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佛學經文 >心經 >

關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義

關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義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義,出版於甲申之冬。為應聽眾急需,倉促付印,未及校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義重刊序

圓陀陀,光爍爍,靈明洞徹,五陰之陰霾所不能昏者,即是般若!有、無對法所不能宥範,三界之中獨露身,居第一剎那現永恆,處世間八風不能動者,乃是波羅蜜多。此般若波羅蜜多心性者,為三乘一切諸賢聖所共證之心量也。

三界凡夫所迷者,迷此般若波羅蜜多心性,若本無此般若心性,云何名之為迷?三乘一切諸賢聖所悟者,悟此般若波羅蜜多心性,若本無此般若心性,云何名之為悟?是故,一切凡聖、迷悟之關鍵,即是:般若波羅蜜多心性!

三界一切凡夫,最初由發心信解佛法,直到聞、思、修三慧具足,便可進證般若心性,當其證此般若心性時,若不到照見五藴皆空境界,凡習不曾漏盡,生死界內,隔陰之迷仍在!依然墮在生死之數,不名觀自在!觀自在果德之名也,凡一切正果必由真因而來,所云正果真因,甚少人知,般若心經之中;自是故空中無色……至無苦、集、滅、道,至此方名度一切苦厄,到達彼岸。

三乘諸賢聖,當其證此般若心性時,若不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之地位!即是執着聖量,即未曾窮盡法性,亦不得名為觀自在!觀自在者,因果窮徹,凡聖量盡,到此方了無智亦無得,真是觀自在也。

馮大阿闍黎,寶瑛居士者,密教之導師也,圓通一切信、解、修、證、教、理、行、果,法門融通,心量廣大,是近代佛教史上,大善知識,其所講述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義”,見地超越,能使行者,見聞之下,發起殊勝淨信,依次具足聞、思、修三慧,進證般若波羅蜜多心性,誠度盡眾生之寶筏也,行者拜讀自知!

乙丑春日瑜伽士 黃正男序於台中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義自序

佛學在在求證,固與普通哲學有別;亦與尋常宗教不同。可以比擬者,厥惟世間高等科學。然科學以人趣六識所能徵驗之塵相為研究對象;佛學則超乎塵相而逕證法界性理焉。彼此觀點,復非一致耳。原夫法性無窮無盡,從而所證境界無量無邊。學者入手之初,端系解行並進。及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佛學要領瞭然矣。以解輔行,義有詳略。直指此波羅蜜多之心經,文相極簡,後世解家甚眾,各自有具宗旨,餘嘗刊行本經大義一冊,卻重顯密雙談。演講時,口説頗詳。退而編成備忘錄,約十萬言,更名廣義;實仿唐賢疏鈔體例也。

丁亥秋日達庵自序

[附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義,出版於甲申之冬。為應聽眾急需,倉促付印,未及校訂。失當處,一一發現於演講之時。廣義重編,悉加改正。所標大義原文,間與甲申版有出入者,應以本版為準。達庵並志。

本經譯文

此即本書依以解釋之唐譯經文。自“觀自在”起至“薩婆訶”止,共二百六十字。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此經題也。義詳“釋題”中。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唐,指七世紀初據有中華國土之大唐也。

三藏者,通達經律論三藏之大德也。

法師為弘揚佛法之人,內分四種:

一、聞慧法師——聞經教言音得其大意,而轉向他人宣説者。

二、思慧法師——以正思維研究經教理趣,已有心得,而後表傳於眾者。

三、實修法師——離解心行,契會種種法性之活用,從而利益羣機者。

四、實證法師——此則登地以上之菩薩。

玄奘者,隋末出家之人,而播聲譽於初唐之大善知識也。譯事在太宗高宗兩朝。本經當於既譯大般若之後續出之。

釋玄奘,俗姓陳,洛州人,生於隋末。學問淵博,名震中外。史事紛繁。不勝縷述。略舉大綱,可四十則:

(1)出家參學——幼隨兄長捷法師出家,慧傾耆宿;四方參學不倦,而饒有決擇力。年二十一為人講心論,眾推為神人。

(2)廣習方言——廣參知識,總覺空疏。唐武德六年,雖奉敕住莊嚴寺,而以未得瑜伽深義為憾。遂就京廣習西域方言,為西遊求學張本。

(3)出國西遊——奘雖曾詣闕陳請出國求學,無代達者。貞觀三年,歲大饑,敕準道俗四出覓食。奘乃乘隙潛往敦煌,向西前進。(敦煌即今甘肅敦煌縣,東南有鳴沙山,山麓有千佛洞,洞內石室藏經甚多)

