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精品】植物觀察日記模板合集十篇

【精品】植物觀察日記模板合集十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裏。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植物觀察日記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植物觀察日記模板合集十篇

植物觀察日記 篇1

4-8 星期四

浸泡黃豆

今天,科學老師佈置了一個特殊的科學作業——泡黃豆。

一回到家,我就拿來一把黃豆,挑選出幾顆沒有傷痕,沒有斑點的優秀黃豆。然後盛了小半杯清水,把黃豆放了進去。黃豆漂浮在水面上,然後慢慢地沉了下去。我一直沒閒着,過一會兒就跑過去看看黃豆,又過一會兒再又過去看看,彷彿真恨不得它馬上發芽、長大、開花、結果……

過了一個小時左右,我看見黃豆還是和原來一樣:全身皺巴巴的,像個長滿皺紋的老婆婆,又像只怕冷的小蟲子,蜷縮在一起。

大約又過了二三個,我過去一看,真令我大吃一驚!好像黃豆喝了很多很多杯子裏的水,原來皺巴巴的小黃豆一眨眼的功夫就變成了一個又白又胖的胖黃豆了!真是脱穎而出!它的全身光滑極了,圓鼓鼓的,像一個胖娃娃正在甜甜地熟睡呢!於是,我把它們從杯子裏撈出來,因為時間長了黃豆們會得一種皮膚病:——潰爛。

接下來,該給黃豆寶寶做房子了。我把杯子中的水倒掉,把黃豆一個一個貼着杯壁排放好,然後在旁邊塞滿一些弄濕的紙,接着在杯口上用保鮮膜蓋上一半,還有一半用來透氣。哈哈!黃豆寶寶温暖的家做好嘍!黃豆可以在裏邊茁壯生長了!!!

4-9 星期五

黃豆發芽了!

今天一大早,我睜着睡意朦朧的眼睛跑到書房。當我看到那幅情景以後,使我欣喜若狂:黃豆發芽了!一夜間,黃豆長出了一根小辮子,豆芽有三四釐米長,胚根部分顏色深一點兒,是淡橙色,胚芽部分是淡蛋黃色,黃豆的皮上裂開了一條縫,露出白乎乎的豆肉,湊進去一聞,啊!有一股淡淡的豆香味兒,使人心曠神怡。讓我疑惑不解的是:這才過了一晚上,在這麼短的時間裏,黃豆怎麼會發芽呢?最起碼還要等一天吧!後來我仔細想了想,覺得有可能我給黃豆寶寶準備的房子太好了,黃豆寶寶也很喜歡,所以它就拼命地長啊長啊、、、、、、

4-16 星期五

綠色的小黃豆!

已經過了一星期了,原來的小豆芽越長越長,還長出了幾根根鬚,已經有十四五釐米長了,它長得可真快啊!小黃豆的外衣已經脱了一半,裏面的豆肉是淡綠色的了,哦,不,應該給它起個另外的名字:小綠豆!黃豆的子葉間漸漸分開,像黃豆正咧着嘴笑呢!哈哈,真有趣!小黃豆,快長吧!

4-23 星期五

小豆苗

這幾天,我驚奇地發現黃豆的兩片子葉分得越來越開,好像它們吵架了,互相在鬧彆扭。而且也越來越薄,裏面還有一片很小的葉片,像黃豆的小舌頭,上面有許多細小的毛,呵呵。悄悄地告訴你:我的小黃豆已經有二十多釐米長了耶,不,應該叫它小豆苗了。它的莖細細的,長長的,是嫩綠色。下面的根也越來越長。今天就寫到這裏吧,時間不早了,我也該睡了,拜拜嘍!~

5-30 星期五

小豆苗長葉子了!

小豆苗子葉裏面的“小舌頭”伸得越來越長了,已經完整地看到了。兩片子葉也越來越薄,像兩隻手平攤的樣子,又有點微微合攏。。那子葉擎起了那兩片小葉子,也像時時刻刻地保護着它們。小豆芽,快快長吧!

5-2 星期五

葉子越來越大了!

小豆芽的兩片葉子越來越大了,比礦泉水瓶的蓋子還大。碧綠碧綠的,葉脈可以清晰地看出,像是為小豆芽撐出了一把把的小遮陽傘。子葉使出吃奶的勁兒支撐着它們,唉,真想幫幫它。

5-7 星期五

小豆芽快翹了!

