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地域作文 >廈門作文 >

【推薦】廈門作文彙編九篇

【推薦】廈門作文彙編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廈門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廈門作文彙編九篇

廈門作文 篇1

"乘客們,目的地的廈門已經到達,請您攜帶好隨身物品準備下飛機。"

"哦!廈門到了。"大家一片歡呼。

國慶長假裏,我隨舅舅和姐姐還有一些叔叔一起到廈門遊玩了三天。

到了廈門,我們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一天早晨,我們開始了廈門之旅。第一個景點是有名的鼓浪嶼。大家從和平碼頭乘着船來到了對岸的鼓浪嶼。啊!原來鼓浪嶼是這樣的呀!不聽説以前是沒有名字的,是經過一個故事得來的:從前有一個漁夫來一個島嶼上打漁,可誰知道回來的時候竟然遇上了颱風,於是漁夫就在島嶼上的山洞裏避風,後來就好象聽到了打鼓的聲音,原來是一塊經過海浪的翻滾有了一個洞才形成了這種聲音,於是那個島變被人們稱為"鼓浪嶼"。

來到了一個這麼美的鼓浪嶼,看看風景,讓人陶醉不已:在我的身後是一大片樹林,前面是一幢幢歐式風格的房子,那些都是學生的宿舍呢,那裏的學生條件真好。

你猜,這鼓浪嶼的特產啥哩!哦,原來是那又香又脆的餡餅啊!能吃上那鮮味可口的餅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焦美學村,那是著名人物陳嘉庚造的,他還建了很多房子,人們都説他建的房子是"穿西裝,戴斗笠"。意思是説,房子的下部分是西方風格,而房頂卻是中國的古代風格,是讓中國人把外國人踩在腳下的志氣。

廈門作文 篇2

今天我非常高興,來到廈門大學邊上南普陀寺參觀。

到了那裏,導遊就開始介紹南普陀寺建於唐朝末年,當時稱洄洲寺。宋治平年間(公元1064—1067年)改名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蕪,直到清朝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2年)才得到重建。從此香火興盛,名僧輩出,成為規模宏大的閩南名剎。

在南普陀寺的門口,導遊又介紹説,左邊門是保平安的,右邊門是保財富的,然後老爸説,哪從中間走不就一舉兩得了,不過最後我們還是從左邊走,因為我覺的平安是最大的財富。在天王殿前,大家安照貫例每人一枝香,許個願。

天王殿前幾個池塘靜得像一面鏡子,水清得見底,裏面有各種各樣的漁,還有烏龜慢悠悠地游來游去,真逗!我和幾位小朋友把麪包渣扔進水裏,一條大魚就立刻飛快地搶吃,它的速度可真快啊!進了天王殿,兩邊立着四大金剛,一個兇猛,一個嚴肅,一個威武,一個神氣,金剛手裏拿着擒妖寶物,個個魁梧高大。沒想到南普陀這麼壯麗與雄偉。

遊客越來越多,有的人燒香拜佛,有的拍照留戀。我玩得很開心,遊得盡興啊!越看越興奮,由於時間的關係,我依依不捨的離開陀寺。

廈門作文 篇3

今天早上八班點半左右,我最愛的姐姐從杏林坐930公共汽車來到集美接我和她一起去廈門玩。當時,姐姐是叫我在金鐘以購物超市等她,因為930有一個站點就在金鐘一旁的銀行門口。因為來的太早,所以我在金中意購物超市足足等了半小時姐姐才來。也不完全是我來的太早,姐姐來到集美的時候,對我説:“我等了930這輛公共汽車等了25分鐘,因為這輛車不好等啊!慢死了!”

我們來到附近的一個站點,坐上連接線來到BRT總站——嘉庚體育館站,坐上快1路BRT來到蓮阪站看電影。我們看的電影是:消失的子彈。説實話,這部電影有點兒像探案,也有點兒讓人感到恐懼,因為它會突然一聲巨大的槍響,下的我們要死。

接下來我們就去了SM購物廣場、世貿去買東西。這整天快樂得都無法用語言來回答。重要的是,我今天是第一次自己從新華都坐連接線回到我的家裏來,真是驚險,不過我一點兒也不害怕。

廈門作文 篇4

我們繼續往裏面走,進了一個地道,這裏隱藏這一門大炮。這門大炮長約5米,高約一米,炮口直徑約半米,別看這大炮不是特別高大,但它是清政府花大價錢購買的一門克虜伯大炮,它的射程約在19000米左右,威力足以摧毀一座島嶼,可見清政府對於收復台灣還是花了很大的財力和精力的。可惜的是這門大炮現在已經不能使用了,蔣介石當年逃往台灣的時候,拆走了大炮上的主要零部件,因為他知道如果這門大炮可以繼續使用的話,他在台灣根本沒有好日子過。

