,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優秀作文美德少年6篇

優秀作文美德少年1

張美晨同學是中廟小學五年級學生。自入學以來一直品學兼優、多才多藝、能力突出,每學期均被評為校優秀學生,一直擔任班級班長、中隊長職務。她一直都很優秀,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全面發展,能嚴格地要求自己,激勵自己,一直以來都在不斷地進步,並在許多方面都取得顯著的成績:在舞蹈和學習中多次被評為優秀學員,並在合肥市舞蹈比賽中獲得銀牌。

一、學習勤奮,成績優秀。張美晨同學在老師的教育和父母的關心下,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專心,勤學善思,不懂就問,常主動與老師同學交流學習心得,從中獲得了很多的進步。在老師的鼓勵和薰陶下,她養成了愛好閲讀的好習慣,較早便廣泛閲讀了歷史類、傳記類、名著類和其他多種題材的作品,有效拓展了知識面,並注重學有所用和學習創新,勇於實踐,不斷進行寫作鍛鍊。經過辛勤的努力,她的學習成績始終名列班級前列,每個學期都被評為優秀學生。

二、待人熱情,尊敬師長。張美晨同學從小就立志讀好書,做好人,回報社會,回報父母,她也一直在行動中不斷實踐着自己的理想,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好評。她發自內心地尊重與敬愛老師,是他們給予了她知識,幫助她成長,沒有老師的辛勤付出,就沒有她的健康成長和進步。

三、能力突出,工作出色。張美晨同學從一年級開始一直擔任班級班長、中隊長工作。對於學校大隊部佈置的各項任務,她總是積極認真地去完成,力求快而好。在班主任老師的指導下,她組織了並參加多次中隊活動,不僅豐富了班級的文化生活,而且提高了班級的凝聚力。

張美晨同學開朗自信,樂於助人,成績優異,工作出色,綜合素質高,不愧為一名優秀的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好學生幹部。

優秀作文美德少年2

我校大廳的門口,曾掛着“做塞淵美德少年”的布旗,而今天,我校就評選出了10位塞淵美德少年,我們通過小星星電視台來了解他們。

先由主持人何雪怡來介紹他們,在我校的有7名,2名是南校區的,1名是其他學校的。那7位分別是一(2)班的馮田憶,二(4)班的周子楠,三(5)班的彭宇恆,四(1)班的於可欣,五(6)班的邵晉,六(1)班的`妙楚欣,六(7)班的陳天宇。接着是他們的自我介紹,再説一下自己的優點及被選的原由。

其實,在他們中我有一些是認識的,像於可欣、邵晉、陳天宇。不過其中給我映象最深的還是陳天宇。在認識陳天宇的時候,他就是一個文雅瀟灑的謙謙君子。在我的映象中,他不光學富五車,而且興趣廣泛,在班裏也是尖子生。而看了他的自我介紹之後,我才知道,他也是個樂於助人,附有愛心,活潑可愛的“五好學生”呢!他樂於助人,總幫助班裏的同學;他附有愛心,在5·12地震中,他捐出了自己很多零花錢;他活潑可愛,常和同學們談笑風生……

想到他,我不禁想到我。平日,我尖酸刻薄,愛幫助的人就幫,看不順眼的就隨他去了。有時,我也很“吝嗇”!在5·12中,我僅捐出了10元錢。下課後,我只和自己的好朋友玩玩,説説笑,活潑開朗只建立在好朋友的基礎上。讓我記憶猶新的一件事是上次,我“公報私仇”的事情。我在出黑板報站在椅子上面。吳佳澄正巧走過去,不小心踢了一腳,我想算了,但又想到上次吳佳澄打我腦袋,還給我編難聽的故事,我就大聲吼:“Miss Cheng,吳佳澄踹我椅子了,我差點摔下來!” 陳 老師馬上教育了吳佳澄一番。看來,我和陳天宇還相差甚遠,我還做不到“塞淵美德少年”。

我們應該激勵自己,爭做“塞淵美德少年”!

優秀作文美德少年3

傳承優秀文化,爭做美德少年。怎樣傳承優秀文化呢?多讀書唄!多讀書才能多瞭解傳統文化知識,這樣才能傳承嘛!

怎樣爭做美德少年呢?還是多讀書唄!讀書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還能使人修身養性,保持一種良好的心境。美德少年自然就做成了嘛!

由此看來,多讀書是有好處的,但是要選對書。像我們現在,應多讀一些歷史類的書,經典的中外名著等。這樣才能傳承,做美德少年。

讀書可以給人帶來快樂跟寧靜。當你不開心的時候或情緒低落時,打開你最喜歡的書,隨着主人公同他們一起走進故事中去吧!當你真正的與主人公連為一體的時候,你會感到一種快樂在你心海里盪漾。這時,你內心裏的不愉快,已經讓快樂給擠出心房,飄向遠方去了。此時,你的內心裏只有快樂!

快樂是書給你的,書是最大的功臣。在書本里,我們可以扮演着多重角色,體會着多個人不同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這是在現實生活中所沒有的。

在書海里,你可以盡情的在你的幻想王國裏飛翔,做屬於你自己的夢,扮演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角色。

我們只有在書本里才是最放鬆,最快樂的。書帶給我們的快樂有很多,而我們帶給書的又有什麼呢?

