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 >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通用11篇)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通用11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清明節的作文(通用1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清明節的作文1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河南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的麥田、臘黃的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清明節可隆重了,我們家的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的清源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着,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後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乾淨了許多,接着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並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

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後輩的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讓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的事呢,爺爺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着給奶奶逝世後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禍,趕緊在爺爺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親情。

清明節的作文2

每當清明節來臨時,所有的炎黃子孫用不同的方式祭拜祖先,寄託自己的哀思。我們家也不例外。

清明節的那天,我們全家起了個大早,換上樸素的衣服乘車回老家,在路上下着雨,使我想起一句名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經過長途跋涉,我們回到了老家,來到了二伯家,準備一家老小一起上墳。

我們踏着泥濘的山路,一步一步艱難的往上爬,大約過了半個鐘頭,我們來到太婆和太爺爺,爺爺,婆婆的和墓,我們先一人拿支香,點燃鞠躬,不知道為什麼,這煙能使人情緒低落,我不經傷心起來,上完香後我們給太婆和太爺爺,婆婆,爺爺燒鬼票子,鬼票子是專門為死去的親人在陰間裏花的鈔票,爸爸知道太婆。爺爺。太爺爺愛抽煙,婆婆愛打麻將所以多給他們燒了些鬼票子,然後給他們鞠了幾個90°的躬,在家鄉,每個來上墳的男女老少。老少爺們都要和死去的親人説心裏話,我第一個説:“太婆。太爺爺。婆婆。爺爺你們都走的那麼早。”説到這裏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我連面都還沒見着,你們就撇下我不管走了,難道你們不想見我?自打我出生,就只能對着薄薄的遺像為你們祈禱,為你們祝福。”説完後我的淚水像斷線的珠子一個勁的往下流,輪到爸爸了,爸爸先恭恭敬敬的的舉了一躬,獻上了一把花,開始和爺爺。婆婆。太爺爺。太婆婆説話:“爹,娘,爺爺,婆婆,咱家打小就窮,你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為了上我們好好學習,你們隱瞞了病情,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離開了我們孩兒不孝!沒有照顧好您老人家,我在這給你們賠不是了。”

在場的人都哭了,願死去的親人在陰間好好生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這句詩在我耳邊響起,我就頭涔涔淚潸潸。

清明節的作文3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那天要去祭奠祖先節日,也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的春季儀式。

這一天,天氣很好,田裏到處都是農民身影。春天的時候,天氣有時下雨有時晴朗,天氣很難預料,剛剛還是晴天,一會兒就下起了雨來。

我們紹興人過清明節也有與其他地方不同的過法。每到清明,奶奶就會做很多艾餃,裏面全是糖水,使人垂涎欲滴,每次吃艾餃我都搶在第一個,也一連那好幾個生怕有人來搶。我們有時做的很考究,不僅吃起來讓人讚不絕口,連看上去都十分漂亮,綠色的外衣,形狀美觀。

清明的時候還要上墳,也就是要去看望一下死去的親人。上墳的時候,我們會帶很多水果,和一些食物,還要為祖先燒香。比如説"上墳鵝"。"上墳鵝"因為飼養精,飼養時間短,又是春季,所以它的肉又嫩又肥,實在是上品。不過紹興農家上墳用鵝,倒不是單單為了它的味道,而是另有寄託。在我們紹興土話中"鵝"諧音"我",列祖列宗、已故的親人看到之後不是很高興嗎?

這就是清明節,這就是紹興人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作文4

時光荏苒,轉眼間清明節又來了,這是屬於我高中階段的最後一個清明節。一時之間,萬般滋味湧上心頭。

從我懂事起,老師們就對我們進行了無數的傳統節日教育。大多涉及愛國愛家之類的紅色旋律,懵懂之時,尚不懂得其間藴含的重大意義,只是覺得該哭就哭,想笑就笑,無拘無束,一派天真。

漸漸長大了以後,書讀多了,隨着知識的日漸豐盈,我認識了很多愛國烈士,如大義凜然的,錚錚傲骨的江姐,寧死不屈的劉胡蘭……學校也組織幾次了清明節去給烈士掃墓的活動,站在烈士墓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漸漸明白了這個節日是需要緬懷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

雖然現在是和平年代,可是如果不是當初他們的浴血奮戰,為國捐軀,就不會有我們如今的安逸生活。生命是何其可貴的,可是他們卻甘心為國捐軀。心裏有了感動和懷念,清明節到了的時候便有了絲絲愁緒,時不時會冒出如司馬遷説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豪言壯語,並萌發長大了身先士眾死而後已的報國情懷。

到如今,覺得一切都開始轉變了,從心境,到覺悟。去年隨親人去山上掃墓,正是陰雨霏霏,感覺行人匆匆,大多神色悽然,天地暗淡,行雲陰沉,似是寄託無限的哀思。山丘間此起彼伏不時響起清亮的鞭炮聲,風吹過,一陣陣壓抑或放肆的哭聲就在空洞的山間迴盪,好生淒涼!那聲聲呼喚,好似生者在期待着着親人能再入夢中相見。

可從此上窮碧落,下落黃泉,生死兩茫茫!感覺人生的無常和生死的無奈,不覺兩行清淚潸然淚下。便不知不覺握住媽媽的手,感受那無盡的温暖和踏實。死者已矣,生者長存,把握好每一天,好好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我想,這就是清明節給我的感觸吧:學會緬懷,學會感動,學會珍惜。學會愛自己、愛別人、愛家,更要愛自己的祖國!心中有愛,一切才會顯得那麼的實在和珍貴!