參觀完大炮,看看時間快到模擬清兵操練的的表演了,我趕緊拉着老媽一起去演練場佔據看錶演的好位置。十點整隨着廣播説“操練開始!”一位“帥”打扮的`將領首先出場了,緊跟着的是護帥的2個兵勇,接着是4個穿着黃色鎧甲擎着黃色旗幟的兵勇,最後出場的是穿着紅色的鎧甲的炮兵。可見清兵的等級制度是很分明的,管理也是很嚴謹的。“清兵”們顯示在將領的指揮下做了一系列的操練,然後上山去“打仗”,在“大炮”裏裝好彈藥、點火,“轟”的一聲,震耳欲聾,天空中下起了金色的“雨”,表演結束了。同時也結束了我們這次快樂的胡裏山炮台遊!

廈門作文 篇5

晚上,我早早的睡了,因為明天要去廈門。清晨三點鐘左右,那時天未亮,大公雞也還沒有醒,而我卻在牀上翻來翻去怎麼而睡不着,只好在牀上等待時間流逝,一直等到四點鐘左右,我忍無可忍。“一是天氣太熱了,二是躺在牀上無聊,我總不能一直等到五點鐘才起來吧!現在就起來吃早餐?就這樣定了。”我暗暗的想我快速穿好衣服,摺好棉被,推開爸爸媽媽的房間,媽媽像一隻受了驚的兔子,霍然坐了起來,嘴裏不停叨唸着:誰?誰?誰……“是我”我高聲叫道。媽媽這才鬆了口氣。“這麼早,才4:08你就起來了。”爸爸驚訝的説道。“反正也睡不着了,那我們就早點起來吃在飯吧!”我舉雙手贊同,媽媽無奈的點了點頭。吃完飯後,我們來到了集合地點,我看見了一個粉色的行李箱,我頓時驚訝了,難道有人比我們還來得早?果然不出所料,乾爹乾媽早就來了,估計通宵未睡,等到人到齊了,我們坐着租的旅遊車來到了雙流機場,等待上飛機。等我們全部上了飛機,飛機也即將起飛了。經過兩小時二十六分鐘的飛行,終於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廈門,我們住進亞洲海灣賓館的別墅,在哪裏吃完午飯後,大家都在別墅裏休整、睡午覺。廈門的第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廈門作文 篇6

廈門有一種美,是行為美。

有一天,下着傾盆大雨,媽媽因為急着上班所以把包放在了腳踏板,等媽媽到了自己學校,才突然想起來:自己的手提包丟了!

於是,媽媽急衝衝來到學校向我要鑰匙。

可是,那時我還不知道媽媽把包丟了,以為是忘了拿鑰匙,笑嘻嘻地説:“媽媽,你是不是又忘了拿鑰匙,千萬不要把我的鑰匙也忘了放在家。”

話音剛落,我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媽媽早已開走摩托車————回家找手提包了。

放學了,我在回家的路上一邊走,一邊想:媽媽為什麼要來學校向我拿鑰匙呢?難道有什麼重要的事?

一到家,我急忙問媽媽:“你為什麼早讀時到班級向我要鑰匙,有什麼事嗎?”

媽媽沮喪地説:“我的包丟了!”

我聽了心中怦然一震:不會吧!從第二天開始,媽媽整天做什麼事都不安心,下班一有空,就到上班途中的小店、環衞工人四處尋問。

但是,兩天下來,媽媽花了很多心思,仍然一無所獲。

第三天晚上,電話鈴響了起來。媽媽一聽,知道了包的下落,驚喜欲狂,連夜到學校的保安室領回了手提包。

第二天,媽媽買了許許多多的東西去向保安道謝。

保安拾金不昧的行為,媽媽知恩報恩的做法是廈門的一道美麗風景!

廈門作文 篇7

早晨,我們坐着輪船,沒幾分鐘,就到了對面的鼓浪嶼島上。島上的遊客人山人海,十分熱鬧。

鼓浪嶼有許多特色的建築物,它們是各個國家以前在那裏造得,有英國的、德國的、還有日本的監獄。

我更感興趣的是中心街上的美食。魚香丸子,圓圓的,嫩黃嫩黃的、看了就叫人直流口水,拿竹籤串起來,放進嘴裏,無比鮮美。八婆婆的燒仙草,一大杯裏有軟糖、葡萄乾、玫瑰花、蜂蜜,冰冰涼涼的。那兒還有我從沒吃過的水果,有百香果,它顏色紅紅的,有一個乒乓球那麼大,在頂部切開一小塊,吸管插進去,攪拌幾下,就能吸出帶籽的小顆粒來,酸酸甜甜。粉紅色的蓮霧像一頂尖尖的帽子,雖然不怎麼甜,但很清涼解渴。

