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地域作文 >河南作文 >

有關遊河南的作文4篇

有關遊河南的作文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遊河南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遊河南的作文4篇

遊河南的作文 篇1

7月19日那天,趁媽媽去河南開會,我也跟着去河南旅遊。

一到河南省的鄭州市,我就看見他們的馬路很寬,不像我們寧波那麼窄,而且鄭州的綠化也搞得很好,只不過人行道上能開車,這讓我很納悶。

夜幕降臨的時候,我和媽媽一起到鄭州的市中心去,市中心在二七廣場。大家知道為什麼時候要有“二七”兩個字嗎?原來“二七”代表着“二七塔”,而“二七塔”是紀念京漢鐵路烈士的塔。

第二天,我們去了洛陽的“龍門石窟”景區,那裏有個萬佛洞,洞裏有二萬多個佛,這些佛都是古代的人花了千辛萬苦才雕完的,大的佛有17。4米高,小的佛只有2釐米高。

吃過午飯,我們去了“少林寺”。大家知道“少林寺”名字的由來嗎?原來“少林”就代表以前的一座“少林山”,“寺”的意思是:寺廟。合起來就是“少林山裏的一座寺廟”,簡稱就是“少林寺”。“少林寺”裏有一場精彩的武術表演,最精彩的是:鐵頭功撞鐵刀。一個和尚搬來一把鐵刀子,另一個和尚使足勁,用頭猛地一撞,只聽呯的一聲,鐵刀變成了碎片。我覺得他可真厲害呀!我真佩服他呀!

我覺得河南可真好玩呀!我以後還想來多玩幾次!

遊河南的作文 篇2

十一長假期間,爸爸媽媽帶我去遊覽嵩山少林寺。爸爸開車從奶奶家來到了少林寺。

少林寺里人山人海,我和爸爸媽媽好不容易擠,到了少林寺的門前,爸爸買了票,我們一家高高興興地進去了

第一個景點是少林寺大院。在那裏我們觀看了練一指禪、二指禪的樹。還有方丈住的大院。其中最有意思地是那些樹。我剛看到時,很疑惑:為什麼這些樹的樹幹上有這麼多洞呢?之後聽了導遊的講解才知道,原來這棵樹是少林弟子們專門練一指禪、二指禪的樹,可惜後來一指禪失傳了。我一聽,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呀!怪不得樹上有這麼多洞呢!”我覺得很有趣,還和樹合了張影呢!我心裏甭提有多高興了。

接下來,我們看了塔林,導遊給我們講述了塔層數的含義,我都聽暈了。最後我們坐了纜車,看見了陡峭的嵩山。媽媽看見了皺皺眉頭,説:“哇,這山也太陡了,多像是刀切出來的呀!”説着,我們到了山頂,在上面玩了一會兒,還到一個台階上看到了紅彤彤的夕陽,還有一個形狀像直角三角形的山,這些山真是形狀各異呀!

我們坐纜車到下面已經7點了,爸爸開車回到奶奶家,在路上我想,這次少林寺之旅真是太好玩了,下次我還會再來這裏觀光旅遊的。

遊河南的作文 篇3

河南還有不少獨特旅遊吸引物,如洛陽牡丹花,每年4月花會期間,滿城花海,遊人如潮。黃河流經河南700多公里,其間既有三門峽水庫的碧波盪

漾,又有鄭州黃河遊覽區的波瀾壯闊,更有開封河牀高出地面的14米的“懸河”奇觀。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竣工之後,高峽出平湖的景觀,將展現在世人面

前。近年來開闢的“大黃河遊”、有驚無險的“黃河漂”和黃河紫燕洞,被曰本遊客譽為“充滿野趣和史詩般的輝煌”.鄭州的中嶽高山、洛陽的龍門山、信陽的雞

公山、焦作的雲台山和濟源王屋山獼猴自然保護區,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近年開發的石人山、白雲山、喳岈山、桐柏山、林濾山、萬仙山、雞冠洞、南灣湖等奇

山秀水以及林州紅旗渠、太行山大峽谷等等,都吸引了大批國內遊客.

十幾年來,國家旅遊局和我省相繼推出的黃河之旅、尋根朝敬、古都巡遊、功夫遊

等20多條旅遊線路,經過不斷的推銷和運作,已經曰漸成熟和完善。經過持續不斷的開發和建設、河南正曰益成為一個新興的旅遊勝地,全省目前已有可供參觀和

遊覽的景點、項目200多個,其中國家級的風景名勝區4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9個,有12條旅遊專線,89處景點被列入國家級的.旅遊線路.

在99生態環境旅遊年裏,河南推出的有商丘、黃河故道、洛陽黃河小浪底、信陽南灣湖野生動植物觀賞;開封經鄭州到洛陽的自行車旅遊;鄭州、洛陽和三門峽的

黃河漂流;新鄉劉莊、小冀鎮與臨穎南街村的農村田園風光和信陽、鄭州採茶、植樹六條專項旅遊線路,雞公山、王屋山、嵩山、白雲山、亞武山、寶天曼等12個

森林公園和生態遊景區;中國植樹節——黃河跨世紀植樹活動、洛陽牡丹花會、三門峽國際黃河旅遊節、信陽茶葉節、新鄭棗鄉風情遊、石人山杜鵑花會、靈寶金城

果會、林州國際滑翔旅遊節、開封菊花花會等九個節慶活動.

我們熱情歡迎各位朋友到河南觀光旅遊,遼闊的中原大地歡迎您,熱情好客的河南人民歡迎您,相信你一定不虛此行。

遊河南的作文 篇4

今天,我來到了河南省博物院進行參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河南省博物院的第一展廳——石器時代和夏商周。

一進入展廳,一股遠古的氣息撲面而來,“中原古代文明之光”的大字非常引人注目,過道里摘自《易經·賁卦·彖傳》裏“剛柔交替,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查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更給人一種古老的感覺。

走進新石器時代裏所熟知的文化非仰韶文化莫屬了,仰韶文化因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城北9公里處的仰韶村而得名,它是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前生產工具以發達的磨製石器為主,常見有刀、斧、鑿、箭頭、紡織用的石紡輪等,骨器也相當精緻。在這個展廳裏我就看見了一個長約22釐米的骨笛,聽講解員説這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之一——賈湖骨笛,距今年。從骨管上留下的等分刻符可知,在鑽孔前進行了認真的計算,經測試骨笛可以吹出接近七聲的音階,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且音樂性能最好的管樂器,被稱為中國管樂器的鼻祖。繼續往前走,就進入了夏商周時期,石質的展物被銅做的展物所替代,“夏商周是銅器的鼎盛時代,這時的銅器,不光是貴族祭祀做飯用的,更是貴族的象徵。”講解員帶領着我們來到了第二個鎮院之寶,商代前期的——杜嶺方鼎,在講解員的講解下,我們又認識了商朝國王武丁的妻子——婦好,並見到了出土於婦好墓的鴞尊,鴞:俗稱貓頭鷹,尊:古代盛酒之器。仿照鳥的形象製成青銅器在商代晚期極為盛行。鴞尊高46釐米,雙腿和尾巴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支撐點,是出土於商朝器皿中的奇葩……

隨後我們還參觀了其他的鎮院之寶:玉柄鐵劍、武則天金簡、汝窯天藍釉刻畫鵝頸瓷瓶、蓮鶴方壺、雲紋銅禁、四神雲氣圖壁畫,每一處展廳都給我一種很神聖的感覺,這些巧奪天工的展品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結晶。

標籤: 河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iyuzuowen/henan/gn0kv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