(4)流沙難渡——敦煌前進,沙漠難行。風吹沙起,方向莫辨,行人聚骸骨為路標。惡鬼等往往出現,奘恆誦心經以闢之。

(5)高昌優待——高昌王麴文泰信奉佛法,素聞奘名,知其抵境,遠出承迎。王母妃屬執炬殿前,親相慰問;留宮説法,皆大歡喜。王認為弟,母認為子,殊禮厚供,異於常格。道俗繫戀,願請長留。奘不違本誓,務在必行。王灑淚相送,仍敕殿中侍郎賚綾帛五百匹,書二十四封,從騎六十人,送至突厥。(高昌即今新疆吐魯番地)

(6)突厥關照——突厥主重高昌王來意,遣騎前告所部六十餘國沿途關照。但有名僧勝地,必令奘到。途次供應,鹹極周備。所見聖蹟佛物甚多。(突厥族隋唐時奄有漠北之地,東西萬餘里。東包天山南路,西達葱嶺以西)

(7)罽賓學論——初抵北印罽賓國,遇大德僧勝就學俱舍順正理因明聲明大毗婆沙等論。

(8)南下被劫——自罽賓南下,平原千里。抵中印,於大林中與同行二十餘人皆被賊劫,僅以身免。

(9)得見龍智——奘至大林東境,見一婆羅門年七百歲,貌如三十,龍猛弟子龍智菩薩也。奘只學中百兩論,而不願習密學。

(10)被執祭天——由中印曲女城東南行二千餘里,於恆河側,忽被秋賊執獲。同難八十於人,奘獨英秀。賊選充祭天犧牲,結壇河上,初便生饗,將加鼎鑊。奘自分必死,唯注想彌勒如來,同難皆代悲號;頓感惡風四起,賊船覆沒。未溺之賊皆大恐怖。諸人告曰:此僧不辭危難,萬里求法。汝等殺之,罪莫大焉。賊悔而釋之。

(11)始聞瑜伽——至伽耶山,見釋尊成道處,菩提樹高五丈許。時有大乘居士善瑜伽論。奘大喜,夜求開釋,感得舍利放光樹上。

(12)朝雞足山——去樹東百餘里有雞足山,迦葉寂定所也。路極荊棘,且多獅子虎象。奘請摩竭陀國王給兵三百,斬竹通道,日行十里。國人隨喜,不下十萬。既踐山阿,壁立無路,乃縛竹為梯。達山巔者三千餘人。

(13)那爛陀寺——那爛陀,唐言施無厭,南贍部洲最偉之寺也。奘歷諸國,令聞久播。將造其寺,眾差大德四十人至莊迎宿。翌日僧二百餘,俗人千餘,擎輿幢蓋香花來迎;引入都會,唱令住寺。嗣差二十人送至戒賢論師所。

(14)戒賢講論——住持戒賢論師,年百六歲,博聞強識,眾所仰望。問奘何來?答曰:從支那來,欲學瑜伽等論。又問在路幾年?答曰:三年矣。師悲喜交集。蓋三年前師患病如刀刺,欲不食死。夢文殊菩薩謂之曰:緣汝夙作國王,多害物命,故有斯報。有支那僧來此學問,已在道中,三年應至。以法惠彼,彼複流通,汝罪自滅。師忍痛相待,夢果有徵。寺向例須集大德十人,通三藏者,由來闕一。以奘補其位,供給甚豐。嗣請戒賢講瑜伽論,聽者數千人。十有五月方畢。重講一遍,又歷九月。奘深究五年,猶未忍東旋,賢欲奘速歸流通,因付給經論,令作歸計。

(15)遍歷諸國,奘不欲印歸,擬遍巡諸國以廣見聞。賢許之。於是東行大山林中,曲折歷十餘國。

(16)龍猛奇蹟——南印正境有憍薩羅國,法化甚盛。王都西南三百餘里有黑蜂山,昔古大王為龍猛菩薩造寺且間。上下五重,鑿石為之。龍猛以藥塗山,變成黃金,無與等者。南行七千餘里,又經五國,並有靈蹟。

