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精選】小學觀察日記集錦8篇

【精選】小學觀察日記集錦8篇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這一天裏都收穫頗豐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觀察日記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小學觀察日記集錦8篇

小學觀察日記 篇1

1月29日 星期六 晴

觀察日記—套枕頭套

今天早晨,我吃過早飯,覺得很無聊。這時,我看見枕頭還沒套上枕頭套,於是,我決定套一回枕頭套。

我拿起枕頭和枕頭套,心想:“套枕頭套不就是把枕頭塞進枕頭套裏嗎?呸,小菜一碟!我把枕頭往枕頭套裏隨便一塞,可調皮的枕頭套怎麼也不想進去。於是我又更使勁塞了幾回,枕頭套還是套不住枕頭。這時,我像一隻泄了氣的皮球一樣,不想再套了。這時,媽媽看透了我的心思,就輕輕地對我説:“靈靈,別灰心,失敗是成功之母。”我想:媽媽説的這句話是在鼓勵我呀!

我又恢復了信心,重新拿起枕頭套和枕頭。我右手拿着枕頭套,左手把枕頭一點一點地往裏塞。終於塞進去了,可是枕頭還沒有邊對邊,角對角。於是我扯着角,拉着邊,硬是把枕頭拽了個圈,總算套好了。

今天,我不僅幫家人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還學到了一條諺語。我的收穫真大呀!

小學觀察日記 篇2

今天我上完課回家,看見學校門口有一個老人坐在那裏,手裏還拿着幾條白色的蟲子。我走過去,問:“這是什麼蟲子?”老人告訴我:“這是蠶,不是什麼蟲子。”我問:“一塊錢能買多少條?”因為我當時口袋裏只有一塊錢了,所以我才這樣問的。老人説:“看你這麼誠懇的樣子,就給你8條好了。”我想:“幸好一塊錢能買蠶!”放進一個盒子裏,又扔了十幾片桑葉進去。

第二天,我看見蠶寶寶抬着頭望了望我,像在説:“主人,我餓了。”我趕忙放了一些桑葉給它們吃。它們在吃的時候,我在旁邊仔仔細細的觀察,終於發現白白胖胖的蠶寶寶背上有一條紫線,我想:“這應該就是蠶寶寶的血管了吧!”

過了兩個星期,從今天開始我家的蠶寶寶就要結繭了!前天,看到蠶寶寶不吃不喝,爸爸告訴我:“因為蠶寶寶要結繭了!”所以,爸爸出去拔了幾根野草紮成小把撐在蠶寶寶的旁邊。昨天起牀後,發現蠶寶寶吐了許多的絲。今天一早醒來看見8個繭已經在盒子裏靜靜的待着了。

期待已久的日子終於來臨了!一大早,媽媽就告訴我,蠶娥就“飛”出來了。而且,8只蠶蛾都出來了。不久,蠶娥開始產卵了!它的卵是淺黃色、小小的,比芝麻還小。

我終於知道了“春蠶到死絲方盡”的道理啦!

小學觀察日記 篇3

一天,珍珍在花園裏吃麪包,不小心把麪包屑撒到了地上。不一會兒,爬來了許多螞蟻,珍珍就蹲下來觀察。

只見螞蟻們碰碰觸角,好像在説:“咱們齊心協力把麪包屑搬回洞吧。”更多的螞蟻被香甜的氣味吸引了過來。珍珍笑着説:“螞蟻們真是太有趣了。”螞蟻們用它們的鉗子把麪包屑夾住,然後,兩個螞蟻抬一粒麪包屑,成羣結隊回洞啦!

