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高中第三冊作文 >

有關與詩同行作文合集9篇

有關與詩同行作文合集9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與詩同行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與詩同行作文合集9篇

與詩同行作文 篇1

坐在潔白的帆船上,徜徉在詩歌的海洋中,耳邊縈繞着一首首抑揚頓挫的詩歌,與詩同行,真好。——題記

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已經與詩交談了。媽媽買了一本大字的詩書,每天晚上,我躺在舒適的小牀裏,媽媽給我念詩。從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媽媽讀的每一句詩,我都認真的聽着。時間長了,我也可以背幾首簡單的詩了。但,對於複雜的詩情、詩人,我還是不明白。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對詩有了更多的瞭解。光是在學校裏學習的詩歌不夠,我又去了一些資料書裏看、去讀。遇上不懂的難題,我便向老師請教。經過一次次的挖掘,內心對於詩歌的謎團,也漸漸解開了。哦,原來飛流直下三千尺,並不是真的有那三千尺,但它也讓我彷彿看到那氣勢洶洶的廬山瀑布呢。原來白銀盤裏一青螺,也不是寫白銀盤和青螺,而是一種比喻啊!讀着詩,與詩同行,我們之間不止是朋友關係了。它,現在是我的良師益友。

漸漸到了高年級段,我對詩詞的認識更多了。那薄薄的,古詩資料也滿足不了我對詩的慾望了。我開始上網,在網絡海洋中與詩更多的交往。我也經常聽聽別人讀詩,聽她們優美的腔調,更是聽她們含藴的濃濃詩情。我的生活也因詩歌而改變:春日的一天,在和煦暖陽之下,漫步江畔,總能想起朱熹的詩"春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炎炎夏日,看池塘中荷欣然怒放,不由得想起"映日荷花別樣紅"蕭蕭秋天,看紅楓一片流動的海洋"霜葉紅於二月花"忽現心中。即使在寒冬,也不會有蕭條之感,因為有那一株梅,雪中傲立,使我不禁想到"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詩歌成了我的知己,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徜徉在詩歌的海洋中。耳邊縈繞着抑揚頓挫的詩歌,與詩同行,真好。

與詩同行作文 篇2

因為你,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情逸致;因為你,讓我明白了“白了少年頭,空悲”珍惜光陰;因為你,也讓我明白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豁達開朗。你就是那位我深深想感激的對象——詩文。

邁着輕盈的腳步,我走進了詩文的世界,讓我感到了“隨風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喜悦。好鳥相鳴,嚶嚶成韻,盡享受“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琢春泥”的勃勃生機。走進詩文的世界裏,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啊,詩文,你讓我感受到了語文的魅力,教會我如何去感受大自然的和諧與生機。

知了的叫聲漸漸地奏起了一趣動人的和絃,那偶爾拂過耳畔的微風,稻田裏的蛙聲此比伏,讓我真正感受到“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去蛙聲一片”。望着那“接天蓮葉無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是你,詩問文,讓我感到中的奧妙與玄機。

求風颯颯,仰望那十五的滿月,你會想到蘇東坡的“但願人長久,前裏共蟬娟”,會想到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是故鄉”的感慨嗎?是你,詩文,讓我學會了如何珍惜此刻,憧憬未來。

白雪皚皚,你能看到“忽如一夜春風來,樹樹梨花開”的到來嗎“到處是銀裝素裹,你看不到春的清晰在哪裏?是你,詩文,讓我明白冬的純潔,留給自我一片空白,好好反省自我。

當我失落時,你教會我“車到山區必有路,船到頭自然直”;當我貪玩時你教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詩文,我的恩人,你是那閃耀夜空的明月,照亮我迷失的方向;你是那乾旱的雨露,給予我生的期望;你如那熾熱的太陽,感染我冰凍的心。讓我展翅遨遊在你的世界中——詩文。

詩文,我感激你一向以來陪伴在我的聲旁,讓我不感到寂寞。

與詩同行作文 篇3

“生活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席慕容如是説。誠然,歲月流轉,日月更替,生活亦在瞬息間奔流向前,但總有浪漫的詩意如金色陽光般滲透在生命的長河之中,為一切鍍上淡淡的暖意。

