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左右的觀察日記9篇

左右的觀察日記9篇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左右的觀察日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左右的觀察日記9篇

左右的觀察日記1

在一户人家的陽台上,養着一盆水仙花。這盆水仙花是主人在花鳥市場上買的,十分漂亮!

現在正處於水仙花開花的黃金時期。所有水仙花都開花了,唯有一朵骨瘦如柴的水仙花沒有開花,她叫“小不點兒”。她望着一朵朵爭奇鬥豔的水仙花,心裏十分自卑。她真希望自己能快速成長,開出一朵朵水仙花。

一天,花盆的一角被鄰居家張飛能玩破了。主人將水仙花都移植到另一個花盆中,無意之中,將“小不點兒”給漏掉了。其他水仙花都被主人悉心照顧着,生活得十分自在,只有“小不點兒”在破花盆中孤獨地生存。

不久,主人去旅遊了,因為粗心大意,忘了給那一盆水仙花(不是“小不點兒”)請保姆了。所以造成那一盆水仙花枯死。

“小不點兒”呢?因為那個破花盆上面有鄰居家的空調管子,那時正是盛夏,鄰居家經常用空調,從空調管子裏面流出來的水,養活了“小不點兒”。

當主人旅遊回來後,那一盆水仙花早已經枯死,主人十分傷心,流出了眼淚。可是當他來到陽台上收衣服時,看見了一株十分茂盛的水仙花,馬上破涕為笑,她就是那堅強的“小不點兒”!

回想起來,“小不點兒”還要感謝主人呢!是主人給予了她堅強的心啊!

左右的觀察日記2

今天,我在家裏泡了些綠豆去觀察,結果發現,觀察綠豆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是每天要認真觀察豆子的生長特點。

第一天,豆子上面長出了一根很小的嫩芽,嫩芽是青綠色的,看着這些豆子,就想起了標點符號中的一個符號,那就是“逗號”,每當燦爛的陽光照耀在芽上,讓我的心情一下變得清新起來。

x月24日星期四大雨轉小雨

第二天下起了大雨,外面颳着大風,天非常的冷,我就像一隻縮頭烏龜一樣,躲在家裏,可綠豆不一樣,它不怕困難,還在努力的生長,它的豆子上還起了一層薄皮,讓我出乎意料的是,它的芽從原來的幾毫米竟然長到了一釐米,豆子它那頑強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x月25星期五晴

第三天是個陽光明媚的一天,豆子在這温和的陽光下快樂的生長,它的嫩芽變得又長又粗,它的薄皮也慢慢掉了。我發現豆子中間裂了一個小縫,但沒有完全裂開,細縫中長出了一片小葉子,它是翠綠色的,這讓我感到很好奇,正當我心中充滿疑問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原來每個植物都要經過一個過程,就是先發芽再長葉,豆子也和這些植物是一樣的。

通過這幾天的觀察和發現,我知道植物和人一樣,都需要不斷的培育才能茁壯成長。

左右的觀察日記3

今天下午放學,我回到家先寫作業,媽媽出去一會兒,帶回來兩盒太湖大閘蟹。

我看見盒子上寫着:大閘蟹的四大特點,一是青背,蟹殼呈青灰色,平滑而光澤。二是白肚,貼泥的肚臍,甲殼晶瑩潔白,無斑點。三是黃毛,腿的毛長而黃,根根挺拔。四是金爪,蟹爪金黃,堅挺有力,放在玻璃上都能挺立,雙鰲凌空。

我看到這些,迫不及待地打開盒子,哇!這蟹真大啊!它們的手腳都被繩子死死地捆着,整整齊齊地擺在盒子裏。我想:如果是我被捆着,肯定難受極了。於是我就小心翼翼地把它們一個一個拿起來,取掉身上的繩子,放在一個大膠桶裏。它們一個個興奮起來,它們你踩着我、我踩着着你,在桶裏翻騰起來,發出沙沙的響聲。