人的一生,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到箭步如飛,總是要經歷漫長的過程,而人對事物的感悟,也如清明節給我們的啟示,那麼深刻,那麼綿長……

清明節的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遠方的遊子們千里迢迢從四面八方回到家鄉,來感恩先祖遺德。

在我們的家鄉,上墳祭祖是我們清明節的傳統習俗。每到清明節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去上墳祭祖,讓祖先保佑自家平平安安的。我們家也不例外,可惜這回我感冒發燒了,在小姨家打着點滴,沒有和我的家人們同去上墳祭祖。

在清明節的時候,有的民族還有一些不一樣的習俗,他們有的還要去烈士陵園來緬懷革命先烈,沒有那些革命戰士的犧牲,我們的祖國怎會像現在這樣強大?

在清明節期間,也是交通堵塞的高風期,每到清明節第一天和第三天,高速路上的車特別多,有的是去旅遊,有的是遠方遊子回家,來感恩先祖遺德,還有的就是去緬懷革命先烈。

民族的魂,是他們;中國的英雄,也是他們;革命的先鋒,仍然是他們。烈士們,你們辛苦了!

清明節的作文6

今天,我們一家去掃墓過清明節。

一大早,奶奶就起牀了。因為她有許多事情要做。她要到市場買燒餅、豬肉、雞肉、鵝肉、雞蛋、燒肉等食物。買完東西后,就回家做清明掃墓的準備。從早上開始,大人們就做準備工作,差不多十點的時候,我們帶着各種食物、物品出發了。

我們走了一段路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一路上大家都走得氣喘吁吁的。來到目的地後,我們首先分工合作,有的整理東西,有的搬東西,有的在擺放物品。

東西準備完後,我們一起跪拜,祝願祖先在九泉之下安息。

清明節的作文7

二十四節氣,節氣到清明。

家鄉的.天地間便瀰漫着特殊的氣息,生機和活力張滿了大地和天空,殘冬的痕跡一掃而光,春天將五彩繽紛的顏料四處潑灑,鮮豔而明麗,萬物祥和而生動。

回憶以前的清明節,真叫人回味無窮……

清明時節盪鞦韆,那可是一個孩童的必備技能。

我家鞦韆在院子外面,將粗粗的繩索拴在一棵大樹的兩根健壯的枝幹上,繩索間拴着一塊木板。坐在結實的鞦韆上,兩腳用力蹬地,身子就隨鞦韆飄蕩起來,如同古老的吊鐘。忽上忽下,忽近忽遠,大地和天空隨着美妙的曲線晃動、旋轉、跳動起來。或乾脆閉上疲勞的雙眼,忘卻一切,盡情享受飛翔的快感。或哼起歌聲,任清風帶向遠方,學習的重擔和生活的煩惱也隨其帶走,高山流水,豈不悠哉!

清明時節,風箏難耐寂寞,凌風而起,傲視千雄,翱翔於藍天之上。

風箏是一個淘氣的娃娃,但只要你摸透了他的性情,任憑繩子怎麼扯動,它都會在空中為你戲耍、表演。隨風而起,風箏才會翱翔,任其自由的舞蹈,伴隨童年無盡的想象。一線一棍,只為飛翔而生,鳳舞九天,傲視千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經典的詩句,經典的詩意,勾起了我對過去清明的暢想。回想過去,審視現在,暢想未來,清明將何去何從,逝去的清明能否重現,選擇權永遠在我們之手。傳承中國文化,理所應當,望君珍之慎之!

清明節的作文8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這一天,我們全家人也懷着對已故姥姥的無比思念之情去掃墓。

不一會兒,我們來到姥姥的墓碑前,我們所有人都肅然起敬。

首先,媽媽拿起一塊抹布,把墓碑前的灰塵打掃得一乾二淨。接着,爸爸拿出好多“鈔票”把它們點燃,火焰燒得很高,這時,姥姥的身影彷彿出現在火焰中,我大喊了一聲:“姥姥!”恍然大悟後,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放在墓碑前。最後我們向姥姥深深地三鞠躬。

姥姥,您安息吧!您的重孫兒,一定會做一個真正的好男兒的。

清明節的作文9

以往的清明節,我們一家三口一般不回老家,就到菜市場買一些紙錢,準備晚上找一個空曠的位置燒。

今年我們也如此,放假第一天一大早,就跟隨爸爸到菜市場,先買了一些菜,然後就去買紙錢,當我們詢問價格時,老闆張口就説:“一百億!”把我和爸爸嚇了一大跳,後來才發現上面有價格:兩塊錢,面值是一百億的一大捆。我想:“天上一天等於地上十年,那地上一百億,不是最多等於天上十元。所以,我懇求爸爸多買點,這樣我們的列祖列宗可以多點錢花。買了正準備走,老闆又跟爸爸説,今年出了新花樣,什麼金元寶,金磚,紙牌,紙籌碼等。爸爸就又買了一點,一共花了24元錢。