曾記,在多少個日子裏,獨倚圖書館的烏木窗格邊,嗅着青瓷花瓶中馬蹄蓮似有若無的動人清香,翻閲那一本泛黃的《詩韻合璧》“思無邪”的時代,詩三百里,純淨皎美的愛慾如芙蕖嫣紅涉江而來。燕燕于飛,呢喃不盡瞻望弗及的悲哀;不知其期,滿滿盛着人世煙火的思念。絕望之時,有阮籍窮途末路的長歌當哭;對於美,是嵇康那積石如玉的風流神姿。遙望月色,觸摸着“萬户搗衣聲”的温暖;秋夜雨落,體味着“梧桐更兼細雨”的幽幽悵然。

曾記,在多少個日子裏,與文字相遇,與詩意攜行。我流連於書頁間隱隱綽綽的墨跡清香,痴迷於筆尖窸窣滑動的輕聲囈語。隨筆或憧憬或怡然,或感傷或明媚,從稚嫩到成熟,從淺顯至深邃,記錄着我的成長,如同一枚時光書籤,默然擱淺在時間的隘口。席慕容曾慨歎“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而我卻可以在文字中,找到最詩意的契合,當年的光陰與情感又再次合攏,哪怕是某次課堂上的片刻難捱、某次深夜裏的秉燭夜讀,某次雨天裏的無語凝噎,都會凝結成最精美的時光之琥珀,霎時間根系住我的心房。

川端康成曾在《花未眠》一文中感慨“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與詩意不期然的靠近,鏡頭捕捉住一場華美的相遇,昇華的,是一顆明淨而染香的.靈魂。

如今,太多太多的光陰默然消逝於浮光掠影和光怪陸離之中,而我卻可以在詩意中悠然徜洋,在旖旎的風光和可堪玩味的文字間驚覺生命的大開大闔,領悟人生之真諦。

與詩意同行的日子,逝去的從容逝去,重温的依然重温,擷取一朵明媚,進歲月肌理,許它疼痛又甜蜜,許它流去又流回。改頭換面千千萬,不變的是美好,永恆的是詩意。

與詩同行作文 篇4

愛國勝於一切。

題記

屈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你傷感地走到江邊,後面印證着兩排憂傷的足跡。汨羅江岸的那一片沙土,見證着仰天長嘯的你。身後,秋天蕭瑟,孩童們手捧《離騷》,正動人而又淒涼地唱着歌。然而,小人的進諫,君王的昏庸,又浮現在你的眼前。我知道,什麼也無法阻擋你愛國心切。

於是,你縱然投入汨羅江中。

陸游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在金人鐵蹄下之下的宋朝,為了國家,你仍憂心忡忡。但是,國君的昏庸無能,奸臣的狡猾,讓你一次次報國而返,也註定了泱泱大宋滅亡的命運。

於是,臨終前,你只得寫作文下此詩,讓你忠心長存

文天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宋朝的大勢已去,憂傷的你報國的烈火也已熄滅。然而,面對元朝大臣的好心勸降,你破口大罵;面對樞密官、丞相和重金的巨大誘惑,你也是置之不理。你只是希望你的雄心壯志和一腔熱血能得以和宋朝一同消逝。

於是,你昂首挺胸,從容就義

國家的危亡勝於一切。古今中外的多少人為了國家而寧願獻出寶貴的生命。愛國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無奈;是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放;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悲壯

我與詩人同行,去報效祖國,展望未來。

與詩同行作文 篇5

中國古詩文的寶庫可真是博大精深,星光燦爛.古詩文更是我國文化的精髓。古詩文有一種精闢的美,一種其他文體無法取代的美。

面對那些小説,故事,我更喜歡古詩文.喜歡它合轍押韻,朗朗上口;我喜歡它詞句精練,通俗易懂.我喜歡它意境優美,含有哲理.古詩使人心胸豁然開朗,思想為之昇華.甚至連外國人都讚歎和欣賞.

