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必備】綠豆觀察日記彙總六篇

【必備】綠豆觀察日記彙總六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這一天裏,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日記裏了。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綠豆觀察日記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必備】綠豆觀察日記彙總六篇

綠豆觀察日記 篇1

20xx年3月14日星期三多雲

今天,老師佈置要做一個實驗。要觀察綠豆的生長過程,那是全班都要做的。放學後,我拿了八顆小小的綠豆,它們長得像橢圓形,它們中間有一個小小的白色長方形,就像一隻只小小的眼睛,它只有三毫米長。我把它們分別放在兩個杯子,然後我倒了5。5釐米的水進去。然後我再去觀察,可是沒有什麼變化,我掃興的離開了。

20xx年3月15日星期四陰

今天晚上,我去看一下它們的變化,它們每一顆都裂開了一條縫,還長出了一條小小的芽,好像一個小逗號,它們的小芽大約三毫米,我很高興。可是有一顆裂開的縫好大,但為什麼沒發芽呢?哦!原來它的芽躲在綠色的衣服裏面,是我沒有仔細看。我懷着好奇的心,不知它長大後怎麼樣呢?

20xx年3遠16日星期五晴

今天,我又去看它們了,它們換了新衣服,原本是綠色的,現在是白色的了。現在小逗號又長長了一點。

20xx年3月17日星期六晴

“綠豆怎麼樣了呢?”我懷着這個疑問去看它們了。現在小逗號不成樣了,變得又細又長。長度大概一2釐米長了。綠色的衣服在水中泡得成白色的了。這次用水泡綠豆使我知道了許多道理。

綠豆觀察日記 篇2

第一天:泡綠豆 20xx年9月26日

今天晚上,我將一把綠豆放進一個小碗裏,再加了點水,剛好淹住綠豆,準備觀查綠豆發芽。向碗里加水時,碗裏攪起很大的波浪和漩渦,小綠豆像是在錢塘江大潮裏衝浪一樣上下翻滾。等水平靜下來,綠豆在清水裏一個個像翠綠的翡翠。我把碗放在窗台上,便開始做作業、看書。三個小時過去了。我想:“綠豆應該有變化了吧?”於是,我去查看,可是,綠豆仍那樣安詳地擠在一起躺在那兒,毫無一點變化,我急了,問媽媽:“媽媽,都三個小時了,怎麼還不發芽呀?”媽媽笑着説:“傻孩子,豆芽不是一下就長出來的,生長要很長時間呢,你先睡覺吧,明天你起牀時它就會有變化了。”

第二天:長大了 20xx年9月27日

今天早上一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綠豆有沒有變化。真的像媽媽説的那樣,有變化了,他們一個個長大長胖了,跟黃豆一般大小了,胖乎乎、綠油油的,精神抖擻,像一個個威武的士兵在為我的窗台站崗放哨,我的碗被“綠豆戰士”們防守得嚴嚴密密。

第三天:破殼了 20xx年9月28日

今天中午放學回家,我放下書包一溜煙兒地奔向窗台。只見“綠豆士兵”的鎧甲一個個都炸開了,露出了雪白的肚皮,從肚皮裂口處出現一個小尾巴,一毫米左右長。現在“綠豆士兵”變成了“,”,一個個像白乎乎的蝌蚪,只是這種“蝌蚪”我還是第一次見。

第四天:掉皮長尾巴了 20xx年9月29日

早晨,我匆匆地跑到窗台,只見“綠豆士兵”把整套軍裝都脱下來了,而且白肚皮變成黃肚皮,縫也變大了,小尾巴長得有一釐米長了,在豆子上繞了半圈,接着向上長,現在怎麼看怎麼像音符。這些音符歡快地唱着一曲歡樂的“綠豆士兵勝利進行曲”。

