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推薦】觀察日記彙編九篇

【推薦】觀察日記彙編九篇

一天又結束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察日記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推薦】觀察日記彙編九篇

觀察日記 篇1

我家的陽台是寬敞的,也是種了許多的植物:有着高雅舒展的君子蘭、綠茵挺拔的文竹、花香四溢的康乃馨……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要屬那株枝繁葉茂、青翠欲滴的蘆薈了。

蘆薈也是比較大的,大概是沒有了花盆的限制,愈發生長得蓬蓬勃勃。碧綠是它生命的色彩,肥厚是它生活的優越,滿滿當當的枝葉是繁茂最形象的解釋。如果細瞧,也不是滿株深翠如翡,寬寬綠綠的枝葉邊緣有些小刺,看似光滑的葉片上還映襯着一些嫩綠色的小斑。這讓我情不自禁地聯想起“瑕不掩瑜”一詞,可哪裏是瑕疵,分明是點綴在翠玉上的小可愛呀!

我從前一直以為蘆薈是無花植物,在親手種養、長期觀察後才幡然明白:蘆薈其實是會開花的。前些日子,我新奇地發現蘆薈中間長出了一根長長的花幹,一天比一天高,像一個日益升高的小山峯。我就納悶了:難不成它要開花?沒過幾天,蘆薈真的開花了!淡紅色的長條形小花,簇擁着花幹,向四面八方伸展開來。盛開的花朵微微下垂,末端就像張開的小喇叭,似乎在吹奏一曲生命的讚歌。每當微風吹過,數十朵長短不一的花兒迎風輕搖,散發出淡淡清香……花姿搖曳,花香醉人,讓我越發喜歡它了!沒有觀察,沒有等待,就沒有發言權,還真是這樣。

有一天,我觀察蘆薈時不小心被刺兒紮了一下,不禁暗暗埋怨:哼,這蘆薈好端端地為什麼要長刺呢?痛死我了!我帶着疑惑翻開《百科全書》一看,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蘆薈和仙人掌還是並不疏遠的親戚呢!它們都是熱帶沙漠中的植物,蘆薈長刺是為了自我保護,不然早就被飢渴難耐的動物啃得滅絕了。它的生命力也很頑強,用手將一片葉子掰下,插到另一個地方,用不了多長時間它就會變成一株新的蘆薈,重新長出嫩芽來。

蘆薈的作用很多,可以做成清香可口的菜餚,汁液不僅能治癒傷口,還可以美容……從蘆薈身上,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要像蘆薈一樣毫不張揚,隨遇而安,充滿活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觀察日記 篇2

我們家養了好多小金魚,有紅的、黑的、還有彩色的它們在水裏游來游去非常漂亮,我問媽媽人為什麼閉 着眼睛睡覺,小金魚總是睜着眼睛在水裏遊它們不睡覺嗎? 媽媽笑着對我説;“人有眼皮睡覺是閉着眼睛 ,魚沒有眼皮睡覺是睜着眼睛,魚在水裏遊累了就會在水中靜止不動,那就是睡覺”。

我終於知道魚為什麼老是睜着眼睛在水中游的道理了。

觀察日記 篇3

語文課上,老師為了讓我們鍛鍊觀察能力,決定帶我們去後操場轉一轉。聽到這個消息,同學們一個個臉上都露出開心的笑容,呵呵,終於可以出去“放放風”了。

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來到了後操場。我發現過完一個暑假後,我們的勞動基地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雜草,雖然遠遠望去一片綠色,但,這種綠色讓人看起來很不舒服。

我走了過去,蹲下身,撥開茂密的雜草叢,發現一種很像兔耳朵的毛毛草,這種草摸起來很舒服,可是,撓在手心上去卻很癢。這時,我無意中發現了一種形狀很像荷葉的大葉子,摸起來絨絨的,像柔軟的花瓣。我又往裏看,哇!一種像藤蔓一樣的植物纏在大葉子的根上,看起來非常光滑,它們一卷一卷的像彈簧一樣,也非常的好玩,用手往下一拉,它自己又彈回去了。

我們在草地上認真看了一會兒,又來看掛在牆上的板報欄。邢老師把我們分成幾個小組。我們那個小組看的板報欄上都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圖形,或者是用畫筆畫的畫兒。