小學觀察日記 篇4

那天上完科學課,老師要求我們回家種一種植物,觀察它的生長過程。一回家我就找外婆要了幾粒黃豆,留意翼翼地把豆子埋到土裏,外婆告訴我,種黃豆要足夠的水。我把黃豆種下以後就開始給黃豆澆水。幾天過去了,沒發現什麼變化。

一個星期以後,我發現種黃豆的地方,土比別處的高出一些,輕輕扒開土一看,原先是黃豆長出了淡黃色的小芽,出土沒幾天,小芽又變成綠色的了。又過了兩天,淡黃色的小?里長出了幾片葉子,嫩嫩的,綠綠的,十分惹人喜愛,我天天都要去看它。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芽漸漸長高了,我拿來幾根棍子插在土裏,黃豆的藤就繞着木棍向上爬,沒過多久,居然爬到了棍子的頂部。

半個月後,藤上長出了豆莢,豆莢上有一層細細的毛,摸起來軟軟的,很有意思。豆莢也由開始的淺綠色漸漸變深去。外婆告訴我,這就是我最愛吃的毛豆,我看着它一點點長大,心裏充滿了喜悦。等到豆莢變黃以後,就能夠把豆子摘下來了。我把豆莢從藤上摘了下來,嘿,收穫還真不小。一個豆莢裏至少有兩顆黃豆,我總共收穫了10來個豆莢,竟然有20多粒黃豆呢!

小學觀察日記 篇5

冬至(一)

12月22日星期四晴(太陽公公微微笑)

今天,王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節地理課。我知道了,地球這個球體每天都圍着太陽轉,今天太陽照射到了南迴歸線,今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從今天以後太陽會往地球的北邊照射,照到赤道的時候我們這裏就是春分,越往北來天氣越暖和,照射到北迴歸線我們這就是夏天了。老師讓我們回家做實驗,看看

同一時間陽光的位置會不會有變化。我一回到家就奔向我的卧室,可找了幾分鐘也沒找到陽光,可把我急壞了,又找了廚房、衞生間、書房,最後在陽台和大卧室找到了,我來到大卧室,一拉開窗簾,陽光就像一隻只飢餓的老鼠來偷吃油一樣聚到一起。“現在時刻,中午12點整,現在時刻,中午12點整。”是鐘錶報時了,就選12點吧,我趕緊拿起筆在陽光照到的位置畫上了線,牢牢的記住這個位置。為了保險起見,我又到陽台光線的位置畫了條線。要是爸爸下午回來給我擦了怎麼辦?我想到了,爸爸回家晚,我有時間把我的實驗告訴他,相信他會支持我的。看着這條線,我真希望明天快點來,好看看老師是不是説謊。

冬至(二)

12月23日星期五晴(太陽公公真歡喜)

今天放了學,我邁着焦急的步子往家趕。

路上,媽媽要去買菜,我不情願的跟着去,買了些茄子和水果,我們就跑回家,進門一看錶,11時59分55秒,還有5秒鐘就12時了,險些晚了,我趕緊拿起筆朝大卧室走去,拉開窗簾,關好門,找到昨天的記號,看看新的光線,果然移動了位置,看來老師沒撒謊,光線向南走了一大塊,約有2釐米,我趕緊又畫了個記號,原來的記號擦不掉怎麼辦?我怕兩個記號弄混了,換筆又來不及了,對了,

畫一條交叉線吧,這樣就不會混了,還能鮮明地對比,我太聰明瞭,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冬至(三)

12月24日星期六晴(太陽公公露笑臉)

今天沒去上作文課,我昨晚數學作業11時半了,等着12時去畫記號。

我找好彩筆,盼着,望着,盼望着,終於盼到了十二時,我趕緊跑向大卧室,拉來窗簾,陽光照到地面上,果然朝南移動了,不過一小塊,我很奇怪,就問媽媽,媽媽説:“地球圍着太陽公轉時,也在不停地自轉,今天可能是往赤道照射時有些慢了,所以只移動了一小塊,或者是不動。”“哦,是嗎?”我似懂非懂的答道。“我説的也不一定對,你查查網上,也許會有更大的發現。”

冬至(四)

12月25日星期日晴(太陽公公眯眯笑)

