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吊蘭觀察日記模板集合七篇

吊蘭觀察日記模板集合七篇

一天就要結束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吊蘭觀察日記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吊蘭觀察日記模板集合七篇

吊蘭觀察日記 篇1

3月11日晴

爸爸不知從哪裏弄來-盆吊蘭掛在了陽台上。説是吊蘭,其實比一株小草大不了多少。聽説吊蘭有一種頑強的生命力,如果折下一根枝葉插在泥土裏,稍微澆一點水,它就會生根發芽,繼續生長。

3月30日晴

放學回家,當我把目光投向那盆吊蘭時,我驚呆了——它居然長了這麼多,幾根細長的嫩葉由上而下地垂着。迎着微風,它似乎正在盡情地享受着下午的陽光。

4月25日多雲吊蘭又長高了。它枝葉通綠。那綠芽晶瑩欲滴,格外養眼。一簇簇綠葉向四周垂下來,像一條條柔軟的絲帶,一陣風吹來,綠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幾根細而長的紙條由根部向外延伸,一直垂到盆外。枝條上掛着一個個小球似的葉子,這裏一簇,那裏一堆,好像是幾根綠色的釣魚竿。而那是一堆堆的“小球”,不正是一條條小魚嗎?

6月18日晴

吊蘭終於開花了,枝條上一朵朵潔白無暇的花兒競相開放,花雖然小,但一陣陣芳香撲鼻而來,隨着風兒向遠處飄去。一隻蜜蜂聞到了花香,飛來了,在花的上面盤旋幾圈,落到了花蕊上,為吊蘭增添了幾分色彩。瞧,蜜蜂那忙碌的樣子,就可以想象花兒有多香,有多美。、郭老師:小作者家裏的吊蘭帶我們了美感,描寫細緻是一個亮點,這是’\仔細觀察的結果!可以看出小作者的感受更是獨特!

同學徐萍:看,朱俐俐同學對吊蘭開花的描述多麼細膩——“幾根細長的嫩葉由上而下地垂着。”“一簇簇綠葉向四周垂下來,像一條條柔軟的絲帶,一陣風吹來,綠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讓人如身臨其境。

吊蘭觀察日記 篇2

我們家裏有幾盆吊蘭。我從爸爸那“領養”了一盆吊蘭。剛開始的時候葉子還翠綠翠綠的,像綠色的蝴蝶一樣,怪不得被人稱為“空中仙子”。可是好景不長,幾個星期之後,我照例去給它澆水。我忽然發現,葉子的尖有點兒發黃了。我非常着急,跑到書架下拿了一本如何種植吊蘭的書,手像風車輪一樣翻動起來。翻到了那一頁,原來,吊蘭喜歡半陰環境,如果太陽光直接射到吊蘭上,而且還要加上空氣乾燥的原因,葉尖格會枯焦。

吊蘭觀察日記 篇3

我家有許多植物,有小松樹、有吊蘭,還有幾種我不知道名字的植物,在這些植物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株吊蘭。

我家的這一株吊蘭是從去年的十一月養到現在,吊蘭的葉子是垂下來的,都快長到一米了。我剛剛養吊蘭的時候,發現它的葉子本來就是垂下來的,那時我想:吊蘭的葉子是垂下來生長的,所以它叫吊蘭吧。又過好幾個星期,垂下來的葉子,比前幾個星期長的長多了。長啊長啊,一個月左右大約長到一米多了,快要碰到茶几了。

這就是吊蘭的生長變化。

吊蘭觀察日記 篇4

20xx年7月7日星期日晴

今天,奶奶從花盆裏折回來一枝吊蘭,把它插在水中。我一邊看吊蘭,一邊好奇地問:“它在水裏能活嗎?”奶奶説:“能活,能活,當然能活,它還會自己長出根的。”我半信半疑地點着頭,跑出去玩了。

下午我回來的時候,忽然發現吊蘭竟然長出了一條十分小的根。我以為自己眼花了,趕緊揉揉眼睛,沒有眼花。我不禁為根的生長速度而驚奇,可是為什麼吊蘭光長根不長葉呢?媽媽説:“吊蘭在水中培養時,它的根長得很快,只有根系發達葉子才能發育。另外,它的根在水中吸收養分會迅速生長,也會消耗大量養分,從而使葉無法生長。”“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吊蘭根長葉不長咯。”我恍然大悟。

20xx年7月8日星期一陰

今天早上,我發現吊蘭葉尖變枯了,一個根還爛了,這是為什麼呢?

