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地域作文 >歐洲作文 >

六年級關於歐洲的作文

六年級關於歐洲的作文

篇一:我的歐洲之旅

六年級關於歐洲的作文

當寒假又一次向我們走來的時候,我和許多同學一樣選擇了去旅遊。所不同的是我今年有幸跟着爸爸媽媽出差去了歐洲5個發達國家。它們是:法國、瑞典、芬蘭、德國和奧地利。我去了許多城市,參觀了許多有趣的地方。現在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次歐洲之行的一些所見所聞。

我們的第一站是法國的巴黎。那天我和爸爸乘了12個時的飛機抵達巴黎時,當地時間已是凌晨5點,興奮的我竟一點睡意也沒有,一到旅館就衝過去抱住了比我們早一天到的媽媽。我轉過頭去望着藍藍的天空,彷彿又回到了我小時候生活過的巴黎……接下來的7天,我都是在巴黎和法國的另一個城市圖爾度過的。我參觀了巴黎的標誌性建築一一埃菲爾鐵塔、藝術聖殿一一著名的盧浮宮、聞名於世的巴黎聖母院、結構獨特的蓬比度中心、巴黎新城一一拉德芳斯,還參觀了葡萄酒的產地“西農”。巴黎是一座古老而現代的城市,有那麼多古老的建築和文化,又有那麼多現代的交通網絡和設施。它是世界上地下交通最發達的城市,有21條地鐵和快線呢!

和巴黎告別後,我們乘飛機去了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我們在那裏只逗留了半天時間,匆匆看了著名的玫藍湖和波羅的海,還去了斯德哥爾摩的市政廳,那裏也叫蘭廳,是頒發著名的諾貝爾獎的地方。

沒想到的是那天我們竟然要乘坐豪華遊輪去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龐大豪華的遊輪,到了上面就像到了一個小城市,應有盡有。而且我們房間既小巧又整潔,還特別舒適。遊輪在波羅的海上經過一夜的航行,到達了白雪皚皚的赫爾辛基。在那裏我參觀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巖石教堂和其他幾個景點。所到之處都是冰天雪地,真是好一派雄偉壯麗的北國風光。

一天以後,我們又精神抖擻地來到了德國的名城法蘭克福。這是我第二次來到這座城市了,感覺格外親切。在德國的兩天,我們住在幾個風格獨特的小城鎮。它們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特別的乾淨整潔和美麗,地面像水洗過一樣,我們住的房間裏所有東西也都像新的一樣。那裏的人們非常友善。德國人的素質很高,所有的公共交通都沒有檢票口,買票全憑自覺。

從德國的斯圖加特,我們坐了半天的國際列車來到了奧地利的滑雪勝地一一因斯布魯克。我們登上了世界滑雪比賽最高的跳台,參觀了著名的“施華洛世奇”水晶世界。這個人口只有8000人的小城市異常的美麗,四周被高聳入雲的阿爾卑山所包圍,真像一個冰雪世界。最後我們來到了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雖然氣温只有零下10攝氏度,我們還是去參觀了世界音樂大師的雕塑。晚上,我們來到了著名的金色大廳,領略了一場音色純美、令人難忘的音樂會。

歐洲之旅很快結束了,我們戀戀不捨地回到了中國。歐洲5國給我最深印象是:那裏的人們都很守法,講信用,有禮貌。天空很藍,空氣很新鮮,環境很優美。這次旅行不僅增長了我的知識,開闊了我的眼界,而且使我學到了很多高尚的品質。歐洲真讓我流連忘返。

點評:這是一篇描寫“我的歐洲之旅”的文章,開頭簡而得當,表達了作者對歐洲的嚮往心情,對歐洲神祕而獨特的景色的生動描寫,引人入勝,吸引讀者的閲讀興趣,用詞生動,讓人心生嚮往。

篇二:荷蘭之旅

遊覽過浪漫美麗的巴黎後,我們乘火車來到了荷蘭,將開始兩天的荷蘭之旅。

我們首先參觀了荷蘭女王的辦公地國會大廳。和巴黎宏偉壯觀的建築相比,這裏的建築小巧玲瓏,彷彿童話中的城堡。國會大廳是開國會的地方,也是女王一年一度發言的地方,也在這裏為奧運冠軍頒獎。大廳裏面有金碧輝煌的柱子,女王的寶座在大廳的正前方,非常的華貴。兩邊還有三十多把小巧的椅子,是用來給大臣們坐的。

我們接着參觀了海牙的和平宮,宮外有各個國家送來的石頭,中間點燃着永不熄滅的和平之火,象徵着各個國家永遠和平。

之後我們去了大西洋的海灘,人們在沙灘上享受着日光浴,還有一些青年人在玩着驚險的蹦極呢!

下午,我們坐車從海牙前往阿姆斯特丹,一路上我發現荷蘭的建築都小巧玲瓏。人們也十分熱情,樂於助人。

我們遊覽了阿姆斯特丹運河,清清的水波上,天鵝高傲地昂着頭,時不時用尖尖的紅嘴喝喝水。突然,一陣尖叫劃破天空,我趕忙向遠處看去,一羣美國遊客正在遊船上興奮地又唱又跳,一見我們大喊着“hello”,我趕忙迴應着,好開心啊!