我拿一隻放到地上,它好像找到了更大的舞台,就用它的八隻腳支撐着身體,舉着兩隻大鉗子,在地上橫行霸道起來。不一會兒,就跑得無影無蹤了,我找啊找啊,終於用我的火眼金睛在一個很小的角落裏找到了它。

我很喜歡它們,我蹲在桶邊拿着小筷子逗它們玩。它們有時夾住筷子不放,有時還夾着同伴的腳,有時爬到桶邊,讓我忙得應付不過來。

不知不覺到了睡覺的時間了,我戀戀不捨地去二樓睡覺了,但是我眼前依然閃現着大閘蟹調皮的影子。

左右的觀察日記4

晚餐後,我正準備觀察蝸牛,發現它縮在殼裏,躲在櫃子角,它的殼是棕色的,分佈着有規律的條紋,形狀像漩渦一樣呈螺旋狀。為了能仔細觀察它,我給它洗了個澡,慢慢地,它把身子探了出來,接着是四根觸鬚,最後露出了頭,它渾身潔白如玉,不愧是白玉蝸牛。

長長的觸鬚是它的眼睛,另一對觸鬚好像是它的手和鼻子一樣,可能是被菜葉的氣味吸引了,蝸牛毫不猶豫地爬向菜葉,張開肥嘟嘟的嘴巴輕輕地咀嚼菜葉。據説它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一隻蝸牛有幾千顆牙齒。

我把它放在手臂上,來感受它爬行的過程,它爬行時像一個大吸盤,把我的皮膚緊緊吸住,它以波浪式爬行,分泌出的粘液涼涼的、滑滑的,它一點也不怕我,在我的手臂上探頭探腦,我摸它的身體,它也不回縮。

蝸牛,是一種多麼奇特的動物啊!

左右的觀察日記5

9月22日星期日晴

這個星期天,語文老師佈置了一篇植物類的觀察日記,我不知道該寫什麼急得抓耳撓腮的。

媽媽告訴我説她上班的地方,後面院子裏有一盆平菇,讓我去觀察一下寫下來。正好我還沒有見過平菇呢,於是我就跟着媽媽一起去了。

一到地方我就迫不及待地往後院跑,急切地想看到媽媽説的平菇,可是我轉了一個遍也沒找見。媽媽用手一指説:“那就是。”我順着媽媽手指的方向看過去,看到了一個盆子,盆子裏裝滿了土,上面有幾堆小傘一樣的東西,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大的有礦泉水瓶蓋子那麼大,小的像小孩子的小手指一樣大小,原來這就是平菇啊!那些個大的仔細看背面還有一條條細紋呢。忽然我發現了一朵顏色不一樣的平菇,這些平菇大多都是淺灰色的,那一朵卻是淺黃色的。媽媽告訴我平菇有好多種顏色呢!有白的,淺灰色的,還有黃色的……顏色不一樣是因為品種不同。

看到了這些平菇,我在想等它們長大以後摘下來炒成菜,味道一定很不錯。

左右的觀察日記6

今天,我們上了一節科學課,老師讓我們來觀察金魚,並要求我們寫100字的觀察記錄。

下課後,同學們像離了弦的箭一樣去觀察起金魚。張竣淇的.魚缸裏有兩種魚,一個是快把魚缸擠滿的“紅壽星”,另一個是又嬌小又可愛的普通金魚。可我覺得最引我關注的還是有趣的“紅壽星”了。

紅壽星全身紅紅的,魚鱗是豔麗的紅色帶一點亮晶晶的金色,像愛美的小姑娘。它的眼睛又小又圓,像一粒小葡萄,頭上還有幾個鼓起來的包,像幾個小圓雞蛋。白色的尾巴像一把剪刀,感覺非常有趣。

突然,我想到一個問題:“魚為什麼要睜着眼睛睡覺?”上課後,我疑惑不解看着金魚。突然,我看見了金魚的眼睛是沒有眼皮的。原來,現在的金魚還沒進化到有眼皮的程度,沒眼皮就不能閉眼。所以,它們只要安頓在一個地方不動,同樣也是可以睡覺和休息的。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觀察啊,讓我愛上了有趣的“紅壽星”!

