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公德作文 >節約作文 >

【推薦】節約作文3篇

【推薦】節約作文3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節約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節約作文3篇

節約作文 篇1

今年五月期間四川發生了大地震,全國人民都在支援災區。我常常在想:我能為災區做點什麼呢?

我去問爸爸,爸爸對我説:“孩子,我們雖然為災區作不了太大貢獻,但我們可以去表達我們的心意。”我覺得爸爸説得很有道理。對了,我可以為災區節約一度電呀,説不定這度電,也可能傳到四川災區,為災區人民送去温暖呢!

從這天起,我每天都節約用電。做作業儘量在白天完成;以前我睡覺時總喜歡開着燈,現在不開了;爸爸浪費電,還經常受到我的批評呢!

一個月後,我和爸爸一起去交電費,發現我家比上月節約了五度電,我高興極了,趕忙跑到收電費的阿姨那裏,問道:“阿姨,我家節約的電能傳到四川災區嗎?”

阿姨的臉笑開了花,説:“能,一定能!”在回家的路上,我默默地想着心事。爸爸奇怪地問:“你在想什麼呀?”我説:“我在想,我一個人的力量太小了,如果全國的小朋友都能像我一樣該有多好啊!”

爸爸摸着我的頭説:“那你就把你的想法寫成文章,去告訴全國的小朋友們呀。”我一聽,樂了。對,就這麼做!

全國的小朋友們:四川災區的人們正在重建家園,讓我們人人節約一度電,為災區人民作一點小小的貢獻吧!

節約作文 篇2

“節約”一詞,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水龍頭提示牌上,在衞生間的手紙盒上……但它似乎被人們從視線中過濾了——水龍頭依然在滴答滴答地流眼淚,手紙盒裏的紙通常半天就用上一卷。也許這些在人們的心中是無足輕重的,但是你知道嗎?一個滴水的水龍頭一個月就能浪費水237.6千克,一年下來,要流失3.283噸水!這些水能讓乾旱地區的一户人家用兩個月!也許你會毫無畏懼地説: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水,那麼多水,夠我們用上好幾千年的!但我不得不告訴你,地球上的大部分都是海水,人不能喝,也不能用來灌溉農田。我們人類能夠飲用的是淡水,而淡水資源只佔全球水量的2.53%,而且其中的68.7%又屬於固體冰川,分佈在難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兩極地區,還有一部分淡水埋藏於地下很深的地方,很難開採利用。所以説情況其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美好。如果未來人類還是這樣無節制用水的話,前景堪憂啊!

還有一個經常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現象——一個未用完,甚至只用了幾頁的筆記本被扔到了廢紙簍裏!有的同學做作業時,寫錯了一個字就把整張紙撕掉!雖然這其中的一小部分被送到了造紙廠進行了再次循環利用,但大部分還是被垃圾車運走被焚燒或者填埋了。按班裏六十個同學計算,假如每人每天浪費一張紙,一年下來就浪費了21900張紙;按照每棵二十年的成年樹生產3000張A4紙計算,一年下來,一個班級就浪費掉七棵樹!讓一棵樹從世界上消失只需要幾天,而這棵樹卻長了20年。如果一直這樣持續下去,用不了多久,哪個地方有樹林都有可能成為新聞!

據統計,中國人每次外出就餐,平均浪費20%,價值上千億元,夠全國小學生一年的午餐費。在食堂,我們經常見到很多人飯沒吃上幾口就倒掉了,一頓飯下來就倒掉好幾個大泔水桶的飯菜。很多人在邀請親人、朋友參加婚禮或者生日宴會時,常常是滿漢全席。但一頓飯下來,通常還有很多菜一筷子都沒動就被倒掉了。其實我們可以不用這麼浪費,點菜的時候可以少點一些,或者是把沒吃完的打包帶走。這樣一來就能節約不少食物。

每年全球糧食總量的1/3被浪費,年浪費量達13億噸,相當於全球穀物總產量的1/2。當人們再無節制地浪費糧食的同時,非洲大陸的人們卻正忍受着饑荒的煎熬!

電的浪費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很普遍的現象。很多人在家的時候,常常是進房間打開燈,出門卻不關燈,這樣走一趟,家裏燈火通明,而只有一個人在其中的一個房間裏,造成了很沒必要的浪費。有的人家長期不在家,家裏的電器卻還處在待機狀態:電視機待機功率8.07瓦,微波爐待機功率11瓦,音箱待機功率12.35瓦……如果每個人都及時關閉待機電器的電源,節省的電能可以供應東北三省所有的家庭用電!這個數字是多麼驚人啊!

