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地域作文 >山西作文 >

山西的面作文600字4篇

山西的面作文600字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山西的面作文600字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山西的面作文600字4篇

山西的面作文600字 篇1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麪……

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風味小吃,可以説是舉不勝舉。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個風味小吃,那就是――山西的刀削麪。山西刀削麪風味獨特,製作方法別具一格,因此而躋身於“五大西式名品”之列,享有非常高的聲譽。山西刀削麪色、香、味、形俱全,是山西的風味小吃。山西刀削麪看相好。

做好面時,麪條又薄又寬,浸在散發着滾滾濃香的鮮美湯汁裏,加上幾塊兒閃着小亮點的紅燒五花肉,再將綠油油的小青菜,淡黃的豆腐皮,一小片一小片的香菜散落其間,着食時,真是令人垂涎欲滴!山西刀削麪得名於它有非比尋常的做法――一刀削。搓麪糰時,必須揉勻、揉軟,揉到表面光滑並且平整為止。

下鍋時,左手託着麪糰,右手持着特製的弧形削刀,一刀一刀削進鍋中,最後煮好時,盛到碗裏,加上熟了的紅燒五花肉、小青菜、豆腐皮、香菜。山西刀削麪的味道更好,吃刀削麪的時候還挺有意思呢!吃麪條時,我喜歡一根一根地吃,找到麪條的.“頭”以後,“噓”地一下吸進嘴裏,真是順滑順口呀!吃紅燒五花肉、小青菜、豆腐皮、香菜時,我喜歡慢慢地嚼着吃,一口一口嚼着吃的時候,我感覺好吃極了!

有一次,我吃麪條時很急,吸麪條時過猛,湯濺的滿臉都是,弄得我狼狽不堪,爸爸、媽媽和妹妹看見我這樣,都捂着肚子笑了起來。從那以後,我給山西刀削麪取了個別名――“濺滿臉”。

我已經介紹完了,是不是有一種垂涎欲滴的感覺?其實,山西刀削麪非常的好吃,用文字是不可能完全描述出來的,真正的味道還需要你自己去品嚐,相信你品嚐完以後,絕對會回味無窮!

山西的面作文600字 篇2

我的家鄉在山西,那裏的麪食聞名於天下,其中最美味還有最出名的是這些:刀削麪、莜麪“栲栳栳”、山西小窩頭等。這些都是我吃過的。

在這裏,我就為大家詳細地介紹這三個吧。 小窩頭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由玉米麪做成的窩窩頭;還有一種便是雜糧窩窩頭。山西小窩頭吃起來感覺比較甜,挺好吃,清末時慈禧曾經贊過它。但是好吃的東西也不能多吃,因為窩頭吃多了傷胃。 刀削麪想必許多人都吃過,一片一片的,一邊比一邊厚。許多人以為它是用刀削的,這是一個誤區,刀削麪可以不用刀削,用鐵片也很好。

刀削麪被髮明時就是用鐵片“砍”的。這還有一個典故呢!相傳在宋末時,蒙古入侵中國,佔領了中國。當蒙古進攻太原時,百姓們就用刀抵禦蒙古兵。當蒙古佔領了太原之後,便下令收了百姓的菜刀,每十户只給一把,輪流使用。有個老人看排隊領菜刀的人太多,便鬱悶地回到家裏。路上,他撿到一鐵片,於是就讓老伴用鐵片“砍面”,再和滷汁一起煮。結果做成了天下聞名的刀削麪。 莜麪“栲栳栳”,也許許多人覺得它這個名字怪怪的,不敢去吃。你們可錯過了這美味了!它用莜麪製成,形狀為蜂窩狀。許多個圓形的窟窿整齊地排列着。將它放進蒸籠蒸一陣子,美味的莜麪“栲栳栳”就出爐了,熟時即香味撲鼻。做法是:將莜麪加一倍開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個,食指卷一個,做成如‘貓耳朵’似的筒狀形,長寸許、薄如葉、色淡黃。

做好後,挨個站立並排在籠內酷似蜂窩。我最喜歡吃它了!要是選料好,做工精細的莜麪“栲栳栳”,如配以羊肉或蘑菇湯、肉醬等,那實在是太美味了!又軟又香,吃起來香噴噴的,肉醬的香味在你的嘴裏迴盪。咬起來軟綿綿的,又有些彈牙,這感覺保證你吃了還想吃,使人聞之垂涎,胃口頓開,食之香醇異常,回味無窮。

除了美味外,還可健腦醒目,還可降低現代“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 看着看着,你不禁想嚐嚐了吧?那你就趕緊到附近的一家正宗的山西面館品嚐吧!

