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高中作文 >高三作文 >

2017家庭文明建設徵文範文

2017家庭文明建設徵文範文

家就像是一瓶陳年佳釀,融進了許多寬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內涵。小編收集了家庭文明建設徵文,歡迎閲讀。
 

2017家庭文明建設徵文範文

第一篇:家庭文明建設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家風琳琳琅琅,在我們家,便是:耕讀為本,勤儉持家,這八個字。

有人講,現在談家風,並沒有多大意義。有人講,家風向來是大户人家事,與一般百姓關係不大。有人講,現在家族意識不斷消減,此時談家風不合時宜。有人講,現在更應該講政風社風,而不能退而求次家風。可是,家風家訓不應該人人遵守嗎?

文人重家風,但家風並不只是文人事。許多人家,雖然沒有專門家訓,但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風,由此也構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明朝書畫家徐渭,晚年曾撰寫一副令人費解的家教聯:“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告誡子孫珍惜時光,趁早好好讀書。

家風不外乎家國天下、耕讀傳家、積德行善、仁孝清廉這幾個標準,不苛刻執行起來也不困難,應該遵守的不正是“勤儉”二字。

記得父親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勤和儉》:從前有一個農民叫吳成,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説:“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飢捱餓,就一定要照着兩個字去做。”後來,兄弟分家時,將匾一據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日後大兒子雖勤懇工作,但不知道節儉,二兒子只知道節儉,而不知道勤懇工作。最後,他們都過着貧苦的生活。於是兩兄弟便決定把“勤儉”兩字合在一起,從此他們既“勤”又“儉”,終於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以前,我非常不注意節約糧食。每天吃飯都剩下許多白花花的米飯在碗裏。媽媽看見我這樣浪費糧食,決定在星期天帶我去田野裏走一走,一路上,猛烈的陽光像一團大火一樣,讓我感到非常的悶熱,豆大的汗珠不斷地從額頭上滲出來。

田野一片綠色,就像是一塊一塊綠色的大毯子鋪在那裏。在這綠色的毯子上,有着許多人在忙碌地幹着農活,有的在耙田,有的在挑秧苗,他們手臂上的汗珠都隨着秧苗飛灑向田中,用雙手去接觸那雜草和污泥,太陽照射在每個人的後背上,汗珠濕透了他們每一個人的衣服。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隨着全市率先進小康,我們家的日子也越過越美好。日子富起來了,可節儉的家風卻不能丟。當下,許多青年人用錢大手大腳,生活過分講究奢靡的現象已司空見慣。別讓家風也成為“一陣風”,徒留下“古風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風。家風的形成,無關貧富,無關文化,只關德行。家風是潛移默化發揮的,作用更是潛力無窮。

千年家風,底藴厚重,韻味深長。在家,便是風範;於國,就是脊樑。

第二篇:家庭文明建設

家就像根,永遠是樹葉的歸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會提高温度,但卻給予人們連火爐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陳年佳釀,融進了許多寬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內涵。在我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家庭。

提起董曉亞,認識她的人都會流露出羨慕的眼神。因為他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董曉亞系三公司材料科副科長,愛人在天大項目工作,他們兩人在三公司工作了十八個年頭。他們夫妻結婚多年來,夫妻恩愛,孝敬老人,熱心助人,鄰里和睦。他們用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詮釋了家與愛的真諦。

婚後由於工作的.特殊性質,一直聚少離多。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們互相支持、相互勉勵、相濡以沫。董曉亞對局物資管理工作潛心鑽研,被局授予物資管理“技術能手”稱號。2012年批准為中交物資招標採購專家庫成員;愛人負責全局最長的隧道工程天大項目四標隧道的生產管理工作,注重團隊合作,發揮羣體智慧,優化了許多管理方案,多次評為先進工作者。

在工作中, 他們要求自己做得更優秀,在社會、家庭生活中,也是力爭做好自己的角色,儘量完美的詮釋父母眼中的孩子,丈夫眼中的妻子,孩子眼中的母親。

和眾多的中交人一樣,他們在京購房後,把兩位老人接過來,過着媳婦、公婆帶着孩子的生活。老人都是退休教師,幫他們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照顧孩子。人説最難處的就是婆媳關係,尤其是愛人長年在工地。在這幾年中,他家的老人一直把兒媳當成自己的閨女看待,老人在家拆洗被褥、打掃衞生、做飯等能做家務活都幫着做,兒媳上班時穿着老人給她勾織得涼鞋、挎着老人親手縫製的揹包,同事見了都誇老人手巧,老人每天把飯做好,盛好飯等着兒媳一起吃。董曉亞有時單位遇到事情也會跟老人説説,老人也能幫着出出主意。