所以,認真讀書是對書最大的回報。

人不可一人不學習,人更不可一日無書,所以,讓我們認真去體會書帶給我們的快樂跟人生的道理。

傳承優秀文化,爭做美德少年,從現在做起,讓我們多讀書吧!

優秀作文美德少年4

美德似一縷春風,一會兒吹到這兒,一會兒吹到那兒;美德似一滴水,很少很少;美德似一個微笑,雖然時間很短,但是感受很深……美德,總是在我們身邊環繞着。她,不太胖,烏黑烏黑的雙眼,有點兒翹的鼻子,雪白雪白的牙齒,總綁着一個馬尾辮,但是她的頭髮不長。

她,活潑開朗,陽光自信,成績優異,年年都是三好學生。她在同學和老師心目中獨一無二,出類拔萃。

她樂於助人。每當同學們遇到困難時,她都會毫不猶豫的伸出援手。對待同學如此,對待需要幫助的小朋友、老人也是如此。在她的日記裏,有一篇是關於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寫的,上面清清楚楚的寫着:在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新聞時,我毫不猶豫地把自己攢的零花錢捐了出去,雖然有點少,但能儘自己的一份力。因為大家都獻出一份愛心的話,積少成多,無家可歸的人們就可以早日住上新家了!她用她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同學的敬佩和老師的讚賞。

她還很愛看書,像一個小書蟲。她的書包裏裝滿了課外書,只要一下課,她就立刻沉浸在課外書中,無論旁邊再怎麼鬧,也影響不了她。有一次,老師叫她抱作業,連叫了三遍,她都沒有聽見。你説,她是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書蟲呀!因為她喜歡看書,所以她的作文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

她,就是我們四(2)班的班長——王晶藝。她,是樂於助人的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同學們,蜜蜂只有辛勤勞動,才能釀出香甜的蜜;雄鷹只有勇敢地搏擊風浪,才能使自己的翅膀更加堅硬。讓我們行動起來,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人人爭做美德少年。

優秀作文美德少年5

‘美德少年’這個光榮而又響亮的稱號可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要靠平常的一言一行,行言舉止。

在家中,我是一個孝順父母,不浪費糧食的美德少年。當吃飯時我從不浪費一粒米飯,因為我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吃完飯,我總會很有禮貌地説:‘我飯吃好了,你們慢吃。’空閒時,我總會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減輕媽媽的疲勞。把地掃得乾乾淨淨,把桌子擦得一塵不染把碗洗得一乾二淨,一下子把亂七八糟的家整理的井井有條。有美味的山珍海味,爸爸媽媽總是讓給我吃,我總覺得過意不去,把菜夾到爸爸媽媽的碗裏。

在學校,我是一個助人為樂,愛學習,老師的好幫手的美德少年。我當了一年半多的英語課代表我對工作認真負責老師對我是一百個放心。在英語方面我一直隱身作則給同學們樹立起了一個好榜樣。當同學有困難時,我總是竭盡所有幫助他或她。因為這樣同學們都很信任我,我總是能帶給大家快樂。學習上得我作業一絲不苟,學習刻苦,上課積極舉手發言。

在外面我是一個尊老愛幼,懂禮貌,環保的美德少年。每當看見地上有紙屑,我會彎彎腰,把它扔進垃圾桶。我是一個膽子很大的人,一回老家,我都會和外婆外公打招呼。大家都説我是個乖巧的人。我總會跟老人們講笑話跟小朋友玩,大家都特別喜歡我。

你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因為一個人沒有了美德,就好像失去了靈魂。

優秀作文美德少年6

中國是一個古老而神祕的國度,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歷史長河中,中國向來以“禮儀之邦”着稱,而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我們是民族的希望,我們更有責任傳承跟發揚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

從古至今,青少年人才輩出,古代就有融四歲,能讓梨。到了現代,更是有獨自照顧癱瘓養母十二年的孟佩傑,在他們的身上,我彷彿看到了中華文化的縮影。他門的心都是最美的。孟佩傑照顧一個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養母十二年,十二年,難以想象十二年中她上如何用她稚嫩的肩膀撐起這個家。可是,她從來不説苦不説累,沒有一絲怨言。她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繼承人嗎?

其實,每個人都是文化的傳承者,我們不需要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我們只需要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小事做起,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一件小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是啊,美德就是藏在在點點滴滴的小事裏。在生活中我們應樹立起我們的榜樣,樹立自己的理想,積極學習,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詮釋美德,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讓我們的美德感染更多的人。

每一個人都是美德的化身。青少年時期是我們一生中的黃金階段,也是我們性格形成的階段,我們更要挖掘自身的潛能,開發自己的優點,讓自己的優點變成一種美德。“傳承優秀文化,爭做美德少年。”這並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多的是要喚起我們心中的美德。時間匆匆,但唯一不變的是人們心中的美德。我們要努力,要讓中華民族的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深刻的印記,要讓自己的美德在中華文化中熠熠發光。

標籤: 美德 少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ongdezuowen/meidezuowen/vejlw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