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小蝸牛觀察日記範文彙總10篇

小蝸牛觀察日記範文彙總10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這一天裏,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日記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蝸牛觀察日記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蝸牛觀察日記範文彙總10篇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1

7月10日星期三晴

小蝸牛吃東西時,喜歡從葉子中間開始吃。它最喜歡吃嫩葉,邊吃邊走,在身後留下一個個小洞,小洞上還有亮晶晶的粘液。小蝸牛吃什麼顏色的菜,就拉什麼顏色的便便,大部分是暗綠色的。有一次,我們餵了它紫甘藍,結果它拉出了紫便便。它吃大白菜時,拉的是淺黃色的便便。它的脖子可以伸很長,它的殼好像都要掉下來了,真替他擔心。

7月20日星期六陰

小蝸牛經常越獄,總喜歡跑出它的家,探索外面的世界。有一次它溜了出去,三天後,我們才在冰箱上發現了它。他縮在殼裏,乾巴巴的,一動不動。媽媽把它泡在水裏,它這才慢慢的活了過來。這次雖然經歷了生死危機,但它依舊賊心不死,還想跑出去探索世界。不過,它每次爬到盒子的外壁,就被我們給拎回去了。

10月26日星期六多雲

小蝸牛鑽進土裏,我們就看不到它在哪兒了。它的殼好像一枚小石塊埋在土裏,這就是它的保護色,很難被天敵發現。現在小蝸牛長大了,他需要一個更深的土罐,才能讓它全部埋在土裏。

11月3日星期日晴

現在天氣涼下來了,就要到冬天了,不知道小蝸牛會不會冬眠呢?好期待啊,我還要繼續觀察。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2

每當下雨天,我就要爸爸打着傘帶我去草叢邊、牆壁上仔細地捉蝸牛。我仔細看了看蝸牛,看到了蝸牛想一個大大的“逗號”,而且,我覺得蝸牛非常膽小,你只要輕輕地碰它一下,它的“頭” 就會立刻縮進去,可是它又慢慢地探出頭來。我本來以為它會在裏面呆着,可是,它還是很努力的想“逃出”我的手心。哎,我們要向蝸牛同學學習堅持、努力奮鬥的精神!

同學們,你也可以觀察它呀。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3

今天早上,我畫完畫去廚房找早飯吃。 咦,水池上面的牆壁上有隻可愛的小蝸牛。小蝸牛長得太怪了,它好像沒有骨頭,全身都是肌肉,身上揹着一座淡黃色的、螺旋形的小房子,頭上還長着兩對像天線一樣的觸角,只見它用扁平的像吸盤一樣的足,緩緩地向上蠕動,真是太奇妙了!

這時,我滿懷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牆壁上怎麼會有一隻小蝸牛?”“可能是你姥姥送來的青菜上面的。”“哦,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小蝸牛是從樓下爬上來的了。”説完,我就興致勃勃地拿來一個小盒子,輕輕地把小蝸牛捉下來放進盒子裏,小蝸牛頓時被嚇得縮進了小房子裏,一動不動。 於是,我就拿水來給它喝,又拿青菜葉給它吃……嘿,這個小東西卻不領情,任我用盡各種方法“誘導”,它還是不肯把頭伸出來,不吃不喝的,急死我了!一直到下午,小蝸牛還是緊縮着,哎,像這樣下去,它一定會沒命的。看着可憐的小蝸牛,我難過地對媽媽説:“媽媽,我想還是把小蝸牛放了吧。它可能是想媽媽了。”“好孩子,這就對了,小蝸牛本來就屬於大自然的。”媽媽撫摸着我的頭微笑着説。

後來,我把小蝸牛送回了廣場的草地上,奇妙的小蝸牛好像一下子精神了許多,彷彿在對我揮手道別:“謝謝你,小主人!”不一會兒,小蝸牛便消失在草叢中。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4

小蝸牛隻在是潮潮的雨天才會出現,他總是默默地爬到路邊,靜靜地欣賞雨景!

小蝸牛揹着一個重重的殼,走起來慢悠悠的,它在自己走過的路上,留下了一條白色的線條。就像是告訴它的媽媽自己的去向,要知道一隻淘氣的小蝸牛被嚴厲的媽媽輕易的找到,那淘氣的小蝸牛,可就無路可逃嘍,只能被媽媽逮個正着!