生活中,處處可以節約。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讓浪費的現象從此消失殆盡!

節約作文 篇3

勤儉就是勤勞節儉,包括努力工作和節約用度兩個重要方面。我國自古就以勤儉作為修身治家的美德,《尚書》説: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左傳》引古語説: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周易》提出:儉德闢難之説,《墨子》有:儉節則昌,淫佚則亡之論。古人認為能否做到勤儉,是關係到生存敗亡的大事,不可輕忽。在現在社會,經濟增長和物質消費的觀念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但勤儉作為一種美德,作為一種工作態度、生活作風或治國方針,還是要大力提倡的。

有許多的歷史人物都以勤儉來修身,他們不僅在國家事業上勤勞,而且在家庭生活上也非常節儉。克勤克儉,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傳説中的古代聖賢都是這樣做的,如堯特別關心民眾,認為別人挨餓受凍是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好,是自己的過錯。而他自己的生活卻十分節儉,經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飯,喝野菜湯。正是由於堯在事業上和生活上克勤克儉,所以贏得了百姓的愛戴,成為一位聖賢。

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蘇東坡,也把節儉作為自己的生活習慣,以節儉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他在生活上堅決反對奢侈浪費。有一年,他被貶黃州,俸祿減少,這給生活上帶來了諸多不便。為了渡過困境,它不僅辭退了身邊所有的僕人,而且自己更加節儉,他給自己制定了一份完整詳細的開支計劃,把所有的收入和手邊的錢都集中起來,然後將這些錢分成十二份,每月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他就是這樣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度過了難關。君子以儉德闢難,蘇東坡就是這樣做的。

奢侈浪費小到足以破壞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大到足以滅亡一個無比強盛的國家。自古就有許多帝王在剛開始創業時,以勤儉修身,受到了百姓的擁戴,但後來他們逐漸放棄了勤儉而一味的追求安逸享樂,結果招致了自己的滅亡。五代時的後唐莊宗李存勖,一開始勵精圖治,奮發有為,擊敗各個敵手稱帝。但後來沉湎於音樂戲曲,每天在宮廷上用重金請人表演,演得好,用重金封賞,並且整天大肆興建樂宮,樂隊,造成黃金流失,最終導致部下作亂,伶人發難,在位三年就死於兵亂之中。歐陽修在撰寫《伶官傳》時,有感於這段歷史,闡發了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中國有着很強的憂患意識,特別是在國家動盪,民不聊生時更是如此。孔子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孟子講生於憂患而死於安;就是分別從個人和國家的角度強調了保持憂患意識的重要性。魏徵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規勸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以實現長治久安。

還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意思是説,從節儉變得奢侈容易,從奢侈轉到節儉很難。這是司馬光引述他人的話,用來訓誡子孫的。它強調要自覺保持節儉,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過好日子,這本無可厚非。但是過於奢華是不可取的。

現在,隨着科技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淡漠了古人的教訓,大肆的奢侈浪費。我國就形成了一種通病節儉冷漠症。身邊的小事就足見這種病態的嚴重。白天明亮的教室裏非得開燈,洗手間的水龍頭細水長流,電腦永遠處在待機狀態,簡直是不知節儉何滋味。據上海能源管理部門統計,按平均每户家庭有15瓦特的耗電量計算,上海480萬户家庭在白天高峯時就增加了2.5萬千瓦左右的用電負荷;一台電腦的待機能耗30瓦,如果上海15萬機關幹部下班後都不關掉電腦電源,僅此一項,就將每天增加4500千瓦的用電負荷,倘若加上企事單位的的電腦待機浪費,數字十分驚人。如果這樣浪費下去,有多少能源將被這樣白白的浪費掉。為國家造成多大的經濟損失。長此下去,即使我國再強盛,恐怕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

縱觀歷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無不是興於勤儉,忘於奢靡。古往今來,成功的創業者大都經過艱苦奮鬥階段,所以都很勤儉節約。但是對於守業者來説,則正好相反,他們沒有經歷過創業的艱辛,容易貪圖奢侈享樂,最終的命運必然是事業的衰敗,國家的滅亡。這是幾千年歷史所昭示的真理。

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戒奢從儉,不糜費財物,認識我們崇尚的美德。

標籤: 節約 節約作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ongdezuowen/jieyuezuowen/2mmgk4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