昨天,我查閲了電腦,有了許多新發現。在太陽往南迴歸線照射時,每一天都不會重合。今天我有些急躁,剛到12時,還沒報時我就想畫,仔細觀察了一下,第一天用的橙色,第二天橙色的交叉線,第三天黑色,今天拿的是紫色,跟黑色有些相似,換彩筆?來不及了,再畫一條交叉線?不行,會分不清的。對了!畫條波浪線吧,我趕緊照着光線畫上,沒耽誤時間,真的,光線跟昨天的沒重合,雖然只動了一點點,看來知識不是光從課本上學來的,電腦、電視、課外書等都會交給我們更多的知識。

冬至(五)

12月26日星期一晴(太陽公公不休假)

今天12時,我又準時畫了線,今天這條線比昨天又向南移了一釐米半,也不知道明天光線會走幾釐米,上午聽有的同學説“我家的光線移了七釐米。”我有些不相信,也太長了吧?都趕上我們的中指長了,我跟媽媽説了,媽媽也不相信,我們又把這幾天的線量了量,最長的才間隔三釐米啊,是他們沒量好,還是各家的光線不一樣?我一定要親自探個明白。

冬至(六)

12月27日星期二陰(太陽公公請假了,烏雲奶奶來加班)

因為急着回家畫線,一放學我就衝出教室,路上走的也很快,到家時才11時52分,還好,沒到時間,這次我找了個綠顏色的筆,來到大卧室等着報時,怎麼沒有陽光?拉開窗簾,沒有,打開窗户,沒有,怎麼回事?我急得團團轉,“現在時刻,中午12點整”怎麼辦?都12點了,快找,窗户底下,門後面,牀底下……都沒有,這時候媽媽走進來,笑着説:“傻孩子,今天是陰天,你找不到陽光的。”啊?陰天,怎麼會陰天?那我的線怎麼辦?我心裏空落落的,連吃飯都沒了興趣。好不容易見了點陽光已經一點了,沒什麼可對比性了,哎,早知道當初選下午一點這個時刻好了。

冬至(七)

12月28日星期三晴(太陽爺爺回來了)

一回到家,我就選了一個黃色的筆,畫下了今天光線照射到的位置,我量了一下只比上條線南移了一釐米,不對啊,我同學説他家的線移了五釐米,我的`怎麼才移了一釐米?再説昨天沒陽光沒法測量,不可能兩天才長一釐米吧?我越來越糊塗了,再量了一下前天和大前天的線的差是兩釐米,這次地球怎麼轉的這麼慢啊?我想起陽台也有陽光,我就在陽台光線的位置畫了條線,好在第一天測量的時候陽台也畫了線,我把兩條線之間的距離測量了一下,是8。2釐米,用計算器平均一下,每天移動1。17釐米,我又計算了一下卧室測量的平均值是1。10釐米,這麼不相等呢?媽媽説測量是存在誤差的,這個誤差不大,可為什麼我與同學的測量結果差距那麼大呢?

冬至(八)

12月29日星期四晴(太陽爺爺初上班)

今天,那條線向南移了兩釐米,昨天是半釐米,今天成了兩釐米,地球轉的又快了?這麼越來越沒有規律?我本來以為,光線是以每天兩釐米的速度向南移的,可結果不是,我還以為,光線是以每天快幾釐米或者慢幾釐米的速度移動的,可也不是,甚至沒有規律可言,哎,地球你是怎麼了?人類亂砍亂伐,污染嚴重,把你的腳步也整亂了嗎?

冬至(九)

12月30日星期五晴(太陽爺爺很高興)

今天中午那條線又朝南移了兩釐米,和昨天一樣,莫非地球運轉規律了?我又想起了一個新問題,老師説冬至過後太陽的光線慢慢朝北赤道的方向照耀,那我們觀察的光線也應該朝北移動啊,怎麼是朝南移呢?我問媽媽,媽媽説我得推理對啊,她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原來大人也有

不明白的問題,真是學無止境啊。

冬至(十)

12月31日星期六陰(太陽爺爺生病了)

回到家,正好12點,我急忙去畫線,又找不到陽光了,噢,今天陰天啊,我想驗證今天是不是兩釐米,看來沒法畫線沒法驗證了,只好明天了,祈求明天不要陰天了。

冬至(十一)

1月1日星期日晴(太陽爺爺露笑臉了)

今天是個大晴天,雖然天很冷。我懷着喜悦的心情靜等着12時的到來,時間一到我就衝進大卧室,在光線的位置畫了條直線,拿尺子量而來一下,比前天的動了3釐米,這兩天平均動了1。5釐米,不是兩釐米了,地球運轉又不規律了,那明天會是多少呢?會不會是4釐米?目前還是個謎,神啊,請賜給我力量吧!