(17)觀音住處——至秣羅矩吒國,即贍部最南濱海境也。山出龍腦香。旁有巖頂,清流繞旋二十許匝,南注大海。中有天宮,觀自在菩薩常所住處。昔善財童子曾參訪至此。

(18)息遊歸寺——最後至缽伐多國,有數名德,學業可遵。又停二年,學小乘諸論,便還那爛陀寺。

(19)皈依居士——已還參戒賢已,復往杖林山參訪勝軍居士。此公學賅五明,尤長唯識;道俗皈依者日數百人。諸國王等亦來觀禮洗足,封賞城邑。奘從學二年。夜夢火災,一金人告曰:卻後十年戒日王崩,印度便亂,勢如火蕩。向勝軍説已,遂決意速歸。

(20)戒日王事——王即曲女城主,正法治世五十載,五印鹹伏之。初室商佉王,威行海內,酷虐無道,殘殺釋種;拔菩提樹而絕其根。坑殺大德三百餘。道望較次者並充奴隸。戒賢論師,原在坑殺之列,遇救得免耳。戒日憤其所為,先至菩提坑發願曰:我若有福統馭海內能弘佛法者,願菩提樹立即萌芽。言畢,萌果上踴。遂率兵擒室商佉王而殺之;五印拱服。由是大崇三寶。五年一施,傾其帑藏,藏盡還蓄,時至復行,定為常例。那爛陀寺有鍮石精舍,高可八丈,即戒日所造。聞奘名,每思招致而未得。

(21)作會宗論——寺中大德師子光等,偏尚空宗。弘中百論,而破瑜伽。奘曰:聖人作論,終不相違。因造會宗論三千頌。空宗諸師稍斂抑。

(22)摧伏外道——南印度王灌頂師名般若毱多,明正量部,造破大乘論七百頌。時戒日王討伐至烏荼國,諸小乘師保持此論呈上於王,請與大乘師決勝。王致書戒賢,請差知識四人赴行在辯論。賢以海慧、智光、師子光、偕奘同往。將首途,忽有順世外道來求論難,書四十條義懸於寺門前。有能破之者,願斬首相謝。諸僧皆默不敢辯。奘挺身出,往復詰駁。外道詞窮,願自斬首。奘免其死,但令皈依,終身不渝。外道感激,因述破大乘論內容。奘悉其弊,乃申大乘正義,作破惡見論三千頌。

(23)獨應王請——戒賢原派四人應戒日王請;今見破惡見論足伏天下勁敵,遂獨令奘賚往王所。

(24)化童子王——奘路經東印,迦摩縷多國,向信邪教,奘隨機演化,伏諸異論。其國童子王頂戴皈依,歎未曾有。

(25)戒日歡迎——戒日王聞奘逗留童子王所,專使令送支那法師來,童子王命象軍一萬,方船三萬與奘溯恆河而上。戒日王率臣民百萬順河東下以迎之。延入行宮,陳諸供養;請與小乘師對辯。奘出破惡見論示之,戒日讀已,笑謂小乘諸師曰:日光已出,燈燭奪明;汝等所寶者,他皆破訖;試救取看。小乘諸師無敢言者。

(26)曲女大會——王曰:此論妙矣!惜未普及。欲於曲女城開無遮大會,命五印能言之士,對眾顯之,使改邪從正舍小就大。是日發敕普告天下,總集沙門婆羅門及一切外道會曲女城。自冬初溯流,臘月齊集。

(27)立宗無敵——爾時四方雲集約萬人。能論義者數千,各擅雄辯,自謂無敵。王設行殿陳諸供養,請奘升座標舉論宗雲:“真故極成色,定不離眼識”。命眾徵核。竟十八日無敢問者。王大嗟賞;施銀錢三萬,金錢一萬,氎衣一百具。於時僧眾大悦曰:佛法重興,乃令邊人權智若此。

(28)賜象歸國——奘於是辭歸,王留住七十五日,乃敕所部遞送出境,並施青象一頭,金銀錢各數萬。戒日童子二王皆流淚相別。奘以象形大,日食甚多,途中難以為繼,不欲受。戒日又敕令諸國隨到供給。奘乃納象而卻金銀。象高一丈三尺,長二丈許,上容八人,並諸什物經像等具。雖逢奔逸,而安穩不墮,瓶水不傾。