嗯,這幾天作業可真多啊!我已經把小豆芽的事忘得一乾二淨了,拋到九霄雲外了。

放學後,我猛然想起了小豆芽。我飛奔到家,發現小豆芽已經奄奄一息了,它耷拉着腦袋,幾片葉子也變成黃色了,縮得緊緊的,水分都流失了。我連忙給它加水,放在温和的陽光下,讓它曬陽光浴。

晚上,我久久沒有入睡,心裏一直在擔心:小豆芽有沒有事啊?明天會好嗎?小豆芽,你可千萬不要有事啊!!!

5-8 星期六

小豆芽“甦醒”了

今天一大清早,我就爬起來看小豆芽了。呀!小豆芽比昨天精神多了,幾棵小豆芽已經停止了腰桿,幾片葉子也漸漸舒展開來了,倍兒精神!

啊——我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只要小豆芽沒事就好。

植物觀察日記 篇2

第一天吃過晚飯,媽媽就開始剝蒜瓣。啊!要種蒜苗了,我非常高興。媽媽選了一些白胖胖的大蒜瓣作種,我在旁邊幫着媽媽選種。選好種,媽媽拿來一個空盤子,把選好的蒜種一個緊挨一個擺在盤子裏,然後澆上了水。我心想:“蒜瓣的頭光禿禿的,不用土,只澆水,它們能長出蒜苗來嗎?”

第三天剛過了兩天,蒜瓣的頂端就裂開了,露出了一點淺綠色的芽兒,像小雞從蛋殼裏剛伸出來的小嘴,用手一摸,軟乎乎的。再看它們的根部,已長出了一些短短的鬚根,立在盤子裏。我害怕蒜瓣倒了,就把它們一個一個往下按。媽媽看見了,説:“小傻瓜,別按了,會把它們弄死的。”我忙問:“那怎麼辦?它們容易倒啊。”媽媽笑着説:“過幾天,根長長了,就不會倒了。”聽了媽媽的話,我放心了。我又想到第一天的問題,就問媽媽。她説:“蒜瓣本身就有養料,只要温度適當,有充分的陽光、空氣,沒有土照樣生長。”噢,原來是這樣,我心中的謎解開了。

第五天轉眼間,蒜苗長到一釐米高了,鬚根像細線似地纏繞在盤子裏。在這些蒜苗中,有一棵長得又高又壯,像“穆鐵柱”,我就給它點了個紅點,算是鼓勵;有一棵長得最矮的,我給它點了一個藍點,希望它努力趕上。

植物觀察日記 篇3

上個星期六的早上,我的媽媽對我説:“我種一盆葱吧!”“好呀!好呀!”我爽快地回答説。我拿出以前的.材料:營養土、花盆。先放入少許的營養土,然後放入幾顆葱頭,最後用土把露在外面的葱頭埋起來,澆點水,全部弄好以後,我問我的媽媽:“葱什麼時候長出來?”我的媽媽説:“只要你仔細天天去觀察,可定能發出來的!”

第二天早晨起來時,我迫不及待的去看葱,我來到窗户前,看了看,沒什麼動靜,我想:應該是水加的太少了吧?我帶着這個問題去問我的媽媽,我的媽媽卻笑着回答:“葱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長出來的!”“原來是這樣呀!”我説。我會提醒我的媽媽每天按時澆水的。終於在下午時我看到了一點綠綠的東西,原來已經發出來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連忙叫我的媽媽過來看,説:“哇!已經長出來了!”

第三天放學回家,當我來到窗前,讓我到吃一驚,竟然拿一根已經有8釐米多了,還有旁邊又冒出來一個牙,真想不到一天不見,竟然有那麼大的變化,我的媽媽説:“過了明天應該還會再長出一個幼芽吧!”

第四天早上起來時,我看了看,果然正如我的媽媽所説,又有一個新的綠芽,現在已經有3根綠葱1根大約有10釐米,2、3根已經大約有0。5釐米了,我一定要細心培養。

啊!我們的辛苦沒有白費,葱已經長得很高了,我盼望着豐收的時候,吃吃看我們親手種的葱!