通過查資料,我才明白:原來爛根的原因是因為通風透氣不好,現在夏天悶熱導致根系腐爛。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因為水太多,根吸收不到氧氣,窒息腐爛。葉尖變枯的原因是因為我澆水時看到盆土濕潤,就不再澆水了,根總是吸收不到水分,所以才會這樣。“原來如此。”我高興地笑了。

20xx年7月9日星期二雨

今天早上起牀,我發現吊蘭的葉子在水中比長在水外面更綠。根部的爛根我還沒處理。

我趕緊用手把根部的爛根拔掉。在拔爛根的過程中,我發現越接近根的地方葉子越綠,相反,離根越遠越淺,最後都成白的了。再觀察葉子的背面,竟有一個個彎曲的線。我又觀察了其他葉子,也都是這樣,而且葉子越大,顏色越淺,為什麼呢?我猜想:應該是因為葉子太大了,葉子輸送的養分會分散到各個部位,所以才會這樣吧。

20xx年7月10日星期三晴

今天早上起牀,我決定把吊蘭移植到土裏。

我先把一個空花盆裏裝上土,挖一個大坑,再把吊蘭從水裏提出來,放在土裏,最後把土填平。這樣,吊蘭就被我種好了。看着這個勞動成果,我的心裏美滋滋的。

我剛準備給吊蘭澆水,發現吊蘭中間有一個直直的東西,葉兩邊都因為它而翹起來了,我想這大概就是枝吧。

我得照顧好吊蘭。

20xx年7月11日星期四晴

今天早上起牀,我發現吊蘭的葉子長長了。葉子已經從原來的二分米長到了現在的三分米,邊緣的白色邊更加明顯。葉子也更厚了,已經有兩毫米了。

這時,我忽然發現吊蘭又長出了一根枝。枝上又長出四片大大小小的葉子。中間還有一個像旋轉樓梯似的小葉子,看起來就像一個綠色的花朵,十分惹人喜愛。

吊蘭觀察日記 篇5

我家有盆吊蘭。吊蘭是一種香草,歷來為人們所愛,是高雅純潔的象徵。古代的文章以蘭喻人時,是美好、高尚的意思。我喜歡花,喜歡蘭花,喜歡蘭花中的吊蘭。吊蘭的葉子像翡翠那樣綠葉子中間有一道波紋那樣的葉脈。從遠處看,有寶石般的光澤。吊蘭的葉子大約有三四釐米長,長出來的“花莖”垂下來。有六七十釐米長,花蕾長在花莖上,又能長出一朵新蘭花,這大概就是稱它為“吊蘭”的原因吧。吊蘭的花很小,它是由六個花瓣組成的,花的中間有七根橘黃色的花蕊,非常美麗。花開時,香氣四溢,只要你聞吊蘭那淡淡的清香,立刻神清氣爽,心曠神怡,精神抖擻。

吊蘭又叫春蘭、蘭花、草蘭。吊蘭的繁殖方法與眾不同。大多數的花是用種子繁殖後代的,而是吊蘭是用“花莖”繁殖後代的。每年的春天,吊蘭都會伸出二三條“花莖”,“花莖”有一朵朵小花苞,一簇簇茂盛的中吊蘭。微風吹拂着,“花莖”輕輕的擺動着,像少女正在梳洗她那長長的秀髮。“花莖”上開現的`小花凋零後,“花莖”上的小吊蘭開始長。葉子開始變長,底下的根慢慢伸展,根會變的越來越多,越來越長。小吊蘭長出之後,就可以把它栽到花盆裏。不久,小吊蘭就可以把它栽到花盆裏。不久,小吊蘭就可以長成一棵和它媽媽一樣的大吊蘭。

我最佩服吊蘭那頑強的意志,那一次“雷公”使勁敲擊大鼓,發出電閃,“風婆”使勁嚎叫,“龍王”把咒語一遍又一遍地念着。在這樣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大雨傾盆的天氣裏,吊蘭被折磨的死去活來,看樣子,好像奄奄一息。可是當大雨停了以後,吊蘭卻慢慢地直起身子,好像在説“我才不怕呢,大家看我多頑強啊!”