我正專心致志地看着這五彩繽紛的作品,孫楚涵説:“好長的螞蟻呀!”我蹲了下去,果然有一隻細長細長的螞蟻,足足有8毫米。它長的很像兩隻短的螞蟻屁股對屁股的樣子。只見它在有凹槽的石頭板上爬來爬去。這塊石頭板就像它的“大迷宮”一樣,爬了幾圈又爬回來了,像個找不家的小孩子一樣迷失了方向。突然,我看見有一隻短螞蟻爬了出來,我希望這隻螞蟻能幫它回家。沒想到,它們各走各的路,誰也不理誰,可能是它們互相不認識吧。

這時,我突然想測試一下這隻長螞蟻有多頑強,就把一根手指頭放在這隻長螞蟻的前面,但它馬上繞過我的手指,繼續前行。我又把手指放在它的面前,它還是照樣繞過去,持之以恆,堅持自己前進的方向不退縮。就這樣,我試了好幾次,它都一如繼往地按照它的目標前行,螞蟻可真執着呀!

觀察日記 篇4

11月1日 星期三 晴

四天前的一個下午,我和媽媽在一箇舊花盆裏種下六瓣大蒜。首先,我們把大蒜埋在土裏,然後在土的上面灑下一點水,做完這些事以後,我就耐心地等待、觀察它們發芽了。

第二天,大蒜沒有發芽。第三天、第四天,我每天去澆水的時候,都看一看,盼一盼,可我發現大蒜還是沒有發芽。我非常想知道大蒜是怎樣發芽、怎樣生長的,大蒜什麼時候才能發芽呢?我只好繼續耐心地等待。

11月2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又去觀察大蒜,發現大蒜還是沒發芽。我真搞不懂,大蒜為什麼不發芽?我真希望大蒜快點發芽。

11月8日 星期三 陰天

因為我種在花盆裏的大蒜還沒有發芽,我都等得有點不耐煩了。所以我準備泡大蒜,看看泡的大蒜會不會快一點發芽?今天,我和媽媽在一個小碟子裏放了四瓣大蒜,再放上一點水,把小碟子放在廚房的窗台上,我就開始等待泡的大蒜髮芽了。

11月9日 星期四 陰天

早上,我又跑去觀察大蒜,發現泡的四瓣大蒜的底部長了一點點的鬚根,像鬍鬚一樣,真好看!原來大蒜是先長根再發芽的!

11月12日 星期日 晴

我又跑去看大蒜,發現泡的大蒜的根長長了一些,像珊瑚的觸鬚一樣,真漂亮!關於寫大蒜的觀察日記 20xx年11月13日星期一陰天早上,媽媽要我去看看泡的大蒜長得怎麼樣了,我急忙跑去一看,啊!我驚奇地發現,有一瓣大蒜的頂部冒出了一點淺綠淺綠的嫩芽!晚上,我又發現,一點嫩綠的小芽從第二瓣大蒜的頂部破殼而出!我用尺子量了量,早上長出的嫩芽,差不多1.5釐米,晚上長出的嫩芽大約1釐米。因為我發現泡的大蒜是先長根的,所以我心想:種在土裏的大蒜是不是也在長根呢?於是,我和媽媽就把種在土裏的大蒜刨出一瓣來看,我們驚奇地發現,這瓣大蒜果然長出了又白又嫩又長的根鬚!花盆裏的大蒜為什麼會長那麼長的根呢?我問媽媽,媽媽説:“因為澆水的時候,水會滲到土的下面去,根就想鑽到有水的地方去,所以根就長得很長;根長長了,就可以為新的芽儲備水份。”然後,我們又把大蒜小心翼翼地埋到土裏去。我非常擔心,會不會因為撥苗助長,大蒜不會再發芽了呢?

11月15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發現花盆裏的一瓣大蒜終於長出了嫩綠的芽!我數了數日曆,一共經過了19天,第一瓣大蒜才發芽,時間真漫長啊!

11月17日 星期五 陰天

早上,花盆裏第二瓣大蒜長出了一點嫩綠的小芽。中午,媽媽叫我去觀察花盆裏的大蒜怎麼樣了?我看了看,説:“和早上相比,沒有什麼不同啊。”媽媽看我那麼不細心,有點生氣地説:“你再看看。”我又仔細地看了看,發現又有一瓣大蒜長出了白白的、像米粒大小的芽,很不起眼。小碟子裏泡着的第三瓣大蒜也長出了一點小芽。

