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精選】螞蟻觀察日記範文集合七篇

【精選】螞蟻觀察日記範文集合七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螞蟻觀察日記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螞蟻觀察日記範文集合七篇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9月29日星期日晴

一提起動物,大家肯定都會想起慢吞吞的蝸牛、美麗的孔雀和兇猛威武的獅子。而我卻想到了那微不足道的螞蟻。

今天剛一放學,我就看到了一羣螞蟻在院子裏搬東西,我急忙的回到了屋子裏,拿了一些麪包渣放到了地上。領隊的螞蟻過去,聞了聞,然後跑到了螞蟻羣中,告訴螞蟻們:兄弟們,前面有好吃的,大家趕快去把它搬到洞裏去吧!於是,所有的螞蟻就到去搬運麪包渣了。

9月30日星期一晴

早上,我剛起牀,就又來看我的蟻朋有們來了,我來到了蟻巢旁邊,發現螞蟻們在和一條千足蟲搏鬥,螞蟻們先是爬到千足蟲的身上,一口一口得咬它,千足蟲疼得跳了起來,想要趁機逃跑,螞蟻們還是在後面窮追不捨,經過很長時間,那條千足蟲終於被螞蟻們給咬死了,雖然螞蟻們在千足蟲的面前顯得是那麼弱小,但是螞蟻們團結的精神就足以打敗那條千足蟲了。

我們通過螞蟻的這件事學會了團結、堅強的品質,這次觀察,讓我們深入的知道了螞蟻的生活習性。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在我家的陽台上,有兩盆桂花樹。在種植桂花樹的泥土裏,有一個蟻穴。通過我的細心觀察,發現了螞蟻的一個個鮮為人知的小祕密。

螞蟻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昆蟲,大千世界中到處有它們的身影。我發現螞蟻的第一個祕密就是它摔不死!你也許會問:“螞蟻怎麼會摔不死呢?你騙人的吧!”告訴你,這可是我親眼所見,螞蟻從一米多高的桂花樹上摔下來,落地時卻毫髮未傷,我十分奇怪。我就帶着這個問題,走進書中去找。“哦!原來如此!”我從一本《神奇的大自然》中找到了原因。螞蟻之所以摔不死,主要是因為它的體重太輕了,空氣的力量不足以將它擠壓成碎片。其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螞蟻的腿長,從高空掉落下來時,它的腿不斷交叉划動,將自己的腳尖變成落地的部位,因為腿長,落地時螞蟻的身體主幹就不會受到大的傷害。所以,螞蟻從高空摔下來就不會死。

螞蟻的第二個祕密,就是它會吃蚜蟲的糞便。“哎呀!聽着真噁心,螞蟻怎麼會吃這臭哄哄的糞便呢?螞蟻不是喜歡吃甜的東西嗎?”錯,蚜蟲的糞便並沒有這麼噁心,蚜蟲的糞便可是香甜可口,像果汁一樣呢!螞蟻吃它的糞便,並不是因為它的味道,而是因為它含的營養成分很充足。大家都知道,蚜蟲是以植物的汁液為食,它排出來的糞便也有植物的大部分營養。所以,螞蟻為了加強力量,就把蚜蟲當成奶牛一樣的養起來。

螞蟻還有一個祕密——就是根據腳走的步數來回巢的。這個祕密首先是我從書上看來的。書上是這樣介紹實驗的:將一部分螞蟻“加長”腿,一部分鋸短腿,一部分則不變。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加長”腿的螞蟻總是走過巢,而短了腿的老是走不到巢邊,不變的則走進了巢。現在,我才相信,原來螞蟻是算步數走路的。

嗬!多麼有趣的螞蟻呀!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今天,我和小夥伴們在院子裏玩耍。突然,我看見兩隻螞蟻找到了食物,它們的觸角碰了碰,好像在竊竊私語,只見一隻螞蟻留在食物旁,另一隻螞蟻爬回洞穴,帶領着一條長長的黃色的隊伍來搬食物。我心中想“螞蟻為什麼能靠觸角傳遞信息?”我帶着這個疑問翻閲了《十萬個為什麼》。我從書上找到了答案:原來螞蟻的觸角是靈敏的嗅覺器官呢!它們的'觸角上面有許多微小的小孔,人眼根本無法看見,那小孔裏有非常靈敏的嗅覺細胞。所以螞蟻們碰到一起時,總要用這兩根觸角碰一碰,氣味傳遞過去了,同時消息也傳遞過去了。我知道了原因後,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實驗的結果是否和書上的結論相同。在螞蟻回家的路上的中間,攔截出一段距離,然後觀察它是怎樣回家的。