董曉亞把兩位老人當成自己的父母來孝敬,節假日陪老人聊聊天,講講單位、社會發生的一些趣事。她的婆婆有記日記的習慣,這裏也記錄着他們共同生活片段,在前年的日記本上她是這樣記載的:今天兒子、兒媳張羅着帶我去新華大街買鞋,他們告訴我不要去看價籤,只要穿着舒服就行,兒媳説:‘媽平時坐車昏車,今天好不容易出來逛逛街,多買兩雙吧。’這傢伙一口氣給我買了四雙,又從裏到外的買了內衣、襪子,説實話,平時我自己是捨不得花這麼多錢的,兒子對我好是應該的,但娶到一個好兒媳才真是不容易,兒媳平時給自己買衣服挺捨不得的,只要一提給我們老兩口買東西,沒有不願意的時候,都是頭頭先張羅。我心中真是感動啊!”説實話,董曉亞一直都覺得這是她應該做得,鄰居的大爺大娘都誇她是孝順的兒媳婦,她老公也經常自豪地説:“在外邊工作,最放心的就是家裏媳婦和公婆相處比我這個兒子還要親”。

在婆婆的影響下他們生活上提倡節約,精打細算,用淘米水澆花,用洗衣水拖地。教育孩子一菜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他們的教育下,她的兒子衣着樸實大方,從不大手大腳,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兒子逐漸自立,假期參加社區的社會獻愛心活動

他們家三代同堂,孝敬老人,夫妻共勉,兄妹關係融洽,2008年,孩子她姑家因買房需要資金,他們就毫無保留把當時的積蓄借給她,這也讓老人很是感動。董曉亞的愛人身為兄長給弟妹做出了榜樣,每年春節全家團聚,其樂融融。

2012年春節期間,全家正安於温馨幸福的日子,壞消息泰山壓頂般的襲來,正月查出公公肺癌晚期,需要住院治療,公公病情剛剛穩定,5月份又查出婆婆得了MDS骨質增生障礙性貧血,治療剛一療程時,肺部又嚴重感染,病情危險,在無菌室24小時需要護理。工作不能耽誤,家務需要料理,孩子學習需要輔導,一時間董曉亞深感壓力重大,難以接受這個現實,就在她感到心力交瘁的時候,孩子他叔自告奮勇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孩子的姑姑隔週週末從瀋陽趕到這裏來照顧老人。老人也因自己生病拖累孩子思想負擔很重,經常以淚洗面,但仍不願讓遠在工地的兒子擔心,住院期間給他兒子在電話説:“我沒事,別因我們影響工作”。

在這段日子裏,董曉亞每天早上,準備好早飯和午飯,公公與孩子中午熱下就能吃到嘴裏,晚上下班到家後再做全家的晚飯。抽空還要去醫院看看婆婆一天的狀況,在那裏給婆婆餵飯、洗腳、洗衣服。。。有時候回到家後,董曉亞覺得渾身疲乏。每次和老公通電話,還要互相安慰不要太悲傷,看着見老人身體一天天好轉,孩子一天天成長,董曉亞的心裏感到很欣慰。

都説患難見真情,公司領導的體恤讓董曉亞倍感温馨,在得知老人需要服侍的情況後,方便她照顧家裏,儘可能減少她的外出頻率,在年中效能檢查及年底的雙文明檢查中也安排其他同事代替她出差。老人住院期間,公司的同事亞珠、大新等紛紛去看望老人。社區的阿姨來看望老人也絡繹不絕,孫阿姨送來了八寶粥,張阿姨送來了石榴,徐阿姨送來了牛奶、麪包。。。,領導、同事和社區的關懷,給董曉亞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讓她倍覺温暖,更能做好對老人的關懷和照顧,讓愛人對家裏放心。

他們這個小家庭,在眾多親朋好友、同事鄰里的幫助下,經歷着磨難的洗禮,全家人的心貼得更近了。看着老人們逐漸康復,孩子快樂地成長,愛人的理解與支持,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在心中流淌,瞬間覺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起走過艱難困苦的從容,是一種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態,是默默無語相伴一生的美麗。幸福不是在別人的眼裏,而是在我們自己的心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aozhongzuowen/gaosan/r77vd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