左右的觀察日記7

今天,我買了一包鳳仙花種子。我仔細一看,鳳仙花種子像一個圓圓的球。棕色的外衣把種子包得嚴嚴實實的,真難想象它以後能開出那麼美麗的花。我把它種到泥土裏,澆了一點水,然後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我早早的跑去看鳳仙花,鳳仙花已經長出了葉子,發出了小芽,正在迎風舞蹈呢,我不禁想起了舞廳的舞蹈者。我輕輕的撫摸着它那嫩綠色的葉子,葉子乖巧的抖了幾下,我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我真心祝願它能平安長大。

我迫不及待的跑去看我的鳳仙花,剛一看就讓我感到十分驚喜。只見它已經變得高高的,兩片葉子也顯得生機勃勃,還發出了嫩紅色的花苞,那花苞好像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我心裏那股高興勁兒,簡直不能用詞語來形容。

吃完早飯我就去看鳳仙花了。鳳仙花已經綻放,粉色的花瓣隨風招手。那獨特的光彩,讓我久久不願離開,只想欣賞它那美麗的身姿。鳳仙花終於綻放了自己燦爛的光輝,今天高興的不僅是我,還有它。

鳳仙花是很嬌弱,但也很堅強。從鳳仙花的生長經歷中,我變得更加勇敢,更加堅強不屈。最後,讓我們向鳳仙花一樣,把自己的獨特光彩撒向全世界吧!

左右的觀察日記8

今天下午,我寫完作業之後,就去陽台上看我的小烏龜。説起這隻小烏龜還有點由來呢,是我爸爸從釣魚人那裏買下救下它的,從此它就成了我們家的小成員。

小烏龜有點兒大,不過可愛極了,所以我幫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樂樂。樂樂有着長長的脖子,硬硬的殼兒,當我伸手給它餵食時,它就把那長長的脖子鑽進硬硬的殼兒。樂樂還有着極大的本領,比如,把它放在盆子裏,雖然裏面很滑,但是靠着樂樂的堅持不懈,最終還是爬上了頂端。樂樂吃東西的樣子十分可愛。我把一塊肉丟下去給它吃,它嫌太大,就把手一個勁地把肉撕開,因為它的力氣小,所以它試了好多次,終於,樂樂成功把肉給撕開了,我看它那可愛的樣子,臉上不禁樂開了花。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瞭解我家的樂樂了吧,它是多麼可愛呀!

請你們愛惜世界上的每一個小動物,不要故意去傷害它們!爸爸説要把小烏龜放生讓它迴歸大自然,給它找個好去處,讓它能和更多的烏龜們生活在一起,在我們家它一個人孤伶伶的很可憐,我很捨不得,但是想想爸爸説的對,迴歸大自然生活在那片淨土上是對它最好的愛。

左右的觀察日記9

我們家有一隻蝸牛叫“小蝸”,我媽媽給它取了個名字叫“素牛”。為什麼叫“小蝸”呢?因為它還小,所以叫“小蝸”,為什麼叫“素牛”呢?因為它吃的都是一些水果啊,青菜啊這些東西,所以叫它“素牛”。其實它的真名叫白玉蝸牛。

蝸牛的特點很多:全身無骨,它的殼就是家族避難所;它有四個觸角,長長的角其實是一對眼睛,它的眼睛是可以隨意拉長伸短的,我覺得像天線寶寶的天線;短的角其實是起鼻子的作用。第一天,我們給它吃了蘋果、青菜,發現它愛吃青菜葉,它的大便是從殼裏面的排泄孔排出來的,而且我發現它吃什麼顏色的東西拉什麼顏色的屎。這幾天特別冷,蝸牛都縮進殼裏一動不動,中午會出來走一走。一天,它失蹤了!老媽上找下找都找不到,晚上我發現了它,趴在棕色木板上,然後我開始唸咒喚醒它,祕決是往它身上噴三下水,

它以為下雨了,就醒了,説時遲那時快,我拿起水果往它嘴裏塞。

因為它太可愛了,所以我喜歡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pjjqn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