植物觀察日記 篇4

國慶假期時,我和爸爸媽在花卉市場買到了一種很漂亮的水生植物——一葉蓮。

這種蓮花和湖水上浮着的蓮葉不同,它只有一片葉子,很多的花苞。它的葉片很大,我的兩隻手放在上面都佔不滿,葉子翠綠翠綠的,可以清楚的看見葉脈。葉片還是花邊的,微微卷曲着,好像要睡着了一樣。一葉蓮的花也不一樣。常見的蓮花浮在葉片上,根紮在泥土中,它卻是連接在莖上,長出一條條枝。它的花很小,只有我的手指那麼大。花朵毛茸茸的,如雪一樣白,花芯鵝黃色,飄來一陣陣清香。

含苞待放的花更是美麗,被碧綠枝幹包住的潔白花苞只有綠豆那麼大。飽滿的花苞好像隨時都要盛開一樣,如果有耐心的話,還可以看到花朵開放。那花苞先是消失了綠色,然後逐漸舒展開來,最後變得平整。花一開,屋裏就滿是芬芳,不過,它的花期只有一天,第二天就敗了。但是,它的生長速度很快,兩三天就能開花。

我們還買了幾條小金魚在水池裏,每當小魚們嬉戲時,我都會想到漢樂府的《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一葉蓮的花語是怡然自得,清心你我。真是一種純潔、美麗的花啊!

植物觀察日記 篇5

今天,媽媽從市場上買來了向日葵。

我問媽媽:“我們家沒有花盆,怎麼種呢?向日葵是幹什麼用的?”面對我這一連串的問號,媽媽只能抓住我最後一個問題説了:“向日葵盛產瓜子,你平時愛吃什麼五香瓜子、百裏挑一,就是從向日葵裏面提煉出來的。”我這時才明白,哦!原來向日葵是吃的呀!

我觀察了一下向日葵,中間有一個黃黃的花心,四周的瓜子都圍繞着花心生長。可是,向日葵以前是長什麼樣子的呢?在爸爸的幫助下,我找到了答案:向日葵跟其它花一樣,也需要昆蟲來傳遞花粉,它們向陽開,有一根長長杆子,跟結了子差不多。只不過外面像那種細細的短繩子,很漂亮。

查完這些後,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嘗一嚐了,我剝開瓜子,一嘗:咦,怎麼跟超市裏賣的不一樣呀?媽媽告訴我説:“當向日葵成熟以後,還有一道程序,那就是:炒瓜子。”

向日葵真有趣!我多麼想種一株向日葵,自己好好觀察一下啊!

植物觀察日記 篇6

一天,我在家裏發現了一盆很奇特的植物。

這盆植物大約有一米高,葉子是綠色的,而且每一個葉梗上都有20片小葉子,形狀有點像羽毛。它開的花是紫色的,很像一個毛絨球。它結的果子上長滿了刺,有點像刺蝟。

我十分好奇,就用手摸了一下它的葉子,沒想到,葉片竟然慢慢地合攏了,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接下來,我對着它吹了口氣,它的葉子又合攏了。我還給它滴水,發現它的葉子也會合攏。

我很好奇它的葉子為什麼會合攏,於是,我去問媽媽,媽媽告訴我,這棵植物叫含羞草,它的葉子之所以會合攏是因為葉子根部有一個葉枕,當有人動它的葉枕時,它受到刺激就會收縮。我又聽媽媽説,含羞草是來自遙遠的南美洲。

聽説含羞草能預測天氣,還能預測地震,可真神奇啊!

植物觀察日記 篇7

上一個禮拜天,天氣很好,我在家閒着沒事,玩了一會兒電腦後覺得有點眼疼,看看窗外吧,沒等看到窗外,我家窗台的一顆大蘆薈擋住了我的視線。

仔細一看長這麼大了,我還沒大注意它呢,正好我今天好好看看它吧 ,蘆薈的葉子很特別,葉子的顏色是錢綠色的,厚厚的,好像裏邊包滿了營養液似的那樣鮮嫩 ,怪不得媽媽常説蘆薈美容好呢,這大概是我媽媽喜歡它的主要原因吧!外面的葉子長在頸的底部,葉子也即是頸,葉子上有些白色的小點,像小孩在玩滑梯,好玩及了,葉子的周圍長滿了細細的小刺,小刺還比較軟,不像仙人掌的刺那樣尖硬,好像不喜歡人們離它太近,但又不想遠離人們的寵愛,再往下看,蘆薈的根比較粗糙,葉子的底部一層包着一層捲成的根,像菠蘿的心一樣,由粗到細,好像在用力吸收水分,根的顏色成奶黃色,再看看根的周圍,不知何時又長滿了好幾個圓圓的嫩芽,胖胖的很好玩,就像幾個小娃娃一樣緊跟在媽媽的身邊,有的很小卷卷着身體,有的大一點的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一樣,我想靠近再看仔細一點,可是紮了我一下,只好遠遠的看了幾眼後去問爸爸,它是怎麼長出來的,我爸爸告訴我那叫根生,它沒有種子是從根上繁殖後代的一種植物,我明白了。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會再觀察它的成長的,給它澆水施肥,是它陪伴我每天快樂的學習與生活,我愛我家的蘆薈。