我喜歡吊蘭,喜歡吊蘭高雅、聖潔,喜歡吊蘭的清香,更喜歡吊蘭那頑強的意志。

吊蘭觀察日記 篇6

我家陽台上養着三盆吊蘭:金邊吊蘭,銀邊吊蘭,純綠色吊蘭。

吊蘭的外形,具有獨特的美。它看上去就像煙火散開時的姿態,優雅別緻,格外吸引眼球。吊蘭深綠色的葉子,細而長,層層疊疊,向四處伸展,微微地低垂着頭,就像小朋友做了錯事,害羞地立在那裏。

夏天,吊蘭長得最旺盛,葉子越長越長,向盆沿斜垂着,在枝條的頂端抽出了新枝,枝上還長出了一簇簇的新生命。這些小綠葉精神飽滿地向上生長着,遠遠望去,像一個個嫩生生的娃娃,精緻迷人。

吊蘭觀察日記 篇7

今天,我來觀察吊蘭。

吊蘭是媽媽前年夏天養的。開始的時候只有幾片小小的葉子,媽媽每天給它澆水,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就枯萎了。

後來,我要觀察吊蘭的時候,媽媽就把它拿了出來。我問媽媽:“媽媽,怎麼才能讓吊蘭復活呢?”媽媽説:“用油煙機裏面收集下的廢油,用鏟子剷出來,然後倒在土壤裏。”説完媽媽就去做了。

過了一天,我發現吊蘭果然發芽了,我很興奮!真是太神奇了。我還發現吊蘭的葉子是半白半綠的。

20xx年7月9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又來觀察吊蘭了。

我發現吊蘭居然長高了,我用尺子量了一下,一下子長高了5毫米。葉子也變色了,都是綠色的。

我問媽媽:“吊蘭有什麼作用呢?”媽媽説:“吊蘭可以淨化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房間上放上一盆,等於安裝了一台空氣淨化器。”

吊蘭的生命力也很強。今天上午我在院子裏打籃球,一用力,球就滾到了吊蘭上面,我害怕得閉上了眼睛,直到籃球滾到地上,我才睜開了眼睛。我心裏想:葉子弄掉了可怎麼辦,沒想到吊蘭居然連一根葉子都沒掉。

吊蘭生命力不僅旺盛,還有淨化空氣的作用,我愛我家的吊蘭!

20xx年7月10日星期三陰

我到家門口去曬太陽,順便看了看我家的吊蘭。

以前我認為吊蘭只會長葉子,可是今天看到吊蘭居然開花了。它的小莖上,開了幾朵像指甲大小的白花,我非常驚訝,開始仔細觀察它。花的大小是一平方釐米左右,有五片花瓣,中間的花蕊是黃色的。一陣風吹過,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這些花在花盆裏亭亭亭玉立,像一隻只孔雀。有的花瓣緊緊地合在一起,像那害羞的姑娘;有的綻開了花瓣,像一位熱情奔放的姑娘。

好美的吊蘭!

20xx年7月11日星期四晴

今天我發現吊蘭又長高了,可是葉子上的尖尖變黃了,我問媽媽:“這是怎麼回事?”媽媽説:“這是吊蘭的營養不夠了。”我説:“媽媽,怎麼才能讓它變綠呢?”媽媽説:“下午咱們去鮮花店裏買一些花肥給它施上吧!”

下午,我和媽媽來到鮮花店,媽媽讓老闆拿來一袋花的肥料,我們付了錢,問了花肥的用法。回到家,我説:“媽媽,咱們現在就給吊蘭施肥吧!”媽媽説:“好的,五克左右就夠了。”我把花肥埋到土壤裏,再澆上水,想象着吊蘭得到了充足的營養,葉子綠油油的,我就開心地笑了起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kxxvzz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