11月18日 星期六 陰天

今天,花盆裏的大蒜和泡在水裏的大蒜的嫩芽全部從頂部竄出來,像約好了一樣!看來,拔苗助長這個擔心是多餘的。同時,碟子裏泡的大蒜的根越長越長,現在已經纏繞在一起了。

11月23日 星期四 晴

大蒜越長越高,細長細長的,真像漂亮的水仙一樣。今天,我發現一些大蒜舒展開自己的葉子了。

12月16日 星期六 晴

我注意到碟子裏的大蒜杆長得彎彎的,還有點歪斜。花盆裏的大蒜卻非常直,不過一些葉子的上半截卻折倒下來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碟子裏的大蒜沒地方紮根,所以為了保持平衡,它才自然彎曲的。而花盆裏的大蒜的根扎得很深,我發現它們的根已經從花盆底下的小洞冒出來了。花盆裏的大蒜折倒也許是它們長得太高了,有點“缺鈣”吧。碟子裏的大蒜每天都要“喝”一碟水,有時候忘記給它們澆水了,它們的一些根就會有一點幹,有一點黃。於是我和媽媽決定把碟子裏的大蒜放到另外一個“新家”_一個圓形的、透明的塑料盒子。媽媽把碟子裏的大蒜連根拔起,移植到這個塑料盒子裏。

觀察日記 篇5

今天是國慶節,我要去完成曹老師佈置的“豆子觀察日記”的作業了。

“叮鈴鈴”鬧鐘響了,我一大早就起了牀,發動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做這項作業。我讓媽媽拿出黃豆,自己抓了一把,仔細地看了看,最後選出了七顆粒大飽滿的好黃豆,並且還讓媽媽再拿出三個透明塑料杯。因為我們家花盆內的一些土壤都種上了我喜歡的“好東西”,所以爸爸和我便到樓下去挖一些泥土來種植黃豆。我為了方便就拿起保鮮塑料袋套上手之後就和爸爸一起下樓挖土。早上露水有些重,所以挖起來比較方便,我們挑了一塊草比較少的地方開始挖了起來……等挖好後,我用餐巾紙將其中兩個塑料杯的內壁上圍上一層,把土壤倒進去,再把黃豆放到餐巾紙和內壁中間的空隙;另一隻沒放土的杯子裏則是盛上水,再把黃豆放進去。

我的方案是這樣的:一個杯子裏盛滿土,把黃豆放進去,天天都給它澆水,看看有什麼變化;另一個杯子裏盛滿土,放進黃豆,看看有什麼變化;最後一個杯子裏只有水,讓黃豆泡在水中,看看有什麼不同。這個實驗方案早在曹老師佈置作業時就想好了。

把豆子種下後,我對着塑料杯呆呆地看着,巴不得馬上長出小苗苗來,但這是不可能的。我就對着塑料杯幻想着豆子長大後的樣子……過了好久,我才回房呢!

在前三天裏,我天天去觀察那三個杯子裏的黃豆有什麼變化,但每一次觀察都令我很失望,因為它們都沒有一點改變。一直到了第四天時那個泡在水中的`豆子已經脹得大大的了,而且隱約還可以看見小小的在皮中的芽兒;另一個既有水又有土的黃豆也已經好像飽脹得馬上就要發芽了;還有一個只有土的黃豆沒什麼變化,跟原來一模一樣,大概是因為極度缺少水份而造成的吧?!前些天的情況都不盡人意。

今天是第五天了,那既有土又有水的豆子彷彿知道我想讓它們快快長大,於是就開始悄悄地慢慢地發芽。

當早上我起牀的時候發現那“懂事”的小黃豆芽兒已經有一釐米左右長了,頓時喜出望外。然後我又去看其它兩個杯子裏的黃豆與之前有什麼不同時,不禁陰下了臉,因為那個泡在水中的豆子正好和抽芽的黃豆相反,已經泡爛了,破了的皮浮在水面上,還不時發出一陣陣腐爛的臭味,我也只能把它扔了。將爛豆子扔了之後,心情稍微好了一點。接着,我又看了看那個只有土的黃豆還是若無其事地享受着“泥土浴”,一直圓不溜丟的,其它杯子內的黃豆都是呈橢圓形,它卻“我行我素”,我也拿它沒有辦法,誰叫它那麼有“個性”呢?