植物觀察日記 篇8

我開始對植物感興趣,這不,我選擇種紅豆、綠豆。為了便於觀察我們採用了無土種植。爸爸提醒説:“先把紅豆、綠豆放在水裏六到八個小時,可以長得好一點。”我馬上照做了。

第一天中午,我發現綠豆已經破了皮,可紅豆一動不動。我又把水倒了,在塑料杯裏放了紙巾,把綠豆、紅豆分放在兩個塑料杯裏種。

第二天早上,綠豆發了牙,而且已經長出了三四釐米了。可是紅豆一點變化沒有,還只是破了皮。我看着紅豆真想把紅豆的芽“捏”出來。中午我發現綠豆比之前又高出了一釐米啦。紅豆呢,只是長出小小的芽。我端詳着紅豆全身都急躁起來,煩起來。

第三天早上,綠豆長出了葉子,大大的,像竹蜻蜓一樣可愛。可紅豆只長出小小的葉子,但是很奇怪,居然“葉中有葉”——儘管如此我還是嫌它長得太慢了。

第七天,當紅豆長出三根很長的根鬚的時候,綠豆已經很茂盛了,葉子都有兩釐米寬。到了中午,紅豆一下子長得比綠豆還高。

植物果然是有趣的生物。

植物觀察日記 篇9

20xx年1月14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和媽媽去英雄山文化市場玩,買回了一頭水仙花。 它呀,就像一個大蒜頭,媽媽説那是它的球莖。它有三個球莖,中間的是一個大的、圓的,兩邊還有兩個小的、扁一點的。大球莖頂上長着六個扁扁的、嫩黃的小芽兒,有0.1毫米厚,兩邊的小球莖上也伸出了兩三個小芽兒。 剛買回來的時候,它的外面有泥巴,還有一層黑黑的幹皮,就像一個很醜的泥娃娃,媽媽讓我扒掉外面的泥巴和幹皮,它就變成一個乾乾淨淨、可愛的白娃娃了,把它放到盛着清水的瓷盤裏,它還咧開嘴衝我笑呢!

植物觀察日記 篇10

今天,科學課上老師教了我們如何播種鳳仙花。由於早上匆匆忙忙來學校有帶科學工具,所放學一回到家我便跑到大樹底下,挖了滿滿地一盆泥土。然後用手指在泥土裏輕輕地撮了幾個小洞,再把鳳仙花的種子埋進去,接着把土輕輕地蓋上,最後在土上面澆了一些水。看着自己親手埋下的種子,我盼望它快點發芽呵……

3月25日 星期五

放學回來,我去看自己種的鳳仙花。哈,鳳仙花發芽啦!瞧!它那兩片圓圓的“葉子”上沾滿了一些泥土,微微露出一點嫩綠色,兩片“葉子”慢慢地張開來,就像一個小孩子在做廣播操。老師告訴我們説這第一對葉子不是鳳仙花的真葉,它是由子葉發育而來的。

3月29日 星期二

鳳仙花發芽已經四天了,那幼小柔弱的小苗長高了好多,第一株鳳仙花上已經有5片葉子了,它的葉子邊緣是鋸齒形的,我用手摸了一下發現它並不像真正的鋸齒那樣鋒利,而是柔軟,葉子很容易撕破的。鳳仙花靠近根部的莖微微地出現了一些紅色,不過仍舊很軟很細,似乎風一吹就要倒的樣子。4月28日 星期四

時間過得好快,不知不覺中又四個星期過去了,在這段時間裏,鳳仙花生長的速度非常快,莖越漲越高了,從原來的出土時的0.5釐米長到了現在的15釐米,真是神奇呵。再來看看鳳仙花的葉子吧,我發現最大的一片葉子長4.9釐米,寬2.3釐米。同時,如果從上往下看我們會發現鳳仙花的葉子都是對着長的,我想這大概是為了讓每片葉子都能接受陽光的沐浴,進行光合作用吧。

5月28日 星期六早晨起來,我看到有一株鳳仙花已經有四朵花了,我仔細地觀察了其中一朵,發現它有三個萼片,而且萼片的大小形狀並不是一樣的。它有5個花瓣,每個完整的花瓣形狀差不多,花瓣裏面有花蕊,是黃色的。再看看鳳仙花的莖,它的莖靠近根的部分變成了深紅色,而且很粗了,用手摸發現挺硬的。此時的葉子,有些已經發黃或者出現了黃色的斑點。期待着鳳仙花快點結果,觀察它的果實是不是真的向書本中描述的那樣神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7glvxg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