嘗完美食,我們來到了日光巖,它是鼓浪嶼的最高點。通往日光巖的路很窄,我和豆豆好不容易才擠上去,站在頂端,整個鼓浪嶼一眼望到底,原來這就是《鼓浪嶼之歌》中唱的日光巖。

今天雖然很熱,但我們依然玩得很開心。

廈門作文 篇8

暑假,我去了胡裏山炮台。

來到胡裏山炮台,再走過一段樓梯,就可以看見大炮了。胡裏山炮台的炮實在是太多了,讓我根本看不過來。這麼多的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全部對着海邊,好象一旦有侵略者侵入了我們中國的土地,它們就會馬上開火,阻擊敵人,不讓他們前進。直到侵略者被趕走了或被消滅了,他們才會停止開火,慶祝勝利。

我們又走了一段路,看見了一個高大的炮台。幾百塊磚頭,在太陽的照耀下,顯得閃閃發光。我們登上了這個炮台,看見了炮台上的紅夷大炮。我發現紅夷大炮的輪子下面是有軌道的,可以向前、後、左、右移動方向。打仗的時候,炮手會根據敵人所來的方向,調整炮的位置,然後才會用炮向敵人開火。

我們接着又走了一會,看見了世界上最大的大炮——德國克虜伯大炮,克虜伯大炮真不愧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大炮,炮口幾乎能把我給塞進去。

胡裏山炮台,再一次展現了我國的強大力量。

廈門作文 篇9

一口鍋,一方几,一雙纖纖素手行雲流水撒下一把葱花,雪白的麪條像蛟龍般,追逐翻騰在鮮紅的海潮中。白氣氤氲着,翻騰着,只待化作最後絢爛一般衝上屋檐。

一口初嘗

作為一個老廈門人,按耐不住那肚裏饞蟲吱吱,門簾一掀我進了店。老闆娘一抹額上細密汗珠,我便急不可耐道:“沙茶麪!”“一碗?好,小姑娘進去坐着吧。”

待面從那雙素手中接過,我挑筷,刺溜一嘴鮮香。夾雜海腥味兒的面汁暢快翻湧過喉嚨,猶如白城的海水在漲潮時拍擊着沙灘。面過也,正淋漓,又逢海蠣多汁!

一口初嘗,這地道的廈門沙茶味便深深印在我腦海中。連同老闆娘温婉的笑容,成了我心底一個期待。

二口淺品

這小店坐落在中山路口,人聲鼎沸間,總有絲絲縷勾人的沙茶味兒。

再來之時,打算慢嚼細品,將上次囫圇吞棗的美味補償回來。

在空調裏間等待上面時,身旁卻早已坐滿了人。有外地來廈的旅行團,導遊費力的講解湮滅在遊客與面前沙茶的大快朵頤中。一口連連一口,刺溜刺溜。還有穿着時尚的男女,提着“戰利品”大包小包,少了往日在街頭的“做作”,甘心窩在小店裏嘗那廈門古早味。當然,不説那些吃着沙茶的老人。閩南噥音宛如流水,淌過小店的每一個角落。

面上來,我卻不再着急動筷,舀一口湯汁輕吮。

二口淺品,除去鮮香,更有一份淡淡的情誼翻滾在脣舌尖,一碗沙茶,端起一碗五湖四海對廈門的愛戀。

三口了悟

記得有一次來店,接踵摩肩,人滿為患。我端着麪碗,小心翼翼穿梭在人潮中。驚覺衣角被拉了一下,低頭,看見一張笑靨,“姐姐,來這坐。”

一對母女給我擠了個位,我歉意笑笑。那年輕母親卻擺擺手,“姑娘,廈門人嗎?這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女人親切的目光為我支開了愧疚,馬上倒起了話匣子。

手舞足蹈吃過一頓,那小妹妹已然黏住了我不放。結賬,糟,少了兩塊錢!

女人忙懂了我的意思,掏包尋找,正巧,無兩元。

三人在後續排隊人的目光中急得團團轉。老闆娘一抬頭,我一對眼,不知怎的,相視一笑。

“咳,記錯賬了,多算了兩元。”那眼裏折射的體諒,恰如其分解了我的圍。

三口嘗這沙茶麪,美味之餘,我了悟到了其中廈門人的情。體諒,熱情,將心比心。

品味沙茶,一二三口我品到了濃濃的廈門情。無論是那地域特徵的面道,五湖四海的人羣,還是温婉的老闆娘與母女。

人海間的擦肩,都因這碗鮮香,碰撞出火花。沙茶一碗,端着一碗廈門小城的風味。

品沙茶,品廈門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iyuzuowen/xiamen/xj4gw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