小蝸牛之所以會在雨天出來,是因為它要生活在非常潮濕的地方,否則會被曬死的!但是,他怎麼會在夏天這麼熱的地方生活呢?我為了查找原因,來到烈日下,發現了一隻只小蝸牛藏在草叢深處,正在頑皮地嬉戲,見我這個大巨人一來,它們受了驚,放下玩具趕緊縮進殼裏。他們的殼很堅硬,因此,那是他們最舒適,最温暖的家!躲在那裏什麼也不怕!但是,房子也很重呀!它如果跑到大馬路中間,那可就完蛋了!有一輛汽車,甚至是兒童滑板車,都可以把它壓得粉碎!

觀察小蝸牛太開心了!他們可真神奇!把自己的房子背在背上,不知辛苦地向前爬去!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5

在一個烈日炎炎的下午,我到院子裏踢足球,累了便坐在台階上休息。這時我看見一個小東西在慢慢地向前爬,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小蝸牛在揹着它的房子一步一步向前爬,我頓時來了興趣。

我蹲下身子開始觀察,小蝸牛長着一對十分可愛的觸角,一搖一晃,仔細一看觸角上還長着兩個黑點呢,想必這就是蝸牛的眼睛吧!我輕輕地用手摸它的“小黑點”,可那小眼睛像橡皮筋一樣立刻縮了回去,變成了一個“黑疙瘩”多有趣

我輕輕地吹了它一下,它以最快的速度將全身都縮了回去,這時我才注意到了蝸牛的殼,這裏殼就是蝸牛的家,蝸牛一天到晚都揹着它的“房子”四處行走。你可別小看這個“小房子”,它可是蝸牛的保護殼,它一但受到侵害或受到驚嚇就會縮回殼中,並用粘液把口封住,如果外殼損壞或致殘時,它還能分泌出某種液體來修復,這是多麼的神奇!

蝸牛的腳十分小,幾乎看不見,它的腳上有十分細小的軟鈎和一種粘液把它固定在地上,所以它會走的十分吃力和緩慢。

蝸牛你別看它小,不起眼,它可是一種值得敬佩的昆蟲,它不怕乾旱、不怕飢餓,遇到困難從不言敗,它的那種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6

“走,我們去抓蝸牛吧!”我對夢宇説。“好呀!”夢宇高興地答應了。

“你從那邊找,我從這邊找。”吩咐完之後,我便來到一處非常陰暗、非常潮濕的地方,因為蝸牛最喜歡生活在那裏。大概找了六七分鐘,終於,我在牆角的一塊泥土下找到了一隻小蝸牛。我的夢宇把小蝸牛帶回家去觀察。

我們先為這隻可愛的小蝸牛製作了一個小房子。我們先拿來一個裝香皂的小盒子,然後,在裏面裝滿泥土,再把蝸牛放進去,最後,把小盒子放在一個陰暗的牆角邊。這樣,小蝸牛就擁有了一個自己的家,像我們人一樣有了個家。

中午,我打開盒子,一看,小蝸牛把頭和脖子伸到殼裏,正在呼呼呼地睡大覺呢。過了一會兒,小蝸牛好像睡醒了,又把頭和脖子伸了出來。原來小蝸牛真和書上説的一樣,頭和脖子都是白色的。我輕輕地摸了摸,“好粘手呀!”我不禁地大聲喊道。

“佳辰,過來一下,幫我拿一塊軟布來。”我聽到媽媽的叫聲,連忙跑到客廳裏。可是我太馬虎了,走時,忘了把盒子關上。我幫媽媽幹完了事情,又跑到了我的小卧室裏。“咦,小蝸牛呢?”我驚奇地喊道。我還在小盒子的周圍找了找,可是連個影子也沒有找到,就更別説是一隻活生生的小蝸牛了。就在我放棄要找的時候,突然我牆上我發現了這隻小蝸牛。奇怪,蝸牛怎麼會上牆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又觀察了一會兒,終於明白了,原來蝸牛是靠脖子粘着牆,一步一步地向上爬。

沒辦法,小蝸牛爬得太高了,我夠不着,只好出去玩一會兒了。我叫上我的小夥伴們,玩紅燈、綠燈、小白燈這個遊戲。當我回到家時,竟意外地發現小蝸牛又回到了盒子裏。

好可愛的小蝸牛呀,我太喜歡它了!我真想把它留下來,做我永永遠遠的好夥伴。可是沒辦法,它畢竟是屬於大自然的。沒有辦法,第二天,我又把它放回了大自然裏。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7