回到家,我寫作業,爸爸也學習,準備考一個什麼工程師的試,説這是他的飯碗。下午,我跟媽媽還有舅舅,舅媽一起去爬山,爸爸去打球,媽媽讓我呼吸新鮮空氣,所以沒跟爸爸去羽毛球館打球。

晚上,我們都很累了,差一點忘了最重要的事,最後還是我想起來的,於是我們一起出發。以前的深圳灣有一個F1賽艇比賽場,它的停車場是一大片空地,在深圳灣公園還沒有建好時,我們一般在那裏燒紙錢。現在公園建好了,用了這塊空地,所以我們只好在一個小路邊上燒,對於以前荒蕪一人的空地來説,這裏已經“人滿為患”了——到處都是燒錢的人們。

開始燒紙錢了,爸爸先用一張紙錢來引燃,接着就四張五張的往火裏丟,然後用木棍把燃燒的紙錢挑起來一點點,火就越燒越旺,火星飛濺的很高,差點燒到我的眉毛。我們“一百億”“一百億”的往裏面燒,最後差不多都燒完了,火漸漸的熄滅了。我們正準備走,爸爸突然發現還有幾億沒燒,他説:“這可這麼辦?火都滅了,不能再燒了,留着也不行。”最後,決定再次燃燒,雖然燒兩次,但是也都燒了,也送錢給老祖宗了。後來回到家,躺在牀上,心中想:“每年清明節光燒錢不能解決問題,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光宗耀祖才是真正重要的!”

清明節的作文10

又到一年的清明節了,學校裏放了三天假,和往年一樣我們要回紅安老家給爺爺上墳,除了爸爸、媽媽要上班外,大伯開着車子帶着奶奶,大媽,哥哥,妹妹和我全都回去了。

經過3個多小時的路程,我們終於到達老家,中午是在姑奶奶家吃的中午飯,奶奶聽村裏人講今天不適宜上墳,所以下午的時候大伯就説帶我們去村裏的池塘裏釣魚,到了池塘邊,大伯給哥哥做好了準備工作,哥哥就開始釣了,然後自己也開始釣了起來,我和妹妹就在池塘邊上,抓蟲子,摘野花,玩得很高興,不一會兒大伯和哥哥先後一人都釣起一條魚來,我和妹妹看見了,都興奮的想試試,大伯和哥哥就把魚竿給了我和妹妹,並告訴我們要耐心的等待,還要專心的看着魚鰾,什麼時候魚上鈎了才能提魚竿,我們按着大伯説的做,不一會我和妹妹也吊起來一條魚,雖然沒有大伯和哥哥的魚大,但我和妹妹都很高興,我們也能釣起魚來呢!時間過得很快,天開始變黑,我們回家了,晚上我們吃自己釣的魚,喝着湯,感覺真香呀。

第二天,我們準備着給爺爺上墳,結果卻下雨了,雨下得還有點大,奶奶不讓我們下車,給爺爺上墳,在車上呆着,理由是免得把衣服淋濕,還踩一身的泥巴,最後我們三人今年都沒有給爺爺上墳,給他燒紙錢和磕頭,雖説這次回來沒給他老人家上墳有點遺憾,但我們心裏都還是很高興的,因為我們學會了釣魚,同時我們也在説明年回來一定挑個好天氣,給爺爺上墳。

清明節的作文11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開始於周代,每年冬至後108天是清明節。清明節在每年公曆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清明節又叫寒食節。

關於清明節還有一個感人由來。傳説晉文公重耳在逃亡中,一天餓昏,他隨從介子推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大腿上肉割下來烤着給晉文公重耳吃。晉文公重耳執政後,重賞那些有功之臣,卻忘賞介子推。有人提醒説也應賞介子推。晉文公重耳帶着大臣去賞介子推,誰知介子推已經帶着老母親躲在綿山上,有人提出燒山,因為介子推那麼孝順,一定會帶着母親出來。大火燒三天三夜,大火熄滅晉文公重耳與隨從上山去看,只看老母親與介子推在一棵大柳樹上燒死。晉文公重耳非常傷心,下令從此以後不動煙火,只吃冷食。所以這一天叫寒食節,又叫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有許許多多習俗,有祭祖,掃墓,踏青,植樹。清明節這天爸爸,媽媽還去紀念逝去先人,去給逝去先人掃墓。清明節這天我們還要植樹,俗語説號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前後,種瓜點都。清明節後天氣漸漸暖與,農民伯伯也開始抓地。

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應該在清明節這天去緬懷那些革命先烈讓他們在地下安息。

標籤: 清明節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aozhongzuowen/gaokaozuowen/8jyen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