山西的面作文600字 篇3

們常説,世界的麪食在中國,中國的麪食在山西。這話一點也不過分。

麪食在山西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山西面食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品種繁多,廣泛流傳於民間。許多外國朋友來到山西,對山西飲食印象最深的就是名目繁多的麪食。再加上那些有趣的名字,就更具吸引力了。比如:刀削麪、拉麪、擀麪、剔尖、撥魚、河澇、貓耳朵、擦疙蚪、揪片、刀撥面、搓魚、推窩窩、溜魚兒、抿面、莜麪栲栲等等。

每一個品種又各有特點。比如刀削麪,它在山西面食中名聲最大,影響最廣。它的特點是以刀功和削技的絕妙而被人稱為飛刀削麪。削麪所用的刀是特製的瓦形刀,面要揉成一尺多長的筒狀,削麪時人站在鍋前,一手託面,一手持刀從上向下往鍋裏削。工藝精巧的廚師削出來的麪條“一根落湯鍋,一根空中飄,一根剛出刀,根根削麪如魚兒躍”。

山西刀削麪特別講究速度和造形。削麪高手把面頂在頭上,手中兩把刀左右開弓,削出來的面似柳葉飛揚,落進三尺開外的鍋裏,這與其説是做飯,不如説是精彩的民間藝術表演。

還比如貓耳朵,外形酷似貓的耳朵,小巧玲瓏,吃起來有韌性,利口。做法是用白麪、莜麪或高梁面等和好,把面擀成面片。切成小方塊,用姆指按推成薄片,自然捲成貓耳朵狀,如果配以羊肉佐料,味道就更美了。

莜麪栲栲,是將莜麪搓成薄片捲成的小圓筒立放在籠屜裏排列好,蒸熟後澆上各種佐料食用,吃起來筋力可口,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而且耐飢,是山西西北部農村廣泛食用的麪食之一,在山西風味小吃中別具特色。

正因為山西面食品種如此繁多,所以,山西的麪食被外國朋友譽為“世界面食之最”。

山西的面作文600字 篇4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麪…… 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風味小吃,可以説是舉不勝舉。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家鄉的風味小吃,那就是鼎鼎有名的------刀削麪。

山西刀削麪風味獨特,製作方法別具一格,因此而躋身於“五大西式名品”之列,享有非常高的聲譽。山西刀削麪色、香、味、形俱全,是山西的風味小吃。

山西刀削麪看相好。做好面時,麪條又薄又寬,浸在散發着滾滾濃香的鮮美湯汁裏,加上幾塊兒閃着小亮點的紅燒五花肉,再將綠油油的小青菜,淡黃的豆腐皮,一小片一小片的香菜散落其間,着食時,真是令人垂涎欲滴!

山西刀削麪得名於它有非比尋常的做法——一刀削。搓麪糰時,必須揉勻、揉軟,揉到表面光滑並且平整為止。下鍋時,左手託着麪糰,右手持着特製的弧形削刀,一刀一刀削進鍋中,最後煮好時,盛到碗裏,加上熟了的紅燒五花肉、小青菜、豆腐皮、香菜,就大功告成了!

山西刀削麪的味道更好,吃刀削麪的時候還挺有意思呢!先找到“頭”,用筷子夾起來,從尾部吸一下,真是順滑順口呀!吃紅燒五花肉、小青菜、豆腐皮、香菜時,我喜歡細嚼慢嚥,只有這樣才能品嚐出它的真正香!

記得有一次,因為我吸力過猛,湯濺的滿臉都是,使得我狼狽不堪。爸爸、媽媽看見我這樣,都捂着肚子笑了起來。從那以後,我給山西刀削麪取了個外號——“削滿臉”。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有一種垂涎欲滴的感覺?如果你想品嚐品嚐,我們山西敞開大門,等你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iyuzuowen/shanxin/k90kz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