第五天:尾巴長長了 20xx年10月2日

今天,我看到綠豆尾巴長了約兩釐米長了,白白的,從水中伸出它那白白的長尾巴,芽變黃了。它們個個像少女在表演水上芭蕾,燈光照在水面上,水面就一閃一閃,美麗無比。

第六天:芽炸開了 20xx年10月4日

上午八點左右,我走近窗台,只見一個個黃色的小芽炸開了,出現了一條很大很大的縫隙,要是把豆芽倒着看是個“丫”字,橫着看像個眼鏡蛇,怎麼看都像一個有趣的東西。現在這些豆芽和菜市場上賣得一模一樣了,只是有點小。我仔細地端詳了好久好久,心想:“這些豆子終於不負我望長成豆芽了。”

第七天:豆芽長眠了 20xx年10月7日

今天,我還沒到窗台前,就聞到一股臭味,像是什麼東西發酵的味道。起先,我還以為是窗外飄進來的味道,可我一走到窗台,我大吃一驚,只見水面上飄滿了白沫,在碗麪上飛着許多小飛蟲,有許多白灰色的枝杆伸出積滿白沫的水面,就像雪地裏的幾株樹杆,我斷定,豆芽死了,它們不吭一聲地離開了人世。我端起碗一看,綠豆的芽已變成了咖啡色,看來,現在已經無藥可救了。“綠豆芽,祝你們在天堂生活愉快!”

綠豆觀察日記 篇3

9月18日 星期五 晴

今天,老師讓我們泡豆子,觀察它發芽的過程。我興奮極了,恨不得立刻就去泡。等星星,等月亮,等啊等,終於等到放學了。我急忙去市場買了一袋子綠豆,小心翼翼地拿着。回到家後,我用杯子泡了十粒綠豆,心裏盼望着我的小綠豆快快發芽。

傍晚,我驚奇地發現,我的小豆子的外衣已經皺得像老樹皮一樣了。

到了晚上,我發現小豆子好像吃了“增胖劑”一樣,胖得再也穿不下那漂亮的綠外衣,只好露出白肚皮了,還冒出了尖尖的小芽兒。

9月19日 星期六 晴

早上一起牀,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小豆芽,發現小芽兒已經長成一釐米長了,真讓我大吃一驚,它長得太快了。

9月20日 星期日 晴

小芽兒長成兩釐米長了,芽尖兒上還長出了許多須,媽媽告訴我:“這就是它的根。”

9月21日 星期一 晴

一放學回到家,我就急忙去看小豆芽,發現它的莖長成五釐米長了。豆芽已經脱去那綠外衣,露出兩片白白的子葉,兩片子葉之間長出翠綠的嫩葉。媽媽告訴我:“這兩片子葉貯存着豆芽生長所需要的營養。”

9月26日 星期六 晴

兩片嫩葉長成手指甲般大,莖大約二十釐米長,根鬚也長成三、四釐米長長,變成豆苗了。子葉的營養已經被豆苗吸收掉,枯萎了,從豆苗上脱落下來。我不禁對兩片子葉產生了敬意。它們為了提供豆芽生長所需要的營養,而犧牲了自己。現在,豆苗已經可以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營養,獨立生長了。我打算把它移植到土裏,讓它繼續生長,希望它能開花、結果。

綠豆觀察日記 篇4

20xx年10月7日 星期一 天氣 晴

放學時,老師讓我回家種綠豆,並且下次上課要拿過來,因為我們上課進行觀察。回到家我立刻拿一個盆,拿了些綠豆放進盆裏並且倒了些水。

剛放進去的時候綠豆硬邦邦的,看起來就像一顆顆綠寶石散發光澤。晚上綠豆芽有了變化,開始膨脹就像一個綠胖子,裂開衣服露出自己白白胖胖的身體。

20xx年10月8日 星期三 天氣 陰

早晨時,綠豆芽已經胖得完全把衣服撐破了,似乎換上一件透明的衣服。也像一個孩子鑽出好奇的腦袋,東張西望地看着新的世界。晚上的時候,它長出小尾巴了,就像一隻小蝌蚪。

20xx年10月9日 星期三 天氣 晴

今天的豆芽已經千姿百態,有的像跟對方討論誰長得最快,有的像在自言自語地説:“我是不是這裏面最厲害的綠豆呢?”有的我吹一口氣,就像放了一陣煙。表演馬上開始,綠豆芽們準備開始過自己由始以來的第一次狂歡節。