我最早的啟蒙老師是媽媽,在她的指導下,我從小就對古詩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剛上學時就會背一二百首古詩文了。上三年級時,我在媽媽的指導下利用課餘時間如飢似渴地閲背誦。由於背的多,我的記憶力也逐漸提高了。僅僅一年內,我就會背四百多道詩詞文賦了。在誦讀過程中,我認識了豪放的李白;認識了憂國憂民的杜甫;認識了滿腔熱血卻含冤屈死的岳飛……

通過誦讀古詩文, 給我了很大發。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知道了子女對母親的深情;愚公移山的故事,讓我知道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賣油翁的故事,生動形象地告訴了我熟能生巧的道理。

古詩文不僅是我的良師,更是我的益友。它時時在提醒我、教育我。記得有一次,我與同學為了一件小事鬧翻了,心裏十分生氣。這時,我想到了孔子的“九思”一—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岔思難,見得思義。比起古人,我為一件小事與同學爭吵,破壞了我與同學之間多年的友誼,實在膚淺,真是不應該!最後,我主動道歉,“化干戈為玉帛”,與那位同學又和好如初了。

古詩文的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使我深深的陶醉其中。 每讀一首好詩,都使我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羌管弄晴,菱歌泛意,嬉嬉釣叟蓮娃”這是對美麗的錦繡河山的讚美:“談笑有鴻懦,往來無白丁”這是對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的詠歎:“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這又是多麼深沉激越的報國情懷!

牀前明月、水上芙蓉,生活中的一點景緻足以引發古人無窮的浮思;大江東去、破浪,古詩文當中記載了多少成敗得失、警世之理!知不覺中,古文已經在我的心中佔據了一個猶如“親朋密友”的重要位置。學習古詩文不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種樂趣。古人的才情讓我們許多後人都望塵莫及,欣賞古詩文,就是享受生活,品味人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古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驕傲!我愛古詩文,朋友們,來吧,讓我們一起“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希望更多的人會與古詩文為伴,與我國古代文化為伍,繼承發揚我們的傳統文化。

與詩同行作文 篇6

著名詩人屠岸認為一個民族如果詩歌的聲音,就會缺乏精神上的豐富的優雅,就不會有百花盛開,生機勃勃。而我很慶幸,我生長在中國這樣一個詩的國家,詩的民族。人間自有詩意,我與詩歌同行。

我從小牙牙學語,便體會到了詩歌的魅力;後來,開始學會了去欣賞,傳承它的魅力;現在,闢卻世俗興事,我留連詩歌的淺吟輕唱,也歎息它的門可羅雀。

詩歌,不是仙女、聖女,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凡女,自有真意。

“客從東方來”——初識詩詞。“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最初學的語言,便是這般輕盈的小詩,朗朗上口,不先聲奪人,而是蓄意晚發。“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一副靜畫,短短二十字,用靈動的語言訴説了它的清朗。“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寥寥數語,自然風象油然而生……童椎的話語,吟誦着這千年而來的文字,雖是孩童,但也能體會到它的風雅。

詩歌是彼岸之客,遠自千年而來,贈予我最初的啟蒙,給我最初的文化享受,這魅力自是於心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初識,迷於其魅力。

“將進酒,杯莫停”——與詩為友。一窗秋雨,歎道《秋窗風雨夕》;一朗明月,誦罷《月夜》;一句佳話,莫道《出其東門》。後來,詩詞便是我生活的摯友。生活中,我體味到了那些平仄間的情感,想去傳承它的文意。

一地的芳華,“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我傳承到了詩歌的意境;“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我學到了古代人民的疾苦;“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是古代文人的可悲。

誰説古代典籍已成天書,傳統詩詞與新時代價值之間雖有隔膜,但這只是時空的差別,每一個人,只要用心去體會,傳承,詩歌樂於與友。詩歌對我,便是如此。再識,結友。

“我生君已老”——歎詩今朝,葉嘉瑩擔憂:“守道一座寶山卻不自識,甚至還會為了貪圖享樂做出違法之事,這是現代年輕人的悲哀”。

今日,我與詩行,為其“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而歎息。一闋詞,只在舊書中為自己的命運哭泣,越來越多的人忘記了她們。

詩歌淺吟輕唱只在流光中,歲月蹉跎,年華不興,這個時代,離她越來越遠。

我詩意的幻想,都成了浮萍,任由風打,讀詩只成了觀望。

這個時代久久不能靜下來聽詩,歎息詩歌的沒落,歎息它的消沉。今朝,歎息!

“一片詩心待明月”,“明月何時照我還?”我與詩歌同行。

天下知人間,自有詩意在。

與詩同行作文 篇7

喝彩,是對一個人鼓勵和欣慰的一種表現。如果你希望更多人為你喝彩,那麼,就請你去努力拼搏吧!