冬至(十二)

1月2日星期一陰(太陽爺爺舊病復發,不能上班,烏雲奶奶來幫忙)

昨天沒有祈禱上帝,今天又陰天了,不能畫線不能測量了,好好做作業吧。上帝啊上帝但願明天是個晴天,一定要晴,不然又不能畫線了。

冬至(十三)

1月3日星期二晴(太陽爺爺被上帝治好了重新上班,看來祈禱有效哦)

今天上午,那條線南移了六釐米,是上次的兩倍,也可以這樣想,昨天光線向南移了三釐米,今天向南移了三釐米,比前幾天快了點啊。但依然沒找出規律。

冬至(十四)

1月4日星期四晴(太陽爺爺眯眯笑)

中午12點,我又準時在老地方畫下了一條線,這段時間,畫線已經成了我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連媽媽每天中午都嚷嚷:畫槓了嗎?畫槓了嗎?甚至在我還沒到家時,她都準備好筆替我畫,可見畫線多麼重要!我測量了一下,今天向南移動了三釐米,和前兩天是一樣的,感覺又有點頭緒了,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啊,那明天會是幾釐米呢?我經常這樣想,也經常這樣猜,可總是猜不中,我猜明天是三釐米,那我就能從實踐中得出規律了。看看我猜的準嗎?oh,上帝保佑!

冬至(十五)

1月5日星期五晴(太陽爺爺笑眯眯)

今天那條線向南移了,竟然是六釐米,我的天,太多了,太快了,太不可思議了!今天是測量畫線的最後一天了,我也沒從畫線中得出什麼結論,也沒找出光線移動的規律,老師會不會批評我呢?地球有時快有時慢,有時一天挪一點點,有時又邁一大步,是不是這樣吸引着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地球的奧祕呢?

小學觀察日記 篇6

我有隻可愛的小烏龜,它的脖子上好像圍着無頭圍巾,還是皺皺的呢!我買來的時候,它的眼睛都不眨,還是單眼皮的。眼珠子是綠色的,光溜溜的大。耳朵是橘色的,還有他那小嘴巴讓他顯得個性可愛。

它的小腳有四個爪子,共有四隻腳,爪子真像海怪的爪子。它的四肢和他的頭很喜愛縮進去,因此人們都説他是縮頭烏龜,他們説的確實不錯,只要我動他一下只會把頭縮進去一動不動,好像是要假裝睡覺。

它的背殼上硬得很,我輕輕地用筷子敲她的背但是他連一點反應都沒有,最中間還隔了一條分離線啊!它的兩旁帶着許多的花紋,十分的均勻。它的下殼更好看花紋就像畫的一樣。兩旁一摸一樣,更本沒什麼不一樣。

它的尾巴小小的細細的尖尖的綠綠的。走路時跟蜥蜴一樣,尾巴甩來甩去。

它在我家的魚缸裏和一條可愛的小金魚生活在一齊。我每次給它們吃東西的時候,雖然烏龜在地下行走很慢,但是在水裏遊的可不慢,他會奔出去和魚搶吃的。

雖然人們説它是縮頭烏龜,他們就應不知道吧!烏龜其實在古代就是一個吉祥物連皇上駕的馬車的上方有個傘都是照着烏龜殼做的。

小學觀察日記 篇7

老師説:“回家後拿些豆子泡到水裏。”回到家後,我迫不及待地挑選了一些黃豆,泡到了水裏。一小時後,我發現黃豆變得凹凸不平了,坑坑窪窪,很不光滑。我又灑了一把綠豆,比誰長得快,傍晚黃豆又變光滑了,它真是一位魔術師。綠豆卻沒變化。

綠豆從夢中醒來(發芽了),黃豆也喝飽了水,我給它換了水,等待它繼續長大,聽爸爸説:“它先長出來的並不是莖,而是根。”是嗎?我一直認為它是先長出芽,再紮根,然後繼續生長呢!我要拭目以待,看看爸爸説的是否正確!