20xx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天氣 晴

早晨,我去看綠豆芽的時,好像不認識它們了,原來綠豆芽已經成長得差不多了。看着綠豆芽的成長那麼順利,我真是情不自禁地想擁抱自己培育出來的綠豆芽。嫩黃色的綠豆芽,不!是黃豆芽,形狀也有大大改變,葉子形狀有的張開,有的還在合攏,看起來就像馬上要張開小巧玲瓏的雙手。晚上綠豆芽已經差不多都變成剪刀了。

深夜我進入了夢鄉,在夢裏看了那些黃豆芽都成了我最喜歡的夥伴,在夢裏我們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做喜歡的事。

我喜歡這些豆芽,更喜歡它那頑強的生命力!

綠豆觀察日記 篇5

第一天

今天才剛開學,老師把所有的.學具和新書都發了下來。放學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了科學學具袋,裏面的小玩意兒真多,經過了我的挑選,決定先做綠豆種植實驗。

第二天

今天我一放下書包,就直奔“實驗基地”。我驚喜地發現:在那綠色的“小球”中抽出一條乳白色的“小辮子”,它發出的芽兒有點尖,又稍彎了點兒,如同一個小銀勾,真是惹人喜愛。許多豆子都在茁壯成長,好像在爭先恐後地讓我欣賞,只有一顆沒發芽。

第三天

雙休日到了,不知道我可愛的小綠豆怎麼樣了,因為星期五我沒有看過它們,所以有點擔心。我走到陽台,把濕紙巾拿起來,往裏面看綠豆,它們的芽已經長了,特別是前幾天沒發芽的那顆,現在是最高的了,真是一鳴驚人呀!我似乎看見許多生命在成長,而我就是其中的一顆小豆芽,正在不斷地汲取營養,茁壯成長。

綠豆觀察日記 篇6

日記1

今天,我向奶奶要了三顆綠豆和一個碗。然後往裏倒了一點水,再把綠豆放進去,找來一本書放在碗的上面,用來避光。

不知道我的綠豆什麼時候會不會發芽,我好期待啊!

日記2

今天放學回家,我迫不及待地看我的綠豆芽。發現我的豆芽突出了一點點小白芽。今天爺爺又給我好幾種種子,有紅豆、花生和黃豆。我用同樣的方法,給它們灌了水,然後靜靜地等待第二天的到來。

日記3

今天早上,黃豆也出了一點芽,爺爺把花生、綠豆和黃豆分別種進了花瓶內,又把碗裏的水倒掉,重新加上新的水。

豆子們,你們一定要長成的豆芽啊。

日記4

今天我發現我的綠豆芽變長了,花生芽也破“豆”而出。花盆裏的綠豆也鑽出來,我又給他們灌了水,然後等待紅豆芽也發芽,每天期待他們快快長。

日記5

今天我發現放在碗裏的豆芽變長了,綠豆全身很深很深的綠色,現在在爆芽的地方有一點青綠色,還帶點白的。

種在土裏的綠豆也變長了,紅豆也出了芽。

今天的綠豆讓我很驚訝!

日記6

今天,我碗裏的綠豆和紅豆脱了暗色的衣服,變成了鮮豔的顏色。經過幾天的發現,我知道了豆子裏先長出白色的根,再是長出嫩嫩的枝葉。

花盆裏的豆子長的速度極快,就像竹子一樣節節高,都長出了綠綠的葉子,可愛極了。

我希望明天黃豆和花生也脱掉自己的外套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94qn4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