記得那是一次古詩競賽。那段日子是十分艱苦的。只是老師為我們準備的習題就有三大本。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裏,我不能玩電腦,不能看電視,更不能和小夥伴出去玩耍。我每天面對的,只是一首首古詩和一句句枯燥的詩句。我盼望着考試的日子快點到來。這時我又生病了,但是我沒有放棄,而是努力地堅持了下去。漸漸的,我發現了與詩為伍的樂趣。當我將古詩幻化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時;當我與詩人隔着時代暢談時;當一個個朝代踏着節拍向我走來時,我不再煩惱,而是更努力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經過了多天的努力,我終於迎來了考試的日子。這捲紙上的題我答得十分順利。當別人還在為最後兩題而冥思苦想時,我已經到了檢查階段,這一切都猶如神助。過了幾天,捲紙發下來了,當全班同學知道我得了滿分並獲得特等獎時,個個都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緊接着是一陣雷鳴般的掌聲,大家都為我高興。因為我努力了,我拼搏了,我成功了!

與詩同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老師和同學的讚賞和認可,更多的是收穫了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的信心和勇氣,我怎能不為自己喝彩呢?

與詩同行作文 篇8

從小,我就與詩留下了不解之緣。從小,媽媽就給我買了“古詩80首”,讓我照着上面的拼音讀、背,有空還教我一字一句地讀詩:“牀——前——明——月——光——”,然後我就跟着念,當我會讀、會背了,再接着讓媽媽讀下一句。

唐代詩人李白寫的《靜夜思》是我會背誦的第一首古詩。這首古詩是關於思念家鄉的一首詩。詩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則是個佳句。這句詩句通過動作、神態的描寫,寫出了大詩人李白的思鄉之情。

“日照香爐深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這首《望廬山瀑布》我也懂:霧氣因為陽光的照射而生起紫煙,水從很高很高的山上飛流下來,讓人覺得這瀑布彷彿是從天上掉下來。這也就是詩句的大致意思。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元朝鄭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我倒背如流,因為這首詩寫出了竹子非常的堅強不屈。不管是千磨,還是萬擊;不管是東南風,還是西北風。

輕叩詩的大門,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個詩的世界。我置身於詩的百花園中,讓詩陪伴我們一生!

與詩同行作文 篇9

時間,如清風,吹散了玫瑰的花瓣,卻留下芬芳馥郁;時間,是流水,磨平了卵石的稜角,卻留下光滑無暇;時間,像落雨,打濕了枝頭的葉片,卻留下生機盎然。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但是,它湮滅不了這些流傳千古的詩人,隱埋不了這些膾炙人口的佳作。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你是汨羅江畔不朽的詞人,是憂國憂民的大夫,是民族精神的代言人。在那個多災多難,戰亂不斷的年代,你可以選擇清泉白雲,每日與清風為伴,聆聽山澗清泉,靜品絲竹之音。然而,你卻道出了“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千古名句,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救國救民的道路。儘管你知道君王的昏庸無能你無法改變,國家的動盪衰敗你無力挽回,但你一心只想救國,一曲《離騷》,亙古千年。可是,無情的現實還是冷卻了你的一腔熱血。最終,你披髮行吟於江邊,發出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哀絕歎息。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你是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蟬,是舉杯邀月的飲者,是左牽黃右擎蒼的壯士。你的一首“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激起了多少青年的激昂鬥志,你將摯意揮灑成行雲流水的文字,你將至情流動成筆下肆意的華麗,是你用肩膀承擔起整個北宋詩詞的輝煌。可是,仕途的失意,君主的愚昧,迫使你只能吟着“昔日汴河風光處,履履難重”踏上流亡的慘道。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你身為一國之相,位高權重,還不忘憂國憂民,體恤百姓。你獎掖“三蘇”,使他們一家流芳千古,位列唐宋八大家。你才華橫溢,寫出萬人傳口的佳作;你豁達樂觀,有份大度無人能及,古往今來誰又能及得上你。你就像一顆萬丈光芒的耀眼明星,閃爍在北宋王朝的殿堂上

時間是在流逝,但是屈原的深情的執着,蘇軾的堅毅的追求,歐陽修的坦然與大度,卻被歷史刻下了深深地烙印,在歷史的史冊中,永垂不朽。讓我們與他們同行,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同他們一樣,做一個愛國愛民的人。

標籤: 同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gaosance/78qjkz.html
專題