(29)途見異僧——緣國北旋,出印度境。戒日威被,鹹蒙供侍。東還至竭盤陀國,崇信佛法,城之東南三百餘里,大崖兩室,各一羅漢入寂滅定七百餘年;鬚髮漸長,附近諸僧年別為剃。又東千餘里,方出葱嶺,至烏鎩國。西有大山,崖自崩墮。中有僧焉,暝目而坐。形甚奇偉,鬚髮下垂,至於肩面。問其委曲,乃迦葉佛時人矣。

(30)象死中途——奘至是國,與象別行。先度雪河,象晚方至。水漸泛漲,不悉山道。尋嶺直下,牙沖岸樹。象性兇獷,反拔卻頓,因即致死。奘度葱嶺時,先遣侍人齎表唐皇,略陳經歷。唐皇大悦,令早相見。今以象死,所齎經像無從運致,乃留於遁國(今新疆和闐城),再遣侍陳情。

(31)駝馬運經——唐皇得訊,特敕於遁王給其鞍乘。駝馬相運,至於沙洲(今甘肅安西縣至新疆吐魯番間之地)。計其行程,酬顧價值。自爾乘傳二十餘度,以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屆於京郊之西。

(32)道俗郊迎——京中道俗聞奘將至,趨迎郊外者數十萬人,如值彌勒下生。將欲入都,人物喧擁。取進不前,遂停別館。自故城之西南至京師都亭驛二十餘里,列眾禮謁,擁塞難通。於時駕幸洛陽,奘乃留諸經像送弘福寺。京邑僧眾,競列幢帳,助運莊嚴,四眾喧譁,倍盛於初至。市民廢業五日,七眾皈依。傾仰之盛,終古罕類矣。

(33)太宗慰問——及至洛陽,帝慰問備至。問西域風俗甚詳。令奘作西域遊記以惠後學。

(34)奉詔譯經——奘獻諸國異物,及陳所得梵本經教六百五十七部。帝歡喜無量,諭令迻譯。時將親征高麗,乃敕京師留守樑國公房玄齡監護譯事,供應所需。隨就弘福寺譯大菩薩藏經及瑜伽等論。貞觀二十二年瑜伽譯城進覽。帝大悦,謂侍臣曰:佛教廣大,猶瞻天瞰海,莫測高深。餘教小水耳!世言三教齊致,何其妄耶!

(35)玉華續譯——顯慶四年,高宗改玉華宮為寺,使奘居之。次年在此譯大般若經六百卷,兼補譯成唯識等論。嗣有請譯大寶積經全部者。甫譯十餘紙,覺精神不繼,歎曰:吾於此經無緣,遂擱筆。

(36)專念彌勒——從此遂專念彌勒求生兜率

(37)翻華為梵——貞觀二十二年冬,太宗嘗令奘翻老子道德經為梵文以遺五印。奘曰:老子立義膚淺,五印觀之,適足見笑。遂止。大乘起信論者,馬鳴菩薩特作也。奘西遊時,五印已失原本。乃依隋譯轉翻梵文反哺之。其譯事可謂東西互益矣。(唐譯起信論當系由奘譯展轉而來)

(38)病見白蓮——麟德元年二月,命弟子普光鈔錄所譯經論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卧疾文中開目閉目見大鮮白蓮花。又見二金人謂之曰:法師疾苦,重業輕報耳!行且生兜率矣。奘曰:得毋宣譯大般若之效歟?

(39)心經受用——是月五日中夜疾革,口誦色藴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眼界不可得,乃至意識界不可得;無明不可得,乃至菩提不可得;不可得亦末可得。覆命左右同念彌勒如來,右肋安卧而逝。世壽六十五。是夕白虹四道自北亙南。臨歿之言,正挹心經精髓也。

(40)褒恤備至——訃聞於朝,高宗哭之慟,顧左右曰:朕失國寶矣!廢朝五日,褒恤備至。敕用佛故事,金棺銀槨,葬於滻水之東。(滻水為關中八水之一,發源於陜西藍田縣,西北經長安而入於渭)贊曰:奘公福慧並厚,為東土諸僧冠,其兜率下生演化者歟。沙漠孤行,仗心經而解厄;化緣告絕,依心經而入滅;斯譯殆公得意之作矣。

【增注】玄奘三藏為我國千餘年前留學外國最有聲譽之佛學者;亦現代講中印文化交流之中心人物。其所吸收之學術,正如金櫝中之寶珠。舍珠論櫝,已有高度價值。進論寶珠,尤為希世之珍。要點在闡述唯識奧義,使學者洞明世間真相。依法實踐,更能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foxuejingwen/xinjing/8k3pv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