總之,我覺得這一次養豆子還是比較成功的,至少明白了的植物都需要水、土和陽光,缺一不可。只有水沒有土不行,種子會腐爛;只有乾土沒有水就更加不行。一定要有土有水,細心澆灌、培養,種子才會茁壯成長。

觀察日記 篇6

20xx年10月1日 星期日 天氣:晴

今天是國慶節,我要去完成曹老師佈置的“豆子觀察日記”的作業了。

“叮鈴鈴”鬧鐘響了,我一大早就起了牀,發動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做這項作業。我讓媽媽拿出黃豆,自己抓了一把,仔細地看了看,最後選出了七顆粒大飽滿的好黃豆,並且還讓媽媽再拿出三個透明塑料杯。因為我們家花盆內的一些土壤都種上了我喜歡的“好東西”,所以爸爸和我便到樓下去挖一些泥土來種植黃豆。我為了方便就拿起保鮮塑料袋套上手之後就和爸爸一起下樓挖土。早上露水有些重,所以挖起來比較方便,我們挑了一塊草比較少的地方開始挖了起來……等挖好後,我用餐巾紙將其中兩個塑料杯的內壁上圍上一層,把土壤倒進去,再把黃豆放到餐巾紙和內壁中間的空隙;另一隻沒放土的杯子裏則是盛上水,再把黃豆放進去。

我的方案是這樣的:一個杯子裏盛滿土,把黃豆放進去,天天都給它澆水,看看有什麼變化;另一個杯子裏盛滿土,放進黃豆,看看有什麼變化;最後一個杯子裏只有水,讓黃豆泡在水中,看看有什麼不同。這個實驗方案早在曹老師佈置作業時就想好了。

把豆子種下後,我對着塑料杯呆呆地看着,巴不得馬上長出小苗苗來,但這是不可能的。我就對着塑料杯幻想着豆子長大後的樣子……過了好久,我才回房呢!

觀察日記 篇7

我家養了幾條小金魚,我經常注意觀察它們。

金魚在水裏悠閒地遊着,它們的眼睛是凸出來的,像是要掉下來。看,它們胖敦敦的身上還穿着一件金紅色的衣服;尾巴像一把大扇子,擺來擺去。有時魚會呆在角落裏一動不動。我一撥水,它們被嚇得游來游去。

魚餓的時候,它們一看見靠近的人,就會隨着你走的方向游過去。我扔了一粒魚食進去有一條魚探出頭來,像是在徵求我的意見,我只好點了點頭,這條魚馬上把魚食吞了。它好像覺得自己獨食,便游過去夥伴們身邊,還他們碰碰嘴,像在説:“對不起。”我又放了一些魚食下去,小金魚們像十年沒吃過東西一樣,馬上蜂擁過來搶,身子豎起來,張大嘴巴,像要把魚食全部吞進肚子裏。

金魚真可愛,我喜歡金魚。你有沒有養呢?沒有的話,趕快找來養吧!

它們會給你帶來很多樂趣的。

觀察日記 篇8

10月6日星期一天氣晴

今天,老師讓我們種大蒜。我聽了,非常高興。

我回到家,就告訴媽媽這件事,媽媽聽了,非常支持。她拿來四頭大蒜,找了一些土和一個花盆。我和媽媽一起把大蒜種上了。第二天,大蒜沒有長出苗,我非常着急。就問媽媽:“蒜苗怎麼沒長出來呢?”媽媽説:“傻孩子,蒜苗一天之內是長不出來的。”我這才恍然大悟。

10月9日星期一天氣晴

早上起來,我來到窗前。發現大蒜長出小芽兒了。它們嫩嫩的,綠綠的,剛露出個小頭兒來。

我看見盤子裏的水不多了,就拿起水壺給它倒了一些水。澆完水後,心想:蒜苗呀!快快長大。

10月11日星期六天氣晴

今天,我放學回家,我來到小蒜苗前,居然發現小蒜苗已長高了,大約半尺多高,小苗是青綠色的。

媽媽説“今天晚上可以吃蒜苗炒雞蛋了。”我説:“那一定很好吃。”因為那是我親手種的蒜苗。

晚上,媽媽親手做了雞蛋炒蒜苗,果然很好吃。

觀察日記 篇9

我家種着一盆寶石花。它披着一身又灰又帶紫紅的衣服,奇怪的是它的葉子很厚、也很飽滿,一般很少能見到它的花。

它可是一位年紀已高的老人,那一根根褐色而彎曲的莖,就像是一大把鬍鬚,有些還垂掛在莖的各處;它又是一個年輕人,那一根根綠色的莖,又粗長,就像年輕人的手臂充滿了無窮的力量,而莖上那一個個的圓斑猶如青年人經歷風雨後殘留的傷痕;它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兒童,它的葉子有綠、有灰、有紫紅,形狀又扁又圓。在莖的最上端,有無數片葉子聚攏在一起,組成一朵葉片花,執著地伸向太陽。

寶石花很耐旱,一個月不澆水也不要緊。你什麼時候想到了澆水,再灑一點水就行了。它的生命力很強,只要摘下一片葉子隨意放在泥土上,它就會生根發芽了。

標籤: 九篇 彙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ne0zy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