螞蟻帶着食物走到攔截的地方停了下來,一邊來回地走動着,一邊用觸角尋找着什麼。過了一會兒,螞蟻就順利地找到了回家的路。我輕輕地捉了一隻螞蟻,用鑷子把它的觸角去掉,再把它放回原處。咦?只見螞蟻在原處打轉,不知所措,找不到回家的路。只往周圍橫衝直撞。就像盲人沒了盲人棒一樣。通過實驗,我明白了螞蟻觸角對螞蟻的作用是這麼重要啊!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前些天,我們參觀了上海科技館。在科技館購物點,我購買了心儀已久的寶貝—一螞蟻工坊。螞蟻工坊是一座小型蟻巢,在裏面放上螞蟻,可以清楚地觀察到螞蟻的生活習性。我挑選了一個透明外殼的蘋果形塑料盒子,裏面充滿了藍色的像果凍一樣的凝膠。有4只大小不一的山螞蟻在裏面爬來爬去。我根據它們的體形起了名字:“大大”“小小”“尖尖”“圓圓”。我把盒子捧在手心裏,細細觀察:只見它們焦急地爬來爬去,似乎在尋找出口。

回到家裏,我把它們放在自己牀邊。第二天清晨,我一睜眼就去看螞蟻,驚喜地發現藍色凝膠的表面已經被挖出了一條長約1釐米的“地道”。我想象着它們昨天晚上的“所作所為”:在“大大:=的率領下,螞蟻們開始分泌蟻酸,用來溶化膠晶。螞蟻真是一種團結的小生靈,它們知道單個的力量有限,團結起來力量大。此刻,瞧它們那副優哉遊哉的樣子,我相信,它們明天肯定會挖得更深更寬,把家裝飾得更美更完善!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我今天跟我媽媽去爬山,我在山坡上吃薯片,有一塊薯片掉到了地上,我隱隱約約的看到薯片在的動來動去的再仔細一看,原來是兩隻螞蟻在搶掉落的薯片,它們先用觸角打鬥爭搶,再像相撲運動員一樣滾打,有個路人一不小心把這兩隻螞蟻踩死了,地上又有另外一隻螞蟻不費吹灰之力就把薯片帶走了,這就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媽媽説已經會經常帶我來大自然觀察,只有自己觀察了以後才能懂得更加多。記得更加深刻。

螞蟻觀察日記 篇6

9月29日星期六晴

我來到院子觀察螞蟻,螞蟻們一個個長着圓圓的腦袋,挺着一個大肚子,長長的觸角像細細的絲線。螞蟻經常到離巢穴很遠的地方去尋找食物,如果既吃不下,又抬不動,它們就會急急忙忙地趕回去搬救兵。螞蟻用觸角來傳遞信息,如果發現了食物,遇到另一隻螞蟻,它們就用觸角碰一下,這樣它們就都明白了。開始,我放了一片海苔在洞口,全體螞蟻都出動了,瞧,它們多團結呀!爬在海苔上,有的在咬,有的在搬,一會兒的功夫,海苔就被螞蟻們搬進洞裏去了。

9月30日星期天晴

我打算跟蹤一隻螞蟻,我選好了一隻螞蟻就跟着它出發了。螞蟻來到了一棵大樹下,這有一隻不小心掉下來的毛毛蟲,一隻螞蟻搬不動,它便叫來了同伴,它們想把毛毛蟲抬走,可是毛毛蟲一直在掙扎着,給它們行走增加了困難,螞蟻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它們紛紛爬到毛毛蟲的身上咬着,剛剛還在地上掙扎的毛毛蟲立刻不動了。螞蟻們兵分三隊,把毛毛蟲咬成了三段,很輕鬆的抬回了巢穴。看來真是人多力量大呀!

沒想螞蟻們這麼團結,這種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

螞蟻觀察日記 篇7

今天,我和弟弟去觀察螞蟻。

因為現在是秋天,在這地方螞蟻很少。弟弟説:“哥哥這裏有幾隻螞蟻!”我急忙跑過來,抓來抓去。結果我們一共抓住了三隻螞蟻:我抓住了二隻螞蟻,弟弟抓住了一隻螞蟻。有兩隻被掐死,製成了標本。

我看見螞蟻的身子是黑色的(不過它的腹部是褐色的)。螞蟻身長二釐米—四釐米。我給螞蟻準備了麪包屑,有很多的螞蟻來搬運,最後把麪包屑搬到了洞口。螞蟻依靠團結來幹事,不管是什麼事,螞蟻都依靠團結,因為團結力量大。

看了以後,我知道了無論以後我們遇到什麼事都要團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jnnx4z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