接着我們來到了水壩廣場。一個慈眉善目的黑人來了,一羣孩子向他奔跑過去。我過去一看,原來黑人手裏拿着穀子來了,孩子們用這些穀子喂廣場上大羣大羣的鴿子。黑人友善地衝我笑笑,給了我一大把穀子。四隻鴿子大膽地飛到我手臂上,歡快地吃着。它們吃完後,我又要了一大把,便把手放在地上。這下完了,來了七隻鴿子,腦袋擠在一起在我手上啄着,太有趣了!

然後,我們來到了梵高博物館,裏面展出了很多梵高的印象派作品,其中我看到了他的著名作品《向日葵》。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著名的風車村,在那裏我看到了很多各種式樣的大風車。大風車可以在風力的作用下,帶動一級級齒輪把水抽上來進行灌溉。風車裏還有住宅呢!有各種傢俱和房間,第二層是給女孩住的,第一層是給男孩住的。我真佩服荷蘭人的智慧!

荷蘭之旅太開心了,真是讓我樂不思蜀了!

點評:本文“荷蘭之旅”,取材真實生活,選材恰當,構思巧妙,一步步引人入勝。作者善於選點展開,語言生動活潑。全文字裏行間也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氣息,深刻的主題與新穎的構思相得益彰。

篇三:我眼中的英國

我是一個小學生,這次,我有幸加入了赴英國文化交流代表團的行列。在英國,我們呆了九天,但是,我們聽到學到看到悟到的,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在英國,我們訪問了威爾士的奧克菲爾德小學,那裏的英國朋友熱情的迎接了我們,我們還聽了他們的一節課,再加上丁校長在晚餐時開的文化交流會,讓我感受頗深。這一路上,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英國的樹。在英國的威爾士,無論是在大街小巷;還是鄉村郊外,樹的'身影總離不開我們的視線。由於我國是發展中的國家,所以,我們提出要向成為發達國家而努力。一旦有空出來的地盤,不是造高樓,就是蓋小區。但又由於資源等種種方面跟不上,大量的砍伐樹木,導致環境破壞極其嚴重,雖然現在正在實行“打造綠色城市”政策,但也晚了。而英國呢?其實,從公元前到現在,他們也知道國家需要發展,但是,他們把發展的目光,不僅僅放在自己的領土上,而且還放在了其它國家上。於是,他們就將其它國家佔領或納入了自己的管轄範圍,也就是人們所説的殖民地。他們把重工業和一些污染嚴重的發展項目,都遷到殖民地去進行,再將資源運回國內,在國內發展科技,再加上他們在很早以前就有了植樹造林和保護綠色生態環境的意識,所以英國一直是一個藍天白雲、綠樹成蔭的國家。

這是英國與我們環境上的區別。文化方面,那就更不同了。

我們的學校都一直弘揚“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而英國呢?他們就跟我們截然不同:他們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但除了特長以外,其它方面都不行。雖然這樣有點偏科,但是,如果將同一特長的人全部聚集起來,就會成為這方面的精英。而我們,雖然每個人都是什麼都會,但是由於每一個人的“發光點”不同,所以每一個方面的精英都不多。這也是為什麼西方國家人才出眾的原因。

歐洲國家與我們最大的區別是對歷史文物的保存。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大國,國家歷史遺產應該是數不勝數。但由於時代的進步,人們變得有點“喜新厭舊”:一座座高大宏偉的建築取代了歷史久遠的古遺址;一個個記載着歷史歲月長河的遺址,在時代的進步中漸漸消失……

英國卻不同,他們認為,歷史越久遠的建築越值得保留:像威爾士城堡、牛津大學教學樓、國家歷史公園等等這一些建築,哪一個沒有幾百上千年曆史?特別是威爾士城堡的歷史,恐怕,要追尋到公元前去了!

我上面列舉的種種事例,都只是英國與中國文化或環境上的區別。但讓我最一生難忘、觸目驚心的,還是大英博物館。

走進大英博物館的中國館,沒有一箇中國人不為之震撼,我也一樣。牆上掛的都是我們老祖宗的東西:玉石、銅器、佛像、雕像等。這些東西,不是1860年從圓明園搶來的;就是1840年開始的鴉片戰爭中,《黃埔條約》、《南京條約》等等條約中被作為停戰條件的。我看着祖國的一件件瑰寶被掠奪,一件件珍品被強佔,對當時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和英國人的野蠻行為而感到恥辱和憤怒。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一百多年前,在百日維新失敗後反思中的梁啟超先生在1900年的《少年中國説》中寫下了上面這段話,把中國強盛的希望放在了青年人身上。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我作為梁啟超先生話中的中國少年,經歷了這次英國行,真正切身心的體會到了這段話的含義。我一定不會辜負樑公對中國青少年的期望,我會發憤圖強,迎着東昇的旭日,精神抖擻,為祖國的明天更美好、更和諧而努力奮鬥!

點評:小作者觀察細緻,按先總後分的方法,語言準確,如“在英國的威爾士,無論是在大街小巷;還是鄉村郊外,樹的身影總離不開我們的視線”,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我眼中的英國”的特點。

標籤: 歐洲 六年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iyuzuowen/ouzhou/y04gr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