傍晚,我和爸爸去買了一點土,一部分種到了花盆裏。首先,我和爸爸挖了一個坑,再把豆子放在小坑裏,然後把土填平,接着給它澆足了水,最後把花盆抬到能見陽光的地方,這就大功告成了。

今天,泡在水裏的黃豆也從夢中醒來,雖然黃豆發芽晚,但是它毫不示弱,和綠豆展開了針鋒相對的競爭。爸爸説:“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現在種的不是時候。”

愛因斯坦曾被大家説成了笨瓜,三歲才學會説話。上小學時候,老師點到他的名時,他沒有任何反應,老師給他評語:“反應遲鈍,成不了才。”上中學的時候,他想做一個實驗,把老師寫的實驗步驟扔了,最後炸傷了手。考大學時,竟然不及格,不得不補習一年……

今天,黃豆芽和綠豆芽離開了媽媽的懷抱(脱去了厚厚的棉衣),繼續茁壯生長。我們吃的豆芽其實是豆根。

小學觀察日記 篇8

第一天

吃過晚飯,媽媽就開始剝蒜瓣,種蒜苗——觀察日記。啊!要種蒜苗了,我非常高興。媽媽選了一些白胖胖的大蒜瓣作種,我在旁邊幫着媽媽選種。

選好種,媽媽拿來一個空盤子,把選好的蒜種一個緊挨一個擺在盤子裏,然後澆上了水。我心想:“蒜瓣的頭光禿禿的,不用土,只澆水,它們能長出蒜苗來嗎?”

第三天

剛過了兩天,蒜瓣的頂端就裂開了,露出了一點淺綠色的芽兒,像小雞從蛋殼裏剛伸出來的小嘴,用手一摸,軟乎乎的。再看它們的根部,已長出了一些短短的鬚根,立在盤子裏。我害怕蒜瓣倒了,就把它們一個一個往下按。

媽媽看見了,説:“小傻瓜,別按了,會把它們弄死的。”

我忙問:“那怎麼辦?它們容易倒啊。”媽媽笑着説:“過幾天,根長長了,就不會倒了。”

聽了媽媽的話,我放心了。我又想到第一天的問題,就問媽媽。

她説:“蒜瓣本身就有養料,只要温度適當,有充分的陽光、空氣,沒有土照樣生長。”

噢,原來是這樣,我心中的謎解開了。

第五天

轉眼間,蒜苗長到一釐米高了,鬚根像細線似地纏繞在盤子裏。在這些蒜苗中,有一棵長得又高又壯,像“穆鐵柱”,我就給它點了個紅點,算是鼓勵;有一棵長得最矮的,我給它點了一個藍點,希望它努力趕上。

今天,蒜苗上出了小瓣,我以為它病了。媽媽説:“那是分葉呢。”我才知道是一場虛驚。

第十天

蒜苗長得很快,我每天好像都聽到它們“刷刷刷”向上長的聲音。那白玉般的莖,碧綠的葉子,擁在一起,活像一片齊刷刷的小竹林。那長長的鬚根都牢牢地立在盤子上,縱橫交錯,緊緊地交織在一起,就是用手扯也扯不開了。

第十四天

蒜苗已經長到半尺多長了。媽媽説:“可以吃了,再不吃就老了。”

媽媽剪蒜苗的時候,故意留下了一釐米,為的是讓它繼續長。

吃着自己種的蒜苗,我的心裏甜絲絲的。

標籤: 小學 精選 集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pdg8k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