晚上媽媽做飯洗菜的時候,發現菜葉裏有一隻小蝸牛,媽媽拿着小蝸牛,小蝸牛在她手中不停地儒動,我找了一個塑料瓶,把小蝸牛放進去,然後放了一些水和菜葉子,我在瓶蓋上紮了幾個眼,這樣小蝸牛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小蝸牛的家也就弄好了。我寫作業邊觀察它的動向,小蝸牛也許想出來,一直往上爬,但看見菜葉它又忍不住停下來,兩個長長的觸角,一會兒伸出來,一會兒縮回去,還有兩個觸角短短的,不仔細觀察就看不出來。小蝸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想起一首歌《蝸牛與黃鸝鳥》,對着它我小聲地唱給它聽,希望它能明白這首歌。

小蝸牛真小,揹着那重重的殼,能爬的很遠也可真了不起,雖然它很慢,但是它不懈地努力,最終爬到它要去的地方。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8

上完牛津英語興趣班,媽媽還沒來,我就在路邊等着……

因為昨天下了一宿的雨,今天天還很陰,空氣很潮濕,我轉過頭看見路邊灌木叢的樹葉被昨晚的雨水沖洗得碧綠碧綠。我蹲下身來,看見土壤很濕潤,草葉子上還掛着水珠呢!“咦!這裏有一隻蝸牛!”我驚奇地叫了起來,接着就很有興致地觀察起來。

這隻蝸牛身上揹着螺旋型的貝殼,對它而言顯得很大,像一座小屋子,它天天揹着小屋子爬來爬去的也不嫌累?嘿嘿,真有趣!“叮鈴鈴,叮鈴鈴”,熟悉的自行車鈴聲響起,媽媽來了,我對媽媽説:“媽媽,快來看蝸牛!”媽媽也蹲下來和我一起觀察起蝸牛來。

我們發現,蝸牛頭上有一對觸角,觸角頂端是一雙小小的眼睛,四處張望着,身體軟軟的,在它爬過的葉子上留下一條亮晶晶的痕跡,看它爬行真是讓人等得着急,怪不得人們在形容一個人動作慢時,總是説:“這個人走路這麼慢,活像蝸牛爬!”真是太形象了!“時間不早了,該回家了!”我便請求媽媽讓我把小蝸牛帶回家繼續觀察,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回到家裏,我特意打開電腦,上網查尋有關蝸牛的資料,我知道了“喜歡在陰暗潮濕、疏鬆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最怕陽光直射”怪不得我在今天這樣的天氣裏看見了好幾只蝸牛呢!

媽媽告訴我,蝸牛如果爬到菜地裏,就會去吃蔬菜的葉子、幼芽、花、多汁的果實,農民們就會想辦法把它們趕走。可是有些人類養殖的蝸牛,比如白玉蝸牛等,就是人們餐桌上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美味珍饈、保健佳品。

嘿嘿!沒想到在小小蝸牛身上有這麼多奧祕!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留意身邊的細小事物,發現大自然更多的奧祕!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9

10月3日 晴 星期天

一大早,我和媽媽小區的綠化帶尋找蝸牛。可是我們倆苦苦搜尋了大半個小時,連只蝸牛的影子也沒見着。“十一長假到了,蝸牛是不是也放長假,去世博會了!”我憤憤地説,“我得把老爸叫來。”我們仨最後協商決定去公園找找。

來到沿江公園,我們找了個比較潮濕的開着談紫色花兒的一個花壇。老爸一聲令下,我們就埋頭苦幹起來。不一會兒,就聽見老媽興奮地喊起來:“快看!我我找到了一隻蝸牛!”雖然這隻蝸牛很小,就如一顆蘋果籽。但是很可愛。赤褐色的殼兒下面,一個軟軟的小身子蜷縮着,不時還會探出兩根筆直的觸角四處張望一下。沒過多久,第二隻,第三隻。。。。。都落入我們魔掌之中。猜猜,我們捉到了幾隻?通過我們努力,五隻大小不一,可愛又不幸的蝸牛,被我們捉了回來。

回到家,我把它們放在書桌上。蝸牛開始緩緩地爬行。它的頭一伸一縮,把沉重的殼遠遠地落在後面。等它的身子長得像一根蹦蹦作響的橡皮筋時,使勁地將後面的硬殼一拉,身子一下子就來到了前面。在它的身後留下了像鼻涕似的粘液。

10月4日 晴 星期一

早上,我想讓蝸牛陪我玩耍。可是它們個個都沉睡在夢想裏。怎麼才能喚醒它們呢?哦,對了,給它洗澡唄。早上一洗澡,腦子就清醒了。我連忙跑到廚房,到了半碗水,然後把把這些可愛的小蝸牛都放了進去。起初,沒有什麼變化。但漸漸地,五隻蝸牛都小心翼翼地把蜷縮在殼裏的身體都伸了出來。“醒了,醒了!”我迫不及待地把小蝸牛都撈了出來。可沒想到,它們竟然玩起了雜技表演——疊羅漢。瞧,一隻蝸牛疊在另一隻蝸牛的殼上,繞成了一個小圈。機警的小眼睛眨也不眨地環顧四周。咦,怎麼只有四隻,原來,那隻年齡最大的蝸牛在碗沿上走鋼絲呢。

看着自個兒玩耍的小蝸牛,我也來了興致,想跟可愛的小蝸牛玩玩。我拿來了一根細繩,和媽媽各拉一頭,讓五隻小蝸牛“過鐵索橋”。起初,最小的蝸牛表現最勇敢。它在鐵索上如履平地,一步一個腳印平平穩穩的向前爬行。它的'兩個兄弟可就不如它了。它們落在最後,不敢動一步。我想,它們一定被嚇住了。可又不敢鬆懈一下,因為它們一定知道,底下可是萬丈深淵呢!不過,也夠堅強的,它們把自己倒掛在鐵索上一動不動,一定在積蓄力量。爸爸媽媽的技術也不如小蝸牛。瞧,它們也只能把自己的身子倒掛着慢慢地向前爬。不夠,還好,它們都順利的到達了終點,為孩子們做了好榜樣。小蝸牛爬了一會兒就停住了,把身子也倒掛了起來。我猜想,它的體力已經不支了。小蝸牛在上面堅持了好久。又慢慢地探出頭,堅定不移地向前爬動。這時候,它的一個兄弟也開始倒掛着爬動了。

看着這一羣可愛的小蝸牛,我找來一片捲心菜葉和一片青菜葉獎勵它們。那隻做爸爸的蝸牛反映最靈敏,它伸出筆直的像天線一樣的觸角,爬到了青菜葉的邊緣,開始狼吞虎嚥地啃起來。那吃食的方式可與蠶食桑葉一般。不一會兒,就被啃去了半圈。我仔細觀察,發現它吃食的時候,把一對長觸角給放了下來。這一定跟我們人一樣,吃飯時放鬆身子,這樣吃起來才有味吧。這時,其它的四隻小蝸牛好像也醒悟過來了,加入了爸爸的隊伍。一會兒功夫,菜葉就被它們啃得傷痕累累了。可捲心菜的葉子卻完好無損。

小蝸牛觀察日記 篇10

今天雨過天晴,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無意間發現了路邊有幾隻蝸牛。對了,我們馬上就要上“蝸牛”這課了,何不捉幾隻回家呢?於是我便拿出一張白紙捉了幾隻蝸牛。回到家裏,我便迫不及待把它放在桌上,想研究研究它。只見蝸牛在桌上慢慢的向前爬,爬過的地方都留下了一條濕濕的線,不一會兒那濕線又變成了白色的“絲線”了。真奇怪,那是什麼呢?等上科學課的時候問老師吧,我想。對了,蝸牛喜歡吃什麼呢?我問媽媽,媽媽説她也不知道。什麼,媽媽居然也不知道,我想我不如做一個實驗吧。

説幹就幹,我火速的拿來了肉、麪包、熱狗、落葉等食物放在面前,可是蝸牛面對這些豐盛的食物無動於衷,難道蝸牛對這些食物不感興趣?突然,我想起老師似乎説過蝸牛吃食時,周圍應該非常安靜。於是我決定去做作業,一會再來看就知道蝸牛喜歡吃什麼了。等我做完作業回來一看,那些食物還是原封未動,那些蝸牛卻滿捉的爬着我想蝸牛是不是挑食呢?我又把所有的食物來了一個“七十二”變:把肉變成木頭,把熱狗改成麪條,又到廚房去拿來了一大把小白菜。等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就躲在一個既能看得見桌子,又能把我自己掩藏起來的地方,悄悄的觀察起來。不一會兒,我便看見有幾隻蝸牛停在了小白菜葉上,津津有味的吃着菜葉呢。呵呵,原來蝸牛喜歡吃新鮮的菜葉啊。蝸牛會游泳嗎?我帶着這個疑問開始了我的第二次實驗。我將一個裝滿水的杯子放在桌上,把一隻蝸牛放入水中。只見那隻蝸牛在水中把柔軟的身體拉得老長老長,觸覺也伸得老高老高的,那東倒西歪的樣子好像在太空漫步的似的。糟了,蝸牛不會游泳!會被淹死的。我連忙把它撈起來放在桌上,還好還好,它仍然安然無恙,我這才舒了一口氣。後來在科學課上,我知道了蝸牛爬行時留下的“白絲線”是蝸牛分泌的黏液。呵呵,好有趣的蝸牛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xwp8p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